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果品产业化发展能力探析

2012-04-07 06:10张宪成杨建峰于树青
关键词:果品果树全县

张宪成, 杨建峰, 于树青, 王 彬

(1.顺平县林业局 果树研究所;2.顺平县科协;3.顺平县神南镇,河北 顺平 072250)

顺平县果品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产业规模、果品质量等方面在河北省均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随着近几年其他省、市、县果品产业的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顺平县果品产业化发展面临着极大挑战。全面客观地分析顺平果品产业化发展现状和潜力,对于实现果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拟在分析顺平县果品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探讨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发展现状

多年来,顺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形成了一大批果品生产专业乡村,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林果业成为顺平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林果总面积达到2.07hm2,形成了红富士苹果、桃、柿子及杂果四大果品基地。

回顾顺平果品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一是建基地、扩规模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基地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二是提质量、上水平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果品质量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双赢。三是保质量、稳市场阶段。近10年的发展,管理技术趋于成熟,果品质量保持稳定,但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甚至陷入“好果品卖不了好价钱”的困境。

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果品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林业标准化管理示范县”、“中国苹果之乡”。1999年,顺平红富士苹果被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林业厅等多家单位联合认定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同年获昆明世博会银奖。2006年,顺平红富士苹果被河北省林业局评为河北省首届名优果品展评会金奖。

果品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果树资源为依托,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带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千家万户,逐渐形成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于一体的经营体制。当前,从国际国内通行的果品产业化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4种:1.生产基地+农户→收购→商业化处理→贮藏→运输→市场销售→消费者;2.生产基地+农户→收购→运输→市场销售→消费者;3.生产基地+农户→贮藏→运输→市场销售→消费者;4.生产基地+农户→收购→深加工→市场销售→消费者。顺平果品产业化发展模式以2、3为主,发达国家以1、4为主。目前,全县生产的优质果大部分作为礼品果出售,残次果作为加工出售,中间部分作为商品果出售。一般优质果占25%,残次果占5%,商品果占70%。销售渠道基本有3个:几家果农合伙租车进城批发销售;外地客商或大的企事业单位经过当地经纪人来收购;加工企业商贩来县收购。

从国内周边地区来看,河北省乐亭县的苹果发展在全省是最先进的,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河北金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平台,以国内外专家为技术依托,以农户为生产主体,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产业化组织形式。苹果生产的全过程都由公司的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产后公司按年初订单全部回收,果品全部进行商品化处理、分类、清洗、打蜡、分级包装,推向市场。金土公司还建起几百亩的“多品种国际苗种繁育中心”,有引繁园、示范园、种植园。乐亭的苹果品种发展始终是以国内最先进的优良品种引导果农栽植发展。而与之相比,顺平果品产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但发展潜力也很大。

二、存在问题

(一)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初步形成苹果、桃、柿子和杂果四大果品基地。从生产布局上还没在真正达到适地适树、品质最佳、效益最好的效果。目前,全县桃种植面积与乐亭、深州稳居河北省前三名,但与北京平谷、山东蒙阴县相比还较落后。顺平果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大,以桃生产为例,桃平均每666.7m2投入3 500元以上,超过全国16个主产区平均水平2 613元的33.9%,投入产出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果品鲜食与加工品种布局也不尽合理。

从早、中、晚品种搭配和品种更新换代上,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顺平县的桃生产主裁品种主要为京红、大久保、绿化九等白肉品种,成熟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早熟、晚熟品种比例低。河北省昌黎、乐亭等县近年抓早期市场,减少露地面积,发展设施早熟桃达3 333.3hm2。北京、山东等地发展晚熟品种,占领9~10月份市场。从消费趋势来看,蟠桃、油桃、黄肉桃品种正在被市场认可,需求量逐年增加。顺平县这些品种很少,未成规模。

