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本体之道

2012-04-02 22:16伟,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本体论老子本体

郑 伟,李 朋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工程技术系,河北 保定 071000)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老子5000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其中充满了对人生体验具有启发性的观念”[1]27,它以凝练、抽象的语言,用哲学诗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虽然从形式上看,它结构松散,并没有一个可见的理论体系;但从它的内在逻辑看,却包含着今天哲学家所说的本体论、方法论、政治学等各个部分。这些部分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在这几个部分中,本体论是《老子》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起点,其他各个部分的理论都是扎根在本体论之中的。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其基本涵义是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老子》一书以道为核心概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之为道论。老子的道论在根本上是一个宇宙生成论,由宇宙生成论而下贯为人生论、政治论。老子的道比中国古代其他各家高明之处在于他的宇宙生成论带有本体论色彩。《老子》在本体论中主要论述了道。道在《老子》书中主要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事物存在的最后根源,即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二是事物运行的根本规律。其中又以第一方面最为根本,它是《老子》哲学理论的基石,也是《老子》构建哲学体系的逻辑开始。

一、《老子》创造道的逻辑进程

道这个概念,并不是《老子》首先使用的,但在此之前的道,只是在相对的意义上被使用,主要指言说与道路。道作为哲学概念的出现,并使其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是《老子》的伟大功绩之一。所谓形而上的意义,取自《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指的是只能为人的精神所把握的绝对的、超越性的存在。《老子》把这种独立于任何事物的绝对之道,称为“常道”。

从形下之道上升为形上之道,是一次质的飞跃。这次飞跃的实现,固然需要思想家的抽象思辨和天才创造,但更离不开现实的认识基础,即对现实世界的细微观察和对以往认识成果的批判继承。《老子》之道看似远离尘世,实际上其产生过程正是《老子》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过程。《老子》创造道的秘密集中体现在这一句话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这句话翻译为: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产生于有,有产生于无。这句话里包含着以下几个《老子》哲学体系的专有名词:天下、万物、有、无、生。天下可以翻译为宇宙或者是自然界;万物可以翻译为具体的物质个体;有是形上之“常有”,可以翻译为存在;无是形上之“常无”,可以翻译为非存在;生指的是一种抽象的生长化育的能力。

按照《老子》的字面意思,这句话是讲无生有,有生万物,但《老子》故意采取了颠倒的叙述方式,即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隐含着从万物抽象出有、又从有抽象出无的内在逻辑进程,而形上之道就是有与无的统一。于是,这几个专有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简要概括为:道是《老子》通过对自然界的抽象而得出的最后结论,自然界由万物构成,万物的根本属性是有,有的根本属性是无,而道就是有与无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生的能力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子的道与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不一样的,正如商聚德教授指出的,“道作为本原是解决宇宙万物生化的问题,不是解决万物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问题。”[2]29

(一)从天下万物到有

“中国哲学一向是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又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思想范围常常被框在某些格式上。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突破了这一个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3]3但老子又是从哪里开始这个突破的呢?归根结底还是从客观现实出发,也就是他说的天下万物。具体的万事万物,老子称之为万物,它们构成的统一整体,老子称之为天下,可以理解为现在通称的自然界。

天下万物具有以下特征:视之可见、听之可闻、搏之可得,即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这是人类都认可的,也是人类进行任何理论探索与实践的基础。《老子》当然不能例外,而且正是对天下万物的抽象,形成了《老子》独特的物质与精神合一的本体论思想。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此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它之前有其他物的存在,其他物的存在就是此物存在的条件,而其他物的存在又以另一些其他物的存在为条件,如此向前推演,将会无穷无尽。但《老子》拒绝这种恶的无穷系列,他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一定有这样一种存在,它是万物最终的根源,但这种存在究竟是什么呢?《老子》首先发现了有。他经过对万物的抽象后认为,这一向前推演的序列不是无穷无尽的,而是终结于有。天下万物都有颜色、有声音、有形象,并且它们的颜色、声音、形象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一种有,也就是说,颜色、声音、形象等可以抽去,但有不能抽去。这一抽象的思维过程可以做如下描述:万物表现出的黄颜色、黑颜色、白颜色等等颜色可以抽象为有颜色,钟声、鼓声、锣声等不同的声音可以抽象为有声音,大、小等形象可以抽象为有形象,有颜色、有声音、有形象又可以抽象为有,而有无法再抽象。

