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视域下导游语言策略研究①

2012-04-01 02:01:39谢新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旅游者导游旅游

谢新暎

(宁德师范学院 旅游系,福建 宁德 352100)

旅游者在外旅行,与其接触最多的就是导游,所以导游的语言素质,对于旅游者的情绪状态有着非常强烈的激发与导引作用。基于这种微妙关系的认识,很多导游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旅途气氛,乐化旅游者的在途情绪,提升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便经常运用诙谐幽默的导游语言策略,在谈话中适时引爆笑点,带给旅游者轻松愉悦的情绪。一般而言,导游语言的幽默策略,虽然不乏无聊戏谑、插科打诨的逗闹之策,甚至还包括某些身体笑话、情色段子的成分,然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机智风趣,才是真正拉近与旅游者心理距离,体现导游语言文化格调的关键。诚如刘勰在论述“谐隐”时所指出的:“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1](P12)因此如何结合旅游现实情境,依据语言交流的基本规律,采取“亦庄亦谐,迎上合下”的导游语言幽默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打破文辞时空局限,强化语言错位效果

语言发生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指向间存在着有机统一的关系,这既是言语表达者个体思维结构运作使然,也是外在环境渲染的必然,并且在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看似松散实则严密的发生规则,而这也成为人们同一化判定语言合理性的标杆。然而当语言在具备强烈工具价值的同时,作为特定情绪下的激情化产物,其对于规则的恪守也存在相对程度的背离。因此在导游语言的幽默技巧中,就包含着打破文辞的时空局限,刻意营造时空错位的效果,通过现实与想象中的张力迸发,达到既定的修辞效果的策略,通过古代事件现代化、现代事件反古化这样一种文雅的“张冠李戴”,显示特殊的语言情趣,以获取幽默诙谐的修辞效果的技巧。

一般而言,人们将“关公战关公”看做历史旧案,把“秦琼战秦琼”视为逻辑必然,但是导游通过文辞时空局限的打破,语言错位效果的展开,将“关公战秦琼”这一历史伪命题逻辑化置放到特定话语情境中,一种反向性的主体思辨便为“关公战秦琼”的发生构建起了非理性的逻辑基础,并且在这种非理性逻辑建构的基础上,导游又塑之以生动、有趣、活泼、意外等表现形式,以一种周星驰无厘头喜剧式的时空交错,在动态的交互中打破了视听思考的平衡,达到了悖情悖理,却又离经而不叛道,令人喜笑颜开的绝佳“笑”果。而且这种幽默与诙谐,因为意蕴的深入浅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旅游者对于导游话语的二度思考,进一步体验它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合理性,从而达到“笑”果反刍的积极效应,例如:

再说说佛教中的神灵。……杰出代表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是佛国的最高统治者,是第一把手,与我国的孔夫子是同时代的人。……其次再说菩萨。……其地位仅次于佛。据说,释迦牟尼未成佛时,就曾以菩萨自号。大家知道,第一把手一般是不做具体事的,他主要是把握方向,制定大政方针。那么第一把手佛祖发话,谁来贯彻呢?那就是菩萨。菩萨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佛祖,拯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永享天福。[2](P1)

导游在运用语言与旅游者交流的过程中,“最高统治者”、“第一把手”、“把握方向”、“制定大政方针”、“发话”、“贯彻”、“主要职责”等词语巧妙地运用了幽默策略,打破了文辞的时空局限,将古代不可能出现而现代又极为流行的语词以变种的形式构建了特定情境下发生于某种场景的合理性,并且这种看似荒诞的场景具有较低的思考难度,让旅游者听得懂,听得乐,引导旅游者通过思考联想体味到荒诞背后的合理性,从而达到了极强的幽默效果。