(二)市场销售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市场建设滞后,销售方式落后。作为果品大县,至今没有装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高效的大型批发市场,传统的销售模式仍占主导;二是营销组织规模偏小,实力不强。龙头作用发挥不明显,果业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户联合销售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据了解,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字号合作社有170多家,真正利用、发挥作用的只有少数几家。三是产后基本没有商品化处理。全县至今没有一家大型冷库或商品化处理企业。四是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热心搞果品产业的人没有足够资金,有资金优势的人对果品产业不内行,不敢投资。

(三)品牌没有真正叫响,影响力小

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品牌的打造。就现在的销售情况看,出现了各起炉灶、一盘散沙的混乱竞争局面,造成没有一个可以代表顺平的高知名度品牌。全县果品有顺富、伊祁山、顺强、顺丰等多个商标,但真正打得出去、叫得响亮的没有。果品销售处于无序状态,很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四)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贮藏加工能力低

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果品商品化处理水平低,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差距很大,果品贮藏加工能力很低。全县鲜果贮藏设施简单,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地窖等方式贮藏,贮藏能力严重不足且分散。产后加工能力明显不强。从走访县境内的4家加工企业的情况看,顺平县多年来主要发展的是鲜食果品品种,加工品种很少。收购一些残次果,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甚至停产;由于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带头人,一些品种没有产后加工,主要是鲜食。这在柿子产业方面尤为突出。

(五)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科技经费短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果品质量监测、果品产业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发展严重滞后。目前,顺平的果树已经进入更新换代期,一些果园更新没有适地适树的新品种。全县在新品种的选引上没有规划,没有建立起新品种苗木繁育基地。新优品种的选引繁育处于零碎状态,没有系统化。近些年来,顺平县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也是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建立起长效的科技服务机制。

三、对策建议

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先进的果品产业发展模式,顺平县的果品产业化要实现上档升级达到先进水平,综合县内人士和省内有关专家意见,应在下列10个方面加大资金、政策、人才的支持引导力度,逐步达到“十化”目标。

(一)栽培区域化

针对顺平县山区丰富的褐土类土壤资源和水、热、光照条件及独特气候适宜各类北方果树的生产栽培条件,为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达到适地适树、品质最佳,在四大果品基地基础上,建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培育无公害、绿色果品,甚至有机果品生产基地,重点打造台鱼片、安阳片、河口片桃基地,神南片、白云片、蒲上片苹果基地,大悲片柿子基地和沿山区杂果基地,实现主栽品种突出、规模发展目标。

(二)品种良种化

果品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良种支撑。良种是果业发展的基础。要适应果树更新换代要求,建立新优品种苗木繁育基地,不断引优、选优,更新换代,适应市场需求。顺平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苗木基地,可以推向市场,也可以职能业务部门运作。

坚持选优、引进和育种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适应市场需求的主栽品种,确保新发展的品种适销对路,实现品种良种化。不断引进国内外果树优良品种,搞好试验栽培,选定发展品种;加强与国家桃产业体系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桃树更新换代品种的选育。近年来,在河北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顺平县大力发展“三优”红富士苹果,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应下大力引导支持发展。

(三)种植规模化

在现有2.07万hm2果树的基础上,利用3年左右时间,全县果树面积发展到2.33万hm2。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增加效益”的原则,适地适栽适树,进一步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规模效益。发展品种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结构合理,四季有果”的原则,加快名、特、优、稀品种推广,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适度发展加工品种,确保加工原料供应。设施栽培品种主要选择推广成熟期早、丰产性状好、外形美观、品质优良的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达到规模生产。

(四)技术革命化

在全县掀起新一轮果品生产的技术革命,打破传统,勇于创新,推动果树栽植由稀变密;树冠由大变小;树高由高变矮;结果由迟变早;管理技术由繁变简;修剪由短变长;着色由难变易。通过栽培技术的革命化,提高人们发展果树的积极性。

(五)生产标准化

推行果品标准化不但是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这既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完整、接轨、简便”的要求。完整,要把标准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形成从生产环境到餐桌的一整套完整完善的全程标准依据。接轨,要与国际标准接轨,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的果品质量标准,使之一步到位,达到国际标准。简便,可操作性强,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便于把握运用。

