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宁国商人的经营策略

2012-04-02 14:04董家魁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宁国泾县经商

董家魁

(安徽师范大学 图书馆,安徽 芜湖 241002)

宁国商人是指明清时期安徽宁国府籍的商人团体。明清时期宁国府下辖宁国、宣城、泾县、旌德、南陵、太平六县。因宁国府历史上系古宣州地,故宁国商人又被称为宣州商人。宁国商人是明代中后期在皖南地区出现的一支商帮,它是在人地矛盾尖锐、谋生观念转变、徽州商帮影响等背景下兴起的,与当时的徽商等著名商帮一起共同活跃于明清商界。本文拟对宁国商人的经营策略加以探讨。

一、广建会馆,结为商帮纽带

会馆亦称公所,在清代较为盛行,一般以同乡或同业为基础,在京都或大商埠设立机构,主要以馆址房屋供同乡寄寓或同业聚会。它是客籍人在异乡的一种群众性组织。正如清代泾县人朱珔在《小万卷斋文稿》中所言:“凡商旅辐辏之所,往往谋构,统名为会馆,所以敦乡谊,齐物价,平息争端,制良善。”[1]卷18清代,宁国商人为了营造有利的商业经营环境,在本府地区,也在外省经商之地,广建会馆,结为商帮纽带。

(一)宁国商人在本府所建会馆

清代,宁国地区有很多人是在本府经商,所以在本地建立了很多的会馆或公所。《宣城古今》中记载了“宣城的会馆”情况:宣城自汉晋以后,已具城市商业规模,至明清尤为兴旺。因此,四方货物,汇集于兹,商贾辐辏,乃有同乡会及会馆设立,也可想见当年宁国府宣城的商业发达之概况。《宣州文史资料》中也记载了“宣城的会馆”情况:清朝,全国绝大部分县以上的城市,都有客籍人设在居住地的会馆,这就是同乡会组织。宣城的这些会馆与工商界是有密切关系的。因为各个会馆主要的集资对象是他们同籍中的工商界人士。会馆的合法名称是:某地方旅宣同乡会。如泾县旅宣同乡会同籍人大多为布商,徽州同乡会同籍人大多从事典当、钱庄、酱坊等。同乡会的工作维护同乡的正当权益和举办公益事业,帮助有困难的过路老乡,解决食宿和路费问题,调解同乡间的矛盾和争议,与官府交涉为同乡排忧解难。

宁国县的本地会馆,据《泾县乡镇史话》记载,在宁国县的河沥溪镇设有“泾县会馆”,泾县人在宁国经商的范围很大,影响很大。泾县在宁国的生意人不少,还成立了泾县会馆,为旅宁老乡接济钱粮,帮困扶贫,对缺衣少食的老乡进行救济,还做一些施舍棺木之类的善事。会馆会讨论一些生意上的事,是泾县旅住宁国老乡的民间组织。南陵县在清代有“南陵都门会馆”,明代万历间邑中先达所创置,其规模宏大,为同里后起者,计久长也。后来得其人稽核,约计逐年修葺外,可存钱二三十缗,数年积之渐足,商修堂屋矣。《南陵县文史资料》记载了“南陵的会馆”情况,主要有泾太会馆、旌德会馆和后来的泾县会馆。其中泾太公所(会馆)最为突出,本邑人过去常讲“无泾不成市,无徽不成帮”,系指自古以来泾县人和徽州人善于经商,妻子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丈夫经年累月在外埠经商。自明清以来,旅居在南陵经营京广洋货业、布匹绸缎业、山货杂货业、黄烟业、典当业、估衣业、茶庄等行业的泾县和太平两邑同乡,因感到身居异地,往往遭受歧视和欺压,为了维护同乡在南陵能正常从事工商活动,取得合理合法的待遇,乃由泾、太两帮殷实富贾、士绅、高等朝奉等上层人士,发起组织聚会场所,在县城内大成坊西街,建立泾太公所,并推选同乡中德高望重者主持之。