这种导游语言的幽默策略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因此用例也较多,比如:调侃李白有众多超级“粉丝”[3](P1);老天爷忽悠了老百姓(因为酒泉不仅没有酒,还是个不毛之地);紫云大殿的飞天不管佛祖“办公时”还是“下了班”都提供“五星级的服务”[2](P46~47);寺庙里的韦陀和弥勒佛靠背而立,各司其职,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2](P41);未来佛弥勒佛是佛祖指定的“法定继承人”,等佛祖“退休了”,就“走马上任”[2](P50);济 公在碧云寺罗 汉 堂的房梁上“定居[4](P3);西王母的侍女是新疆的第一批“纺织工人”[4](P360~361);瑶池仙境中的石牙塔林是王母和七仙女的“更衣室”以及仙女们美丽的“百褶裙”[3](P140),等等,都是运用了打破文辞的时空局限的导游语言幽默策略,都收到了极好的语言表达效果。导游若能把这种导游语言的幽默策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必然能产生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

二、仿摹习语用词格式,实现语言超常规嫁接

仿摹习语的用词格式不仅能够起到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而且让人记忆深刻,因此在广告语言中经常被运用,也是导游幽默语言中经常使用的策略。这种幽默策略主要是指导游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依据现实的话语场景和旅游者的文化水平、知识层次、心理现状等[5](P10),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将某些因为名人使用或者世俗流行而产生相当认同度的语词或整篇话语的结构形式进行颠覆性处理,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从而使其与原来的真实文本内容产生疏离,造成反差,以获得幽默效果的修辞策略。仿摹习语的技术价值虽然在“仿”上,但是并非简单的模仿,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而是在自己的语言中融入了新的思想,实现了内容维度实质性解构基础上的重构,其产生的幽默效果带有极强的创造性[6](P2),因此仿摹习语的手法,在导游语言的幽默策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导游语言仿摹习语的手法可以分为对某个习词的仿摹与某个习句的仿摹。

(一)习词的仿摹

习词的仿摹,是指导游在特定的旅游环境下,针对旅游者所习惯知晓的某个特定词语进行词根性的再造与转化的导游幽默修辞现象。这样的幽默修辞方法,短小精悍,相对灵活,虽然在整体的语篇上并无较大的改动,然而习词仿摹的出现,却能够起到语义转化支点的作用,令导游语言的整体幽默指数得到较大提升,例如:

南京城,六朝古都,就应该是帝王城!南京人,那可不得了,每个人的称谓都有着帝王之后的做派,与外地人那都有云泥之别,逮谁您都得叫“哥”,卖面的叫“面哥”,卖车的叫“车哥”,道上混的更是“大哥”,政府的头头脑脑称为“官哥”。不论是不是大款与权贵,南京人个个都不简单。

生活中当以“哥”进行称谓的时候,总是体现了一种尊重与认可,这是现实人情伦理的一种规范,因此是相对严肃没有任何笑点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理念也在不断嬗变,原来的传统习词也发生了内部性的解构,出现了众多转化性的用法。2009年开始,一个“哥”字在网络上呈现出一派畸形的繁华景象,“犀利哥”、“鱿鱼哥”、“奋斗哥”、“春联哥”、“大衣哥”、“井盖哥”、“托举哥”、“表哥”……不一而足,因此当导游把握时代流行脉搏,以“哥”为词根进行场景化的再造时,一系列习词仿摹的出现,散布在导游的整体语篇中,以排比的方式集体铺展开来,就有了一种戏谑性的调侃驳杂于其中,加之表达上的新颖生动,幽默效果也就自然体现了出来。

