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中的教育观意义

2012-04-07 12:53侯菊英
关键词:教育观大学文化

侯菊英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大学文化是建立在大学人的大学教育观的基础之上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大学?这是我国大学教育观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对大学教育观具有引领作用。

一、大学教育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文化观念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从大学的作用来看,大学是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它以知识高度密集、人才高度云集、信息高度聚集的独特优势,对政治文化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强大的推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教育观是指对教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从广义上讲,大学教育观就是指对大学教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教育本质观、教育功能观、教育质量观、教育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等,其中以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为重点。狭义上的大学教育观是指大学人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如何认识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理性认识,主要反映在对大学功能、人才与学科特色的认识与追求上。我国社会主义的大学教育观是指大学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理性思考。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大学人的具体的教育观也不同。不同的大学,由于办学历史、办学环境、办学目标的不同,其大学教育观往往会有所不同。大学教育是保存、整理、传播、更新和创造大学文化的工具,是大学文化的表现形式。正是大学人借助于大学教育,大学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大学文化与大学教育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大学教育是受大学教育观指导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大学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观对大学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大学教育观的变化和发展又必然引起大学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大学教育观能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其他“观”之中,对大学文化的管理观、教学观、学术观等具有渗透和带领作用,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文化观念。大学人在办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最终都会通过大学人的各种具体教育活动体现出来。大学教育观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大学专业设置、大学管理体制等的不同。在社会本位的大学教育观主导下,人才的培养绝对服从于社会的需要,很少考虑大学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教育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大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术研究以功利性为导向;大学管理主要是行政化管理,忽视教师、学生的能动性。在个人本位的大学教育观主导下,大学文化将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人才的培养绝对服从于个人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较少或根本上不考虑社会及其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方法以启发为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大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为导向;学术研究以科研兴趣、人的理智发展为导向;大学管理实行高度自治管理。在学术本位的大学教育观主导下,大学教育以发展学术研究为目的,反对大学纯粹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反对大学教育的功利化;教育教学以给学生提供学术研究机会为主;专业设置重视学科和专业的纵向建设和文理交叉,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注重对学生基本理论的系统教育,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性的锻炼。在市场本位的大学教育观主导下,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观被推崇到极致,不仅要做到教育的个性价值满足,还要通过普遍的教育机会给予公民权利的民主普及,大学文化将社会经济效益视为最高价值,几乎所有的大学人的活动都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指针,整个大学文化充满了浓厚的金钱至上的氛围。

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仅表现为社会意识超前或落后于社会存在,而且还表现为社会意识形式内部各要素的变化发展不是同步的;但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最终将引发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最终也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引发大学文化的变化。在大学文化系统要素中,标志着大学文化变化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大学教育观。这是因为,第一,大学教育观性质的变化是大学文化性质变化的核心因素。大学教育观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大学责任的变化而变化。自从大学产生以来,大学教育观发生了多次变化,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导致了大学教育观的更替:从封建的大学教育观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大学教育观,再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大学教育观。与此相适应,大学文化也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大学文化、资本主义大学文化、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发展过程。第二,大学教育观的变化发展引领大学文化及其建设的变化发展。在同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革都会引起大学文化的变化,大学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的变化,从最直接的原因来讲,是大学教育观的变化所引发的。大学教育观渗透于大学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大学文化中的哲学问题,也可以说是大学文化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经历了质的飞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也经历了体制的转变——由适应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转变[1]。大学教育观完成了由社会本位向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转变,大学文化及其建设方面实现了从急功近利向追求科学发展理念、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等的转变。

大学教育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文化观念,但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反映了大学教育本质和发展规律、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是科学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教育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大学教育观是社会主义大学存在的反映,其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教育观总是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教育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教育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得以协调发展,和谐社会良性运转的基本保障。我们所说的和谐教育,是指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教育的各种要素和资源合理配置,相互协调,处在最佳的功能状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2]。和谐教育观是对什么是和谐教育、如何开展和谐教育、怎样实现和谐教育的理性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教育观具有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是引领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高等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高等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关系,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大学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既坚持自身的特色,又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

二是引导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和谐。我国大学的分类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和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谋划发展谋划未来》一文中指出:“我们的高等学校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三是高等职业学院。”[3]依据此种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整体架构上呈现“金字塔形”,高等职业类大学数量最多,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本科教学型大学主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级研究型的后备人才;研究型大学以其对教学、科研的高标准、高要求,在大学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不同类型的大学或者同一类型中的不同大学,由于其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文化等的不同,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所有大学要坚持的奋斗目标,这就决定了各级各类大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引领文化等功能方面是一致的。三种类型的大学之间不仅在量上要和谐,而且要在人才培养的实现流程上和谐,这样才能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功能实现价值链。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要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确定自身的教育定位,选准方向,完善制度,真正满足社会发展和大学人的自身发展对大学教育的需求。

