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干夫妻墓志考略

2012-04-07 11:10牛红广
关键词:韵书墓志

牛红广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河南洛阳471022)

唐刘干夫妻墓志2004年秋出土于洛阳市伊川县万安山南麓,志石现辗转入藏于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墓志拓片图版见著于《河洛墓刻拾零》。[1]刘干及其妻王氏皆出身于中下层官宦之家,生平不见于唐宋文献。本文著录刘干夫妻墓志志文,并就相关问题略做考论。

一、墓志录文

(一)刘干墓志

唐故太子司议郎刘府君墓志铭并序

从侄乡贡进士彦若撰

府君讳干,字知退,其先彭城人也。曾祖京,灵州司马。祖锽,齐州章丘丞。烈考湜,贝州武城令。府君即武城之季子也。践修轨业,雅有弘器。幼性通敏,日诵数千言,洞晓六经百家之说。冠年蕴聪明之余,讨讽佛书,精研声英,考核象数,纂群微于太素,索众妙于重玄。常好著述,孜孜论评。撰《浑议》五篇,采希夷之奥域,得浑沦之精粹。最依天爵,符于孔氏抉圣之旨、执圣之权。以五经登科,起家华州参军,选授金吾录事。相国周墀,钦风仰止,表其尤异。帝用嘉焉,恩除四门博士。茹今涵古,以磨诸生;谭谐貌美,使皆醉义。旋撰《进声录》一十七卷,恩除万年尉。重修进《切韵》一十二卷,《通纂》、《通例》共一十卷。恩除河南丞,皇私重迭,圣泽滂沛。宣宗文皇帝以所进可为模楷,诏局之于秘阁。魏博节度使、中书令何弘敬延向令望,以表上闻,果允其荐,恩除河南府户曹参军,选除左春坊太子司议郎。历任一十九考,縻禄廿九年,位以清居,德膺天纵。呜呼!孰意梦楹之兆,旋成易篑之悲。以咸通三年夏四月廿二日终于东都崇政里第,享年五十八。夫人王氏,不享偕老,昔岁而终。有孤五人,长曰朴,荷百代之丕构,传一德之素范。弓裘是继,光昭其先,以五经登科。旋钟不造,柴毁骨立。次曰枢、曰槚、曰楷、曰杠,皆至性衔哀,扶羸先远。女二人:长曰峰娘,未归他室。次曰超觉,性依释氏。以其年十一月八日壬申窆于河南县伊汭乡中梁村之北山,龙门之南,伊水之西,祔夫人王氏之原,礼也。呜呼!玄堂永闭,幽篆斯存。俾明行淑德,不随世之磨灭者,唯志而铭之。铭曰:

天宥密命,灵滋百宝。时无英贤,孰与明道。一。公之叶允,克慎克修。考策研经,用阐洪猷。二。象数之微,深探其奇。声韵或非,毕挤厥疑。自我得之,永为世规。三。行洁名扬,实涵醇美。仪形虽谢,德馨不死。四。北峙龙门,左盘伊水。佳城永存,以闭君子。

(二)刘干妻王氏墓志

唐故太原王夫人墓铭征事郎守河南府河南县丞刘干撰

有庆州刺史王公讳悦,军旅有谋,政事能治。元和中,天子将以公为复河湟帅,会公薨而罢,则其人可知也。夫人即公之季女,年二十而嫔于我。我以五经第为华州参军事,俸少家贫,夫人以强能勤俭,助于余治,故干克承其家焉,今为河南丞。夫人生有五子焉,三男未有名,二女未有归。于大中十一年夏四月九日终于河南之崇政坊我之第也,行年四十一。伤哉恸焉!天命之不长,与我同其勤俭,而不能终享我之禄秩。未中身而殁,俾余无与共有其家者。伤哉恸焉!视五子之未知臧否也。伤哉恸焉!以其年十一月二十日葬于河南县伊汭乡中梁村之北山,龙门之南,伊水之西,有无称家而封树焉,今人之礼也。今人之墓,皆请能文者志之。愚以为人虽善志,不如自志之详实。故自志云:王氏之女,刘氏之妻,厥生五子,未冠未笄。年未中身,弃我而死,谁嗣乃事,谁亲乃子。质文有礼,日月有期,阙口之西,佳城是依。陟彼南岗,我心伤悲,于千万年,与子同归。

