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杨 唐任伍 黎 川 李 冲
探究西部中小城市文化强市路径:以泸州市为例
◎ 刘 杨 唐任伍 黎 川 李 冲
本文以酒城泸州为研究案例,总结了泸州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文化强市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市民素质、文化人才、文化品牌、城市营销等领域提出发展路径,为西部其他中小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西部 中小城市 文化强市 泸州
近年来,文化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不仅仅是搭台,更要同经济一起唱戏。当今社会,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了单纯的经济硬实力范畴,上升到文化的竞争,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利器。包括很多二三线城市在内,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发展理念,即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资源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明程度高尚、优秀文化人才集聚、对周边城市的文化吸引辐射力较强的城市。
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但加快文化建设并非没有机遇。西部地区由于相对保守、封闭,传统上受到西化、现代化的冲击要比东部弱得多,因此原生态的文化资源保存较好。西部地区不能单单依靠资源条件、廉价劳动力,承接传统产业转移,同时也要通过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步伐。因此,重庆、成都、西安、银川、丽江、泸州等西部城市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发展理念。
但总的来看,除了重庆、成都等大城市形成了较为成熟有效的发展路径外,大部分西部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文化事业尚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服务需求,文化专业人才匮乏,文化意识滞后,城市文化辐射力较弱。文化强市尚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未找到清晰的发展路径。本文以酒城泸州为研究案例,总结了泸州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文化强市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市民素质、文化人才、文化品牌、城市营销等领域提出发展路径,为西部其他中小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泸州历史悠久,古称“江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得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港口城市。
(一)白酒文化
自1983年建市以来,泸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特别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后,泸州立足自身优势、借力川酒全面振兴的东风,坚定不移地把白酒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倾力打造。
(二)长江文化
泸州市长江文化资源源远流长,“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是明代状元杨升庵在泸州长江边上写的;西周宰相尹吉甫是《诗经》编纂者,龙马潭区麻沙桥的长江边上就有一个“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历史上有 “天生重庆,铁打泸州”的说法,叙述的就是与江阳区弥陀镇隔江相望的老泸州“神臂城”遗址;两江沿岸自然资源也很丰富,比如长江奇石、桂圆林、荔枝、兰花、桃花水母、河鱼等等。
(三)民俗文化
泸州有很多值得骄傲的独特民俗文化,比如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雨坛彩龙、古蔺花灯、分水油纸伞、纳溪民歌,还有川剧“泸州河”,以及佛宝唢呐、班打狮子、少数民族舞蹈等。
(四)生态文化
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其中川滇黔交界处为自然景区“鸡鸣三省”,地处长江和沱江汇流处。气候温和,物产富饶,荔枝、龙眼等佳果久负盛名。境内江河纵横,素有“鱼米之乡”、“天府粮仓”之称。国家级森林公园佛宝被誉为地球同纬度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常绿阔叶树带,古蔺黄荆原始森林、八节洞瀑布、红龙湖、二郎美酒河、吴公岩、白马洞、乌龙洞等等,以及桂圆林风景区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四川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理想场所”。
(五)红色文化
泸州市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上曾经烽火四起、义旗高扬,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拥有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古蔺县太平镇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等红色遗存。
(六)历史文化
泸州在先秦时期已是建置县,进入宋代政和六年成为“雄壮甲两蜀”、“周城之基,得六里三百三十八步,城屋一千五百七十四楹”,“控制(泸州长江以南滇黔)边面两千余里”的重镇,在四川与成都、重庆鼎足而三,后有“成渝泸万”之说,可见泸州历史悠久。泸州拥有泸县龙脑桥、泸县宋代石刻库房、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古蔺县太平镇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泸州老窖“国保”窖池等历史文化遗存,文物数量品类丰富,位居四川省前列,这直接反映了泸州广大劳动群众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一)文化产业
泸州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名酒文化、历史文化、奇石文化、石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演艺为主,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化文化产业结构。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项目达2030个,年度总收入实现17亿元,如果算上旅游业收入则更大,对全市GDP的贡献逐年增大。
评价:泸州的文化资源大多零星分散,没有得到很好整合和有效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规模小,缺乏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的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系统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力度不大,效果还不很明显,文化单位活力发挥还不够。
(二)文化事业
1.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建成8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004个农家书屋。江阳区文化馆、叙永县文化馆、图书馆、古蔺县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合江县建成汉棺博物馆和汉文化广场、明清文化广场、少岷文化广场,古蔺县建成奢香文化广场、金兰艺术中心和金兰广场。市博物馆建成全省唯一的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近年来,每年开展各类大型群众性演出活动都在200 场次以上,观众超过40 万人次。文艺作品屡获国家、四川省重大奖项。全市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物景点每年免费接待群众40 万人次以上,免费借阅图书30万册次以上。文化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惠民活动,每年为边远乡镇放映公益电影6000多场,观众达60多万余人次。四县三区均建立了形式不同的宣传文化服务机构,文化专干待遇基本得到落实。
