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2012-09-03 08:16叶立梅
城市观察 2012年1期
关键词:物质消费理念

◎ 叶立梅

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 叶立梅

确立起正确的建设理念,是生态城市建设在认识层面的基础性环节,是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的依据和实施正确人工干预的前提。为此本文从城市发展与运行、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区位选择与规模、城市绿化、资源利用和生活方式6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建设理念。

生态城市 人工干预 建设理念

运用人工调节手段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缺陷进行干预,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获得质的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根本提升,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为达此目的所需要的人工干预的全部内容,构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

生态城市是运用人工手段干预形成了负反馈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取决于人工调节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这是因为,人类正是通过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主导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演进方向和演进速度的缘故。因此,确立起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是生态城市建设在认识层面的基础性环节,是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的依据和实施正确人工干预的前提。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基本理念:

一、城市发展与运行:树立低碳理念

城市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和世界上多数人居住的空间场所。一方面,城市中的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另一方面,维系城市的正常运转(水、电、气、热等的供应,交通、物资运输等)也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因此,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能源消费的主要区域。“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0%以上,城市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①在我国,城市能耗更是高达80%以上。可见,在城市中推行低碳发展、低碳运行的方式对促进世界生态格局向好的方面转化意义重大。

低碳的城市发展与运行方式有着广阔的可作为空间。

首先,在城市的空间布局考虑中,如果植入低碳的城市发展与运行方式的理念,就应该倡导紧凑的城市建设格局。“紧凑”是一种空间节约型的城市布局,它强调对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和空间秩序的“有序”,与其相对立的概念是“蔓延”的城市建设格局。这两种城市布局的碳足迹效果国际上已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明显例证。要建设紧凑型城市,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利用方式的调整,以“适宜步行尺度”内的“城市组团”的方式,将城市建设成由若干个“步行尺度空间”组成的“组团内紧凑型”的城市,这将极大地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以亚特兰大和巴塞罗那两城市不同的城市规划布局为例。这两个人口规模相当的城市由于采取了不同的城市布局,碳足迹差异明显,见表1。

表1 1990年亚特兰大和巴塞罗那两城市碳足迹比较

“紧凑”并非意味着“混乱”,而“蔓延”也并不一定就“有序”。要做到对城市空间的高效和有序利用,既有赖于城市规划等前期工作对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也必须依赖于城市空间利用主体对其利用的高效和有序。在这方面需要将行政调控手段与市场引导手段结合起来运用,也需要建立政府的空间规划部门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来共同完成对城市空间资源的高效有序利用,从而使政府对城市空间的调控从单一的“建设前调控”向空间使用阶段延伸,形成体现紧凑型城市布局的“建、管、用”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利用体系。

其次,突出以公共交通支撑城市交通体系并配套合理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另一关键要点。在依靠公交解决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交通问题方面,全社会已形成普遍共识,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每年用巨大的公共财政支撑着公交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大力发展公交仅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方面,城市交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交通供求不平衡的问题,问题的双方分别是交通需求量和交通供给能力。采用土地的混合开发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需求,这已为多方面的研究所证实②。城市土地的混合开发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结合高密度的住宅、商业、办公等用地的开发,同时开发服务业、娱乐、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土地混合利用模式,其关键要点是,围绕人的就业与生活需求,在非机动交通尺度内配套建设各项城市设施,以有效减少出行次数,降低出行距离,促进非机动方式出行,具有减少交通需求的明显作用。

在城市交通问题上,以往较多地强调了发展公交,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通过土地的混合开发减少交通需求,致使形成了如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超大体量的单一居住功能区,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以今天低碳城市建设的视角来看,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不是一种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的城市规划与布局形式,应在今后的相关规划建设中予以调整和修正。针对如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今后尤其要在各新城和重点镇的建设中,将职住一体、建设紧凑型城市的理念贯彻其中。

