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词义考辨与分析

2012-04-01 17:40高林波王艳
东疆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婢女丫头

高林波,王艳

“丫头”词义考辨与分析

高林波1,王艳2

“丫头”一词原为发式名称,后演变为年轻女性的一种称谓语,受社会发展、观念进步和交际需要等因素影响,“丫头”在交际使用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词义内涵和表达色彩,有褒义和贬义之分;丫头语义的多样化有社会进步、观念变化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原因。

丫头;词义;考辨

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丫头”总是与“小姐”相伴出现,白娘子身边就有小青,莺莺身边便有红娘,可是不少论著对“小姐”称呼的词义和文化背景关注颇多,对“丫头”一词的研究却很少。本文拟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对“丫头”的词义内涵、表达色彩以及词义丰富性进行分析和考释。

一、“丫头”一词的文化探源

《现代汉语词典》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437页。对“丫头”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女孩子”;一是“丫鬟”。可是,“丫头”最初并非用来代称女孩儿或婢女,而是专指幼童的发式。

古代汉民族不兴剪发,认为它们“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但是如果头发太长,干活又不方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头发绾起来,用一根针状的簪或笄别住。不过小孩子不宜用簪笄,他们活泼好动,头上别根长针太危险,所以长大以后才有用簪笄的资格,在这之前,不论男孩女孩,或者垂发②晋陶渊明说桃花源中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垂髫即垂发,是儿童的发式,所以用来代称儿童。,或者总角。总角是将头发集束在头顶,结成左右两个小髻,形状和牛角有些相似,这种风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诗经·齐风·甫田》中的“宛兮娈兮,总角卯兮”写的就是这种发式,不过,那时还没有“丫头”这个词,只用“卯”③“卯”指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来状其形。总角到了一定阶段,男女之间就有了分别,按古代习俗,男子年届20岁,要举行冠礼,女子到了15岁,要举行笄礼,以示成年。从这个时候起,男子将头发合起来梳成一个发髻,并戴上帽子,女子则留发不剪,梳成左右对称的双髻[1](321),由于这种双髻与树枝丫叉酷似,所以被称之为“丫髻”,又称“丫头”。最早出现的考证是唐代刘禹锡的《寄赠小樊》:“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丫头”也作“鸦头”[2](15)。所以,“丫头”最初指的是“丫”形发髻样式,后来才代指梳这种发髻的人。

二、“丫头”称谓在汉语中的语义内涵

作为称谓语,“丫头”一词在汉语中有如下几种语义:

1.女孩儿、姑娘。多用于没有亲属关系的未成婚年轻女性。曲波的《林海雪原》中,男主人公少剑波对护士小白鸽萌生情愫,故而作诗“万马军中一小丫,颜似露润月季花”,“小丫”就是小丫头、小姑娘的意思。汪曾祺在《受戒》中画笔一般地描述了小英子和姐姐赶集的美丽场景:“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作家张贤亮在《丫头·婆姨》一文里,说“宁夏女人总体分丫头、婆姨两类,丫头即普通话中的姑娘,姑娘一结婚就变成了‘婆姨’”。在表示“女孩儿,姑娘”含义时,“丫头”一词可以用不同地域的方言称呼进行替换,比如河南河北的“妞”,陕北的“女娃娃”,四川的“妹子”,山东的“”,湖南的“女伢子”,江南一带的“囡”等等。

2.婢女。古代的婢女常常梳着丫形发髻,故婢女又被称为“丫头”,据考证,早在宋朝就有这种叫法了,宋朝王洋在《弋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自注曰:“吴楚之人谓婢子‘丫头’”。《红楼梦》[3](28)第三回,贾母怕黛玉自己带来的“十岁的小丫头”雪雁伺候不周,“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第六十二回史湘云行酒令道:“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讨桂花油。”引得晴雯、小螺、莺儿等一干婢女都走过来打趣。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尽管都是婢女,“丫头”们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红楼梦》里的平儿因为通房丫头的身份便可以对其他丫鬟婆子发号施令,宝玉的大丫头晴雯有权教训干粗活的使唤丫头,甚至可以擅自将偷了镯子的小丫头坠儿撵出大观园。

3.女儿。“丫头”还可以是父母对自家女儿或者对别人女儿的称呼,这种称谓语在东北、陕北地区比较流行。我们说谁家的女儿聪明伶俐,满肚子主意,常常用歇后语“判官的女儿——鬼丫头”来形容。林希在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小的儿》中描述四女儿出生时写道:“你听听,多会来事儿,一下子就给她生的丫头报了名分”;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请人代笔写状子:“村长养了四个丫头”。“丫头”表示“女儿”的含义时可以替换为东北方言里的“闺女”、“姑娘”,这些词的前面多用数字“大、二、三、四”等来修饰,以区分长幼,也可用“你家、我家、他家”来限制,可表明所属,类似的搭配在口语里极为常见。

