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俭普 张文彬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河南濮阳 457000;①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系科)
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病情危重,致残率、致死率高。临床中如何及时、正确救治该组患者,尤为重要。我院2002年10月~2011年3月救治了11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的颅脑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0例,男89例,女21例;年龄15~71岁,平均(43±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71例,高处坠落伤23例,摔伤13例,打击伤3例。受伤机制:减速伤86例,加速伤19例,旋转性损伤5例。受伤部位:枕部43例,颞顶部56例,额颞部11例。
1.2 临床表现 浅昏迷50例,中度昏迷39例,深昏迷21例;GCS评分3~11分,其中3~5分13例,5~8分54例,8~11分43例;双侧瞳孔散大49例,单侧瞳孔散大61例;受伤后瞳孔散大时间 <0.5小时11例,0.5~1小时8例,1~2小时13例,2~4小时47例,>4小时31例;瞳孔散大至手术时间<0.5小时19例,0.5~1小时18例,1~2小时39例,2~4小时21例,>4小时13例;去脑强直73例;全部患者均有一侧肢体偏瘫;巴宾斯基征一侧阳性87例,双侧阳性23例;呼吸困难64例,血压不稳49例,误吸23例,呕吐47例。合并颅底骨折87例;合并四肢、脊柱、锁骨、肋骨、颌面骨骨折46例。
1.3 辅助检查结果 入院后全部行急诊CT扫描。结果:主要表现为硬膜下血肿,血肿厚度<10mm 2例,10~20mm 69例,>20mm 19例。中线移位<5mm 23例,5~15mm 67例,>15mm 20例;合并脑挫裂伤105例,合并对侧硬膜外血肿34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3例,颅骨骨折63例,脑室出血21例,蝶窦、筛窦积液87例,颅内积气41例,脑脊液耳漏46例、鼻漏83例。
1.4 治疗方法 包括院前急救,手术、药物、康复等综合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院前急救发现呼吸困难患者,立即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给予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道。术后早期给予气管切开。鼻导管吸氧,氧饱和度仍低于90%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积极处理合并伤,血压低患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纠正休克。保证脑灌注压。手术均采用额颞顶部标准大骨瓣减压切口,皮肤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cm,在耳屏上方向上斜行至顶结节,向前至于正中发迹处。骨窗开颅,向下咬至中颅窝底,前下至蝶骨嵴外1/3,咬平额颞顶部减压骨窗内下缘,骨窗范围可达8cm×12cm~10cm×16cm。以下采取逐步清除血肿的方法,先于额颞顶部不同的3个部位切开1 cm小口,此时可从该切口溢出部分血肿,平颞部骨窗切开3 cm长切口,清除颞部血肿及挫裂伤,处理完颞部,再用同样的方法处理额部血肿,然后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连接两切口,清除侧裂区血肿,最后放射状剪开额顶部硬膜,清除该部血肿,彻底止血后,游离颞肌筋膜,通过颞肌根部肌间隙,将带蒂颞肌筋膜拉至硬膜外腔,与硬膜边缘间断缝合。
单侧开颅89例;双侧开颅21例,其中双侧额颞顶开颅9例,合并对侧颞顶开颅12例。术中出现脑膨出17例,术后即复查头颅CT,对侧硬膜外血肿扩大11例,同侧脑内血肿6例,再手术12例,5例放弃治疗。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血肿残留量<10%85例,>10%25例。脑膨出10例,硬膜下积液9例,颅内感染2例,脑脊液漏4例;术后单侧瞳孔缩小56例,双侧瞳孔缩小21例。环池、三脑室复现47例,中线明显回位34例。按出院时GOS评分评估良好65例(59.3%);中残17例(15.4%);重残13 例(11.8%);植物生存4 例(3.6%);死亡11例(10%)。
急性硬膜下血肿多为车祸等强外力所致,病情发展、变化急剧、迅猛,颅内压急剧增高,短时间内形成脑疝。与其他类型颅脑损伤相比,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病死率高且功能恢复差[1]。
术前影响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因素,快速、正确救治至关重要。汪敏[2]报道,现场给予气管插管及输注甘露醇降颅压等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疝患者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术前瞳孔变化及光反应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沈氏[3]报道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存在的病死率17.2%,而双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的却高达63.6%。伤后至手术时间也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Wilberber等[4]报道急性硬膜下血肿4小时以内和4小时以上手术患者病死率从59%增高至69%,故院前急救及术前准备应争分夺秒。研究表明[5],伤后1小时是救治的最佳时机,即所谓“黄金1小时”。
