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阈失与理念再造

2012-04-01 18:51范明英
城市观察 2012年4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 郭 根 范明英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这样对城市本质寄予厚望。然而,时至今日,亚氏的判断抑或希冀正在快速城市化的大潮中渐行渐远,城市化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城市人美好生活的关照,缺乏对人类美好价值理念的回应。在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城市病”也直接暴露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理念的阈失以及对城市文化的漠视。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表征

(一)城市文化的浅薄与粗俗化倾向

城市文化的浅薄化、粗俗化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盲目嫁接是分不开的。对传统文化底蕴缺乏起码的认知和理解,重视传统文化的开采却轻视文化本质的发掘,更谈不上对于传统文化所蕴生之时代背景、社会情境的基本认识、理解和把握。对于外来文化更是坚决贯彻“拿来主义”的方针,缺乏起码的分类和甄别,不问青红皂白,不管是非优劣,凡是拿来的都全盘接纳、全盘吸收。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亵渎”和对于外来文化的“宽容”直接导致了各地城市建设中拷贝风、模仿风的盛行,极大地伤害了城市文化环境和建筑的地方特色,导致城市文化品位急剧下降。

1.把流行风格当作城市(建筑)品味,把拷贝当作创新

“媚俗、跟风、抄袭、追求时尚,使建筑形式变化之快,差不多赶上时装的流行周期”。[1]一些城市不是深化自己的文化内涵,而是外化自己的城市景观,做表面文章。把流行风格当作城市(建筑)品味,把拷贝当作创新,甚至为迎合某种流行时尚将城市景观庸俗化,导致城市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景观脱节,城市整体文化品位下降。一座城市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位美国城市规划师就曾不解地提出质疑:“为什么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背景,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2]城市景观的美化无可厚非,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十分必要。然而,缺乏实质内容之外在形式的盲目嫁接注定一文不值、反而使城市景观文化更加粗俗。

2.民俗文化的粗制滥造和编排

受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商业利益驱动,一些城市出现趣味低俗、粗制滥造、虚假肤浅的再造历史民俗文化的行为,并使传统文化的真实、自然与淳朴遭到破坏。实际上,一些城市虽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却缺乏心灵上的认同,也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而文化的认同和共鸣是城市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事情。制作或再现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营利,而不是恢复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对于民族文化的轻浮、粗制滥造以及矫揉造作损害、侵蚀着真实而厚实的传统文化。如果说对于民俗文化的粗制滥造还仅仅是开始,那么,对于民俗文化的编排才是真正亵渎、损害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感情。许多挂民族文化招牌的旅游点、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山庄、宾馆、饭店等的主旨不是为了发扬和宣传民族文化,而是借民族文化招牌为自己揽客招财。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乱认民族的怪现象。这种经由城市发展、商业利益驱使进而酿成的胡乱的编造除了贻笑大方以外,也深深伤害了民族感情,城市文化的粗俗化、欺骗性可见一斑。

(二)城市文化的焦虑与浮躁化倾向

文化焦虑,多数是指在全球化浪潮下,面对外来文化或者异域文明的冲击,本土与外来文化(文明)之间的一种紧张关系,以及由此而自发形成的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和结构变迁引起两种文化的焦虑和冲突状态。现代文化焦虑,“说得确切一点,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焦虑’,问题就出在现代化上”[3]。其表现形式是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心理,集中体现为文化的焦虑和浮躁。

1.对城市生活,尤其是一线城市生活的厌倦和排斥,城市生活幸福感缺失

通常就是人们常讲的一线城市有成就感而无幸福感,城市幸福感偏低。城市的盲目扩张是产生这种厌倦和焦虑的主要原因。以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贸大学2012年上半年完成的调研报告为例,这个涉及35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结论是,“北京、上海反映城市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数,分别排名第一、第四。但北京、上海的生活居民主观满意指数,却分别只位居全国35个城市排名的第28名、20名。广州、深圳也出现客观指数分别为全国第二、第三,但居民满意度位居全国第25、30名的情况。”[4]过度的人口拥挤与流动、过重住房的和消费支出、过小的城市活动空间、过薄的人际关系情谊以及日渐消失的城市公共空间被认为是影响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