二、刘干生平考略

刘干其人,两《唐书》皆未载。据志文,刘干字知退,源自汉后刘氏,望出彭城。其曾祖京,灵州司马;祖锽,齐州章丘县丞;考湜,贝州武城令。皆非显著之辈,故史志无录。志称刘干“冠年蕴聪明之余,讨讽佛书,精研声英,考核象数,纂群微于太素,索众妙于重玄”。“佛书”即佛教之学。“声英”概指小学中的音韵学。《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注:“言龟以象示,筮以数告,象数相因而生,然后有占,占所以知吉凶。”这里“象数”代指易学。“纂群微于太素,索众妙于重玄”之语为王勃《益州夫子庙碑》中赞美孔子之语。“太素”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辟前构成宇宙的原始物质。重玄,重为重复之义,意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来,隋唐时期一个较为盛行的道家哲学流派就叫重玄派。刘干的侄子乡贡进士刘彦若借用王勃赞美孔子之语,意在说明刘干青年时期精于玄学,也对应了下文的“采希夷之奥域,得浑沦之精粹”。可见青年时期的刘干治学涉猎颇广,儒释道三家皆通。志文又称刘干“最依天爵,符于孔氏抉圣之旨,执圣之权”。《孟子·告子章句上》:“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施,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此以“天爵”和“孔氏抉圣之旨,执圣之权”代指孔子创立的儒学,即后世的经学。刘干早年之学虽遍及六家,但后来还是服膺于经学。

刘干以通晓五经而登科入仕,起家华州参军,选授金吾录事,之后“相国周墀,钦风仰止,表其尤异”。周墀①周墀字德升,汝南人。两《唐书》有传,历官穆、敬、文、武、宣五朝,文、武、宣三朝为朝中比较重要的大臣,宣宗朝任宰相约一年。是以正直爱才而称誉晚唐的一位名相,对真正的人才乐于援引,晚唐两位大诗人李商隐、杜牧都曾受到他的赏识和照顾。[2]周墀非常赏识刘干的学识,上书表其才学优异,因此刘干得唐宣宗重用,先后恩除四门博士、万年尉、河南丞。后又得魏博节度使、中书令何弘敬举荐,恩除河南府户曹参军,选除左春坊太子司议郎。

刘干“历任一十九考,縻禄廿九年”,以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四月二十二日终于东都崇政里第,享年五十八,同年十一月八日窆于河南县伊汭乡中梁村之北山,龙门之南,伊水之西,祔夫人王氏之原。崇政里即崇政坊,位于定鼎门之东第三街,自南向北第三坊。[3]

三、刘干著述考略

刘干时方冠年就博学多才,儒释道三家皆通,且爱好著述,未登科入仕即“撰《浑议》五篇,采希夷之奥域,得浑沦之精粹”。“希夷”一语出自《老子》一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道”。[4]后世以“希夷”指虚寂玄妙的境界,志文此处代指道家哲学。“浑沦”亦作“浑仑”,为道教教义名词,义同“浑沌”,指宇宙形成前的迷蒙状态。《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此证《浑议》5卷即为浑沦之议即玄学之说,故应属子部道家类。刘干以五经登科及第,起家华州参军,选授金吾录事,后得相国周墀举荐,恩除四门博士。期间撰《进声录》17卷,因之恩除万年尉。四门博士为学官名,始于北魏太和二十年,隶属国子监,唐时负责“掌教文武官七品已上及侯、伯、子、男子之为生者,若庶人子为俊士生者”。[5]《进声录》具体内容无可考,但据“茹今涵古,以磨诸生;谭谐貌美,使皆醉义”,“谭谐”即“谈谐”,说笑之意。此书应与刘干在国子监的传道、授业、解惑有关,抑或即刘干之教学随笔。