4.长辈对晚辈的亲热称呼。《红楼梦》里,作为一家之主的贾母对几位晚辈孙女特别偏爱,这一点在称呼上就有明显的体现,比如第四十回,贾母夸奖孙女探春为人懂事,说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第七十一回,贾母称赞孙媳妇儿王熙凤礼数周全,“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第九十八回,得知外孙女黛玉气绝,贾母眼泪交流说道:“是我弄坏了他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忒傻气!”。

5.同辈朋友之间的昵称。

(1)女性朋友之间的昵称。在《红楼梦》十二钗里,宝钗、黛玉、湘云、探春、惜春等既是同辈的亲戚姐妹,又是大观园的诗友邻居,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小姐妹们聚在一起,常常亲热地互称“丫头”。第十八回,荣府上下忙着准备元妃省亲事宜,宝钗便说:“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找探丫头去”。第四十二回,宝钗因为行酒令的事提醒黛玉,黛玉“不解其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贾母让四小姐画画,宝钗在提建议时说:“藕丫头①《红楼梦》贾府四小姐惜春在诗社中的别号是“藕榭”,因此,宝钗称其为“藕丫头”。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第四十九回,史湘云和宝玉嚷着要吃生鹿肉,黛玉笑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2)男友对女友的昵称。在网络博客上或者贴吧留言里,很多男孩儿也叫自己的女友为“丫头”,比如“丫头,天冷了,要多穿衣服”、“我的小丫头辩论赛得了冠军,真棒!”这种称呼不见得有多么特殊的含义,但称呼里至少包含了甘当保护神的男生们对女友的纵容和疼爱,让女孩子们充满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丫头”的表达色彩

1.含“喜爱,俏皮”之义的褒义色彩

我们把“姑娘”、“女儿”和“丫头”做一比较。在表示女孩儿的称呼时,“姑娘”显得太庄重了,让人觉得生分、有距离感,金庸《天龙八部》里的段誉把王语嫣奉为神仙,在追求时始终恭敬地称她为“王姑娘”,直到俘获美人心后才敢直呼其名。《红楼梦》里丫鬟婆子们出于对贵族小姐的尊重与敬畏,要称黛玉宝钗为“林姑娘”、“宝姑娘”,而钗、黛姐妹互称“宝丫头”、“林丫头”,熟稔之间透着亲密和热乎劲儿。在表示亲属称谓时,“女儿”显得书面化和文学色彩浓了一些,“丫头”比“女儿”更口语化,也更有亲切感,比如问“你家丫头今年十八了吧”这句话的可能是很熟识的邻居或朋友,有了解和关心的意思,而问“你家女儿今年十八了吧”的人很可能是领导和同事,有小心询问和探究之感。

在对年轻女子情态的描摹上,“丫头”在形象上更加俏皮活泼,充满野性美,比如“俊丫头、乖丫头、巧丫头、俏丫头”等,即使用表示贬义色彩的形容词来修饰,也大多表示了谅解或褒扬的含义,比如“疯丫头、淘气丫头、傻丫头、笨丫头、懒丫头”,嗔怪责备之中透着爱怜和心疼,称呼者的宠溺之情跃然纸上。

2.含“戏谑、轻侮”之义的贬义色彩

当然,受封建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文化的影响,“丫头”一词的贬义意味在很多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刘鹗小说《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方才为这一个毛丫头的事,商议了半天,正经勾当,我的烟还没吃好。”这里毛丫头的意思是小女孩,但在句子中却传递出对女子轻蔑称呼的意味。《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黛玉因为湘云得罪了她而向前来“调和”的宝玉使小性儿:“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甚至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也出现了对“丫头”的小视之义,“李大爷因不满张姐乱扔垃圾,在吵架中气愤地说‘好你个丫头!’”①选自《汉语口语速成》(中级篇第二版)第五课,马箭飞主编。在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对女孩儿含戏谑或轻侮意的称呼是“丫头片子”、“黄毛丫头”以及由“丫头”的婢女称谓演变成的经典京骂“你丫……”。

(1)黄毛丫头。因为人刚出生的时候头发都是黄的,吸取营养之后才会慢慢变黑,所以“黄毛”的意思是指人年少无知,缺乏经验,加上人们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歧视,“黄毛丫头”的称谓就更充满了不屑和鄙夷的味道,比如:你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

(2)丫头片子。这个称谓与北方习俗有关。在以前贫穷的北方,孩子到了十来岁还要穿开裆裤,男孩子无所顾忌,而女孩子就要遮挡些,六七岁时要用一块布挡在下身,人们习惯上把这块布叫做“布片子”,顺嘴了就叫“片子”,与“丫头”称谓连起来就成了“丫头片子”。因为只有女孩才有“片子”,所以“丫头片子”常常用在表示区分性别的语句里,在重男轻女的社会里有着明显的贬义或侮辱性含义。如:生来生去都是些丫头片子,有什么用?