2.把堆砌形式的奢华当作构筑城市风格的内核,用物质的消费掩饰文化的浮躁

在“新消费主义”和“新奢华主义”的国际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民众正在被动体验着文化混杂和虚荣,显著的表现为对外国现代建筑的盲目模仿和复制。城市里堆满了“罗马花园”、“巴黎广场”、“伦敦小镇”,“西班牙名苑”、“威尼斯华园”等,外国的老古董反而成了我国现代化建筑的标志,这在很大程度破坏了中国历史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我们的城市成为“最不计成本堆砌设计游戏的最大市场”,许多外国城市都不敢接受的创新方案正在这里变为现实。[5]把堆砌形式的奢华当作构筑城市风格的内核,用物质的消费掩饰文化的浮躁。民族文化的破坏、传统文化的断裂以及本土文化的自卑,导致建筑师对城市建筑的发展方向几近迷惘,在建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中逐步失去自我,成为水上浮萍。

3.象征文化的轻薄和错位

某些城市的一些广场、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给人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感觉。要么缺乏广场应有的文化意蕴,要么胡乱编造,轻薄了城市广场的文化象征。一方面是城市广场象征文化的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等本应该体现文化容器的场所却恰恰没有很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际上,城市广场应突出城市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传承。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本土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从而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吸引力。

(三)城市文化的短视与功利化倾向

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文化投入大幅度增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城市文化建设毕竟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也就为地方政府大兴土木,急于通过上大项目来发展文化,展示文化政绩提供了某些便利。而实际上,这种打着文化建设牌,大搞政绩工程、首长工程、献礼工程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突出表现为小城镇盲目模仿大中城市,追求大手笔、大效应、大影响,人为制造大广场、大景观,为了气势而不顾环境,为了政绩而不顾文化,把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而将真正的文化遗产视为城市建设的包袱和障碍。城市文化发展的短视和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

1.大搞城市文化建设的祭祖、评奖、标志等形象工程

文化建设本来是件实事、好事,但倘若蜕变成为政者的一己之私利,那就会变成假事、坏事。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地方正是打着“发展文化,传承文明”的金字招牌,大搞轰轰烈烈的祭祖、评奖、标志等形象工程,不仅没有建设文化,发展文化,反而利用文化,祸害文化。据报载,“某省计划投资300亿元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并高调宣布以890万元在全球征集建设方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南方某市累计投资2亿多元,新建各种祭禹建筑。华中某国家级贫困县号称投入1500万,塑造了18米高的女娲雕像。”[6]实际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等同于经济上的大投入大奢华,文化建设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立足文化民生。那些泛滥成灾的公祭活动、好大喜功的工程项目,不仅与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的传统美德不相符合,更与健康的城市文化建设格格不入。

2.文化遗迹的争夺和虚构

城市文化遗迹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其中,历史文化名人更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注重本地资源、注重名人效应,并以此创立和营销城市形象、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各地城市主政者的共识。然而,各地为争夺名人故里而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比比皆是。前些年的赵云、李白等名人故里争夺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故里”、“传说”等概念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二字往往是噱头,“旅游”是内容,而目的则是经济效益,文化正在“去文化”的逻辑指导下畸形发展。一些足够噱头效应的“文化”被斥巨资“做大”“做足”的同时,很多实实在在具有文物价值的宝贵遗产却面临无处安家的命运。厚此薄彼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功利需求和文化短视。

二、城市文化阈失的社会机理

城市文化的阈失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普遍挑战,最集中地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同质化’和‘趋同化’,即城市文化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城市文化变得越来越杂乱无章,失去方向。许江先生曾概括说,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四有四没”:“有绿化,没山水;有建筑,没诗意;有规划,没特色;有指标,没记忆。绿化变成了简单的草坪,根本没有‘山水观’;城市建筑有体量,却没有表现出城市的诗意和韵味。”[7]而且,人们在呼吁城市文化特色重塑和文化城市理想回归的同时,更需要在宏观上审视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城市文化阈失的社会机理。

