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雪梅 蒋华娟
十八大期间,在国内外媒体众多的会议报道中,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十八大观察》以全新的面貌亮相央视新闻频道21点30分的《新闻1+1》节目。在前后六期节目中,这个特别节目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收视热潮。喜爱它的观众感觉它说到了百姓心里,而业内的媒体同行在欣赏的同时,则会发出由衷的感慨:原来十八报道可以这样做!
节目的缘起来自于奥运期间《新闻1+1》推出的特别节目《奥运1+1》,白岩松和欧阳夏丹的“松夏组合”继北京奥运会后的再次成功合作引发了团队尝试其他题材的愿望。也正在这时,十八大报道计划已悄然排上报道日程。有憧憬,经过奥运洗礼的团队正迫不及待地想迎接新的挑战;有忐忑,毕竟是党代会这样的重大政治题材。进与退中,领导的支持燃起大家创新的热情;成与败中,白岩松15年党代会报道的自信让领导和团队吃了定心丸。正如白岩松所说:“如果没有创新和突破,我们坚决不做!”
《十八大观察》创新和突破的时刻定格在2012年11月8日晚21点30分, 《新闻1+1》特别节目《十八大观察》正式开播。正当电视观众准备当天第N次收看开幕式盛况重播时,白岩松和欧阳夏丹一里一外的演播室开场话题让人心中一动。不是十八大开幕式上的代表人数,不是总书记报告的简要介绍,而是“现场的红衣记者们”。这是白岩松印象最深的瞬间,也是在长达三分钟的时间里白岩松和欧阳夏丹热烈探讨的话题,并有小片配合。欧阳夏丹甚至还说起自己因为和工作人员衣着相似被错认,好心当了一次指路员的故事。这样的开场白无疑让人感到新鲜又亲切。接下来的时间里,关键词、面孔、声音、数字等板块一一呈现,“松夏组合”特有的快节奏和轻松感让30分钟的节目时间转瞬而过,人们在放松和欣喜的心态中回味着这个不同以往的党代会报道。
《十八大观察》创新突破的基础是对十八大乃至历届党代会报告充分的了解和研读,只有有了足够的自信才可以创新和突破。对于白岩松而言,之所以能有这样一种心态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够把握得了。从1997年十五大报道算起,十五年了,对党代会的语词表达和改革中蕴藏的风险挑战,他心里有足够的把控。以往有许多人用“八股”和“套话”去解读党代会政策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没有真正地一次又一次研究党代会和中国改革进程之间的关系。心里没底,便不敢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去表达。
开幕式当天,媒体几乎都用改革、科学发展观等作为关键词,而白岩松却总结出一个“民”字。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白岩松心中有数。他了解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到十八大的跃进。上午他在现场听了报告,下午又仔细研读了报告。他明白“人民是灵魂”,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会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是自己要服务的对象。因此在这个最重要的角度上要探讨民生和民主的推进,这样才能顺应民意。人民、民主、民生、民意,这四个带民的词浓缩成一个“民”字,可能当时有些人还会有点儿疑惑,但当习近平同志在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19次提到“人民”时,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是巧合吗?不是。没有未卜先知,只有不断地长期认真地学习研读报告,才能把党中央的精神准确及时地传达到观众心中。
《十八大观察》创新突破的关键是松弛和平常心。以往一遇到党代会这种题材,媒体就不自觉地认为我们不能用平常说话的方式,要拔高调等等。其实,虚张才会生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这么多成果,为什么要虚呢?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面对带有政治敏感性选题时要学会松弛下来。这一点习近平同志在11月15日与媒体见面会上的讲话是一种最好的诠释。他的语态让很多人意外,亲切、诚恳、平和,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很多记者感慨,党和政府在用平静的语调讲话,难道媒体不该更早地改变吗?有的时候媒体之所以在党代会、两会报道中语态不敢松弛下来,不敢幽默,不敢谈小事,不敢讲花絮,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学习不够,不能准确把握,心中没底,觉得用空话套话更安全,这其实是一种掩饰;第二是自己内心紧张,自己束缚住自己,放不开,不敢尝试。十八大其实就是一个正常的新闻事件,是时候让它回归到新闻本质上来了。