2.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并重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32项、市级非遗项目72项;两次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泸州雨坛彩龙”、“古蔺花灯”双双荣获文化部表彰的“中国文化遗产奖”和“太阳神鸟奖”。2006年1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泸州雨坛彩龙“点睛”;“泸州大曲老窖池”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已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评价: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文化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循守旧、创新不够、机制不活的情况。区县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速度缓慢、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的问题,满足不了群众文化需求。
各区县相继组建了公益性的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但是队伍建设参差不齐、专干不专的情况仍然存在。具有高水平高素质、在全国或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文化拔尖人才严重缺乏。
(三)文化品牌
泸州拥有中国酒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文化品牌。
评价:除了“中国酒城”文化品牌具有国内外知名度外,其他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都不高。
(四)文化传播
泸州报刊有《泸州日报》、《泸州晚报》、《长液人》、《龙眼树》、《泸化报》等几十种。泸州电视台成立于1984年,目前开办有新闻综合频道、公共生活频道、科技教育频道、互动新农村频道三套节目,每天向观众提供48小时自办节目,讯号覆盖泸州四县三区及宜宾、自贡、内江、重庆、贵州、云南毗邻上千万人口地区,成为川南地区有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体。
评价:目前泸州本地媒体的规模、影响力、运营能力比较低,尚不能承担文化强市所需要的强势文化传播功能。
(五)文化环境
2011年泸州市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系统规划、要求全市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泸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等市、县(区)规划、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有提及文化强市发展目标。
评价:文化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心理环境。政策环境表现为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等,心理环境是指文化发展所处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等,泸州市的文化环境总体滞后。
(六)市民素质
泸州市内有泸州医学院、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专业科研机构20个,科技人员近6万人。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5%。
评价:近年来,泸州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市民法制意识、道德规范普遍确立,科学文化水平、创新能力、健康素质明显增强。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区位劣势等因素局限,中高端人才不足,本地高素质人才外流。
(七)城市精神
1991年8月26日,中共泸州市委领导和专家根据历时半年的社会讨论概括了“自强、开拓、务实、奉献”的泸州精神,近些年泸州提出“中国酒城”、“生态泸州”等宣传口号。
评价:泸州的城市精神的知名度不高,市民认知度较为有限。
(八)城市形象
泸州为国内外所知的城市形象比较单一,主要是“中国酒城”。以百度搜索关键词“泸州”为例,有4000多万个页面,而百度搜索关键词“无锡”,则有超过1亿个页面,说明泸州的城市形象公众认知和曝光还远低于东部发达城市。
评价:泸州不仅仅只有一个城市形象,还有分散在全市各地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文化旅游品牌等,关键是城市形象的挖掘、开发、塑造和推广。
文化强市中关键是“强”这一概念,既含有横向的各个省市之间的比较关系,又最终上升至“文化高地”的一种综合实力。表现为动态变化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仅是单项指标的角逐与排位,而且要融合当前文化实力与未来发展潜力于一体。也可以概括为“三强”,即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以“强”为先,以“强”论优,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文化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硬实力”、“强实力”。
(一)战略定位
酒文化个性突出、特色优势文化鲜明、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辐射范围广泛的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中国西部区域性文化中心、成渝经济区次文化中心。
(二)发展目标
按照“定位高端、小步快跑、创新跨越”的工作基调,“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的发展要求,分三个阶段设置文化强市目标。主要指标增速要力争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在四川省、西部地区的占比要力争高于2010年水平,在全国的位次要力争高于“十一五”末水平。
1.规划起步阶段(2011-2012年)
将“文化强市”全面纳入全市战略规划,纳入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和考核指标,启动开展文化强市专项评价,初步形成全社会的文化建设热潮。
编制文化强市专项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完善文化建设的市、县(区)促进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强市政策规划体系。
进一步巩固、挖掘和提升现有文化建设工作,重点在公民素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市场发展、文化艺术生产、文化人才培养。
策划一批文化建设重大项目,完成项目前期包装、设计、科研和申报,并启动白酒文化、旅游等重大项目。
以酒文化包装推广为主线,兼及长江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启动文化名城城市营销。
2.中期冲刺阶段(2013-2015年)
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相称,与传统历史文化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以酒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把泸州基本建设成为“酒文化个性突出、特色优势文化鲜明、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位次明显前移”的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
