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自古希腊学园开启了大学历史的大门,大学就在人类文明、思想、精神、技术汇聚和传承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大学更成为人类文化、科技、思想发展的推动器,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主要基地和基本平台。我国于2010年提出、并且开始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大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完成大学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在大学发展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培育、增强大学的创新能力。“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追求的本质目标,其核心在于发展,创新则是发展的主导力量。对于大学而言,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创新机制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
首先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创新性人才培养有两个层面: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才干和创新思维的学生,把适龄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二是增强教职员工创新意识,提升大学教学研究人员的业务创新能力。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人口数量众多。庞大的青壮年人口既可以为国家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国家多元化的人才和人力需求,也可能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构成社会性压力,比如就业压力、人口保障压力等。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根据国家的人才需求层次培养人才,在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社会保障压力的同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社会发展效率。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创新性人才培养。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主要特征就在于知识的快速更新、信息的海量膨胀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其本质是知识、思想和技术的创新。这就要求青少年必须具备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方法和快速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环境,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当社会成员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有机会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才成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大学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在于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专业性人才、满足社会高层次知识技术需求。
大学教育管理不仅仅针对学生,也涉及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更是进行专业研究的主要基地,是专业性人才成长、自我实现的工作平台。高校专业研究人员是大学的主体,他们的成长直接决定着大学知识研究水平,更与国家知识科研力量息息相关。我们的时代是知识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但似乎又是缺乏大师的时代。大师不是可以塑造的,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成果。大师最具本质性的特征在于,他能够在思想上引领社会的发展,揭示人类生活以及自然界的本真意义和规律。创新毫无疑问是孕育大师的必要条件。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创新平台和基地,培植适于创新性研究人员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是现代大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
其次是创新性研究的引导机制。自从柏林大学创立,其教学科研并重的建校原则就成为现代大学的显著特点,科研成为大学承担的主要任务。大学教育管理除了培养人才之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规范、引导科学研究。大学的科学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知识、技术层面,大学是社会创新的主要动力,担负着推动科学发展的社会责任。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研究水平是大学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和体现,更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对于知识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为急迫的要求。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需要知识技术的快速调整和及时适应。新能源、新产业、新市场的出现,无一不依赖新知识、新技术的支撑和推进。我国正面临着来自于全球竞争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亟待从劳动集约型发展模式向知识密集型发展模式的转变。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规模化的技术创新成为实现转变的前提保障。大学科研成果是国家知识、技术革新的基本来源,是国家发展模式转型的主要支撑力量。大学科研创新包括:基础理论的创新、知识体系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校教育管理必须建立鼓励、引导创新性研究、保证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长效机制。
再次是创新性制度的完善机制。制度是维护组织结构、保证组织正常运转的管理系统。对于高校而言,制度创新是人才培养和科研引导的基本保障。但是任何制度都不是封闭的系统,必然与周围环境要素发生关系,受到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外在环境的变化要求制度也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以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教育管理制度也不例外。制度作为教育管理的根本方式,必须以自身的稳定性为基础。但是,制度如果不对外在信息进行反馈,不具有社会敏感性,那么制度将会僵化,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高校创新而言,教育管理制度必须建立自我调整和修复机制,对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回应,才能够促进人才培养和科研引导的作用。僵化机制将成为高校创新的阻力。教育管理制度的开放性是其自我完善的关键。只有建立开放性的制度系统,才能使制度与时俱进,顺应外部环境的改变,甚至积极地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当代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不仅不能独立于社会运行,而且依赖整体社会体系。开放系统是一组相互作用的要素,它获取来自外界的输入资源,将之转化,再将产品输出到环境之中。高教教育管理制度应当建立敏感的环境信息摄取机制、信息处理和转化机制以及反馈机制,不断进行自我创新。更为重要的是,高校作为当今社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制度设计不但要提升本校创新能力,而且要为社会创新制度的设置提供标杆和思路。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原则。我国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往往以追求组织效率为最高原则。“正规模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主流。这种模式基于泰罗式的科学管理理论,以管理本身为最高目标追求的模式强调组织结构的科层关系,力图通过达成组织目标一致性获得最优的组织管理效率。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人成为管理要素之一,其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和漠视。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知识技术创新,其本质都在于发挥高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体的自有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高校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而以人为本则是其核心。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而言,“以人为本”意味着,其一,在教学管理目标层面,设置促进个体目标实现的组织目标。学生和教职员工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管理的参与者,是教育管理的服务群体。在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特别是教职员工的工具性价值。