(3)你丫……。旧社会特别重视身份和地位,讲究门第和出身,婢女已经是遭人欺压和鄙视的群体,她们的子女的地位也就更为低下了。《红楼梦》中贾府的三小姐探春是一位“才自精明气自高”,连王熙凤也要“畏他五分”的厉害人物,却常常因为自己生母赵姨娘的“丫头”身份而气苦,宁可失了小姐的庄重大吵大闹也不给亲娘面子,而就连小戏子芳官也不把赵姨娘放在眼里,骂她“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所以人们常用“丫头养的”来辱骂别人,通过贬低别人的出身来达到解恨解气的目的。因为丫环多的地方一定是豪门宅院,而北京又盛产宅门文化,所以这句用婢女骂人的话就成了北京人典型的秽语标志。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丁四嫂抱怨修沟的事就说:“他妈的,那些钱又教他们给吃了,丫头养的!”这句话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京骂“你丫……”。

四、以“丫头”为代表的女性称谓语义多样化原因探寻

1.社会发展引起女性地位的尊卑变化

古代农业社会,男性由于体力的原因成为农耕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女性因为生理条件的限制,无法胜任繁重的农事劳作,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地位,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语言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生活中的性别歧视逐渐反映到语言中来,“丫头”作为对年轻女性的一种称谓,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轻视、侮辱的含义和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特别是封建制度被破除以后,男性几千年来的核心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两性关系已经由传统社会的等级关系朝着现代社会的平等关系发展。这种进步当然也会体现在对女性称谓的尊重上,比如现代社会没有婢女,所以,很少有人把“丫头养的”作为骂人话来使用,就是其中的一个佐证。

2.观念进步引起语义色彩的褒贬变化

受儒家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宗族是以男性为线索代代繁衍的系列,对女性具有排斥性”[4](58)。于是形成了“重男轻女”的思维定势。儿子可以“养儿防老”,所以生了男孩就高兴,女儿早晚是“泼出去的水”,所以生了女孩儿就不喜,称之为“丫头片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深入,中国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一,在现代的婚姻家庭观念中,传宗接代已经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许多夫妻甚至组建了“丁克”家庭。现代年轻人更注重轻松自由的生活品质,在对养育子女的问题上更加开明,在孩子的性别喜恶上没有老一辈那样严重的倾向性。其二,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挥,以独立的形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女人甚至比男人做得还要成功,彻底颠覆了女人作为依附品的传统观念。其三,因为生活的压力,现代家庭养老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空巢”老人逐步增多,除了经济上的保障,老人们更需要子女们精神上的慰藉,这时,女儿作为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细心周到的性别优势凸显出来,“丫头”作为女儿称谓的含义也不那么卑微了。

3.因交际需要而产生的词语色彩中性化

人际交往是现代社会的一门学问,在称呼方面更是有讲究。不管是长辈晚辈之间,还是同龄人之间,对年轻女孩儿的称呼常常存在两个困惑:一是如果直接叫名字显得生疏有距离感;二是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如何称呼才能避免尴尬。“丫头”的称谓不像“姑娘”那么正式,不像“妞儿”那样流于随便,也不像“宝贝”那样过于亲昵,更不像“小姐”那样令人避讳,这个称呼本身具有亲切俏皮的意味,可以将双方关系置于较为轻松、亲密的环境中,于无形处拉近彼此的距离,使交际双方都感到愉快而得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值得一提的是,因交际需要而使用的“丫头”,只是一个简单的口语称谓,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褒义或者贬义色彩了。

总而言之,“丫头”词义的多元化,说明了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事实。随着现代意识和包容精神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语言的运用更富于创造性,而语言的变化又不断在适应着社会、文化以及人类交际心理的要求,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5](3-12)正如陈建民先生所说的那样:“由于交际上的需要,最终总会有合适的称谓出现的。”[6](20)同“丫头”的词义内涵和表达色彩的变化一样,汉语的称谓词和称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什么样的称谓词和称谓方式是个人的权利,同时也是社会因素和文化背景双重影响和制约的结果。

[1]杨丹丹:《简析汉族的冠笄之礼及其演变》,《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2期。

[2]白维国:《说“丫头”》,《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

[4]陈月明:《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以及文化印记》,《汉语学习》,1990年第5期。

[5]王红旗:《指称的含义》,《汉语学习》,2011年第6期。

[6]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汉语学习》,1990年第1期。

[责任编辑 全红]

H039

A

1002-2007(2012)03-0058-04

2012-03-10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09YJA 740048。

1.高林波,男,吉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2.王艳,女,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四平136000)

猜你喜欢
婢女丫头
婢女与羊
婢女与羊
婢女与羊
老头与丫头
想害谁就喊谁万岁
为何称女孩子为『丫头』?
糊涂丫头
佛教小故事
丫头,你要坚强 但不必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