(1)和谐文化体系基本建立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城市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门类之间、要素之间文化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恢复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古建筑,加快城乡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文化设施数量、质量和人均拥有量居四川省前列。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100%的乡镇有文化站,100%的建制村和城镇社区有综合活动室。
以社区和乡村文化阵地为依托,以广场文化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的鼓励引导,组织开展大型主题文化活动和经常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团队建设,重点扶持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努力形成“一公里文化圈”。
(3)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到2015年,60%以上的区、县(市)达到省级文明城区、县(市)标准;80%以上的区、县(市)达市级文明城区、县(市)标准;争取5个村镇达到全国文明村镇的标准,18-20家单位达到全国文明单位标准。
(4)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全市公益性舞台演出年均100场以上,各级各类公益性博物馆年总接待观众8万人次以上,各级图书馆年均总接待读者10万人次以上,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全市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70%以上。
(5)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超过30%,占全市GDP比重力争达到7%以上。
(6)文化发展环境优良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文化发展机制。在市场、知识产权、政策、资金、组织、人才等方面为文化发展打下基础,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7)文化名城形象明显提升
积极打造以“酒文化”的城市文化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开发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积极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提高城市对外文化影响力,初步成为区域性文化中心。
3.全面跨越阶段(2015-2020年)
到2020年,力争使全市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处于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和领域位居全省、西部甚至全国前列,把泸州真正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极具个性魅力的“中国酒城”,辐射和带动作用凸显。
(一)文化凸显
在城市元素、城市形象、人文精神、经济社会生活中全方位彰显泸州独特的文化个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辐射力。
(二)重大项目带动
重点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具有相对优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项目,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文化建设的各领域整体推进、联动发展。
(三)科技引领
促进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积极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建设领先高端的高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走“文化+科技”改造之路,创造产业智力成果研发、孵化的良好环境,努力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现代高端文化产业转型。
(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明确各区县文化发展战略定位,加快城乡互动、区县互动、市县(区)互动,重点推动中心城区、城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辐射带动农村文化发展,推进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成渝经济区的文化对接发展。
[1]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唐任伍.文化产业—21世纪的朝阳产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3]唐任伍.2011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2011)[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5]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翟琨.文化强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1(3):23-28
How to Build the Small-and-Medium-Sized Cities in Western China into Culturally-Developed Cities? A Case Study of Luzhou
Liu Yang, Tang Renwu, Li Chuan, Li Chong
The paper study Luzhou, the famous liquor town, summarizes the status-quo, problems occurr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ity’s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scusse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strategic setting and development goal of building it into a culturally-developed city.The author proposes a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cit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industry,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quality of the residents, talents in the culture fields, culture branding, and city marketing,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mall-and-medium-sized cities in Western China.
Western China; small-and-medium-sized city; cultural-developed city; Luzhou
G127
刘杨,研究员,高级咨询师,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唐任伍,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卢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