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理论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2012-04-02 09:24:03毕政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双语课件学习者

毕政

(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双语教学是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与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在200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1]。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双语课程,但是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双语教学虽然强调目标语的输入,却忽视了发挥学习者“注意机制”的作用。

一、双语教学的本质

在语言学家眼中,双语教学是一种强化习得外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通过提供足够量的目标语输入来促使第二语言习得。Krashen认为,与学习相比,习得才是发展第二语言的首要方法,主要发生在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语言自然交际环境中,是一种无意识的类似于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产生习得的条件是使学习者接触到足够量的可理解的第二语言输入。同时,学术界对双语教学的权威界定也体现着双语教学强调通过接触与使用输入的目标语来习得语言并获得学科知识。《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释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进行学科教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本华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可见,双语教学以“掌握学科知识”为目的,以习得语言为基点,倡导将学习者沉浸于目标语语言环境,通过使用目标语接受知识,传递信息,自然地习得语言并掌握学科知识。

但是,从目前大多数的双语教学实践来看,输入尚未被很好地利用,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呈现因素(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师话语)来看,还是从教学方法来看,双语教学都仅仅停留在提供目标语输入,让学习者沉浸于目标语环境,却忽视了激活学习者对输入的有效注意,从而影响了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吸收与习得。

二、注意理论

“注意”是一种认知机制,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注意理论源于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把人看做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2],主要由输入、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输出四大要素组成,其中,输入不是直接、简单地进入短时记忆,需要学习者的有意注意作为前提。也就是说,在学习者加工处理学习中的输入之前,一定程度的注意十分重要。通过注意,学习者首先对接收到的各种输入信息进行选择,然后才对被注意到的内容进一步整理加工。在二语习得领域,注意理论有助于解释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哪些特征是由于受到注意而最终转化为语言输入(即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随后也许会或不会包含在交际语体系中)[3]。注意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注意,就没有语言习得。Schmidt 与Frota也指出,呈现在可理解性输入中的目标语只有被注意到才有可能被转化为输出。因此,Schmidt提出了“注意假设”的两个命题:(1)并非所有的输入都是等价的;(2)只有那些被注意到的输入才有可能转化为“吸收”并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处理[4]。Schmidt认为学习者对语言输入产生一定程度的注意是他们对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前提,只有被注意到的输入才有被学习者吸收的可能。Schmidt还进一步列出了影响学习者注意的六大主要因素:(1)重复率,即语言输入的重复频度,重复次数高的输入形式更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注意;(2)突显性,输入的语言形式的识别显性越强,则越容易引起学习者注意;(3)指示,在输入时对语言形式的适当讲解有助于增加学习者的注意强度;(4)任务要求,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可加强学习者对输入语言的关注度,增加注意的强度;(5)准备,学习动机与学习意愿会影响学习者对输入的注意强度;(6)处理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的学习者对输入处理能力的差异会影响他们有限注意力资源的分配。其中,前四项因素是对语言输入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是可控的。在注意理论的指导下,优化输入环节,有助于改进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以注意理论为指导,优化双语教学的输入环节

如何在双语教学中引起学习者对输入的有效注意?双语教师可以从双语教学内容的呈现与双语教学的形式两方面激活学习者的注意,优化输入的效果。

(一)以注意理论为指导,优化双语教学内容的呈现因素

双语教师可在注意理论的指导下从教材、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话语三个方面优化双语教学的呈现因素,激活学习者的注意,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

1.教材

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双语教材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目前高校使用的双语教材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英文原版教材;(2)无翻译版本的英文原版影印教材;(3)有翻译版本的英文原版影印教材;(4)活页教材或自编讲义。四类教材可以大致归为英文原文教材与自编教材两大类。不论是学习原版教材还是自编教材,由于学习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要面对他们不熟悉的非母语语言,学习者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注意难以定位和聚焦。因此,在深入讲解教材之前,有必要对教材做一定程度的分析与处理,突出讲解某个章节或教学单元中的关键词、术语、概念及定义原理等具有“突显性”、“重复性”与“指示性”的内容,帮助学习者找到并掌握深入学习的线索。当学习者注意并抓住了这些输入中的关键因素后,便能在对教材的深入学习中抓住主干和关键点,扫除细枝末节的干扰,完成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并实现对第二语言的习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作为把图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多种载体有效结合起来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选择性注意作为其典型优势。在难度高于常规学科学习的双语教学中,发挥该优势显得尤其重要。在学习者利用非母语语言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恰当地引导选择性注意,有助于引起他们对专业术语与重点内容的警觉,从而优化语言与知识的吸收。但是,调查显示,虽然目前大多数双语课堂都会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其设计与使用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违背了“知觉负载理论”[5]:教学中展示的媒体与信息数量过多或过少;媒体设计仅仅照搬教材内容,层次凌乱,主次不分,毫无重点。不科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影响了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资源分配,阻碍了学习者选择性注意机制的激活与保持,造成学习者对教学内容注意的缺失。因此,在设计双语课堂的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意从媒体数量设计、媒体布局设计以及媒体物理特征设计等方面改进媒体质量。例如,对界面文字媒体的字符数与动画数量进行控制;坚持一个界面一个主体的原则;按照1/3法则确定主体在界面中的位置;避免界面背景过于华丽;利用颜色、大小、字符间距等属性对双语教学中的专业术语、关键表达方式、定义与原理等加大表现强度;提高选择性注意的物理刺激等。从而有效地发挥注意机制识别显性的特点。

