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俊康,陈余道,蒋亚萍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型。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我国逐步建成了学科较为齐全、结构与布局较为合理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不断增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绝大部分被充实到了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这对提高当时我国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学历层次,缓解人才断层的矛盾,促进我国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在较长时间内,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被习惯定位在为科研或教学部门培养人才,较少考虑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近10年来,这种重理论研究轻工程实践的传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2]。
随着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所培养的硕士毕业后分配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数量逐年减少,而分配于大中型企业的数量却急剧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我院应该积极调整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以服务于大中型企业、服务于社会,培养基层高级专业人才、以培养基层领导人才为己任,并把它作为我院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经济竞争的本质是高科技的竞争,是科技创新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调整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迫切的、重心上移的和规格多样化的特点,而研究生教育是未来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因而近年来出现“应用型”研究生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3]。这个局面的出现也促使高校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反思。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重立项与获奖,轻应用与转化”[3]。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常常误导教师把科研项目的立项级别和获奖级别当成是项目研究的价值,没有经费支持的研究成果得不到承认。目前国内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偏重于学术价值,而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和经济效益重视不够,对知识产权和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视不够。许多教师把研究成果束之高阁,即使有些教师申请专利,也不过是仅仅作为一项任务而已,一旦申请结束,就再也不闻不问。高校的很多专利申请和科研成果仅仅作为学校的各级领导或学校考核科研工作者的业绩标准而已,高校教师们很少考虑到这些科研成果能为地方社会的经济做多大的贡献[3]。高校的这种科研陋习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十分不利,毕竟这部分研究生在毕业后是要从事实际工作的,如果对他们的培养浮游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之外,使他们对外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强烈的社会需求漠不关心或不作出有效的回应,就很难让他们毕业后有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具备服务于社会各项技术工作的能力。
自1999年开始我国研究生开始实施扩招政策,各单位逐年加大对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据可靠资料显示,1981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仅1万人,而2011年全国计划招收的硕士生已达到49.5万人,其中学术型120.6万人(比2010年增幅1%),专业学位30.5万人,(比2010年增加增幅61.4%)。2012年硕士生计划招生51.72万人(比2002年的16.42万增加2.15倍)。历年招生的规模资料显示,2002~2005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较快,年增长率达20%以上,特别是2003年,当年的增长率达到了34%。2009年,我国硕士生招生数量的年增长率再次大幅上升,年增长率达到了18.9%,原因是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4]。
扩招的后果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已进入供大于求期。随着毕业研究生数量的大量增加和高校、科研机构编制的“饱和”,毕业研究生的分配主要转向基层单位和生产单位,研究生就业也“风光不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2009和2010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特别是在2010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还低,此现象标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已陷入了困境[5]。
我国培养的研究生数量是否已过剩呢?其实不然,综观发达国家:美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到劳动力人口的11%,以色列是12.2%;而中国目前只有不到1.0%,在数量上可以说还很少。但是美国现有85%的研究生学位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应用学位,而我国的情况则不一样。所以说中国的研究生并不过剩,关键的问题在于太过单一化的培养模式,学术研究型的研究生占了大部分,专业应用型的太少。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近1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发展迅猛,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而它们又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势必成为接纳研究生就业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队伍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导师们主要沿用传统的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老模式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显然难以保证应用型研究生的教育能达到实践性、应用性的培养目标。因此要确定出一套适用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避免回到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老路上去,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研究生的录取工作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第一关”,为把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招生工作之中,具体办法是:一要扩大“应用型”专业的招生人数,减少“非应用型”专业的招生人数;二要对具有大学毕业文凭、又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在职人员实行优先的招生政策。
近年来,虽然我校的本科生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但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时却很奇怪地出现了生源越来越多来自于非应用型的专业。究其原因,原来是本校那些就业前景较好的、应用型较强的本科生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急功近利”、不乐意考研深造,更乐意快速就业挣钱;还有部分成绩比较好的本科生则更乐于报考外单位,结果使得我校就业前景较好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研究生生源主要是从外单位调剂过来的、就业前景较差的非应用型的专业的考生。因此,就我校而言,当务之急就是激励应用性专业的本科生积极报考本校的研究生,同时,也应当适当调整我院的研究生招生政策,降低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升学考试的难度,提高应用型专业研究生的录取比例,以吸引我校和外校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源;其次是适当降低对有工作经验的考生的录取门槛,以吸引已踏入社会的往界毕业生。
