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2-04-01 08:47:26
超硬材料工程 2012年1期

金刚石产业链投资分析报告

产业链简介:金刚石产业链自上而下分别为石墨、单晶、微粉、聚晶复合片、金刚石制品。目前,我国50%左右的单晶用于生产锯切工具。根据聚晶制品应用领域的不同,聚晶复合片又分为石油开采用、矿山开采用、刀具用、拉丝模坯。金刚石制品分为单晶制品(磨具、锯切工具)、聚晶制品(地质钻头、刀具、拉丝模)。

下游应用领域介绍:磨具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领域IC芯片加工、汽车领域发动机加工、空调及冰箱压缩机加工、刀具加工等;锯切工具主要应用于石材工业、建筑工业;钻进工具主要应用于矿山、石油开采;刀具主要应用于车床加工。市场空间预测:2011年国内单晶市场需求约为94亿克拉,未来两年增长率11.33%、10.33%;2011年全球石油复合片需求78亿元,未来两年增速12%;矿山复合片92亿元,未来两年增速12%;刀具复合片132亿元,未来两年增速45.33%。

行业投资建议:最看好聚晶复合片领域。我们通过测算预计:未来单晶新增供需呈现恶化趋势,单晶价格下跌是大方向,价格下跌抵消部分产量增长,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将放缓。单晶价格下跌有利于聚晶生产的成本降低,同时由于下游制品企业小而多,再加上聚晶生产企业技术壁垒较高,聚晶企业对下游议价能力较强。因此,我们判断处于中间环节的聚晶复合片领域未来在产业链条中发展趋势向好。且由于国内聚晶企业面临广阔的市场替代空间,龙头企业有望凭借稳定的质量和优惠的价格逐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从而快速崛起。

公司投资建议:基于公司估值、行业发展和未来成长速度,强烈推荐黄河旋风,推荐四方达、豫金刚石。我们对3家公司的推荐排序:黄河旋风、四方达、豫金刚石。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增速下滑超预期、国产复合片客户认可程度低预期从而新项目进展缓慢。

(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高品级金刚石合成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新春伊始,传来捷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联合申报的“触媒法合成高品级金刚石关键设备与成套工艺技术开发”项目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代表单位和项目组接受颁奖,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触媒法合成高品级金刚石关键设备与成套工艺技术开发”项目由企业、高校、研究所三方合作完成。该项目针对国内外高品级金刚石优质高产技术难题,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经过多年的联合研究,在金刚石生长条件、专用设备、原辅材料、合成工艺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开发和集成创新,解决了高品级金刚石难以优质高产的问题,结束了数十年来高品级金刚石依赖进口的历史,使我国高品级金刚石制造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本文来源:磨商网)

PCD及应用

PCD和PCD/CC是生产中最常用的金刚石材料,它不仅适用通常机械加工领域,还广泛地应用在汽车、摩托车、高速列车、石油、化工、建筑、木材加工以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在汽车和摩托车领域中,PCD和PCD/CC适用于加工发动机铝合金活塞的裙部、销孔、汽缸体、变速箱、化油器等耐磨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大多是含矽量较高(Si>12%)的铝基复合材料,其内高硬度的硬质颗粒(如SiC的硬度高达3000~3500HV)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犹如砂轮中的磨粒一样会对刀具的切削刃起刮磨和冲击作用,而使刀具的切削刃很快磨损。硬质颗粒的硬度越高、颗粒的尺寸越大、颗粒的数量越多,则刀具磨损越快。因此,用传统的硬质合金刀具很难进行加工,刀具寿命很低或根本无法使用。金刚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硬物质,实际使用证明,它是加工铝基复合材料的最佳刀具材料。

用PCD金刚石制作的刀具加工铝基复合材料,其切削速度可达800~1000m/min,刀具寿命可比硬质合金刀具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0.025~0.012μm。

用PCD(或PCD/CC)刀具加工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时,切屑成粉状,切削温度低,且切削长度为K类硬质合金刀具的10倍,而磨损却不到硬质合金刀具的1/3。

PCD(或PCD/CC)刀具也适用于加工预烧后的硬质合金和耐磨的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橡胶、石墨、玻璃和各种耐磨木材等。

目前PCD刀片不像硬质合金那样在国际上有统一的分类,各生产厂都有各自的品种与牌号,使用时须参照厂家样品来选择。

(慧聪五金网)

《超硬材料工程》论文编排一般要求

本刊作为国内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期刊,论文的编排格式须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编排,请大家按此格式统一编写论文。

(1)凡正式的论文须有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等,这部分须有中英文对照。此外所有图和表须有题名,且题名也须有中英文对照。

(2)每篇参考文献,要求注明在文章中的使用位置;参考文献,必须方便读者查找,至少要能找得到,一般包括作者名、文献名及文献出处三个部分。

(3)除少数特别优秀的文章外,论文全文一般要求控制在5页(A4纸5号字)之内,用Words文档编排;摘要根据文章的长短一般要求200~300字,有中英文对照,用第三人称叙述。

(4)投稿须留下第一作者简介,并留下有关电话及邮寄的联系方式。

以上为投稿本刊论文的一些基本要求,详细编排细则可参考国标GB/T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