但是《老子》又认为有不是纯粹的精神性的有,而是可以生化万物的“常有”。这就是说,有是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有的物质性保证了它的生化万物的能力,它的精神性保证了它的绝对性与超越性,即保证了有永恒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中。在《老子》的本体论中,这种物质与精神的混合性,或者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混合性是其显著特点之一,这当然是不够纯粹的本体论,《老子》或许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将他的本体论描述为不可道说的性质。

从万物抽象出有,进而将其升华到形而上的高度,是《老子》创造道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

(二)从有到无

《老子》并不认为有是万物的本体,因为有作为万物的起点与根源不仅在事实上讲不通,在思维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老子是一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将宇宙大全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表现为一个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只是这一过程中的万物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亘古长存的,它在存在之前是一个无的状态,在产生并经过发展变化之后又会走向消亡,复归于无。如此,事物的发展与存在过程可以表述为:无——有——无,也就是从无到有、有的发展和从有到无这三个阶段。万物开始于无,又复归于无。因此,《老子》认为无比有更为根本,而且有正是来自于无。

有不能作为万物最后的根源,因为按照万物的运动规律与思维逻辑,有并不能自生,即有只能产生万物,但不能产生自己,所以有还是有条件的存在,而无就是有能够存在的根源。无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第一性的存在,因为设想生化无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无在时间上与逻辑上都是第一性的,就连上帝也是后于无的存在,因为上帝也是一种有,他只能生成于无。

这里还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有生万物、无生有,那么无和万物的关系呢?无是仅仅生有,还是无生有和万物?《老子》的答案是后者。《老子》将宇宙视为一个大全,这个大全表现为一个循环往复的运动,万物从无产生,经过了有的阶段,最后又复归于无,所以无与万物的关系是无生万物。可见,这个形上之无,仍然离不开《老子》对现实世界的观察。

《老子》认为无是宇宙的本体,但他的无并不是纯粹的空无,没有任何内容的、仅仅是精神性的存在,而是包含着有的合理内核的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这种有与无的混合体,《老子》把它叫做道。

(三)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

《老子》并不认为单纯的无能够生有,因为单纯的无只是无,不可能具有生化万物的能力;而有虽然具有生化万物的能力,但是它又不具有时间上与逻辑上的第一性。真正能够作为宇宙本体的只能是这种存在:它要具有生化万物的能力,即它要是一种有;同时,它又要在逻辑上与时间上具有第一性,即它又要是无。于是,《老子》创造了道,它在本质上就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按照内在的逻辑进程,老子是从天下万物抽象出了有,又从有抽象出了无,最后从无抽象出了道。但这种抽象不是一步步地剥离,而是一步步地扬弃,即天下万物的性质涵容于有之中,有的性质涵容于无之中,无的性质性质又涵容于道之中,这样道就成为有与无的统一体,也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因为有代表的是物质性,无代表的是精神性。

“各物皆有其所以生之理,而万物之所以生之总道理,即道也”[4]406。总之,道离不开《老子》对天下万物的观察与抽象,但超越了这种观察与抽象,则是《老子》的伟大贡献。

(四)生与道

生是《老子》的专有名词之一,综合《老子》5000余言来看,它在本体论中的核心涵义指的是一种生长化育的能力,可以把它理解为终极母体的无穷无尽的生育能力。生这一概念同样来自《老子》对万物的抽象,具体来说,它是来自对万物运动能力的抽象。《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而宇宙大全中的万物之所以能够运动不息、循环不已,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这样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生,即生成化育它物的能力。详细而言,老子是从雌性的生育能力发展出了生这一专有名词。如母体的生育能力,而母体生育子女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老子在第六章指称道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就是将道形容为化育天下万物的母体。可见,《老子》正是由万物抽象出了生这一概念,并将其升华赋予了道,使其具有了生长化育万物的能力。

生在《老子》本体论中的意义,除了表现为道的终极的生化能力外,还表现为它将道的运动联系为一个整体。正是道的这种生的能力,才使道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从而实现了道的终极的运动能力。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并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加以描述,是《老子》的又一贡献。

二、对《老子》之道的理解

《老子》对本体之道的描述集中在第一章、第四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在这些章节中,又以第一章最为重要,它是理解道的总纲,其他各章都可以作为第一章的注释与补充。

《老子》第一章的内容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章可以翻译为: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无是天地的开始和原点;有是生化万物之母;通过常无来观察道的微妙,通过有来观察道的边界。有与无同出于道而称谓不同,都是深远微妙;道深远微妙到极点啊,是一切微妙的总根源。