《十八大观察》创新突破的核心是主持人(评论员),在十八大观察中,两位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机敏和睿智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十八大观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关键词、每一段声音,每一张面孔和每一个数字,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新闻1+1》栏目的方针是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白岩松做到了这一点。《十八大观察》更是以他为主导,在题材选取、板块设置、语态设计上充分给予他决定权。经过几期磨合,主持人状态越来越放松,细节越来越生动。特别是第一次加入党代会直播报道团队的主持人欧阳夏丹,从《新闻联播》里的传统播报到《十八大观察》中的自由评述,欧阳夏丹在不断突破自己、提升自己。她尝试打破以前的语言格式,用“跳出来”的语言风格形成个人特色,并让语言的状态和样态发生改变,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和接受。她跨越了“岩松你怎么看?”,渐渐地也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在驾驭重大时政敏感题材报道上过了一道坎,有了质的提升。
《十八大观察》的创新突破还体现在板块设计和节奏感上。特别是开场瞬间板块的设计让主持人从小视角切入,自然进入到一种松弛的状态。无论是红衣记者、手语翻译,还是襁褓中的编外小代表,都力求通过白岩松独特的视角,亲和的态度,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传达十八大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与以往主要在演播室中与嘉宾对话不同,这次白岩松深入到大会中,发掘的瞬间更生动、更接地气。包括欧阳夏丹,有几天也到会场,以她带有女性视角的观察与发现与白岩松互相呼应,互为补充。在其他板块的设计上,《十八大观察》同样遵循小视点、大题材的谋篇方略,重细节、讲故事。五个板块各自独立又紧密衔接,两位主持人你言我语但却快而不乱。观众在感觉节奏快、信息量大的同时,对他们贴近生活的表达给予了充分肯定。
如今,电视已经进入到评论成为新闻的时代。评论不一定要“字正腔圆”,要的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同时,与时俱进,与多媒体的融合也成为发展方向。白岩松坦言,两年前,他就把《新闻1+1》定义为“首次在电视播出的多媒体栏目”,已经不称其为电视栏目。“在这样一个跨媒体的时代必须多媒体化。第一,观点成为新闻的时代必须去走进这个时代。第二,做评论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尤其电视评论一定要有电视化的因素。第三,在这个时代一定是多媒体的评论栏目,而不能依然抱着传统的电视观念不放,必须具有多媒体和新时代的属性。第四,必须增强互动,包括选题、表现手法等等。十八大我们有机会去开这样一个头,当其他媒体还在用固有的模式去报道十八大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先走一步呢?对大家也是一种促进和解放。我们这样做了,受到了好评,那么其他人的‘心魔’可能就丢掉了。以后的报道他们可能也会松弛的去表现。有时行为也是评论的一部分,央视可以这样表达,地方台同样也可以。要有这样的责任感。”白岩松如是说。
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新闻1+1》也回到了常规的节目形态。但《十八大观察》的热播带给我们的启示值得认真总结,那就是越是严肃重大的政治题材越要举重若轻,以轻松的态度去表达,越是微小常见的民生题材越要以严肃的态度去面对。要鼓励记者用轻松的心态去做节目,但这里的轻松绝不是不认真,而是一种语态的改变,一种状态的改变。
2010年,习近平同志曾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说,要改变文风和会风,强调以后说话要更入心、入脑、入耳。十八大期间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他更是身体力行地带了一个好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十八大观察》节目的创新与突破也是新闻工作者践行“走转改”活动的具体体现。它让一些习惯用空话套话进行会议报道的新闻同行感到压力和警醒。今后,遇到重大题材,相信《新闻1+1》还将会延续《十八大观察》模式,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平常的心态去做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让时政会议报道不再枯燥生涩。
改变已经发生,让我们继续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