(六)果园建设多元化

随着城郊农业的发展,果园建设不再是单一生产园,出现了多元化,如生态观光园、观光旅游采摘园、多品种果树公园、有机果品园、绿色果品园等。今后,重点壮大省级挂牌的“旅游观光采摘果园”,即顺平县望蕊山庄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桃园、顺平县神路苹果专业合作社果园和顺平县连发三优富士苹果专业合作社果园,以果园多元建设进一步提高栽植果树的经济效益。

(七)产后处理多样化

龙头企业是实现产业化的支柱,具有引导生产、扶持基地、开拓市场等功能,必须多方面培植。在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树立现代果品产业化经营观念,培育果品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扶优助强和政策资金倾斜等一系列政府行为,培植销售、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各类协会、合作社、运销服务组织,拉大加工销售产业链,增加综合效益。以“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分散的种植、产后处理和贮运、加工、营销、科技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形成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搞好农超对接、网络销售,加强顺平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构筑起优质优价、公平交易的市场平台,解决当前果品产业发展的小、散、乱状态,形成大宗销售有集散地、分散销售有场所的格局。

(八)产品质量品牌化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培优,顺平的果品质量不断提升档次。1996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顺富牌”商标,多次被评为河北名牌产品,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县。2001年,顺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桃乡”、“中国苹果之乡”。2010年,800hm2顺平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同年12月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顺平桃”为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4.8hm2苹果获有机认证,300hm2苹果获绿色认证。下一步,重点开发顺平果品的知名品牌,在全县打造几个精品品牌,引领果品产业的发展。

(九)科技服务长效化

要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立起高效的科技服务团队,把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新品种传播到千家万户。

从全县层面讲,要整合县内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明确牵头职能部门,制订科技培训计划,每年聘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传经送宝,实现与高校及科研院所有效对接。围绕果品产业建立高效服务团队,及时解决生产中相关的技术问题。把科技推广的重点放在示范效益明显的公路沿线和重点区域,建成一批在全县具有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精品示范园。加大科技投入经费保障,严格科技人员考核奖惩,将培训质量和数量纳入年终考核指标,加强技术力量整合,重视技术人员待遇,为技术人员施展才能创造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培养合格农民技术员,使科技真正支撑果业发展。

从乡村层面讲,要真正建立一支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工程师”队伍。每个乡镇培养1~2名果园管理水平高、收入好、能说会道、群众信服、有典型带动作用的“乡土人才”作为“农民工程师”,让他们为果农现身说教,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原理、讲技术、讲经验、讲效益,把培训的场地放在果园现场,边讲边做,与果农上下互动。乡土人才的工作报酬可以按日按时计酬,由乡村及时兑现。

(十)帮扶政策引导化

为把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转变为果农生产积极性,改变过去的说教式为示范带动引导,再变成果农的自觉行为。在落实政策上,首先,不因各级班子换届而停止,不因市场疲糜而放弃,始终坚持行政持续引导,使之推行“一项产业、一套班子、一套规划、一套政策”的一体化运行机制,落实“行政+技术”双包责任制,把行政引导从果园新建广泛渗透到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宣传营销、龙头企业培育等各个环节,在产业发展上给予充分的组织保证。其次,加大太行山绿化、果品结构调整等林业项目争取力度,为促进全县林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三是抓好项目落实,建立示范点。率先在各类示范区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帮扶、引导、示范调动果农生产积极性。

[1]张云婷,张文,张潞生,等.我国苹果对外贸易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果树,2009(6):58-60.

[2]杨聚德,李晓荣.招远市苹果矮化栽培发展概况及建议[J].山西果树,2010(3):42-43.

[3]汪景彦,李壮,李敏,等.我国苹果业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与发展趋势[J].中国果树,2011(2):62-65.

[4]王真,刘新彩,郑书旗,等.北京地区观光果园发展趋势及战略[J].中国果树,2011(2):68-69.

[5]陈嫣,孙建红.赴甘肃考察苹果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J].山西果树,2012(3):46-47.

猜你喜欢
果品果树全县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怎么解决施肥引起的果树烂根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