第一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第一句话。《老子》开篇直指他的道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道说之道,而是永恒存在的道,叫做“常道”,“常道”是不可言说、不可教授的,它只能通过个人的聪敏才智来领悟;它也没有固定的称谓,道只是它的一个名字而已,此外它还可以叫做无、一等等,这是叫读者千万不可执著于称谓。为什么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呢?这就过渡到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是第二、第三句话,指出不可言说之道能通过有与无来体悟,因为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但这里的有与无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有与无。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第十四章),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以不是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道这个存在,它没有定形;它没有定形,其中却有形象,它没有定形,其中又有实物;它又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有蕴含着细微的精气;这种精气最为真实,十分可信。可见,微妙难识的道又蕴含着物质性成分,因为它有物,有精,有信。所以道又不能说是无。按照老子的说法,道既是有,又是无,既是非有,又是非无,所以它自然不可言说,只能依靠个人的领悟。但通过上文对《老子》创造道的逻辑进程的分析可以认为,道其实就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老子》之所以将它归结为不可说,一是这种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确实无法形容,再就是保持道的神秘性,可以使人对之心生敬畏。这就转化到了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是最后一句话,指出道是生化天下万物的最后根源,即宇宙的本体。“最根本的乃是道,道先天地而有,乃在上帝之先。道更非谁之子,而是一切之究竟原始,道才是最先的”[5]38。玄之又玄的道,是生化万物的总门户。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老子》在第四十二章的描述,是对第一章最后一句话的补充与注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的准确意思很难翻译,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综合《老子》全篇,可以这样理解:道的运动产生阴(无),阴的运动产生阳(有),阴阳的对立运动产生了统一的和气,万物就在这种和气中生成。

通过对《老子》第一章的分析,可以对本体之道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就可以对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做一个总体评价。

三、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意义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基石与起点,《老子》讨论的所有哲学问题都是道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应用。具体而言,《老子》一书主要讨论了本体论、方法论、政治哲学等哲学问题,本体论是其起点与基石,政治哲学是其理论核心与归宿,朴素的辩证法是达成其政治哲学的方法论。在本体论中,《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体;在方法论中,《老子》提出了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在政治哲学中,他极力倡导无为而治。

《老子》的这三部分看似缺乏形式上的联系,实际上却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老子》认为本体之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并且他认为道生化万物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即他将宇宙理解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表现为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表述为:无——有——无。这就表明具体的万物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灭的,亘古常存的只有本体之道。当具体的万物存在之后,它的发展总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天下的万物总会发展到极点,之后就会走向从有到无的过程,也就是老子在第四十章说的“反者道之动”,于是《老子》抽象出了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

《老子》总结出物极必反的辩证法规律,是要人们重视万物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无到有的阶段,因为这是事物发展的上升阶段,而从有到无则是事物发展的没落阶段。如何使事物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这就转化到了政治哲学的问题,也是《老子》讨论的核心问题。

《老子》认为与道合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就是在治国上要实施无为而治的方针。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即做到无与有的完美统一。这就要求统治者清心寡欲,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老子说的三宝之一的“俭”,还有五十九章提到的“啬”;对百姓则要顺任自然,按照他们的自然本性加以治理,这样就能看似无所作为,而取得无往而不利的政治效果。就具体的应用而言,无为而治反对统治者以繁琐的禁令、严苛的酷刑去束缚人们的手脚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而应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以平静的思想与平和的行为治理天下。《老子》在第六十章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施政策略:治大国若烹小鲜。海边渔民炖小鱼的方法是“宽水、温火、不翻腾”,《老子》用在这里是指统治者治国要举重若轻,努力给百姓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总之,《老子》的本体之道是其哲学体系的基石与起点。对道的研究不仅对研究《老子》的本体论具有重要意义,还是研究《老子》全书的一把钥匙。此外,还应注意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在这一进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两支力量,“老子的哲学思想,两千年来在中国封建社会成为唯一可以与孔子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孔子被奉为儒教教主,老子被奉为道教的教主”,[6]25如何吸收二者的精髓,尽量发扬其积极地一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就传统文化本身而言,“儒道互补”的提法是否正确,二者如何互补,二者互补的是那些方面?这些都是要以对老子文本的研究为基础。国外有些学者将《老子》称为“东方的圣经”,他们也正是注意到了《老子》对中国人深入骨髓的精神影响。因此,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对《老子》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陈鼓应.老子译著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商聚德.老子的智慧[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3]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2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5]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6]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本体论老子本体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眼睛是“本体”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智者老子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