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背景下开放大学的内涵和价值探析

2012-04-07 09:37王平祥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纲要学习者

王平祥

(绍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绍兴 312000)

一、开放大学的由来及在我国的进展

1.开放大学的由来

英国自1969年成立世界上第一所开放大学以来,以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开放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开放大学被世界公认为成功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位居英国大学的前10名,2003年9月,根据QAA(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总署)的评估结果,该校在英国高校中排名第五。[1]开放大学作为一个理念和实践,经过世界各国近50年的探索和实践,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在构建模式、教育手段等方面有很大差别,但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却都归结于学历教育并办成完整意义上的大学,拥有包括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授予权。

我国以电大为代表的开放大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虽然200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把英文翻译成THE OPEN UNIVERCITY OF CHINA,但由于中央电大只有专科文凭授予权,专升本学历文凭需要和合作的普通高校联合发放,学位授予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而省级电大连专科文凭的授予权也没有,这与国际上的开放大学不相符合,因此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

2.我国开放大学的进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并批准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组建开放大学的首批试点,被称为“5+1”模式,以探索终身教育模式。关于建设开放大学的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探讨和争论,而基于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国家和省级开放大学的实践随着试点的开展已经由理论付诸于行动。上海开放大学的挂牌成立,拉开了我国建设开放大学的序幕。

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必定要在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上有所提升和拓展,并在教育改革中要有所体现。《纲要》把“开放大学”列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放在了第八章继续教育中进行论述,而没有在第七章高等教育中进行规定,这表明我国开放大学的创办着眼于办学和社会化服务两大任务,即面向社会大众办学,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

二、开放大学的内涵剖析

英国对开放大学的定义是“学习者开放、学习地点开放、学习方法开放和观念开放”。开放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要为一切有能力、有意向和有需求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支持服务,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为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服务。

1.灵活度是开放大学的生命力

开放大学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技术结构的变化,能适时调整和开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相适应的专业,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此外还能根据各种需求及时新办专业,为当地市场需求培养针对性强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此外,开放大学实行免试入学、注册学习、完全学分制,通过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各类教育形式相同层次、不同学校的学分相互承认,只要学完规定学分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历文凭。

2.开放度是开放大学的核心力

开放大学奉行“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和观念的开放”四维开放的办学理念,采取“随人、随时、随地”的开放办学形式,可以使学习者实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开放大学是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开放办学系统,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高等教育向社会开放并提供优质、共享、适合的教育资源,提供优良自主的学习条件,搭建终身教育平台。通过开设课程超市,建立学分银行,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专业、课程和学习进程、方法,可以利用多种信息传输系统开展多终端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随着移动学习、智能学习的发展和应用,开放大学提供“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和接受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

3.终身学习立交桥是开放大学的竞争力

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认证系统是链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平台,是构建开放大学的核心要素,是开放大学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核心竞争力。[2]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利用这个平台对社会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便的学习途径。开放大学将利用自己的系统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建设终身教育学习网、数字化学习港,建立不同类别院校、不同层次科目和不同教育与培训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真正构建起理论上行得通、现实中可操作的全民终身教育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求通过今后10年的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开放大学的灵活性特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机制目标的重要保证,开放性的属性为实现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提供途径,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使命将在建设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开放大学的灵活性特征、开放度属性和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使命,也构成了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的追求目标和内在属性。

三、《纲要》背景下的开放大学价值探析

1.开放大学是人发展的外推力

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等学校承担着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办学任务。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人们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的、终身的教育需求难以满足,因而学历补偿教育不再是开放大学主要任务,应当利用开放大学的优势大力开展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特色教育和民族教育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开放大学“四维开放”的办学理念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平等,推进教育公平,更为重要的是为人们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1)促进教育公平,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纲要》要求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进一步确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目前,大学入学之前的选择机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机会。[3]开放大学实行宽进严出、弹性教育管理、教学资源共享制度,缩小区域差异,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对于那些没有通过选择机制的人员,开放大学可以满足他们在自己适合的时间享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开放大学实施有教无类,真正做到向社会开放,只要有学习愿望和学习需求的,不受年龄、时间、地点等各种限制,每个人都公平地享受同样的学习条件,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以电大为代表的开放大学积极探索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建成了宽带专用网络现代教育系统,使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生力军。同时电大开放教育还积极探索开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特别关注和优先考虑满足基层、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退伍士兵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木桶的短板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提高弱势群体的接受教育水平,才能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电大充分利用教育体系和教学资源,使开放教育向农村、西部和边远地区延伸,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从实践层面上可以维护教育—社会公平。[4]