二、城市规划建设:树立“低冲击”理念

“低冲击”是一种开发模式,最初的应用是指城市经规划建设之后不影响原有自然环境的地表径流,后将其延伸为一种城市开发的理念,主要含义是让城市与大自然共生。“低冲击”要求以尽可能小的改变来建设城市,以求最大程度地保留自然的“元素”,使这些自然元素能够发挥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低冲击”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主张,“城市应以对环境更低冲击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这就要求城市规划方式从过去的重物质空间规划转向物质与生态协调共轭的规划”③。

城市是一种人类按照自身需要建设的人工产物。城市出现早期保持了“低冲击”的建设方式,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模较小、人类活动强度较弱的缘故。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作用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在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下,建设用地日益延展,开发强度愈益加大,致使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的冲击强度越来越大,这种持续的高强度开发建设最终酿成了众多恶果,如城市热岛、城市内涝、城市交通拥塞、城市环境与水体污染等等。甚至即使是以绿化城市为初衷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由于过于追求“美化”效果而忽视绿化生态效果的现象,等等。曾经十分流行的“黄土不露天”的城市“地面硬化运动”和河渠三面硬化的流行做法,更是将城市地表泾流与地下水补给完全隔绝,不仅造成了宝贵的城市降水不能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的后果,也是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

要做到“低冲击”的城市规划建设,至少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明确和形成共识:一是,从观念上破除对城市宏大人工景观的“崇拜”,认识到真正建设良好的城市,并不一定是一个处处充斥着大尺度人工建设物的地方。相反,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该提倡以中小尺度的人工建设物为主来建设城市,这不仅包括房屋类建筑,也包括道路类建设。因为“小尺度”相比“大尺度”而言,本身就是一种“低冲击”的建设方式。二是,“低冲击”还应该包括充分地尊重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固有规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尽可能多的保持“原生态”的生物种群与河湖水系,避免过多地干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这是因为过多的人工痕迹必将更多地切断其生态系统内部的正常循环而带来持续恶化的恶果。

三、城市区位选择与规模:树立以生态服务能力为依据理念

生态服务能力是指当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满足人类活动所需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能力。

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承载城市的地域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如果一个城市对所在区域所施加的生态压力超过了其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则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状况的持续恶化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区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安全隐患或灾害隐患时(例如地质洪水灾害高发区等),更是应该在区位选址及大项目落地时慎之又慎。因为这类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是毁灭性的,灾后重建的代价是巨大的,其重建成本往往不亚于新建一座城市。

城市人口容量指一个城市的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支持的城市人口数量的潜力,是一个城市人口数量的上限指标,属于一种限定性指标。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因素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力因素两大类。其中,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主要指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重要的人类生存和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可支撑的最大的人口数量,以及城市生态系统不致恶化条件下可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容量,将会引起城市所在地生态系统的永久性破坏,从而导致该城市人口容量的永久性减少。所以,通过采取适宜手段,将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人口容量范围以内,是使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对于当代城市来讲,无论是区位的确定,还是城市规模上限标准的确定,都应该将当地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作为决定性的条件予以优先考虑。

四、城市绿化:树立生态功能为先、绿地与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相结合理念

城市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宝贵的生产者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四种基本构成成分之一,其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固碳等作用,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此,城市绿化首要的功能是生态功能。应选择那些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选择那些生态功能强的树木作为优先考虑的种植植物,而对既在生态功能方面不如树木,又不能用作公共活动空间的“大草坪”式的绿化持谨慎态度。

公共活动空间是市民休憩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对于市民来说,越是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这样的公共活动空间越是珍贵。在这样的城区进行绿化,应该考虑尽可能将绿地与公共活动空间两种功能结合起来,社区公园、街心绿地等都是这两者结合的良好范例。其他城区绿地也不必设栅栏,并增加供人休憩的座椅等。如此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绿化水平,也使城市更加人性化。再有,某些体育场地,如足球场等,都可以与绿地建设两功能叠加考虑。

美化城市也是城市绿化的功能之一,但不应为美化而美化。应在满足生态和公共活动空间功能前提下来考虑城市美化问题,而不是相反,以牺牲生态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为代价来提高美化程度。

