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娜,王敦球,朱义年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我国第一部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一能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都有毕业论文实习阶段,目的就是为了训练本科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一些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本科生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担负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
但是,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因此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时,由于学生人均毕业论文指导力量减少,人均教学资源紧张,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也出现了下滑现象。文章在对影响理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时间保障等方面,结合个人在教学中的经验总结,提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建议。
1.学生没有将毕业论文放在学习的首位。本科生要获得学士学位,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士学位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很重视学士学位的获得。但是,很多高校将就业率作为重中之重,甚至有的学校要求在学生参加答辩前必须签订就业协议书,不然不给予参加毕业答辩。只要签订了就业协议书的学生,不管其论文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其指导老师都会签字同意其参加答辩,而答辩小组的老师也是手下留情让其通过答辩。这就造成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之后,将工作重心花在找工作或考研上,而不是花在做毕业论文上。
2.指导教师数量与指导学生数量比例不合理。由于高校教师收入不高,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压力又大,同时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教师要达到一定的比例。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不少人不愿意进高校做老师。因此,部分高校教师岗位的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也就造成了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不足,不能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另外,理科学生毕业论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过程获得一系列的实验数据,然后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制作图表、分析讨论才能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过程根本上具有科学研究的特点。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拥有科研课题作为支撑,具有丰富的实验研究经验。而部分指导老师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那么他所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3.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较短。绝大部分学生需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艰难的升学压力,在计划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内还要到外地找工作、面试、或应付考研复试,做论文的实际时间非常短促。毕业论文工作易流于形式,尽管已完成的学位论文能够满足相关“硬件”的要求,但学位论文质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要提高本科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让本科生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而言,应该让他们理解撰写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们能否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是他们能否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指导教师来说,学校可将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获得优秀的比例作为评价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每年评选优秀本科指导老师,同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奖励,并与年底评优、年底奖金、职称晋升等方面挂钩。这样,才能促使指导教师在关注毕业论文质量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学生。
我国导师制要求导师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按照学校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的方案,培养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1]。我院各专业从大一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负责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的指导。努力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的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一部分学生以大学生科技立项的形式在低年级阶段即可进入导师的实验并参与一些实验研究工作,尽早地介入导师的课题,这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以环境科学专业为例,指导教师应该将毕业论文题目及其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加以实施。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任务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让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一是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二是选题要针对现有实验科研条件和环境科学专业实际,难度适中准确而合适的论文选题[2],对于论文的撰写极其重要;三是选题之后要有具体的实验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其课题组参与一些科研工作之后,根据各学生的个性特点,参与不同的科研内容和科研方向,下达给学生的毕业论文任务书中应列出详细的论文进程计划和学生需要阅读的文献资料,而这些内容都是他们比较熟悉而且是已经参与过的研究内容,在学生认真阅读文献资料之后,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修改审核后才能进行实验操作。
高校理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因为学生就业压力的原故,大部分学生外出找工作以及考研复试,占用了大量做毕业论文的时间,真正用来做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够。而本科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学生在低年级即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工作,尽早地介入导师的研究课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明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有利于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学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接受导师的言传身教,接受导师精心细致的指导,对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非常有益。
(1)引导学生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其完成开题报告。掌握学生所进行的论文研究工作内容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充分进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总结比较前人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自己的论文题目,进行分析、评价和借鉴。写出文献综述和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要认真审查学生写好的实验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确定实验方案。在确定实验方案时,要考虑实验内容与论文的提纲相对应,论文要获得哪些实验数据才能满足论文提纲的要求,并当面与学生讨论后要求学生按实验方案实施。
(2)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时检查获得的实验数据。根据毕业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后,将进行实验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购买实验用的试剂和药品,配制化学试剂和标准溶液等。在实验的初始阶段,指导教师要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实验操作进行示范,并观察学生的各种实验操作是否规范。避免在实验操作上浪费太多时间。每完成一个阶段性实验,要求学生将实验数据输入EXCEL电子表格,并计算出考核指标,然后绘制成图形发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检查实验数据是否有异常,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数据合理可靠,才能进行下阶段的实验。
(3)要加强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指导。在学生组织、撰写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定期汇报论文进展情况,随时检查指导。第一阶段的检查,是检查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见;第二阶段是检查学生是否按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完成论文修改稿;第三阶段是检查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终稿,并将终稿提交给指导老师。
作为本科生毕业环节主体的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和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必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现国家和民族之崛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王介强,陶珍东,姜奉华,等.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74-75.
[2]王振宇.提高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