(一)城市发展理念缺失,唯GDP的发展观大行其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然而,问题在于,人们往往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代替经济发展,以物质进步代替人的进步,以城市扩张代替城市提升,片面追求GDP等经济指标,忽视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甚至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城市发展理念的扭曲,唯GDP的发展观大行其道致使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和尖锐,直接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就一个地方、一个城市而言,GDP是经济实力的全部体现,是发达与落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发展作为强劲动力以外,还需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条件,缺失了其中任何一项,都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和阻碍。正如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一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安逸富足、幸福健康的生活。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才是城市发展的最终归宿,才是发展观的根本依归。因此,GDP的增长,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以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如果没有百姓的幸福,无论GDP再高,再怎么增长,都不会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反,这样不平衡的发展还会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二)城市化的急速推进,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以及城市文化的失序

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使社会心理处于十分脆弱不稳定的状态,同时信息传导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偏离,都在打破人们原有的社会心理平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巨大成就的背后,我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高风险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心理出现严重失衡。社会心理失衡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旧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社会价值尚未完全建立,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无法为城市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一个较为平稳的社会环境,从而直接导致了文化的断裂和空白,浮躁、急功近利的快节奏城市生活缺乏稳定而坚实的核心文化支撑,一旦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超过人们的心理预期,社会心理失衡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归宿感的缺失就不可避免。实际上,这种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起,并在现代化进程中被不断强化的社会价值体系的缺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失衡与快速城市化有着直接关联。城市化快速推进,社会矛盾随时会激化,而解决社会矛盾的文化缓冲机制的建立又需要一定的周期,二者的内在矛盾既成为城市文化扭曲的表征,又形成了城市文化亚健康状态的结果。

(三)转型时期的社会信仰缺失,信任关系淡化,导致的城市文化的碎片化

中国社会处于平稳发展时期,信仰作为社会的凝聚中心与整合力量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当社会进入变革时期,一部分人对原来信仰的某些观念、学说或理论发生了怀疑和动摇,有些人放弃了坚守多年的理想和信念而走向了无信仰,甚至去接受并信奉某种歪理邪说,因信仰而产生背离与冲突,信仰缺失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同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情日益冷漠,“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日益增多。现代都市快速发展中的无限扩张带来了人们信念与信仰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不足,缺乏必要的情感倾诉与交流,信任感淡漠。现代社会已然进入了一种有发展无幸福,有财富无情感的畸形状态。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的是社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文化的变迁,在传统文化被打碎以后,新的文化形态又没有及时地建立起来。于是,城市(社会)文化出现了碎片化倾向。而一个个缺乏信仰或者原有的信仰发生动摇的单向度个体,既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牺牲品,又成了这种碎片化的推手。文化的碎片是社会碎片化的内在呈现。城市阶层的断裂和固化更加强化了这种碎片化的强度和效果。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培养适应本国国情、体现人文精神、充满人际关怀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的因货币交换推动的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应该在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中得到有效遏制,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现实性上第一次为人类提供了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社会阶层断裂,关系网格化造成城市文化的淡漠

断裂式的阶层结构不利于城市文化的良性传承和发展。社会的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发挥其功能的的物质载体。一个与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应该是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然而,转型中国,橄榄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尚未完全形成,更多的是一种被称为近似葫芦型的“断裂式”阶层结构。阶层之间的流动不畅,交往受阻,直接影响城市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发展。而且,信息网格化在为人们提供便捷交流工具的同时也引发城市文化的虚拟与冷漠。社会发展抑或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变迁模式和生成状态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城市文化的现存状态和变革趋势,反之也预示着新文化的蕴生和出世。社会转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关系转型。有学者曾用社会激发状态下的“网格化模式”解释改革开放30年人与人关系的离合状态,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社会激发状态下的网格化关系作为一种解释模式抑或既成状态,无法保证常态下人与人关系的有序和健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传统人与人关系的消解。所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必然,也是塑造健康城市文化的必由之路。

三、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再造

在谋求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因发展的某种偏执并由此共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偏离甚至相悖共同构成了二者前进过程中的诸多悖论,例如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情感与理性、宗教与世俗等。如何在有序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破解这些发展的困惑以及如何在又快又好发展的关照下最终坚守现代化道路,塑造现代性理念,推进现代化文化,共享现代化成果等,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世界文明与民族特色和谐包容

