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籣
(珠海翠前北路二街128号广东 519071)
郴州和彬县是两个地名。
“郴”和“彬”字形相近,常被误用。两年前,有学生问我东汉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是哪里人,我说是湖南耒阳人。《水经注》说耒阳有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这时,学生拿出一本《新华词典》(1989)给我看,上面说蔡伦是“湖南彬县”人,问我是怎么回事。《后汉书》说蔡伦是桂阳人,指的是桂阳郡,耒阳隶属桂阳郡。《水经注》:“郴,旧县也;桂阳郡治也。”“湖南彬县”当为“湖南郴县”之误。后查2001年版《新华词典》已做了改正。此外,如:《语文报》举办课堂教学论文赛,湖南郴县一中有人参赛,但在获奖名单中也成了“湖南彬县一中”(见该报1994年12月26日第八版)。唐杜甫有《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一诗,《汉语大词典》引用该书证时,也把“郴州”误写成了“彬州”。
查《汉语大词典》,“郴,春秋楚地名,秦置县,属长沙郡。隋唐称郴州,五代后晋天福初改敦州,不久复回。公元1913年改县。在今湖南桂阳东。秦末项羽徙义 帝 都 郴,即 此。……”又,“湘累……2.借指因罪被贬黜的人。”书证引宋苏轼《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玉堂给札气如云,初起湘累后佩银。”王十朋集注:“舜民……责郴州酒税,郴属湖南,故以湘累称之也。”宋秦观曾被贬郴州,《踏莎行·郴州旅舍》是他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词,其中就有:“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另有“橘井”,也是个与郴州相关的典故,为良医的誉称。相传,苏耽是我国西汉一个民间医生,桂阳郡城(今郴州市城区)人。他生于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七月十五日,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五月十五日,乘鹤上天成了仙。成仙前对母亲说:“明年疾疫,庭中井水,檐下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后果如此,远近皆取井水橘叶治疗,救活者千百人。这就是“橘井”的由来。亦称“苏耽井”、“苏耽宅”、“苏君迹”,事见晋人葛洪《神仙传·苏仙公》。“橘井”即是郴州的名胜古迹,也常以之代称郴州。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诗中用“橘井”以切郴州。此外,诗中说的二十三舅崔伟也确在郴州任录事参军,《郴县县志·职官上》有载:“崔伟,大历五年(770)摄郴州守。”杜甫一生未到过郴州。大历五年春,他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杀湖南都团练使兼潭州刺史崔瓘。杜甫被逼携家出逃避难,即欲往郴州投奔舅父崔伟。但最终并未成行,并于当年仲冬病逝。
综上,郴州,毋庸置疑;彬州,子虚乌有。
“郴”、“彬”,字形相近,前述都是郴州与彬州的纠缠,下面来看看彬县同郴县的误用。向熹《诗经词典》(1986)介绍古代周国时说,周多次变迁,传到公刘时迁到豳。其注释说豳就是今“陕西郴县”。误!湖南郴县,怎么又到了陕西?豳,也作邠。1986年10月,国家语委发布的《简化字总表·附录》明确说明:陕西邠县今改彬县。可见,“陕西郴县”实系彬县之误。
总之,现在,只有彬县而无郴县了。其一,因为从1995年起郴县已被撤销,大部辖境划归郴州市苏仙区。其二,只有郴州市而无彬州市,郴州市为地级市。其三,地理位置一北一南,彬县在陕西,属北方;郴州市在湖南,属南方,历史上的郴县与郴州市互相关联。其四,“郴”、“彬”,字形相近但不相同;读音各异,“郴”,读 chēn;“彬”,读 bī n。
“郴”、“柳”,字形也相近,郴州与柳州也有被误用的例子。《童区寄传》是唐柳宗元的名作。区寄是哪里人呢?有说郴州的,也有说柳州的。孰是孰非呢?
查《辞海》、《辞源》,“荛”字条下皆说,区寄,“郴州荛牧儿也”;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童区寄传》也如此。但宋人李昉等《文苑英华》卷七九四所选《童区寄传》则说,区寄,“柳州荛牧儿也”。《古代汉语词典》(2005)则骑墙,是书“荛(蕘)”字条第二义项“割柴草”的书证引唐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但在“儿(兒)”字条第一义项“孩子”的书证却为:“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
《童区寄传》:“墟吏白州,州白大府。……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查《旧唐书·德宗纪》,颜证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由桂管防御使迁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由此看来,“墟吏白州”的“州”,指的是桂州。桂州,今广西桂林,唐属“岭南五管”的桂管所在。唐高宗时,岭南地区置广、桂、容、邕、安五府节度使,统属广州都督府,称“岭南五管”。郴州,今属湖南,唐属江南西道潭州中都督府。桂州在郴州之西,相距不下四百里。文中说,区寄被两豪贼劫持逾四十里至墟所,此墟所当在柳州,柳州为桂州所属之地。章士钊《柳文指要》:“世传柳集各本,皆一律作‘郴州’字。案‘郴’、‘柳’两字,偏旁相同,集或旧是‘柳’,因年久漫漶,字讹作‘郴’,大是可能。”
基于上述,十一岁的区寄反豪贼获胜,事在柳州境内。童区寄应是柳州人,不是郴州人。
字形相近,是郴州、彬县、柳州这类地名纠缠致误的原因之一,然而,人为因素也是致误的原因之一,古人不好说,今人当可更细致,认真些,以避免讹误的延续。
1.《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001.
3.向熹.诗经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