据统计,2006年全国在校研究生约有100万,这庞大的数量意味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继续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否则难以使这么多的研究生顺利就业。改革的首要工作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即应该结合各学科特点和各个学生的特长对研究生的培养实施分流,在学制、课程设置上区别对待。对于理学类专业、以升学为导向的研究型、学术型硕士生,应按“博士候选人”进行培养,即加强其基础理论、外语水平和科研研究能力方面的指导。而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型、应用型硕士生,学校则应加强其应用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6]。
(1)增加实用型课程,课程设置需要个性化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过于僵化,灵活性差,主要表现在对研究生课程的学习硬性规定过多,过于强调统一,很少能考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学习爱好和研究背景等实际因素[6]。比如,对研究生开设的选修科目不是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来考虑,研究生的课程设计缺乏选择自由。其次,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多偏向于理论研究,对应用性知识重视程度不足。
(2)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
目前高校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的与本科的教学内容相重复,硕士生课程和本科课程的档次分层不明显,对研究生课程和本科课程的衔接处理不合理,有的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大,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教学方法上,多见的是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极少用外语教学[6]。教师也很少做到因材施教,很少重视学生的课后反馈与交流;其次,某些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
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一是要精选教材。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充实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及做好教材建设。所选用的教材应能将各个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新设备和新专业软件的应用、各种新规范做详尽的介绍;二是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中,要开设有意义的专题实验或课程设计;三是开设范围广泛的选修课,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将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在教学环节上,应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比如对同一复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适于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的指导师资队伍
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与指导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关系。目前,有一些指导教师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社会经济效益的老习惯,其具体表现就是在给研究生选题时太偏向于理论化或经济价值较低的题目,在对研究生授课时,课程内容既过于陈旧又过于脱离实际。还有不少导师在社会上担任了职务或整天忙于自己的私事,把培养研究生作为副业,分散了对所带学生指导的精力。这些老师很少能和学生一起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沟通,致使许多研究生无法从导师那儿得到足够的帮助和必要的学术指导。还有个别导师不敬业,存在着学术浮躁情绪,不是踏踏实实做学问,论文一稿多投或变相一稿多投;还有些导师急于求成,缺乏诚信,学术论文抄袭剽窃。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7]。
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环节,也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在确定其研究方向和选题时,对“应用型”研究生应尽可能选择面向生产的第一线、与企业生产和工程设计结合紧密的课题。所选的课题应有利于对研究生自主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现场指挥和协调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通过论文阶段的锻炼后能具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如南京化工学院硅工系的吴学权教授曾指导研究生以安阳水泥厂钢铁矿渣的废物利用为研究论文,从实验的30种配方中优选成功,为该厂每年获得经济效益达到100多万元,深受企业的欢迎[8]。
产学结合是“应用型”研究生教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校能够增加教育收入、吸引教育投资的举措。目前,我国的产学结合主要有三类模式:一是“产学一体化”模式,即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例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二是“产学同组化模式”,即高校为某一企业开发出新产品,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开路;三是“市场化模式”,即企业与学校不直接联系,而是以市场提供的信息为行动的基础,科研成果的转移通过科技成果市场来实现[9]。
协同培养模式就是要求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协同培养研究生,它也是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比如斯坦福大学及其企业伙伴的“协作教育”模式是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其企业的生产人员在工厂通过电视远程学习大学里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来开展课题研究,两年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贝尔公司下的做法更值得借鉴,其做法是:基础课由特约关系的25所大学的教授讲授,专业课则由本所的著名专家讲授;对于希望再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人员,研究所也开出了每周一天的课程。在学员们学习结束、进入学位撰写论文阶段时,这些学员们才转到相应的特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学习和论文撰写工作。
在我国本专科教育阶段,“协同培养模式”其实有时被理解为“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专业人才,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定位与就业工作,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这种模式下,高校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企业也经常派出自己专家来学校讲课,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高校凭借自己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用”的合作格局,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生毕业设计也由过去“老师出题、学生设计”,改变为“企业命题、老师选定、学生设计、最终由市场检验”的毕业设计思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实际问题相结合,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应用于实际服务于实际,力争实现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学生成功就业的合作双赢。
[1]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2):73-75.
[2]郁秋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19(4):119-121.
[3]朱虹凌.高校科研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97-99.
[4]马小芳.我国硕士研究生科类结构研究——基于2002~2009年研究生招生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3):57-60.
[5]孙维克.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高教论坛,2012(6):88-90.
[6]彭 静,方帧云,郑小林,等.新时期“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2):44-46.
[7]邓存瑞.必须建设一支适于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师资队伍[J].青年研究,1995(11):4-5.
[8]陈海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应用型研究生[J].化工高等教育,1990(4):32-33.
[9]曲永岗,高雪梅.水利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排灌机械,19(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