五、资源利用:树立循环理念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耦合的内在机制在于它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人类社会模仿自然生态、自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以与外界生物圈相协调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实质上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转换的优化,从而达到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将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的目的。”④

鉴于自然资源已严重不足的现实,在资源利用方面必须秉承循环的理念,以求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使用价值。循环理念的建立将颠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在生产─消费过程后植入循环理念,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链条。通过一系列有利于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革命、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将循环理念切实变成全社会的实际行动。

将循环理念在实践中推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市场手段或行政手段。当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时,应使用市场手段,反之则应使用行政手段。如果手段运用不恰当,循环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效果将大打折扣。

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研发是使用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政府通过积极资助有关的技术研发,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程度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这不仅直接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循环经济的市场化空间,从而有利于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六、生活方式:树立适度物质消费和倡导健康文化消费理念

1.树立适度物质消费理念

在长期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工业化以来,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能力迅速增长,人类在追求生活方式的改善过程中严重忽视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许多对资源的消耗已经不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为了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承载力范围内,人类必须从根本上扭转生活方式给自然带来的压力持续增长的趋势。这要求要在生活中树立适度物质消费的理念。适度物质消费要求人类自觉遏止无止境的物质消费欲望,在满足生理需求后,不再过多消耗物质资源,从而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控制在地球可承受的范围内,对地球的污染不突破净化技术和地球自净能力的上限,以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适度物质消费理念的提出挑战了几乎已成为“公理”的“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当生产能力不够高时,消耗资源的数量也不够多,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是可行的,但当生产能力足够高,其对资源的需求已超过提供能力后,继续运用消费需求(此处仅指物质消费需求而言)来拉动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地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也就是今天生态足迹超越了地球供给能力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重构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经济学理论的历史任务。新经济学理论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当人类不能以超过地球承载能力的资源消耗来满足消费欲望时,需求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树立适度物质消费的理念要从衣食住行多方面入手,但最根本的是转变生活方式的价值观,要从审美观和文化上进行反思,彻底摒弃和批判那些一直以来被奉为“高雅生活”的高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适度消费为荣,过度消费为耻的社会风尚。树立适度物质消费理念的重点在收入水平较高阶层和人群,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消费引导,引导这部分群体自觉控制过度的物质消费行为。

2.倡导健康文化消费

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在物质产品消费和精神产品消费(文化消费)上所追求的重点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在尚未满足温饱阶段,人类以追求物质产品消费为主,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类对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渐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渐增并不与适度物质消费同步,这就形成了后工业社会就社会整体而言的高物质消费和高文化消费的生活方式特点。

为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必须控制过度的物质消费行为,为了给人类相对物质供给能力过剩的消费能力以新的消费目标和内容,并顺应“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消费目标变化规律,一个社会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在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机制等促进社会走向更加公平和平等方面不断努力的同时,应在全社会倡导以追求低碳健康文化消费为时尚的理念,这不仅符合人类需求的层次变化规律,也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表现为,在物质消费品已经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前提下,把人的消费欲望从物质方面引导到精神方面,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物质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可以预言,文化经济的兴起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适度物质消费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这一问题。

注释:

①牛文元.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其对能源的影响 2007年国际市长高层论坛(天津)发言摘要.转引自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第11页。

②参见赵杰,殷广涛等.中国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分报告九).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第717页。

③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规划变革[J].城市发展研究.2009(4).第7页。

④鞠美庭等编著.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第34页。

Ideas of Constructing Eco-cities

Ye Limei

Having in mind the proper ideas of constru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step in building eco-cities.Also, as a foundation and precondition, it gives directions to people in developing the eco-cities all-round and actualizes artificial interventions appropriately.Thus, this paper intends to provide and interpret the basic ideas of constructing eco-cities from six different angles, which are urban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locality and size of cities, urban virescence,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the life style of citizens.

eco-cities; artificial intervention; ideas of construction

F299.2

叶立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协调发展、城市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卢小文)

猜你喜欢
物质消费理念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