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甚至直接借鉴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模式,科层次的管理结构被广泛引入,教师科研人员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以人为本则强调要尊重学生、教学研究人员的人格和尊严,以及学术自由权利,不但在人才培养、教职工管理过程中要求他们服从于组织目标,而且要使组织成长、发展契合他们自我发展的那在需求,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体目标和自我实现。其二,在教育管理价值层面,建立为教学科研人员普遍接受的文化价值。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在于商业价值的统合性和技术理性的强势。我国在相当时期内,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优先的战略目标。在高校管理中,则表现为过度追求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制度成为高校教育管理最为依赖的约束系统。而文化和价值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引起教育管理的足够重视。以人为本意味着,在教育管理中,不能完全依靠制度约束各主体的行为,而应该在文化价值观念方面获得主体认同。同时,在传统教育管理中,更为注重管理权威,学校文化多采取灌输式的传递方式。在管理文化的构建中,教学研究人员经常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参与其中。在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中,文化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一模式中,管理者的工作在于培育具有本学校特质的文化观念体系。文化模式关注每一个组织成员的价值认识与组织价值的一致性,提倡通过文化符号等方式让组织成员内化组织价值目标,接受组织文化。其三,在教学管理关系层面,建立高校学生、教学研究人员间的伙伴合作关系。让学生、教学研究人员成为积极的学校合作伙伴,能够培养他们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同时,高校教育管理应该尊重学生和雇员的自我认同与个性发展。德国曼海姆大学的卡萨利纳·斯勃鲁博士认为,大学从管理学的角度划分,应该被视为非盈利性组织。[1]所以,不能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完全采取盈利性组织的管理形式。他对于学生质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质量较低的时期恰恰是学生自我认同度较低的时间段。提升学生质量,必须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使他们成为活跃的管理伙伴。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和学校雇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自发形成学校教育管理组织特征。在教育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取代传统的“管理至上”,围绕学生和教学研究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并且建立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的管理路径,才能有助于创造高校创新氛围,符合创新型大学的发展趋势。
(二)建立专业性教育组织体系。在教育组织结构层面,存在着权威结构、专业结构、混乱结构三种主要类型。在管理结构中建立促进教师创新、发挥教师主体性的制度环境,就必须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在三大管理结构中,专业结构是将重大决策权赋予教师的组织方式。教师群体被认为是最具有专业性知识,完全有能力做出重大组织决策的专业人员。专业组织结构将使教育管理更为专业化。教师成为管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教师担当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及各项管理责任的重担。美国教育管理学家K·霍伊认为,从权威结构走向专业结构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优化趋势。“在稳定、复杂的环境中,专业组织具有高效能的潜力,专业组织的可信度在于它的专业人员”。[2]教学科研人员毫无疑问是高校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教育组织体系中,他们也构成管理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背景是创新的基础。专业性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特点在于:高度专业化的人员,高度的教师自治,多元的管理目标以及水平的管理次级。专业性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质是赋予教师更大的管理自主性,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动性,并且为创新提供充足的空间。因此,专业性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以下主要方面:在教育管理制度构建层面,提高教学研究人员在制度建立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管理的民主化是现代人本管理的趋势和特征。教育管理作为专业性管理,需要专业知识背景的支撑,以及对于专业情况的深入了解。教学研究人员无疑在专业性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同时,教育管理与教师利益、学校发展密切相关。他们的参与一方面将使教育制度更具有现实操作性,增加制度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将提高教学研究人员的主人意识,增强他们对于制度的认同度。在专业教育管理方面,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于保持高效管理系统的内外平衡。高校教育管理非常容易受到政府、校外团体、法律的各种制度规则影响。由此导致学校自治权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目标的不一致。即所谓的“环境断裂”。[3]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在高校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中,提高高校自主权,成为保持管理平衡的重要途径。而在高校内部,则要提高教师管理的自主权,深化教师治校的程度。
在教育组织制度层面,实现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人性化。教育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合理约束和激励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严格而富有人性化的标准体制,才能够在教育管理中确保公平公正,为教育管理程序正义的实现创造基础。也惟有程序化和标准化管理,才能够确保老师间的平等地位,使他们具有公平感。标准化和程序化并不意味着机械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要与人性化相联系,围绕教学科研人员主体需要进行。教师可以对于管理制度的执行提出意见和建议,高校应该对教育管理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接收、掌握教师的反馈信息,在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后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要推动教育治理。专业化意味着在专业范围之内,教学研究人员可以进行一定限度的自主管理。治理强调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主体与手段的多元,以及权威的多元化。这有利于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发挥专业性优势,拥有充分的创新空间。
(三)建立交互式培养模式。学生是高校最主要的培养对象,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发挥学生创造性,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必须围绕学生根本需求和利益组织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教育制度安排和教育方式中,都要突现学生的目的性,而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和管理的客体。在维持教育健康秩序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奥地利学者乔科韦茨等提出,对于大学而言,学生就是长期的客户。因此,大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为与学生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学生是大学最有价值的资源。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之处在于,大学要更多地重视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学生培养远比学术程序和成果的产出更为复杂,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令他们满意,除了教授知识,还要顾及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和心理状态等等。[4]在自上而下的传统学生管理系统中,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对于学校的期望。只有建立完善的交互机制,才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愿望,提高他们对于教育的满意程度。交互培养模式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在教学管理中,高校要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在课程选择、专业选择等方面给与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学校管理中,可以把部分管理工作分配给学生,鼓励他么积极参与。在学校重大决策中,必须倾听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甚至可以让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之中,从学生的视角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学生管理中,提高学生自治水平,建立民主、平等的学生管理体系,通过学生管理加强价值导向,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在知识传递中,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多元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建立专业性教育组织体系和交互性培养模式,将为高校创新提供坚实的教育管理平台。
