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全东
公民社会的兴起,传媒本质的回归,民本思想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贯彻,让电视民生新闻成为近年来中国电视业的一支生力军。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大干快上”,民生新闻进入了疲惫期:报道题材过于狭窄、重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庸俗化、低俗化倾向,学者“新、奇、特、星、腥、性”的指责消解着媒体倡导真善美的社会责任。
理性地审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我们会发现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多多,势必面临品质提升的巨大压力。向主流新闻靠拢,关注社会问题,在权威性和公信力上寻求突破,以更实用、朴实、人文的姿态去面对群众,完成“面向大众、服务百姓”的传播责任,形成良性的品牌效应,是电视新闻在“后民生时代”的必然选择。
内容琐碎、媚俗,影响民生新闻的格调。民生新闻关注的应该是平民大众的生存状态,但遗憾的是,在新闻可以“赚钱”的背景下,记者应有的民本情怀一定程度上被猎奇所取代。一些民生新闻脱离了“以民为本”的初衷,走入了市井新闻的怪圈,电视节目中多有似曾相识的“家长里短”,猎奇、凶杀、畸恋、车祸、火灾、坑蒙拐骗偷……诸如此类的“看点”。
灾祸是客观存在的,但对这些内容的过分报道,一是对“民生”本身的“妖魔化”,降低了民生新闻的格调,二是影响了媒体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一些民生新闻的选题避重就轻,对大众生活的奇异状态过度偏好和追逐,让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被刻意迎合部分受众的喜好所掩盖,片面地追求收视率,从而忽视了新闻认知和教化的功能。长此以往,最终将导致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缺失。
浅薄趋势明显,误读“民生”的传播价值。与琐碎和媚俗内容影响节目质量一脉相承的是浅薄趋势。一些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过多,将近三分之二的记者编辑每天都在忙于“街头巷尾”那些琐碎新闻的采编工作,更有甚者,为追求“爆料”,过分地展示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曾有一则《暗访洗浴卖淫女》的新闻,堂而皇之地抓住所谓的“卖点”兜售低俗内容,引起受众的强烈反感。
民生新闻跟其他新闻一样,都应让受众通过新闻事实明白事理,认识事物的本质,达到对真善美的认同和共鸣,这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
舆论审判越位,有“公共保姆”的尴尬。“有困难,找媒体”曾让记者心头发热,大量弱势人群的连声“谢谢”也频频出现在屏幕上,为了烘托记者“包青天”的感觉,有的城市台还做起了帮办节目,每当记者满头大汗地到处“帮办”的时候,那些本来真正“该办的”公仆们,要么被动配合,要么偷着乐。“越俎代庖”实际上是对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削弱。
有些新闻点评,故意追求犀利效果,似乎批评不犀利,不让百姓听得够劲,就不足以显示民生新闻的力量。这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取悦观众的主观评论虽然听着解气,却是不科学的,无形中背离了客观报道的原则。对以煽情的语言追求“关注度”的新闻,学界通常的看法是:媒介审判是媒体角色的越位或错位,这种情形往往与新闻炒作有关。这种“权力”的滥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
风格渐显僵化,传播效果滑坡。最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在表达手法上有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有益探索,比如主持人站立式主持,口语化播报,新闻报道采用故事化结构,趣味性表达等。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竞争导致的新闻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还是让受众感觉到了“审美疲劳”。一样地接受观众报料,一样地赶抢新闻,台与台之间、节目与节目之间区别不大,风格僵化、不活泼,缺少缘自节目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收视份额和节目影响力下滑。