(2)建设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百姓自主学习的大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根据从业人员的需要和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大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力度,开发适用的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成网络教学资源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收集、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建成国家远程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开放大学通过系统建设形成的庞大教育网络可以覆盖全社会各阶层所有的学习者,面向不同行业、企业和城乡社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应用,使基层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习者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针对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是成人的事实,通过强化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资源建设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建设全民学习和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大学将有效地整合利用国家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条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边远民族地区的技术与设施支持,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高效、先进、实用的数字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建立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多种方式接入的传输系统,以及多种媒体资源的开发、制作设施,建立功能完善的网络教育与学习环境。[5]开放大学通过开放建设统一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分布式远程接待系统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采取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习者实施远程学习支援,满足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学习手段等方面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搭建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和企业、行业的全民学习平台,最大程度地体现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开放大学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纲要》要求开放大学直接服务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并最终服务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社会成员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教育的覆盖率和受教育者的比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终身教育的发展对远程教育的依赖会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放大学以其科学的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便捷开放的现代化教学及学生学习模式、不断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诸多优势在构建科学规范和高质高效的现代化终身教育体系中体现了其独具的价值,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6]开放大学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责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育信息引领教育现代化。开放大学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开展终身教育,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建立“一站式”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丰富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开放大学的建设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根本依据,以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根本宗旨。学习型社会是建立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参与社会运行与创造的个人和组织,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需求的满足与教育的支持服务,都集中变现为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7]“学有所教”的问题构成了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整体性、长期性目标,也是各类教育的普遍性、共通性目标。开放大学具有“大学”、“平台”和“系统”三位一体的特征和开放属性,以其灵活的办学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需求,可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确保开放教育的公共性、服务性和公益性。

(2)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教育的价值在于教育活动能够满足社会群体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观,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开放大学寄托着我国数亿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社会公益性和普惠性。教育不仅要适应个体的发展,满足人对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它所培养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正实现着模式与形态的创新和转型,其重要特征及主要标志就是社会发展的人本化及学习化。[8]开放大学通过系统建设,吸纳与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与继续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等方便终身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在开放大学及各种远程开放教育平台上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提供开放性、普适性、低成本的学习资源与服务,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纲要》提出,201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为3 080万,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到2015年每年要有700万左右的中等学历毕业生和300多万大专毕业生,开放大学将为这些毕业生提供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开放大学面对从业人员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要根据社会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为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高等教育平台。开放大学在办学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利用遍布全国城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的方式,发挥自身开办专业的特点和开发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各类办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我国目前拥有7.69亿从业人员,1.2亿左右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力和1.6亿老龄人口。[9]《纲要》提出,到2015年我国从业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要达到2.9亿人次,开放大学将以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教学平台构建的开放便捷、高效规范和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环境,因人施教、应材施教,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开放大学的学习者绝大部分为在岗的从业人员,这些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通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不断提高,把人工开发成人力进而塑造成人才,促进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1]吴钧.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开放大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0,(5).

[2]唐伟.论开放大学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J].云南电大学报,2011,(3).

[3]项贤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与结构[J].教育研究,2002,(9).

[4]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J].成人教育,2008,(10).

[5][9]章南.新形势 新起点 新使命——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J].中华儿女,2011,(5).

[6]孙明艳.远程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J].价值工程,2011,(8).

[7][8]彭坤明.开放大学建设的哲学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1,(2).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纲要学习者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