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婷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人的生命活动包含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养生首先要养“心”,这里的“心”主要指情绪方面。情绪属于人体正常的情绪活动。医学研究认为76%的疾病与人的情绪有关[1],持久性和过渡性的情绪都会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罹患各种疾病。因此情绪养生是心理养生的重要方面。注重养心,讲究心理养生,是保证身心康泰和延年益寿的养生妙方。
情绪,是指由外在各种环境刺激引起的人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受客观事物刺激后所做出的一种内心反应[2]。所谓“七情六欲,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有各种情绪表现,有快乐、愤怒、恐惧、悲哀、惊奇、厌恶、害羞、爱、恨等。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又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四种情绪。这“四情”与人类的基本需要相关联,常常具有较高的紧张性。
文章通过下述四个成语阐述“四情”的心理养生。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语义: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时,容易发生使人悲哀的事情。
评述:四情之快乐。
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快乐的强度取决于愿望的满足程度和满足的意外程度。目标越难达到,个体对于目标达到后的情绪体验就越强烈。
战国时期,齐国使节淳于髡从赵国请来10万大军,因护国有功,齐威王就设宴给淳于髡喝酒庆贺。席间,齐威王问淳于髡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知道齐威王是个喜欢饮酒的君王,于是回答到:“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酒极则乱,乐极则悲。”意思是自己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酒量会变化。喝酒到了极点,就会酒醉而乱了礼节;人如果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发生悲伤之事。做任何事都一样,超过了一定限度,则会走向反面。
适量饮酒,可以强心提神,助气健胃,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其实,喝酒和快乐一样,都要有节制。快乐的情绪体验可分为一系列不同的等级,从满意、愉快、欢乐到狂喜等。个体在享受快乐情绪的同时,要注意适当有度。“乐极生悲”就是指人们大喜过望,损伤心气。适度的愉快情绪能使人精神愉快,心气舒畅。喜伤心,喜则气缓,若过喜狂喜,则会使人迷失心智,心气弛缓,精神涣散,从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严重的甚至发疯。古有范进中举后失心疯,今有修鞋匠中巨奖后因乐暴亡,这种过度兴奋极易造成个体的心脏和脑部暂时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脑血管爆裂,心搏骤停等现象。“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等成语都说明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所以人“乐极”易“生悲”,千万不要“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美国心理学界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人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快乐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感受[3]。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具有不同情绪体验的个体,乐观主义者往往心胸开阔,健康长寿,即使偶尔患病,身体也容易恢复。人的生理和心理是非常微妙的两个关联的系统。当个体体验到快乐的情绪时,大脑内部就分泌出一种有助于缓和精神紧张的内啡肽,这种物质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抵御疾病,保持个体的生理健康。科学证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定是生活充满快乐的人。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人生健康的四大指标之一。
美国心理咨询师辛德勒博士曾说过,对所有人来说,不良情绪是有害的,保持良好情绪能使人身心受益。如果你想保持身体健康,一定要时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处于快乐状态[4]。快乐是四情中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个体应当学会寻找快乐、分享快乐、把握快乐;同时也要做到快乐有度,自我调节,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知足常乐”,才能养“心”,才能长寿健康。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语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
评述:四情之愤怒。
愤怒是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挠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当个体知晓受挫所产生的原因时,通常会对引起挫折的人或物表现出愤怒的反应。
战国后期秦昭王想用15座城池换赵惠文王的稀世碧玉——和氏璧。赵惠文王迫于秦国的压力,派有勇有谋的蔺相如出使。秦王只管传看和氏璧,丝毫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蔺相如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怒斥,威逼秦王要在柱子上将自己的头和璧撞个粉碎!这里“怒发冲冠”的“冠”是帽子。人体身上所有的毛发(包括头发)活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而是受皮肤里的立毛肌所控制。早期人类和动物一样,立毛肌异常发达,当受到惊吓或寒冷刺激时就会毛发直立,借以壮胆或吓唬别的动物。现代人立毛肌已经退化,立毛肌的力量已不足以使毛发直立,更谈不上“冲冠”,充其量就是起鸡皮疙瘩。但从理论上说,当发生愤怒、恐惧、惊吓等情绪变化或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时,立毛肌就会收缩,力图使毛发直立。当所有的头发都直立,就有了“冲冠”的可能。
愤怒现在虽然不能“冲冠”,但是在人身上也有很多细微的表现,如脸部皮肤发红,嘴唇和下巴收缩变紧,拳头紧握,甚至声音都会颤抖。如成语“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等都形象地形容了人在愤怒时所产生的各种生理表现。如果身边的人有上述表现,那他很可能就处于愤怒之中。人在工作失败、恋爱受挫、上当受骗、劳累过度等心理压力下都会产生愤怒。愤怒的程度取决于个体的个性、干扰事项的大小和违背愿望的程度。根据愤怒的情感体验强度,可细分为不满意、生气、愠、怒、愤、激愤和狂怒、暴怒等。愤怒是人的一种应激表现,适当地宣泄愤怒可以缓解情绪、平衡心理。但是当愤怒的情绪失控,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这种情绪就会变得很有破坏性。暴怒伤阴、伤肝,疏泄太过,易诱发抑郁症、强迫症、癫狂、自杀倾向等精神障碍。
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玛拉朱莉斯博士对696名男女进行了长达12年的观察,结果发现,对伴侣忍气吞声的人多数会酗酒、失眠等,而能及时发泄愤怒的人大部分健康状况良好[5]。研究说明长期忍耐、退让、抑郁、愤怒在心,必会引起精神障碍,甚至导致器质性的病变,从而削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造成高血压、冠心病和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的紊乱。因此,学会适时释放愤怒、合理宣泄愤怒,对调节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愤怒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它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情绪。愤怒是不能消除和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敢怒敢言”,学会控制愤怒、管理愤怒,掌握自己在愤怒时的内部和外部反应的管理技巧,既能建设性地表达愤怒,释放怒气,又能认识愤怒,控制愤怒,远离愤怒,这样才能保持稳定的情绪。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语义:指天气不冷,人却在不断打颤发抖。形容人处在惊慌失措、恐惧不安的情绪状态中。栗:畏惧,发抖。
评述:四情之恐惧。