术中有无脑膨出是决定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关键因素,形成脑膨出的原因主要有脑肿胀和迟发性血肿形成[6]。脑肿胀目前认为是由于伤后剪切力致桥脑蓝斑核、中脑网状结构、丘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受损,致使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手术突然减压,使已麻痹的血管过度灌注而极度扩张,脑膨出逐渐发生,出现“怒脑”现象。如果术前CT示薄层硬膜下血肿,而中线移位明显,环池消失,此时应高度重视术中脑膨出发生可能性。如果术中清除血肿后,脑压好转,随之出现脑膨出,考虑出现迟发性血肿,这与减压后填塞效应减弱有关。本组12例,清除迟发性血肿后,预后良好。
急性硬膜下血肿多伴有脑挫裂伤,本组105例,占95.4%。为能使患者安全度过术后脑水肿期,术中骨瓣减压范围的大小至关重要。2008年[7]《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指出额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特别是合并有脑挫裂伤高颅压的患者,提倡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自1998年江基尧[8]在国内推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以来,改术式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了其良好的效果,此术式减压范围大,减压效果充分,有效地避免了小骨瓣手术因“蕈样”脑膨出,导致脑表面循环受阻,再次加重脑损伤,导致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一系列问题。蝶骨嵴咬除,解除了侧裂静脉的压迫,有利于静脉汇流,减轻了脑肿胀。本组110例,出现脑膨出17例。同期急性硬膜下血肿101例,采取常规骨瓣开颅,脑膨出发生23例(23%),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咬平骨窗内下缘,减轻了锐性骨缘对脑组织的压迫和嵌顿。术中颞肌筋膜扩大硬膜腔缝合,重建了硬脑膜生理屏障,对预防术后脑脊液漏,脑嵌顿有明显的效果。硬脑膜成形避免了脑表面与肌肉、皮下组织的粘连,减少了脑表面瘢痕的形成,降低了癫痫的发生率。硬脑膜成形减少了血性液反流入蛛网膜下腔,减轻了血性液对软脑膜反应,降低了脑积水的发生率。
本组病例采取逐步切开硬膜,逐步清除血肿的原则,达到逐步减压的效果,最大限度降低了血肿填塞效应减除过快而导致静脉破裂出血。避免了减压过快造成迟发性血肿形成和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生。术后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避免术后高碳酸血症所致脑血管扩张、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病情平稳后应尽早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是保证脑有氧代谢的重要方法[9]。本组患者术后常合并有肺、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处于高代谢状态,导致患者处在负氮平衡,术后应加强营养支持,尽早置胃管给予鼻饲,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提高抗病能力,维持代谢平衡。加强护理,勤翻身扣背,防止肺部感染。
[1] Josep NG,GilES.RoLe ofdural fenestrations in acutesubdural hem atom a[J].Jneurosung,2001,95:263
[2] 汪 敏,徐国根.106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脑疝院前救治[J].浙江实用医学杂志,2011,16(2):101
[3] 沈 宏,杨小锋,刘伟国,等.急性硬膜下血肿近期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18(4):404
[4] WilbergerJE,HarrisM,DiamonDL.Acutesubduralhematoma:morbidity,mortality and operative timing[J].J Neurosurg,1991,74:212
[5] Willism C,shoemaki AB,Peitzan BR,etal.Resasci tscitation from severe heaorhage[J].crit Care Med,996,24(2):s12
[6] 钟 宝,刘万明,杨宜洲,等.4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3):240
[7]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2):100
[8] 江基尧.介绍一种美国临床常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6):381
[9] 章 翔,费 舟,王占祥,等.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经验[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12(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