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灰霉病的识别及防治

2012-04-02 05:39李金堂默书霞
长江蔬菜 2012年15期
关键词:金堂莴苣灰霉病

李金堂 默书霞

莴苣灰霉病的识别及防治

李金堂 默书霞

特约栏目主持:李金堂

男,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病虫害研究所所长,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寿光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主要从事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预测预报、植保软件开发等方面研究。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等多门课程。主编出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 (共9册)。研制成功 “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实用专家系统(VDDS)”软件(软件包含千余种蔬菜病虫害及万余幅数码图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莴苣灰霉病是莴苣上常见的具有很大为害性的重要病害。除为害莴苣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瓜等20多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为害严重,常造成叶片黄化枯死、茎部腐烂,严重时植株整株死亡,严重影响莴苣产量,极大降低菜农的生产积极性。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该病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叶片病斑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从叶尖或叶缘发病,形成褐色湿腐不规则形病斑,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图1~3);另一种病斑从叶片内部发生呈近圆形(图4)。灰霉病的病斑一般较大,有明显轮纹,湿度低时病斑易破裂。茎上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浸状,后期扩大后形成褐腐,与茎连接的叶片,从叶柄开始,沿叶柄向前扩展,形成深褐色斑,最后整株逐步干枯死亡(图5~7)。潮湿时病部表面上产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图8)。

2 病原

病原菌为Botrytis cinereaPers.,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不分枝或分枝,直立,有隔膜,隔膜处略缢缩,淡灰色至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许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近圆形至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大小(9~17)μm×(6.5~13)μm(图9)。菌丝无色透明状,有隔膜。后期可形成黑褐色、不规则形的菌核。

3 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一般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形态在病株残体中越冬,也可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进行传播,从伤口或衰老的组织器官上侵入。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温度偏低、多阴雨天、田间种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通风不良、氮肥施用过多易发病。

4 防治方法

①生态防治 大棚、温室采用降低白天温度、提高夜间温度、增加白天通风时间等措施来降低棚内湿度和结露时间,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露地栽培降雨后应及时排水降湿。

②农业防治 合理控制浇水量,不宜一次浇水过多,以防湿度过大。及时摘除病叶,带到棚外集中烧掉或深埋。

③药剂防治 一旦发现零星病叶即开始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啶菌恶唑乳油1 000倍液。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3~4次。温室中也可用20%噻菌灵烟剂0.3~0.5 kg/667 m2熏烟,防治效果更理想。

(本文配有图片,详见彩色插页)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0LC56);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01138)

李金堂,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病虫害研究所,山东寿光,262700,电话:13792690102,E-mail:li_jintang@163.com

默书霞,潍坊科技学院

2012-05-16

猜你喜欢
金堂莴苣灰霉病
借灶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秋日野餐会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ementing displacement interface stability of extended reach wells *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莴苣和韭菜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金堂黑山羊改良金川本地藏山羊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