(二)宁国商人在外地所建会馆

明中后期至清代,宁国府籍人由于各种因素的促使,纷纷外出经商。他们在外地建立了很多会馆,结为商帮纽带,以推动商业上的互助和发展。据同治四年的一则碑刻记载:“籍隶安徽宁国府,向来贸易苏省者,于乾隆初年,在阊门南城下,设立公所宣州会馆。嘉庆间,泾、旌、太各县分设公所辅之。……咸丰十年,突遭兵燹,郡人流寓,苦无公所,缘旧址未便修改,兹查吴会各镇市业烟者,向在胥门外十一都十图地方,建立太平庵,为烟业公所,各行复业较多。公同议劝,首先倡捐。契买阊门内吴殿直巷陶姓坐北朝南房屋一所,为宣州会馆。”[2]383这则资料反映了清代泾县、旌德和太平三县商人,不仅在江苏地区经商,还在当地先是建立后又合力修复“宣州会馆”的事迹。

具体来看,泾县人在外地创建了一些会馆。如清代人吴岭在京师创修泾邑会馆,《北平泾县会馆录》在“老馆缘起”中说,“会馆之设,所以敦聚义而联情好也”。嘉庆二十四年,由邑人胡承珙撰、马肇勋书的“泾县新馆记”载:“今之会馆,则皆各州县人之自为营置,夫惟其自为营置,则其兴若废必视其人文之盛衰,与其乡人士之好义与否。方今海宇承平,都门首善之地,万国辐辏,会馆之增设日繁,而如吾泾以一邑之力,捐费至万余金,馆舍至数所,百有余间,可不谓盛欤!”[3]卷1泾县人在江南也建立了自己的会馆。如在湖州,康熙年间,泾县绢商朱、明、洪、郑、汪五姓及旌德县刘姓共建绢业公馆。雍正时期,各地绢商又建新公馆。嘉道年间,泾县人在湖州府归安县双林镇开设加工丝绸的皂坊,专制绫绢,运销江宁、徽、宁等处,人数颇众,营业极盛,来自泾县的工匠兴盛时也多达数百人,泾县人共建有泾县会馆。在南京,《金陵泾邑会馆录》有“序”曰:“金陵固东南一大都会也,上下江之商旅凑焉,绅士聚焉,故凡州邑之隶籍于兹省者,莫不建有馆舍,以为会聚之所。所以联乡情而议公事,非虚设也。吾泾去金陵不远,游其地者或服贾,或应试,或分发以待铨,岁不乏人。”嘉庆二十一年,邑人赵良澍所撰“序”曰:“建会馆于两江省垣,吾泾人之贸易其地者首创。”此会馆录在“大概章程”中有言:“泾县业商者众,近而马头、弋江、西河、湾沚、芜湖、大通,远而江宁、安庆等处,各有泾县会馆公所。”[4]这些会馆资料大致反映了泾县商人在外地的商业活动和会馆建设情况。

旌德人在外地经商时也建有很多会馆。如在福建之浦城、安徽之庐江、芜湖等地贸易时,皆“倡建会馆”。旌德商人在江西玉山县所建会馆很是典型。清代福建、安徽、浙江商人在玉山都建有会馆,如安徽商人在三里街建有徽州公所,旌德县布商还另外建有旌德会馆,原称旌德公所。道光三年,知县武次韶所撰《旌德公所碑记》记载了会馆的创建,该碑记言:“玉山为江浙门户,又当水陆之冲,四方之客云集,闽人最多,皖江次之。旌德为皖大邑,富商大贾挟重资而来贸迁有无,踵相接趾相连也。苟无地以处之,其何以连乡情,息行李,供困乏哉。岁戊寅,旌人于社稷坛侧购隙地一区,结屋两楹……颜额曰旌德公所。”[5]清代,作为在外商旅的同籍社团,旌德会馆、同乡会散布各省。可以想见旌德商人在外地所建会馆之多、经商地域之广。

太平县在外地经商的人众多,并多行义举,也创建了很多会馆,此处不再赘述。以上叙述了宁国商人在本地和外地建立的诸多会馆情况,反映了会馆具有商帮纽带作用。

二、联合徽商,谋求共同发展

清代,全国各地涌现了很多的大小商帮,时有“十大商帮”之美称。宁国商帮应是后起的商帮,要想在当时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得发展,并占有一席之地,“宁商除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伙成帮,独力经营外,还通常与当时最有实力的徽商联结成帮,形成徽宁商帮”[6]。因此,宁国商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与徽商联合外出经营,以谋求共同发展。