三是引导大学自身和谐。每一大学在其办学实践中都形成了具体的大学教育观。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的具体教育观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表现为在校园建设过程中,不顾实际盲目热衷于新校区建设,学校越建越大;千校一面,缺乏特色,校园整体和谐缺乏;在大学重组、合并浪潮过程中,出现了一校多区、规模很大的“大学城”和拼凑在一起的综合性大学等现象;学术造假屡见不鲜,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各种课题申报信息弄虚作假;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急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只有大学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才能实现大学人的身心和谐,进而实现大学自身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应是引领大学人认识大学自身和谐的思想武器。大学的建设规模一定要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的需求相适应;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也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不是相互冲突、相互抵消的;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要与大学自身的特色和定位相和谐。大学人与大学之间的和谐,能使大学人充分认同他所工作、学习的大学,并在其中非常愉悦地工作、学习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科学发展教育观

发展是一种变化,是前进性、上升性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前进性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教育发展是一种社会存在,是教育结构的演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它包含着数量扩张、结构调整、质量提高、成效扩大、效益增长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而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即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定义。换言之,应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4]。科学发展教育观就是指对教育发展的科学认识,在大学文化中主要是指对大学教育如何科学发展的认识。大学教育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提高;大学教育内部结构的科学化。科学发展教育观强调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既有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又有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指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应“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科学发展教育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和人才需求,来确定大学发展规模和速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需求决定了大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的改变有赖于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更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层次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等,既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要能使大学人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引导,进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促使大学教育自身得到完善和进步。大学教育只有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最终实现自身的完善与进步。大学人应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等对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应有一定的超前性,如低碳经济、文化产业、动漫设计、家政服务、应急管理等专业的设置就是如此。大学不可一味地在继承中被动地适应社会的巨变,应率先引导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大学不仅具有维护传统、维持现实的属性,更具有改造现实、创造未来的属性。大学教育承载着人类诸多的希冀与诉求,它必须适应并超越社会,不断变革。大学人应敏锐地觉察到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大学教育发展的内涵应概括为“规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结构的有序、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进都是建立在正确地反映、运用大学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才能推进大学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是引领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本意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方面,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要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大学教育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更要求大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将大学教育的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科学解决大学教育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教育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学教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当前,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效益的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流行,导致大学教育规模急剧扩大,使得大学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老化、教育结构失衡。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的经济社会需求,盲目地建大学城,个别地级城市在一年内新建多所大学,将大学当作地方官员的政绩工程来建设,甚至把大学当作经济实体来经营,美其名曰“大学兴市”,如此这般的大学教育观,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现在有些大学办学目的非常单一,完全跟着市场走,就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大学人也已经深陷市场经济漩涡之中,迷失了自我。因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看待、辨别目前存在的种种教育价值观,掌握遵循大学教育发展的规律,以人为本,促进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才培养观

何谓人才?我们常说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能人”、“大师”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才的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模式影响,我国大学一直是按专业来培养专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许多学者对专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质疑,主张大学要培养“创新型”、“协调型”人才。由此展开了“通才”和“专才”的讨论。到目前为止对何谓人才的问题依然众说纷纭,有专才即人才说、通才即人才说、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即人才说等等。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赋予人才以新的时代内涵,并进一步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样,人才已不再简单地与学历或职称挂钩,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人才培养观是对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问题的根本观点。大学人才培养观是大学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教育观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才培养观的引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领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人才培养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如,大学生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特征日益明显,传统的人才培养途径面临新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把大学作为渗透的重点目标,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市场经济的功利性等消极方面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显现;大学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复古主义等社会思潮容易向大学集散,社会问题容易向大学投射,社会热点容易向大学传导等。大学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二是引领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求实求是求真理,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是对怎样培养人的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人选择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方式方法。培养方式方法多样,如教学方面的灌输式、启发式、研究式、探究式、讨论式等;课程设置方面的宽口径厚基础、单一专业性、通识性等。人才不仅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且同时应该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求实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适应社会及其变化的能力以及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大学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讲到人才培养时写过一首打油诗:“人生有二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饭也吃不饱;用手不用脑,快要被打倒;用脑又用手,才是开天辟地大好老。”大学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培养方式方法,培养既会用脑、又会用手的“大好老”型人才。

[1] 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30年[J].高等教育,2009(1):3-10.

[2] 白树霞.论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价值观构建的原则和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3):8-9.

[3] 周济.谋划发展 规划未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3(2):4.

[4] 肖谦.多视野下的大学文化[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17.

猜你喜欢
教育观大学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谁远谁近?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