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 特级教师 朱安平
同样的教育 别样的风景
——英国信息技术教育拾萃
■湖北武汉 特级教师 朱安平
2011年9月5日至25日,在武汉市教育局组织下,本人有幸同全市21名特级教师,远赴英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考察学习。大家感受了英国的教育理念,亲历英国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参加了英国教育供应商联合会的座谈交流活动,还考察了英国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尽管这次活动不是学科的专业培训,但我一方面在全面感知英国教育全貌的同时,也还有意识地了解一些有关于专业与学科方面的事情,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起中英两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异同。下面就大家所关心的基础设备投入、技术支持和应用模式问题进行粗略比较,以求教于同仁。
在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牛津郡chalgrove社区小学和westkldlington小学,每所学校都有完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教师办公室、公共活动场所都有固定的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还配备有与之相连的打印设备。每个教室和专用功能活动室除了台式电脑外,还有交互电子白板和一块是化学的可用水笔书写的白板,有的教室还有原来老式的螺纹透镜投影仪。除了供师生触手可及的的电脑设备外,每所小学也有供学生上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所用的专用的微机室。整个学校的网络通过社区教育专网的光纤接入英特网,有线和无线覆盖了整个校园。不仅如此,教育网络对不良信息的屏蔽做得很好,每台电脑上网时都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教师不用担心学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英国基础教育的设施设备的投入是由政府买单。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通过做年度预算和教育设施设备投入计划书,对信息化建设实行合理的硬件配置。这种状况同我国的教育装备投入形成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由于城乡、区域、校际差别比较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加上分级办学体制,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这种状况不仅表现在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上,也表现在设备的装备与建设上。经济实力好的学校,电子白板、平板电脑,进入了每间教室和办公室,有的学校每位教师均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的学校生均比很高,甚至整班整班地给学生配备上网本和手持设备,wifi无线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而有的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偏远学校,不仅网络进不了校园,甚至个别学校连维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机房都没有,即使有点设备,也得不到良好的更新和维护。尽管教育部和各级政府通过“校校通”“班班通”等工程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经济实力原因和体制原因,效果不明显。
英国基础雄厚,资源丰富。他们一方面,非常注重环保和对资源的有限开采和利用,另一方面,十分重视研发与创新,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技术、产品的最大增值。为了获取研发创新的最大回报,英国将那些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这样,可以使本国丰富的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也可以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低廉劳动力成本,还利于本国集中精力搞研发,搞创新。不仅如此,外包和租赁是英国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的很重要形式。比如英国的电信、IT业的技术服务与支持很多都是外包给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做。他们这种外包、转让、租赁的经营理念不仅体现在国家之间,也体现在不同的行业之间。目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
10月13日,我们的公务活动就是伦敦的英国教育供应商联合会(BESA)。在那里,通过联合会负责人威廉姆先生的介绍,让我们对该会的服务理念、工作职能、服务形式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该联合会是通过与政府、教育供应商、学校合作为教育提供产业链服务的。联合会依据服务职能下设若干分会,如英国教育类家具制造商集团(BEFMG)、工程培训装备制造商协会(ETEMA)、英国教育软件发行商协会(ESPA)等为大中小学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产业支撑。在这个组织中,还成立两个特别机构,即“特教小组”和“新教育技术集团”分别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装备以辅助学习和为有新产品的公司设立专门部门以推广新技术应用。随后,有7个单位的供应商为大家介绍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让我们领略英国教育技术服务的“生本性”、设备技术的“先进性”、教育资源的“丰富性”、运营模式的“灵活性”与“效益性”。
在英国,中小学教育技术支撑、教学资源服务基本上通过租赁、外包的形式来实现。也就是说,英国中小学教师基本上不去做那些技术性又强,又耗时的服务性工作,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生的教育上,放在课程开发,放在技术、平台、资源的合理应用和有效应用上。而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教学资源较为贫乏,加之地区发展不平衡,国家对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除了一些生源条件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外,一般学校的老师一方面要在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还要负起教育技术建设、技术管理、平台开发、资源支撑的责任。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除了信息技术教学,机房、电视台的管理外,还有负责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学科竞赛课件的开发与制作等。
在英国,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应用是无缝链接,融为一体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Chalgrove和West kldlington小学,我们了解到,信息技术教育也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不过在英国,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叫信息与通讯技术(1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其实,早在1988年英国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制订了全英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目的在于规定英国中小学各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其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中信息技术课程被列入了全国统一课程计划之中。在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计划中,把课程名改为信息与通讯技术,强调了ICT在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英国把ICT课程作为5到16岁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并把它列为与核心课程同等重要地位的理由。在英国,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都必须取得合格的ICT课程学习成绩,并且具备自主应用ICT以支持所有其它课程学习的能力。
英国的这种学技术用技术作风,不仅体现在《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教学之上,还充分体现在课堂信息环境优化、学科整合实践、兴趣特色活动之中。在我们参观的学校之中,除了有专用的微机室外,在每间普通的教室里,不仅可看到前台供师生应用的交互电子白板,还可以在教室的两边或后面放置的3~5台电脑。在那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手可及电脑进行课堂知识学习与科学探究,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益智游戏软件,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迁移,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通过网上虚拟社区,参与到真实的社会主题实践活动中来。这样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把ICT贯穿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利用ICT检索、分析、交换和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怎样在工作、生活中有效地利用ICT进行决策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教育观念差异,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相脱节现象非常严重。其表现:一是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被挤占、被挪用的想象比较严重,初中、高中更为突出;二是学科整合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环境与条件,机房只能供信息技术教学所用,即使合理编排可供学科整合之用,但由于楼层高、距离远、准备和操作麻烦,很容易使学科教师望而却步;三是缺乏确有成效的整合模式与方式支撑;四是制度与管理的缺失。
综上所述,中英信息技术教育的差异,有历史的原因,文化的差异,教育体制的不同,但主要还是经济实力、教育文化、教育观念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两国也有许多共识,比如对信息技术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对学生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的高度关注,对教育技术装备投入和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视等等。其实,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来看,两国是基本相同的,这是我们走到一起,共同交流、研讨的基础。当然,我们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差距。人多,底子薄,投入跟不上,教育观念陈旧,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方式单一等等;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投入的均衡化、资源的整合化、应用的生本化(从机房到课堂;从教师演示到学生探究;从课堂到课外生活等)同英国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这种发展中的差距,科学地应对这种差距,在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城乡统筹,现实与未来,速度与质量中找到科学持续发展的平衡点,增强信心,尊重规律,洋为中用,定能走一条有着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新道路。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