其一,拓展学生选择域,建立弹性教学系统。采取灵活课程设置系统,专业知识与通识理论并重。社会化分工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市场程度越高、商品越丰富、社会分工化程度也就越高。社会化分工的最重要目的在于提高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社会化分工,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出现了细化趋势。学科细分的初衷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专业化程度,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是过于细化的学科分类,造成了学科之间的分隔和知识体系的封闭。缺乏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必须的通识知识,将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过于细化的专业设置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事实上,只有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积淀,才能够从事专业性研究,获得学术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现代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素质教育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包括生理、心理的健康,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力、对于正确价值观念的认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和专业设置方面,就应该更具有弹性。在课程管理方面,全面推行、完善选课制和学分制,给与高校学生跨专业、跨年级选课的权力。在教学管理方面则推行导师制和学习辅导员制度,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指导,指定助理教师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选择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课程。并且对于学生的修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提供及时帮助。
其二,扩大教师自主权,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建立专业性组织体系,进行专业化教育管理,就必须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减少管理中间环节,扩展教学科研人员的自主权力。高校教师自主权属于专业自主的范畴。恩格尔指出,专业自主分为专业团体自主和专业人员自主。专业团体自主意味着其团体能够控制团体范围以及团体的决定和活动;专业个体自主意味着在控制工作范围内的活动、决策,自由支配与专业相关的事务。[5]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教师自主权也可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高校教师团体的自主权,二是作为个体的自主权。在团体层面,高校教师自主权主要包括参与专业发展、自由从事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等权力。在个体层面,高校教师自主权则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方式、教材、内容、评价教学对象等权力。在传统科层管理系统中,非专业人士或者行政部门经常对专业领域进行强制性干预,不但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压缩了教师的自主空间,阻碍教师的专业规划和自我发展。在扩大自主权的同时,则需要完善教师责任制,以达到教师层面的权责对等,保证教育质量。完善教师责任制,一要建立效绩考核制度,对教师进行效绩考核,明确教师任务;二要完善专业资格评审制度,定期对于教师资格进行审核,开放教师组织体系,引入岗位竞争机制;三要健全专业权威组织,深化专业自治程度,完善专业评价体系;四要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强化教师间合作互动,营造学术学习和研究文化氛围。
其三,推进管理民主化,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民主管理是实现制度创新的有力保障,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趋势。推进管理民主化,首先要实现管理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和交互化。在现代高效管理中,要引入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多媒体信息交互平台,及时公布管理信息,在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和重大决策中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学生和教师意见信息,为学生、教师的交互、参与提供渠道,比如建立BBS版块、QQ群等。其次,组织学术、学生社团,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鼓励学术、学生管理的自治。再次,建立多层次管理参与机制,比如在学校一级建立学校代表大会制度,在院、系一级建立职工评议制度,充分保障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最后,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管包括校内专门监督机构、上级领导部门的管理。外部监督包括教职员工、学生、以及社会舆论和专业组织的监督。就教育管理评价体系而言,首先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根据不同教学研究内容建立与学科、专业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比如文科、理科和工科在教育方式、研究内容和成果表现途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采取单一的评价体系将忽视其间的差别,导致教育管理不平等。其次,要根据专业人员特点设置符合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学和科研是高效教育管理的两大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有的在教学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特长,进行教学创新;有的则更具有科研能力,进行科研创新。高校应该在评价体系中设置多元标准,促进人才的多维发展,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只有满足学生根本需求、引导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深化专业管理,强化教师自主权利和责任意识;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系统,才能增强高校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创新机制的构建。
[1] Katharina Spraul.Students As Active Partners: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J].The Innovation Journal:The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 Journal, 2007, 12(3):11.
[2] [美]韦恩·K·霍伊, 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 译.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7:98-99.
[3] [美]E·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162.
[4] Silke Jurkowitsch, Claudio Vignali, Hans-Rüdiger Kaufmann.Student Satisfaction Model for Austrian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 Considering Aspects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J].Innovative Marketing, 2006, (2)3:10.
[5] See.Engel,G.V.(1970).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Administration science Organizations, 151D Goodlad, J.I.(1979)[M]//Curriculum, inguiry.The study of curric- ulum practice.New York:Mcgrao-Hill,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