3.教师话语

教师话语指的是教师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双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主要是英语,是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6],其质量对双语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通过改善话语形式来激活学习者的注意机制,优化输入产生的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话语,激活注意:(1)适当放慢语速;(2)适当停顿;(3)清晰明了地发音;(4)使用简单词汇;(5)较少使用从句;(6)陈述句多于疑问句;(7)频繁重复[7]。首先,语速的调整与停顿符合激活注意机制所需的“突显性”特征,有助于提醒学习者关注重点知识与概念;其次,清晰的发音与陈述句的使用可以使教师话语更加具备明确的“指示性”,规范的话语与明确的教学指示有助于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再次,话语重复符合激活注意的“重复率”特征,有助于学习者对专业术语的习得;最后,简单的词汇与句型适当降低了任务要求,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目标语言输入,降低了学习者通过目标语学习知识的难度,有利于促进语言习得。

(二)以注意理论为指导,优化双语教学的形式

课堂中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目前的双语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双语课堂采取的是教师整堂课讲授或整堂课演示PPT,学生被动接受输入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虽然能保证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目标语输入,却无法保证目标语输入最终被吸收,无法保证语言习得的质与量。其原因在于没有创造条件激活学习者对目标语输入的注意,而该注意机制的获得有赖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事实上,双语教学不单纯是我教你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双语学校校长王旭东教授认为:“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的交流和互动。”因此,有必要改进教学形式,采取任务型教学法来有效激活学习者的注意机制。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做中学”,主张让学习者通过使用目标语在互动中完成各种任务活动,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任务目标,其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在很多学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双语教学中满足了“注意假设”六大因素中的“任务要求”因素。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将更加容易注意到任务的各环节里所提及并出现的语言形式,即:任务能使目标语言形式凸显出来。Willis 认为,任务型教学的优点之一在于为学习者提供注意的机会,因为互动任务比传统的关注语言功能的教学更容易帮助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Willis构建了任务型教学框架,提出了任务前、任务中与任务后三大教学环节。首先,在任务前环节中,教师导入学习任务并引导学习者参与各种与任务相关的语言活动,如通过brainstorming导入完成任务所需的ESP专业词汇与表达方式,并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充分发挥输入语言的“指示”特质。生疏的专业术语与背景知识通过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得到了适当的讲解与突出,加强了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增加了语言输入被“吸收”的概率。其次,在任务执行环节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执行任务、准备任务报告并展示任务成果,这一环节符合注意的“重复性”特质。由于需要使用目标语完成与学科内容相关的任务,学习者就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使用目标语与教师或同伴交流,并使用目标语展示任务成果,在这一过程中,被重复使用的目标语形式与内容更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同时,学习者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与他人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或差距,促使他们更加注意这些目标语,促进“输入”到“吸收”的转化。最后,在任务后环节中,教师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价、反馈并进行语言操练,符合加强学习者注意的“重复性”、“突显性”与“指示性”特质,教师通过评价与反馈突出学习者需要注意的目标语与学科内容,激活学习者的注意。操练则有助于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编码生成,优化输入的效果。可见,任务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助于激活学习者在双语学习中对输入的注意,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目标语,最终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双语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习者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习得语言,虽然提供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条件,但也不能忽视发挥注意的作用以优化输入。为了获得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效果,有必要在双语教学的输入环节中激活学习者的注意机制。

[参考文献]

[1]龙陶陶.从高校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对比谈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145-147.

[2]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实践和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18.

[3]荆洁兰.探讨“注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3-77.

[4]Schmidt R.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Applied Linguistics,1990 (11):129-158.

[5]魏萍,周晓林.从知觉负载理论来理解选择性注意[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 (4):413-420.

[6]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1991:189.

[7]Chaudron 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M].Cambridge:CUP,1988:84.

[8]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80-181.

猜你喜欢
双语课件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10期)2014-09-29 02:50:54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