首先,共同外出经营。相似的恶劣地理环境,迫使徽宁二府之人外出经商谋生,寻求共同发展之道。史料所载“隶皖者郡,夹江跨淮,迤原而包山,江以南土率瘠,宣歙尤多商”[2]381,反映的就是当时客观情况。又如位于安徽桐城县南的棕阳镇,濒临长江,“为桐城首镇,鱼虾蕃衍,罛罶相望,舟船来往,百货俱集,民多以贸易为业,徽宁商贾最多”[7]卷1。道光十二年的《徽宁会馆碑记》称:“吴江县治南六十里,曰盛泽镇。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地,而繁华过他郡邑。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多有,而盛镇尤汇集之处也。”[2]446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遇到困难时,通常会互相支持和帮助。如太平县人崔葆桢“商于沪,好读书,尤关心时事,为沪上徽宁同乡所推重。凡关同乡公益及地方慈善,无不热情提倡”[8]《人物类》。胡锦翰“尝在汉口镇劝捐,周恤徽宁避难诸人”[9]补遗1。

其次,共建同乡会馆。徽宁商人在外地经商时的联合与合作,更清楚地表现在他们共建同乡会馆,为商业上的经营提供保障。如“徽宁思恭堂”,就是由徽宁两府商人为出外经商的同乡人栖停棺柩,设立义冢,掩埋棺骨而捐资兴建的。据《上海徽宁思恭堂记》载:“宣、歙多山,荦确而少田,商贾于外者什七八。童而出,或白首而不得返,或中岁萎折,殓无资,殡无所,或无以归葬,暴露于野。盖仁人君子所为伤心,而况同乡井者乎!沪邑濒海,五方贸易所聚,宣、歙人尤多。乾隆中,好义者置屋大南门外,备暂殡,此思恭堂所托始也。”[10]232-233乾隆十九年,徽州、宁国两府绅商捐资暨茶捐置买民田建思恭堂。嘉庆十四年,徽州府六县和宁国府旌德县的商人在吴江县盛泽镇共建会馆,即史料所载:“徽宁会馆,两郡七邑所建也,起于嘉庆十四年间……”[11]355二府商人共建会馆,认为是理所当然,并出于自愿。他们自称:“徽宁两郡,本属同省,今又同邑经营。古云,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何况毗连邻郡耶。众勤易举,合成徽宁会馆,谁曰不宜。”[2]449宁国商人在外经商,视徽商为同乡同帮之人,将自己与徽商融为一体,这不仅提高了宁国商人在商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有利于宁国商人在商业中的更好发展。另外,《徽宁思恭堂征信录》中也记载了徽宁商人协同经商、捐资建堂,共同解决困难等事例。如道光十六年的“告示”说:“据徽宁思恭堂董事职员叶承修、胡炳初等呈称,职等籍隶徽宁,来治贸易……”道光十七年的“告示”说:“得徽州、宁国两郡客商因念同乡之在上海贸易故殁者,棺木每多暴露,于二十五保十三图内捐置田亩,建立思恭堂,以为暂时寄棺之所,并设义冢于旁。”会馆不仅起到“叙桑梓、联乡情”的商帮纽带作用,也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有助于更好地为商业发展作保障。

三、远贾他乡,开辟营商道路

宁国地区山多田少,人地矛盾尖锐,土地所产不足以供民所需。为了生存,宁国人就必须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经商,以谋求发展。他们不畏艰辛,往往走贸四方或远入贵州、云南等地区。宁国商人除了少数在本府及安徽的其他府县经商外,更多的是在外省他乡从事商业活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如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江西、河南、福建及其他较偏远的地区等,都是宁国商人的经营和谋生之地。限于篇幅,下文重点分析宁国商人在安徽地区的经商活动,在外省地区的经商活动只作略述,而不再列举大量的例证。

(一)经商于安徽境内

据宁国地区方志等文献记载,清代宁国商人在安徽的经营活动主要集中于皖南和皖中地区。

在皖南地区,宁国商人除了在本府地区如宣城的湾沚镇等较发达的市镇经商外,更多的是走出家门,到邻府地区去经商求发展。如太平府的芜湖、采石镇等,徽州府的黟县、绩溪等,池州府(铜陵)的大通镇等,都有很多的宁国人从事商业活动。以下按商人所属县份分别进行考察。泾县的董文鉴,尝贸易当涂;后珍周,尝贸易芜湖。又如泾县人翟思珠“贾于湾沚镇”,潘景彰也“客湾沚”,从事贸易活动。旌德县的商人,如吕德俊,服贾于宣城之湾沚镇;吕冬祈,尝贩木于宣之青弋江,利用当地的水利交通条件,从事木材贩运活动。在邻府经商的旌德人,有江逢合“尝贾大通镇”,吕发燃“尝贸芜湖”。据地方志记载,太平县人在皖南的经商活动最活跃,经营地区也最广泛。如太平县人张钟玠懋迁于芜境方村镇,盛廷璋服贾湾沚镇,焦启萼以家贫侨贸休宁市,周公纯贸易芜地。

