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球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系主任通常扮演管理和领导的双重角色,既是学校行政管理的代理人,又是某一专业(专业群)的学术骨干或带头人。其主要工作包括专业建设中的课程开发、师资资源开发、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组织管理本系的各项日常活动、领导本系的整体发展以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随着开放办学的不断深入,专业作为个体和社会融合的一种载体,社会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精湛的交际技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调解矛盾的技能等等更是导致了系主任角色的复杂性。
专业建设既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点,同时又是着力点,是系工作的重中之重。系主任如何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自身的角色位定,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是通过专业体现其自身教育功能和实现社会价值。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以及个体就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必然受到基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产生的社会需求,以及基于学生就业的期望与前景产生的个性需求的影响。因此,系主任应该高度关注行业与产业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专业建设的可能因素,要组建专业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定期对专业的职业面向和服务面向进行市场调研,要特别关注国家和地区在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改革主题、建设重点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分析和应对产业结构变化对专业的影响,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始终确保专业与产业对接。
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是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有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现时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发展个性,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使之具备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从而为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是职业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提升的迫切要求。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滕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等,都将影响课程变革过程,对课程改革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有着强有力的影响。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逐步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改革。因此,如何让教师理解、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使教与学的方式走向常规化,系主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系部管理机构中,系主任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要引领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现课程的教育目标,其自身就必须具有先进的、与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管理思想。这就要求系主任首先应成为课程改革理念学习的先进者,课程改革实践的先行者,要通过多种学习途径,积极了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同时还必须带着课题深入课堂调研,和教师们一起研究,促进教与学的理念不断更新。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总结工作,并给年轻教师上示范课或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在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收获科研成果的同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充实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一线教师对职业教育课程观的理解以及他们面临的难题、困境,从而适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和服务。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把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作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克服我国高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弊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
在团队建设中,系主任要根据专业建设目标提出团队建设目标,对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在完成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清晰的角色定位,分析团队的现状与目标间差距,提出培养、聘任计划并实施人才战略。特别要注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带头人培养,创造必要的科研条件,提供制度支持、经费支持、人力支持和服务支持等,在评优、树先、晋级等方面,向他们适当倾斜。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和领导作用,通过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使团队成员合作意识增强,团队更具凝聚力。
在队伍建设过程中,系主任要依托专业建设项目带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利用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在校企之间搭建平台,充分整合社会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与学术型教育的区别在于职业的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技能学习的高仿真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反映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资源和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训练的场所,完成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以及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因此,在基地建设方面系主任要依据专业(或专业群)的建设目标,在认真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统筹规划。
在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内与外的结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基本属性、功能、建设方法、运行与管理模式上要区别对待。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突出六个原则:第一,效益性原则。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质量追求效能最大化,实现教学成果最优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第二,职业性原则。实践教学基地要努力营造现代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努力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重视职业素质训导,强化学生的质量、安全意识。第三,技术性原则。技术性特征是高职教育内在本质的反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仅要体现技术导向原则,还要把技术开发与创新及推广与应用作为它的一项重要职能。第四,共享性原则。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各种实训场地、仪器设备、软件、师资、管理与服务平台等的各专业共享。第五,开放性原则。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从时间到空间都要向学生、社会全面开放,而不能成为学校、甚至某个系部、专业的专用场所。第六,生产性原则。实践教学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真刀实枪的训练;从技术教育出发,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先进程度、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从科学、合理、规范的要求出发,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标准化意识与质量意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合理规划地区布局,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要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在建设和管理模式上主要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化”合作、和“订单式”培养。
专业建设需要社会和企业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是专业建设是否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只有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才能得到这些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如果不能承担起社会服务功能,就失去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通过社会服务,既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转换,又可以把在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技术成果,引进到课堂教学之中升华教学内容,还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金,进一步开拓专业建设的发展空间。
系主任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要身先士卒,要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带头开展社会服务,激发专业教学团队参加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咨询、承接生产任务等社会服务项目,要以课程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以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把实训条件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相融合。通过与行业企业全面、深度合作,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多主体,达到多方共赢与良性互动,更加紧密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形成专业的办学特色,实现专业的社会价值。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姚寿广.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杨泽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0).
[4]杨 虹.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准确定位[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
[5]周世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J].高教论坛,2009,(12).
[6]王 彬.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功能定位[J].教学理论,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