与此同时,电视受众的大龄化趋势也十分明显,忠诚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节目创新意识不强,主动服务意识差和服务手段过于单一。此外,传播手段也遭遇到了网络的冲击,以互动性、个性化和海量信息为特征的网络传播,直接冲击着电视节目。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如果再仅仅依靠原有的传播形态和速度,已经很难与网络争抢信息发布的第一落点,引领话题的设置。目前各城市的网络论坛正在强势发展,并影响着一部分主流人群,如何创新传播速度,改变风格,是阻止传播效果滑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民生新闻之所以普遍受到关注,是它时效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的吸引力,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显著性更是不可或缺的,当重要性和显著性几近为零时,民生新闻就失去了影响力。由此,面对发展中的困境,城市电视台在经历过“天花板”的阵痛与反思后,将民生新闻的内涵、外延和表达方式进行了阶段性地丰富,目前已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趋势。
转换取向,“大民生”融入主流。随着人们对“民生”内涵认识的深入,广义的电视民生新闻——“大民生”兴起。所谓“大民生新闻”,就是一方面摒弃“小民生新闻”的低俗和琐碎,另一方面保持了原有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并增加时政、生活、经济类内容的比重,在整体上体现出融重要、正面、欢快、生活化和趣味化为一体的民生新闻样式。“大民生”的理念让民生新闻的目光从单纯地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逐步转向作用于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克服了民生新闻被逼进了社会新闻“小胡同”的弊端,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和情感价值。
主动策划,让新闻真切可感。民生新闻“撞车”现象常见,而一篇好的民生新闻报道,要为读者提供最为关注和最有价值的新闻亮点,这就要求一要精选角度,“与众不同”,二要针对热点,主动策划,独家呈现。徐州电视台2011年6月底组织的“飞越新徐州”大型航拍行动,把空中无人直升机和地面的地标建筑相结合,从全新的角度展现了徐州的城建成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引导、服务并重,凸显实用化趋势。民生新闻是引导社会热点,设置社会话题的有效平台,注重平凡事迹的民生化挖掘,就能起到宣传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新气象新风尚的良好舆论引导效果。2011年6月3日晚,徐州摄影爱好者金云钟在蜂鸟网论坛上传了一张取名为《幸福》的照片,一位穿着环卫工背心的老人,坐在马路边绿化带旁的水泥台上,用手捧着孙女的脸,两人满脸堆笑的鼻吻镜头瞬间感动了无数网友。徐州电视台《第一百姓》就势做出引导,让人们重新思考“何为幸福”,并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提高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传播品质。
视角平凡、内容实在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前提,这也是近年来都市报《实用新闻》版面风靡的根本原因。
观众参与传播,特色、品牌成为追求。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强调节目的互动性,从观众报料、投诉到短信参与和网络留言板的采用,以及户外互动活动的举行,都显示出了民生新闻传播的开放姿态。就徐州电视台而言,观众参与传播的方式在以上几种方式的基础上还有手机彩信和DV两种,如“短信我来拍”是说《徐州夜新闻》不定量地采用观众在街头抓拍的图片;《彭城拍客》则是让观众“拿起DV,说身边事”。目前徐州已经形成一支敬业的DV拍客队伍,丰富着节目内容。
通过打造个性化主持人让民生新闻成为发扬频道特质的品牌,已经成为城市电视台的自觉追求。徐州电视台《张慧帮你问》以主持人张慧为中心的小组成为《新闻直通车》的主打;《张元实验室》是《徐州夜新闻》主持人张元的拿手活儿……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在栏目形态从单一化到多样化的同时,定位的差异化、特色化意识明显,这为突破同质化的局限,全力塑造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品牌栏目提供了基础,也是城市电视台“新闻立台”的根本所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城市电视台是有“根”的媒体,“根”在于天然灵动性和贴近性;在于地域、地区新闻方面拥有的信息渠道、人脉资源、制作上的快捷;在于报道角度与报道手法更符合地方观众的口味。因此,无论电视媒体竞争如何激烈,民生新闻反映民生、民声,应和市民物质与精神需求,弥合受众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诉求,是让民生栏目脱颖而出的正解。城市台只有深深扎根生存着的这个城市,塑造城市电视台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才能发挥央视、省级媒体不能取代的功能,进而稳固自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