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2012-04-07 14:00安小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安小军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微博,也称作微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用140个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及时分享。微博是当前重要的网络社交平台之一,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作用也是逐渐增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85亿。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 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4.0%。从2009年8月国内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网站“新浪微博”内测版推出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微博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成为了当前席卷全国的网络时尚。“今天你微博了吗?”成为了人们之间的口头禅,很多高校以及大学生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所以,利用好微博这个网络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微博和互联网,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之一。

一 微博的特点

(一)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微博发布信息受到的时空限制较小,微博可以一改传统的媒体述事方式,将信息第一时间快速发布,是当前最便捷的网络传播途径之一。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相互交换信息,这都是时间上存在的及时性。例如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微博就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不仅有政府微博,也有媒体微博和代表微博,与会的代表们都纷纷通过微博来与网友谈论一些重大的事件,并且通过讨论很多“微话题”如“增加体育课比重,你支持吗”、“三好生应该停止评选吗”等来在线交流自己的观点,这都充分说明了微博的及时性优点。

(二)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比如报纸、电视等都是一种简单的单向传播,虽然覆盖面广,但只能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我说你听”的单一模式。而微博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格局,实现了“用户”与“收听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这样传播和收听的双方都是平等的交流主体。很多信息都有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转发,这样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大家感兴趣的信息,就会瞬息之间得到广泛传播,微博用户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和报道,并且收听者也可以随时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并且传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微博的良好的互动性。(三)主体性

每一个人在现实之中都有不同,人们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差异,但是在微博上他们各自拥有微博账号,这样,微博上的交流主体之间就会消除很多现实中的隔阂,每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源的客体,也可以是信息源的主体。使用者在微博上发布言论,除了字数要求较少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的限制条件。微博言论一般没有事前审查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存在把关人,也没有题材限制,是真正的“意见自由市场”。另外,传统媒体具有稀缺资源的属性,发表空间受到版面、频率或频道的制约。但微博却可以容纳海量信息,可以为数量众多的微博用户提供广阔的发表空间。微博简单的记录方式也降低了对用户文字功底的要求,让普通民众与知识精英拥有同等的发言权,使每位公民有话便可说,满足了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诉求。

二 微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一)微博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延伸

微博是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我们把握各种舆论形式的重要渠道,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这一新媒体时,也要抓住新的机遇。大学生可以在微博上畅游世界,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认识校园以外的社会状况,扩大自己的视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微博了解更多的有用讯息,从而为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提供更加科学翔实的参考。信息网络空间的变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1]。并且在这个空间里,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生动的教材。比如,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级强烈地震,导致日本遭受了很大的海啸灾害,世界各地的人们和很多大学生利用微博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积极关注灾情,在微博中表达出了强烈的支援灾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被大大延伸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且还存在于微博上的各种信息之中。

(二)微博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微博,把先进的网络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比如在“校务微博”中可以发布最新的学校新闻事件;在“微博话题”中可以为学校的发展与改善建言献策;在“校长微博”中可以实现领导与普通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这都是微博为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被改变成了富有思想性和理论性以及趣味性的新的教学形式。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利用微博的便利性,讨论或请教一些难点问题,对一些热点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微博这一载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图文并茂,声像交融,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走向“立体”,从“单色”变为“多色”,教育方式更加生动活泼。(三)微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微博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般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借用课堂宣讲法、个人谈心法以及座谈讨论等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了解知识,获得经验和改正错误,这些方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示了其重要的作用。在微博时代,借助于微博,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性教育,接受者往往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因为上网查询信息十分便利。通过多媒体教室,教育者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将其所要展示的知识呈现出来,比如通过微博图片这种生动的方式,既可以大大增强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也能够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力,教育效果自然会很显著。

三 微博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和繁杂性

微博是新时期的产物,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的学术资源,可以实现很大程度的共享,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人们可以利用微博这个有效的载体,进行学术交流以及远程教育。但是由于微博还是新生事物,在微博这块阵地上还没有健全的立法或者是约定俗成的秩序,导致了在微博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微博信息监督的欠完善,微博上各种非法的信息得以传播,各种各样的腐朽信息和有害信息毒害着高校学生。比如通过各种渠道所传播的色情信息,还有各种各样的非法博彩信息、邪教信息,都会进入当代大学生的视野。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比较浅,他们很难分辨有益信息和有害信息,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转变,思想上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知识,甚至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或者失范行为等,更有甚者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样,不仅对于大学生自己,乃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而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但鉴别能力弱,致使少数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受其歪理学说影响,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受到挑战。”[2]由于人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既然接受了不良的有害的信息,那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信息就无法进入受教育者的视野,有害信息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大脑,势必引起负面效应。比如在微博交流工具中,有很多信息是未经管理部门审核的,如迷信信息、暴力信息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祟,不仔细辨别信息的正确与否,只是一概接受,或者是帮助信息传递,微博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二)微博的开放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管理困境