在成篇的导游词和导游现场讲解中也不乏仿词的生动用例,比如“望鞋兴叹”(福鼎太姥山金龟因未能得道成仙,不能载着太姥娘娘的绣花鞋上天)[7](P8)仿摹望洋兴叹,“雪了‘吃耻’”(李鸿章因吃冰棒闹了笑话,为报一箭之仇,请法国人吃过桥米线,让其出洋相)[2](P25)仿照雪了国耻、雪了耻辱,“低原反应”(旅游者进入西藏有高原反应,导游在接待西藏来的旅游者时询问其离开西藏到旅游地是否有低原反应)[2](P181)仿拟高原反应。在提倡低碳和“哥”方兴未艾的当今时代,“低碳哥”(指没房没车没女朋友者,常用于导游自我解嘲或对旅游者的调侃)既是以“哥”为词根进行的仿摹,也是以“低碳”为词根进行的仿摹。这些活生生的实例都是这种别致的习词仿摹策略较好的运用,既增强了导游语言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又起到了新颖别致、简洁凝练、幽默诙谐的修辞效果。

(二)习句的仿摹

习句的仿摹,实际上与习词的仿摹大同小异,只是在仿摹的载体上,主要侧重的是对具有较高认知度的语言材料,如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进行解构与重构,以此派生出新的句意内容,从而产生反差,制造幽默的效果。导游在运用习句的仿摹时,一般将其作为导游词解说的升华之笔,因此围绕习句仿摹的这个笑点,会铺设一定的关联语境,透露部分的文化细节,以加大习句仿摹的可认知度与对比度,从而进一步渲染仿摹的幽默诙谐色彩。一般而言,在习句的仿摹中,中国的古诗词与媒体广告用语成为最多被仿摹的对象,并且在社会信息化建设深入的今天,诸多兴起于网络之上的流行用语,因为其时尚性与流传度也成为当下仿摹的热点,例如:

大家好,想必车上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杭州,然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定是耳熟能详了。我叫王天阁,是本次诸位杭州行的导游,不过希望大家不要迷恋“阁”,因为我真的是个传说。但是,大家无须担心,也不必惊慌,我一定会为大家做好各种服务,因为杭州是个值得信赖的城市,一定会使您体会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祝愿杭州的美山美水还有美人,能给您一份美丽的心情,并祝愿她伴随您一生一世。

这段开场白显示了导游极强的习句仿摹能力。首先是将网络上极为流行的话语“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别出心裁地结合导游员的名字进行了灵活改变,不仅以幽默的方式将自己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而且因为话语的时尚性,很容易获得年轻旅游者的共鸣,拉近与这部分群体的距离;其次巧妙地将旅游者耳熟能详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转变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让远游的旅游者感受到在他乡的温情,展现了导游幽默诙谐的机智与才能。

成功的习句仿摹需要导游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语言功底,如团友相处多日用“劝君更尽一杯酒,祖国处处有故人”(仿拟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P174),描绘海南的根雕是“此物只应海南有,他处可曾几回见”[8](P1)、三潭印月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模拟套用杜甫《赠花卿》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9](P9),介绍川菜的特点是“祖国江山一片红”(仿拟20世纪60年代的珍贵邮票祖国山河一片红)[8](P114),葡萄沟的葡萄让旅游者“日啖葡萄三百颗,不辞长作高昌人”(仿拟苏轼《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2](P59)等,这些习句的仿摹仿得巧妙,仿得生动,不仅使人联想到那些琅琅上口,体现我们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诗词歌赋,在两相比照中品味其中的意境,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导游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幽默感,充分体现了导游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转化话语理解角度,形成思考的逻辑位差

语言作为特定信息的载体,发挥着对外在事物客观描摹的作用,然而语言作为人脑机能的特定产品,在表述的内容与形式上又具有相当强烈的主观化色彩。这种主观化、个性化的表述所产生的解读差异与一般化诠释之间的语言张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令接受者产生巨大的思考落差,为幽默的产生提供有力的施展空间。基于这种角度,在导游语言的幽默策略运用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对于特定话语的场景化改造,即利用词语的多义特点,别出心裁地另加解释,令其产生出与常态用法相背离的解读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导游在与旅游者的交流中,对于彼此之间沟通的信息,故意制造出一种义群混乱的效果,用词语的固有、常态的语义来映衬场景化的用义。这种主观、良性的思维方式异化,打破了旅游者对于语句固有释义的理解思路,从而调动旅游者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一定的心理矛盾,以吸引旅游者思考的注意力,进而获取一种形式乖谬、实体合理的语义思考效果,令幽默诙谐的效果呼之而出,例如:

在落霞壁上面还有个灵气穴,据说有缘之人在灵气穴前许个愿,然后随便捡起河滩上的幸运石往里投,只要投三个中两个,即可心想事成。大家不妨前去“投石问路”,预测一下自己的前程命运。[7](P241)

在这个例子中,导游把投石问路进行一定的加工转换和重构,以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来映衬旅游者用幸运石来预测自己的前程命运。这种转化角度的释义,令旅游者在思考中产生思维落差与跳跃,幽默效果就在这种落差中巧妙形成。

相似的用例还有“登堂入室”(用“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来映衬重庆火锅从江边码头走上了各界名流的餐桌)[8](P157)、“老当益壮”(用“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映衬菠萝蜜树龄愈大,果也愈大,木材也愈坚硬)[8](P117)、“呼风唤雨”(用“神仙道士的法力”来映衬在西岭雪山阴阳界上大声疾呼就可以招来大风大雨或电闪雷鸣)[3](P62)、“惹火烧身”(用“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毁灭”来映衬西岭雪山的猴子给旅游者带来的麻烦)[3](P57)、“重见天日”(用“重新见到光明”来映衬经历倒仆湮没后见到了清源山“第一山”碑刻)[7](P79)、“弃暗投明”(用“比喻与黑暗势力断绝了关系走向光明的道路”来映衬在黑暗的角落里封藏了几十年的大铜佛移立于佛香阁的大石台上)[4](P3)、“不劳而获”(用“不劳动就索取”来映衬泡馍店有了掰馍机,食客便不必自己动手掰馍)[4](P360~361)、“原形毕露”(用“本来面目完全暴露出来”映衬九龙壁琉璃砖原来的样子显露了出来)[4](P366~368)等,这些用例精巧新颖,情趣盎然,在幽默诙谐中能引发旅游者丰富的联想。

总之,转化语言的思考角度,在表达上多具生动性、趣味性,在接受上,由于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对词语的常规语义规约进行了出人意表的突破,原语义与新语义的反差造就了接受者心理的落差,使其注意力为之骤然集中,细一思量,不禁哑然失笑,从而获取一种幽默风趣或讽嘲快意的审美享受。所以,在导游语言中恰当地运用这种幽默策略,能够更好地激发旅游者的兴趣,而且还具有活跃气氛、协调关系之妙用。

四、结语

旅游活动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休闲娱乐、怡养身心、开拓视野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优化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促进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游工作是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游个体素质的现状对于旅游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品牌认同度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导游的整体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们的语言素质。在各种不同风格的导游语言中,幽默风格在给旅游者带来快乐的同时,因其魅力独具,“笑”果显著,成为旅游者最为喜欢的一种风格。因此,在导游活动中,很多导游就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了各种导游语言幽默策略,不断在变化的旅游环境中制造幽默感,逗乐旅游者,从而给相对疲惫的旅游过程带来了轻松惬意,让旅游者具有了更多回味思考的空间,为其对旅游的整体认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王连义.幽默导游词[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张中朝.天府四川——四川导游词精典[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4]韩荔华.实用导游语言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5]韩荔华.导游语言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6]何新祥.广告语言修辞策略[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7]福建省旅游局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福建省主要景区景点导游词[M].福州:福建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2005.

[8]黎泉.旅游特产导游词[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9]钱钧.华东黄金旅游线导游词[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旅游者导游旅游
寻找火星导游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8-06 15:39:52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奇妙博物馆(2021年2期)2021-03-18 03:29:57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女子世界(2017年4期)2017-04-13 19:36:33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决策探索(2014年6期)2014-04-22 01:37:58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