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轩 龙星源
(河池学院 外语系,广西 宜州 546300)
材料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口语化,语言比较简洁,讲究逻辑性。短文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的把握,对文章细节处的理解,或者是对文章里面提到的某一个问题、情况、观点的理解和概括叙述以及分析消化。短文后面所提出的问题通常都是常规而且直观的,学生能够直接从短文中获取信息,找出答案。紧跟在听力短文后面的问题通常就是整篇文章的意思的总结和概括,学生经过对选项的浏览阅读,可以大概判断出全文的内容,预估出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1]记叙文通常是根据时间顺序或者是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的,考题也是按照这个顺序出的,并且考题中也往往会涉及到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细节,常用的引导词便是when,who,what,how,等等。说明文的题材相对于记叙文而言丰富很多,来源广泛,文字通常简单易懂。说明文通常的提问形式都是以客观题为主,根据事实来提问,而且问题的答案也比较容易在听力材料里面找到。议论文的内容相对于前两种而言更贴近生活,来源通常是时政焦点,其一般顺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摆出观点。这类文章的难点在于理解起来比前两者都要困难得多,考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或许能够帮助考生理解意思,找出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但是由于题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考生可能理解了意思,却回答不了问题。
一是对全文大意的理解和推断,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二是对全文某些具体细节的理解和推断。这种题型往往包含一些十分具体的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事件、人物、数字、排序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原因,也会包含一些判断正误的问题,如:When did the man come to… ?三是对文章中出现的某个具体词句的解释和理解,如: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saying… ?四是对说话者各自态度和观点的理解和判断,如:What does the speaker’s attitude to… ?
短文部分和前面的长短对话不同。对话不论长短,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下面提出的问题也通常不会是直接能够从听力材料中找到答案的句子,学生在认真审题、听题之后,做出了一定的理解,才能进行推断,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结论。而在短文部分的测试过程中,学生需要打起精神,不可以漏掉任何一句话,因为他们听到的极有可能就是题目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听懂、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每个细节,然后寻到答案。[2]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预估听力材料的内容和将会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且实用的答题技巧,它主要有下面这些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接下来会听到的文章类型和将会提出的问题,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在学生听的过程中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让学生熟悉文章的背景知识,并且提前做好准备,能够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提高对语音的辨识度。比如说,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看到一些平时经常出现但他们一时之间很难反应过来的单词,有了这种提前的阅读,那么再听到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也更能够听懂整个句子甚至段落的意思,这样一来无疑可以增加对听力材料的整体把握,也就提高了考试的正确率。提前浏览让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寻找答案,知道问什么,才知道该听什么,也才能知道该答什么、怎么答。学生提前浏览试卷上的选项,对他们预估整篇文章将会提出的问题也是有帮助的。由于每一道题目的选项都是根据问题拟出来的,所以了解选项就等于对题目了解了一半。另外,考生在浏览试卷的时候,还会发现一些题目下面的选项其实大致的结构都十分相似,只有几个词做了微小的改变,那么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判断,这些做了微小改变的地方,就是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听力过程中需要特别留心的地方。
文章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的。论点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主旨,在一篇文章中,论点通常都会用一句话概括,这句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对整篇文章意思的高度概括。所以,如果能够准确无误地迅速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无疑可以帮助考生更为精准地把握和理解这篇文章。[3]这种中心句通常会出现在两个地方——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其中前者居多。这样做的道理在于,中心句在一开始就摆出来,能够简化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让考生更快地猜到全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一定要留意听力材料开篇的那几句话,特别是第一句话。另外,所提问题中的第一个,往往就是针对文章的主旨和论点提出的。有时候一篇文章的中心句也会出现在文末,作为收尾和总结,也就是说这篇文章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叙述方式。遇到这种文章,提前浏览选项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开始听之前就理清思路。
关联词不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能够让作者表达得更为顺畅,同时也能够帮助考生在听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观点之间的联系和转变。英语中常用的关联词有以下几种情况:first,second,third用来表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moreover,besides用来表明递进或者例外关系;for example用来举例说明;similarly,likewise用作对比;however,but,yet用来表示转折关系;as a result,therefore用来表示因果关系;here,above,below 用来表示地点和方位;of course,certainly,to be sure,obviously用来突出强调;in other words用来表示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if,unless,even if用来表示条件和假设关系;generally speaking,in general用来表示一般概括和总结的关系;incidentally,by the way用来表示顺便说一句;in short,in brief,to sum up,to summarize用来总结、概括或陈述观点。每一类关联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意思和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若考生很好地掌握这些词之间的区别,就能够利用它们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回答判断主观态度或者客观事实的是非题时就游刃有余了。
笔者详细地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中短文部分的主要特点,并介绍了具体的答题技巧。不过,仅仅掌握答题技巧和应试方法是不够的,还要在平时多多练习,才能够在听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毛明勇.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会话含义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杨茜.大学英语新四级听力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3]周梅艳.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题型和答题技巧[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