观念、思想或理论所蕴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铸就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内驱力。文化亦是如此,对世界性的普世文化的正确汲取与吸收和对民族性的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统一的。这种民族性与世界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观点、思想抑或理论的起源,即理论立足本土,又源于世界;二是观点、思想抑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撷取民族与世界的精华,为我所用,表现为过程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三是这种观点、思想或理论既是为解决世界视野中的民族实践而生,必须经得起来自民族的与世界的双重考验;四是这种观点、思想或理论的终结(消亡或为他者替代)是世界与民族进步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由民族的多元化构成,没有民族化便无所谓全球化。可以肯定地说,越是全球的,也越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越是民族的东西,也越具有全球化意义。

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矛盾的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借以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迫和有意义;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这一复杂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也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归纳的几个观念问题。城市化首先是城市自身历史文化的延续,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是文化传统在新的时代的创新。但是,无论是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还是创新,都必须在世界文明与民族特色的和谐包容中寻求双赢。无论是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上海世博会的展览建筑,都已经不可能只是城市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的自我实现,与世界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两次世界盛会的重要特点,甚至是它们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经验和理念实践。

(二)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融会贯通

城市精神譬如一面旗帜,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位。打造城市精神既要注重城市文化时代精神的塑造,也要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深厚的文化积累、别样的建筑遗风、原生态的风土民情以及独特的城市价值理念是生长城市精神的沃土。我们向往憧憬一座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为这种城市的精神气质吸引,为城市厚重的历史传承和时代气息所吸引。

当然,延续历史传统不是故步自封,不加选择地盲目继承;塑造时代精神也不是凭空捏造,甚至直接从西方移植、复制。关键是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民族时代精神塑造之间的关系。许多城市缺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自省,直接接受和复制其他文化价值和体系,对自己文化认同的危机直接导致否定和放弃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东西。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独特和怪异,怕别人说我们不够现代化,然而这种把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取代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自卑,试图消解文化认同危机的心理恰恰折射出对我国城市文化应有自信的缺乏。

(三)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带来了城市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这里所理解的科学理性,“就是与哲学的纯粹思辨相对的,建立在科学活动及其成果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基础上的思维的合规律性与可推导性”[8]。可以说,城市化的每一步推进,科学理性都功不可没,城市化离不开科学理性的牵引,重视科学规范,按照城市发展规律和客观物质条件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于每一个城市建设者都毫不过分。然而,在仰仗科学的同时,却要防止过分地追求科学、盲目地崇尚理性的惟“科学”现象的发生。须知,科学、技术、理性只是城市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就城市而言,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文精神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和归宿。

当然,人文精神并不是某些文化人对其进行主观的、任意规定的结果,而是通过城市生活的不同层面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人文精神既包括器物层面的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格局、标志性雕塑等,也包括行为层面的市民行为,各种集体的活动;既包括制度层面体现人文关怀与和谐包容的政策、法规、规范和规则等,也囊括以流行歌曲、小道传闻、酒席上的“段子”为表现形式的市民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性格特征和人文素养;更包括观念层面上市民所普遍拥有的文化共识,尤其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共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阮煜琳.中国不应“千城一面” [N].中国建设报.2005-12-14(8).

[2]苏解放.北京当代城市形态的“休克效应” [J].望新闻周刊.2005(3):20-22.

[3]朱厚泽.当今文化焦虑问题——对文化问题的几点非学术思考[J].炎黄春秋,2010(4):4-10.

[4]定军.京津沪城市化困局:生活质量高幸福感低.21世纪经济报道.http://www.21cbh.com/HTML/2012-7-3.

[5]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227-230.

[6]李舫.警惕文化政绩工程[N].人民日报.2008-04-11(8).

[7]许江.城市建设应补一堂美术课[N].人民日报.2006-08-18(11).

[8]范明英,蔡宁.快速城市化中的文化缺失与理性再生[J].上海城市管理,2012(2):11-15.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