刘干长于小学,曾重修《切韵》12卷、《通纂》、《通例》共10卷,所修韵书被宣宗置于秘阁。《切韵》编写完成于隋仁寿元年。隋开皇初年,陆爽在朝为官时,其子陆法言执笔,把刘臻等8位著名学者到陆家聚会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录下来,并参考前代韵书编写而成。是书共5卷,收1.15万字,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又按四声分为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面貌。《切韵》既对前代总结,又为后世韵书奠基,是中古汉语语音的标志性韵书。唐初是书即获得官韵地位,“然苦字少,复阔字义”,不少人为其增字、加注。

《切韵》原书久佚,现存仅敦煌出土唐人抄本片断和增订本的残篇断简,均见之于《唐五代韵书集存》。有唐一代,《切韵》笺注本及增订本甚多,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就著录了王仁煦、释弘演、麻杲、孙愐、孙伷、长孙讷言、祝尚丘、王在艺、裴务齐、陈道固、沙门清澈、卢自始、蒋鲂、郭知玄、韩知十等16 家。[6]另有关亮、薛峋、严宝文、李舟、释猷智等数家见之于《新唐书·艺文志一》和《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小学类三》。诚如周祖谟先生所言,唐五代韵书凡30种。[7]然以上诸家《切韵》仅释弘演本与李舟本为10卷,余均为5卷。刘干所著《切韵》12卷,其卷帙浩繁远超前人,因其成书时处晚唐,故未见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两唐志》亦未收,但不失为中古韵书史上的重要著述,应属周祖谟先生所云五代本韵书之类,是在《刊谬补缺切韵》和《唐韵》之后分韵最多、收字最广的《切韵》增订本,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大宋重修广韵》材料来源之一,惜其久佚。刘干墓志为研究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的演变提供了原始文献线索,对中古韵书史尤其是唐代汉语音韵学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刘干悉心著述成果丰硕,可补两唐书《经籍》、《艺文》二志之阙,散佚久矣。另《新唐书》卷六十《艺文志四》著录《刘干诗》1卷,此刘干与本文所述应为同一人。

四、王氏墓志及其他

刘干妻王氏于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卒于东都洛阳崇政坊,先刘干而终。其墓志由刘干撰写,志文首称“有庆州刺史王公讳悦,军旅有谋,政事能治。元和中,天子将以公为复河湟帅,会公薨而罢,则其人可知也”。王悦之名,未见两《唐书》等传世文献,刘干称其官庆州刺史,《唐刺史考全编》“关内道”卷十二未收,可补之。河湟即唐代的陇右地区,安史之乱后被吐蕃控制,元和中唐宪宗以王悦为帅收复河湟之事虽未成行,但也反映了晚唐历代皇帝虽有收复河西、陇右诸城之意愿,然实已无力收复黄河上游以西地区。

志文称“今人之墓,皆请能文者志之。愚以为人虽善志,不如自志之详实”。唐代洛阳出现了职业墓志撰稿人,[8]即“能文者”,刘干以五经登科入仕,又曾任四门博士,自不会请其为夫人撰写墓志。唐代夫妻墓志中,丈夫为妻子撰写墓志者较为常见,然刘干诸多著述皆散佚久矣,其妻墓志让人得窥刘干之文笔,是为当世仅见刘干之撰述。

[1]赵君平,赵文成.河洛墓刻拾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591,605 -606.

[2]张卫东.晚唐直相周墀[J].天中学刊,2002,(1):85-89.

[3]徐松.唐两京城坊考[M].张穆,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151.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5.

[5]李林甫,等.唐六典[M].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560-561.

[6]孙猛.浅谈《日本国见在书目录》[J].中国索引,2004,(3):14-21.

[7]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8]王化昆.唐代洛阳的职业墓志撰稿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 -24.

猜你喜欢
韵书墓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中国韵书的起源及发展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音韵学研究的他山之石——朝鲜时期的韵书
浅谈传统歌曲的押韵
“慕华事大”思想对朝鲜朝韵书编撰的影响
赋与唐代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