恐惧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由于不能处理、驾驭甚至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境所引起的。其本质是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大脑反应速度急速加快,能量急剧释放,全身呈高度紧张状态以自我保护躯体。
相传西汉武帝时期,定襄太守义纵为整顿当地的治安风气,一下子处决了四百多个重罪犯和为罪犯开脱的人。那天天气虽然不冷,但当地老百姓个个都吓得浑身发抖。原因在于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感到恐惧害怕,才会出现口渴、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等生理反应。“毛骨悚然”、“汗流浃背”、“胆颤心惊”、“魂飞魄散”等成语都形容了人在恐惧不安时的生理表现。
恐惧是植根于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人人都会有恐惧的经历,生活中的“惊吓”在所难免。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进化,突然的变化、奇怪陌生的事物、身体失去平衡都会使人感到恐惧。从某种意义上讲,恐惧情绪也并非完全不好,是正常和有利的,它是我们心理的一种保护个体的本能应激反应,是人们从自然进化中获得的能力。适当的恐惧可以帮助人们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我们都应该学会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调节方式,力求处变不惊,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恐惧情绪的特点是个体对发生的威胁表现出高度的警觉,恐惧若在强度和广度上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则极易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恐惧的应激情绪状态中,心神沮丧,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偏头疼等疾病,还会诱发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癔症等心理疾患。惊弓之鸟,虚发一箭,鸟并未受到伤害,却因极度害怕坠地而亡。当恐怖等级达到威胁生命时,个体就会产生绝望甚至濒临死亡的强烈体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看到玫瑰就害怕,弗洛伊德不敢旅游,有人看到甲虫就害怕得两腿发软。如果对常人不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就会给人们带来困扰,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出现焦虑症和恐惧症等神经官能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恐惧的对象有动物、广场、人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患者明知恐惧的对象对自己并没有真正严重的威胁,也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合理,没有必要的,但是无法自我控制。“谈虎色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都说明恐惧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当人恐惧时,周围的世界都会染上恐惧的色彩,所以要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行为治疗手段,勇敢面对害怕的事物,积极克服恐惧的心理。
出处:《三国演义》,“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语义: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评述:四情之悲伤。
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主体心理价值的大小和个体的意识倾向。悲伤是我们避之不及的一种情绪体验。分离、丧失或失败都会使人们在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肺是人忧愁悲伤时活动的重要器官。肺开窍于鼻,肺主气和皮毛,所以当人因为悲伤而哭泣时,就会“泪流满面”、“痛哭流涕”、“泣数行下”。流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简单行为,是悲伤时对自己心理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当人们哭泣时,在生理上有害的化学物质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在心理上可以释放压力,发泄积压在心底的郁闷,从而缓解紧张悲伤的情绪。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时,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就充分说明了为什么人们流泪后的感觉比流泪前好了很多。
现代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悲伤”视作敌人,选择服用药物抵制悲伤情绪,拒绝沉浸在悲伤中,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错误的,会阻止人类在情绪上的成熟和进化。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等同于慢性自杀。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因此哭是有益健康的,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悲伤能让人变得坚强,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更有信心和能力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要抑制悲伤,吞声忍泪,而应该把这种情绪释放出来。为了缓解悲伤的情绪体验,人们可以“泪流满面”,可以“嚎啕大哭”,可以“捶胸顿足”,或者可以求助于他人的宽慰与帮助,从而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尽快走出情绪的低潮。
当情绪悲伤时,适度哭泣一下,无需克制。然而高强度的、持续广泛的悲伤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是十分有害的。成语“哀毁骨立”就是形容人由于悲伤过度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过度悲伤则伤肺,过度的悲伤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罹患肺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心因疾病。悲伤使个体情绪消极,思维狭窄,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长期的心理障碍——抑郁症。抑郁症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为全球第二大疾病。憨豆先生、崔永元、布兰妮等人都曾受过抑郁症的困扰。因此,当人们遭受故友离散、亲人谢世、事业受挫等不幸时,应当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悲伤。适度悲伤倒无妨,凡事不要太计较。当悲则悲,学习以自己的方式控制悲伤,保持良好心态,用向好友家人倾诉、向心理医生咨询等方法尽快使自己走出心理危机,切勿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成语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中蕴涵着智慧、哲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量,许多成语也包含着心理学的原理与知识,它是研究人们心理健康的文化因素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成语的宝库中我们可以找到人们在各种情绪体验中的心理表现,可以学习应对这些情绪的措施和干预机制。因此,面对各种情绪体验时,我们要“平心静气”、“从容不迫”,主动调节和稳定自己的情绪,积极处理消极负面的情绪,适度表达正面积极的情绪,合理宣泄舒缓情绪,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客观对待周围的变化,保持内心世界的平静和谐,从而使自己拥有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
[参考文献]
[1]董敏玲.试论情绪与健康的和谐关系[J].作家,2009(24):203-204.
[2]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46-349.
[3]丁松香.习惯决定健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200.
[4](美)辛德勒.情绪是健康的良药:如何快乐度过每一日[M].邱宏,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21.
[5]愤怒的管理[EB/OL].(2011-07-06).http://www.wxmz1999.com/news Detial,aspx?id=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