在民国《太平县志稿》“人物类”中,记载了很多清代太平商人在皖南的经商事例,反映了宁国商人广泛的活动地域及经营情况。按经商地区来分析,在本府宣城县经营的太平商人有牛瀛“服贾宣城”,张邦域“运米贸于湾沚”以调剂本地区之间的粮食需求。在池州府的大通镇也有经商的太平人,如张先修“赴大通负贩”,王鋕锠“服贾于大通和悦洲……旋于宣城扩充商业”,还有崔锟、崔祥炯、崔景先,也都“服贾(或贸易)大通镇”。由于芜湖位于沿江有利的交通枢纽地带,在清代是较发达的重要港口城市,所以在太平府的芜湖等地经商的太平人有很多。如清代太平人李本富、绍廷佐、崔小元都经商于芜湖,焦国潮“服贾鸠江(即芜湖),积赀累万”,奚祝三服贾于采石镇(属当涂县)。在徽州府经商的太平人更多,如陈时撰、盛善继,都“服贾徽州”,杜伯端“贸易徽州”;谢春晖,家世业商……与族人合力设商号于徽州府,治越五年,业大振;程嘉宾,贸于黟县,与人共事有管鲍遗风。清道光人曹天肇,“商于徽之溪口,年十六往江西贩夏布,赢千余金”;还有刘鸣善,“道光间,与兄鸣涟贸于婺源”;苏华勲,侨居绩溪,被推为该县商会会长,一任八年,群情悦服。这些都是太平商人在邻府徽州经商的典型例子。

在皖中地区,清代宁国商人的经营活动也是相当活跃和广泛的。泾县商人的情况,如董恺昌,“客游庐州、舒邑,渐饶裕”,胡尚仕尝贩木和州,胡正浩贸易英山,胡一嵩尝贸易含山。还有泾县的查衔客濡须镇(今无为县境内),查崇禧客无为州。旌德商人的经营地区,如吕德性,牵车至庐江县,从事贸易活动;吕成源贸易安河望江;吕溶有贾业在舒城三河镇;吕锋贾业在六安思古潭。又如汪信贸庐州,吕祥烑、吕裕成、吕烈菊,俱旌德人,皆贸易六安。这些反映出,为了谋求发展,旌德人分别开辟了自己的经商道路。

清代太平商人在皖中地区的经营也较为突出。如杜芳楚,“服贾庐江,业渐裕,倡首捐金,合泾青太建立会馆”。杜大宾,亦“服贾庐江”,并捐金相伯芳楚,建立泾青太会馆,叶德振,尝舟贩于舒之三河镇;汤配义贩木江淮,从事木材经营活动。民国《太平县志稿》“人物类”中记载了很多太平商人在皖中地区的经营事例,如刘开诰,清道光时贸于无为州南乡,程德润随父服贾六安,程学诗也贸于六安。还有太平人吴祖荫,“有邵某怜其贫苦,携至望江习商,以所获余资,储存布业”。这些都说明太平商人在皖中地区开辟了很多的商业出路,并取得一定的发展。另外,在桐城百货俱集的枞阳镇,也有宁国商人的活动,号称“徽宁商贾最多”。

(二)活跃于江浙地区

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水陆交通便利,是清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宁国府与江浙地区毗邻,拥有地利之便,因此,清代宁国商人在江浙的很多府县经商十分活跃。在江苏地区的很多重要城镇都有宁国商人在那里经商,如南京、苏州、吴县、嘉定、吴江等。另外,在江苏地区的其他府县,也都活跃着宁国商人,如上海、高淳、溧阳、溧水、镇江、扬州、常州、无锡、江阴等。在浙江地区也有很多的宁国商人从事商业活动,以寻求发展,如杭州、湖州、衢县、常山等地。