微博打破了传统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体现出了交互性和自主性特点。微博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交流工具,在传播的方式上也是各种各样。这样,在微博信息上就聚集着不同流派的价值观和文化观点,微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彩无比的虚拟世界。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微博中扮演很多现实中所不能做到的角色。开放性就意味着信息的无序性,由于大学生的完整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在一个正在形成过程之中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动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就可能因此减弱。依靠微博,大学生可以和来自于网络的任何人交往,所以与现实中的朋友交流沟通较少,导致人际关系趋于淡化,感情交流太少。有的学生往往借助微博这个开放的环境,把在现实之中的种种问题释放于微博,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暂时满足和平衡。有的学生则依赖微博,造成在微博上和现实之中判若两人,人格上的虚伪或者是人格上的分裂倾向都可能因此产生。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过分沉溺于微博,产生微博依赖症,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通过微博来解决,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情感上的苦闷和精神上的负担等等。

(三)微博的二元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微博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出现了虚拟的人际关系、虚拟的社交场所、虚拟的游戏环境。在网络出现以前,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信息传递,都是通过现实的渠道进行的。在微博中,有很多地方都是虚拟的,每个人既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这样,就无所谓谁是价值的倡导者,谁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有在现实中看谁的信息有着实际的意义。没有绝对的信息中心,这就使大学生的个性,原本在现实之中无法释放的,在微博上可以尽情发挥,从而使大学生在微博这个虚拟的社区中,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并且在衡量标准方面,微博没有严格的限制,导致有益的思想成果和有害的思想成果充斥着整个微博。也正是由于微博社区的虚拟性,很多大学生认为“反正微博上没有人认识我”,容易导致其在微博上作出一些在现实中所不敢做的行为。一些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比如制造传播虚假有害信息、恶搞经典名著、恶搞严肃的新闻事件、传播网络病毒、抄袭别人的信息从而侵犯知识产权等等,都是由于虚拟性导致网民责任感的降低而造成的。还有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淡漠,人们只看重与网络中的人们交流而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社会中的人自身是一个有机系统,是由一系列肉体组织器官组成的,这些组织器官都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实体,是人的自然属性。”[3]在微博这样的虚拟世界,人的自然属性被严重忽视,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现实中,团队交往和集体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微博使有些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以及精神状况不佳,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面临着一些挑战。

四 优化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一)拓展微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微博这一当前能够吸引人的重要阵地,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去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一旦失去了微博这个阵地,那么受教育者就会被很多的错误思想所侵蚀,从而导致接受效果的失败。在今天,微博虽然经过了有关部门的有效管理,但是由于网络利益链的影响,还是充斥着很多反动的、错误的、腐朽的、庸俗的、低级的东西。面对很多的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并且积极将一些有益的、上进的内容带进微博,从而开拓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微博时代,为高校“两课”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环境,面对这一新环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开拓新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另外,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加入学生社团,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并且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样,学生社团就成了高校中的第二课堂。高校学生大多数都加入了社团,但是很多社团活动没有融入微博,所以应该积极促进社团活动进微博,充分运用微博的信息载体作用。

(二)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导向性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微博的开展,一方面有学生巨大的心理需求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工作仍需完善,给我们留下了较大的可利用空间。在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微博的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正确导向性。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这是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石。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观念,借鉴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会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关系。1999年4月,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71班党课学习小组开辟的“红色网站”,被公认为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第一步。随后,全国许多高校都在校园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红色网站。这种“红色”现象引起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4]。

(三)加强微博法制建设,防止运用微博进行犯罪行为的产生

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规范网络行为的重要方式。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微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一方面,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借鉴国际上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微博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依法打击微博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微博秩序。另一方面,所有的微博使用者应当树立起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为信息网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现代科技方兴未艾,微博的发展速度已超出人们的想象,与之相应的则是微博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的不断变化,因此,有关的微博法律法规,亦应随之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微博技术应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尤其需要法律的保障。微博犯罪只是网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自律才是微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将微博立法并付诸实施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微博的确需要法律。微博立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是解决微博犯罪引起的社会冲突的需要,是保障微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使人们懂得维护自己权利、同微博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也是教育人们守法、预防犯罪的需要。

(四)加强微博道德教育,开展道德教育进微博活动

道德是依靠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而形成的用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在协调秩序规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道德的调节毕竟不是强制性调节,所以道德调节具有某些软弱性,在微博环境中就显示了道德调节的不足。青年学生上网人数越来越多,微博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但精华与糟粕共存。所以,要大力提倡微博道德。所谓微博道德,是指全体公民在微博领域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维持微博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是公民道德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应当遵循的微博道德基本准则应该是爱国为民、慎独守法、文明诚信、乐群贵和、互助友恭。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比如美国司法部与一个行业组织在美国公民当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运动,旨在提高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美国的特拉华州立大学规定: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且经过短期培训且网上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我们必须看到,在当前微博领域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微博言行随意放纵,微博价值观念模糊,还有人格冲突突出等。微博道德建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1]徐建军,王明东.微博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6):91-93.

[2]肖菲.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J].山西师大学报,2010(5):133 -134.

[3]宋元林,黄娜娜.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其有效运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195-198.

[4]罗树新.试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1-62.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