(三)行商于湖广地区

在距离安徽较远的湖北和湖南地区,也有很多宁国商人在那里从事商业经营。总体来看,如泾县人有的经商于“两湖”,旌德人有的“贸易湖广”,太平商人有的“服贾荆沙”、“长游荆楚”,有的经商于黄梅县、“营绸缎业于樊城”、“服贾黄池”等。在湖北一些重要的市镇,更是聚集了很多的宁国商人。如汉口镇,号称“九省通衢”,在这繁盛的商业中心,宁国商人频繁出入,建立据点,从事贸易活动。如泾县人朱安可,“贸于汉镇”;朱庆翰,“创业汉上”;朱希尹,在汉口经营数十年。按照泾县商人后裔朱珔的说法,“泾人之侨寓于汉者最多”[1]卷18。又如旌德人谭绍祖,“服贾汉阳,颇获赢余”,汪秉璧,曾“贾汉阳积赀”,郭廷湘曾在汉口从事贸易。汉口有旌德会馆巷,旌德商人当不在少数。太平县商人在汉口等地经商的人数最众。《太平县志稿》“人物类”中有很多记载,如太平人孙逢吉、孙逢庚、崔国瑸、方鸿基,还有汪金鏊、崔祖懋等皆“贸易汉口”。

在湖南地区也有较多的宁国商人在活动。如湖南澧州,以津市最为繁盛,康熙十九年,在那里经商的江南人曾创建江南会馆。道光二年,包括泾县商人朱惇元在内的江南七姓商人倡率重建会馆,道光三年落成,共耗资白银二万多两。可见在湖南的宁国商人在富雄的江南商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具体来看,泾县人朱武沛,乾隆时贸易湖南、兴立紫阳堂;旌德人汪珣,“身客衡阳,行贾获利”;太平人胡之懋,业茶商,在湖南售红茶,陈惟俭,经商沙市,倡捐泾太会馆。这些都反映了宁国商人在湖南的经营情况。

(四)远贾于江西、福建等地区

江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宁国商人又一重要活动地区。如泾县朱升庆,贸贩于景德镇,获得颇丰;查君聘,“服贾豫章,家资渐裕”;汪经章,贾吉安,修建世德桥以安行旅。旌德人如倪经济,服贾江右,渐致充裕,岁祲往江右买米归赈。汪上裕,“服贾孝养,远游江右”。太平县也有很多人远到江西去经商谋生。如太平人林贵,家贫辍读,懋迁江右,与弟富分析;据《太平县志稿》“人物类”载,清嘉庆人刘喜炉“贸易江右”,清道光人杜时禧“贾江右”。

在福建、河南地区,也有宁国商人去开辟商业道路。如旌德人陈巨川,“尝贸闽之浦城”;江东垣,与其叔父江文通一起“贸易闽地”;周善根,“贾闽之浦城,积赀渐裕”;吕祥庆,也“贸闽获资”。[12]卷7太平商人,也有“经商福建”的。在河南经商的宁国商人,如泾县的陈希谠“尝于河南贸易”,陈光扬“少商河南”。还有太平人汪世佶,“本家贫,后贸河南,有赢余”[13]卷7。宁国商人不但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的区域从事商业活动,而且还不畏艰险深入到边远地区乃至穷乡僻壤,如在四川、广东乃至东北地区,都留下了宁国商人经商的足迹。可见,宁国商人为了谋求发展,往往远贾他乡,走贸四方,从而开辟了经商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珔.小万卷斋文稿[M].清光绪十一年嘉树山房重刊本.

[2] 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59.

[3] 徐绍烈.北平泾县会馆录[M].民国二十二年排印本.

[4] 泾县会馆.金陵泾县会馆录[M].1922年排印本.

[5] 许檀.明清时期江西的商业城镇[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3).

[6] 戴玉,范金民.宁国商人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

[7] 续修桐城县志[M].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

[8] 太平县志稿[M].太平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复印本,1984.

[9] 重修安徽通志[M].清光绪四年刻本.

[10]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上海碑刻资料选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1] 苏州历史博物馆.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12] 旌德县续志[M].清道光六年刻本.

[13] 太平县志[M].清嘉庆十四年刻本.

猜你喜欢
宁国泾县经商
从部队到经商,从员工到老板,从200万到2个亿,看好润刘爱民三十载奋斗史
沟梁梁也要奔小康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泾县蚕桑产业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
稷山一片枣红天
男子信用卡诈骗10万余元还不上钱玩“躲猫猫”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泾县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的思考
爸爸妈妈,请放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