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众社会实践的契合*

2012-03-31 20:55王艳楠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二者逻辑民众

王艳楠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众社会实践的契合*

王艳楠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期,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以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二者契合的路径依赖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更依赖于民众能动的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这样,在“实践第一性”的哲学观作用下,才能形成二者的彻底契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契合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指导我国当前社会实践,起到方向性、技术性的作用。方向性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而技术性则在于该经济学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期,应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以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之所以提出本文主题,主要基于这样几点考虑:(1)不同流派经济学思潮作用于目前宏观改革,使得在改革进程中充满着争论和博弈状态;(2)“言必希腊”的思想意识,又使得着部分人习惯于运用西方“启蒙思想”,逻辑演绎出当前各项事业发展的路径结构,却无视我国的国情与民情。正因如此,加深对现阶段民众社会实践的任务及理论指导性的理解,便成为十分必要的事情。

一 本文主题的立论基点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是晦涩的,而实践则是丰富多彩的。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便是:人的意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指导着社会实践。由此可见,评价一种理论是否科学或者正确,关键在于考察它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程度;并且,一种科学的理论还具有开放性的特质,能通过实践的检验来纠正理论中的误区。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主题的理论基点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二者契合的逻辑起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经济学哲学观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来重视对现实经济事件的考察。根据马克思经济方法论的要义: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方法;由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深刻体现了“实践先于理论”的事实。因此,我国民众的社会实践内容,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肥沃土壤。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并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手段,生动演绎出我国民众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手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原理,只有通过“中介”转化为“中国具体”,方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二者契合的逻辑起点便体现为:中国民众社会实践的内容。

(二)二者契合的逻辑自恰

如何形成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则是满足二者契合的逻辑自恰性。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其中面临着诸多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问题。然而,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事实,却证明了黑格尔命题的正确性:存在既是合理的。而此时的“存在”则可理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存在性。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如何来理解当前我国民众的社会实践形态,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性,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传承。因此,实践第一性的逻辑起点,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创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则指导着民众社会实践的进行。这样一来,二者契合的逻辑自恰性则天然存在着。

(三)二者契合的逻辑展开

我国已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陷阱”。根据拉美国家的发展经验,一国人均GDP若达到3000美元左右,她将出现贫富差距拉大、面临经济发展瓶颈的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问题。面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关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被逐一实施。不难看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完成对当前诸多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已成为学界和政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二者契合的逻辑展开便体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动对民众社会实践新问题的解决;同时,在一系列新问题的解决基础上,充实、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

由上可知,本文的立论基点,实则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

二 当前民众社会实践的任务

“历史是人民推动的”这一命题不假,但是单就个体的推动而言,却无法洞察出历史的未来走向。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的方向却内在于人民推动的合力使然。由此不难理解,当前民众社会实践的任务,仍受到历史主题的决定。

(一)经济基础领域的实践任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处于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期。从实践反馈不难知晓,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以及重化工业特征的显著,有限的资源储备已难以支撑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在国际范围内的能源争夺战,也导致我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变得微妙。由此可见,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已成为必然选择。在国家一系列财政政策推动下,关乎绿色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逐渐植根于民众的意识形态里。以此为推手,经济基础领域的实践任务也就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中成型了。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居住环境的构建等,都成为民众社会实践任务,也体现了当代历史主题的核心要义[1,2]。

(二)上层建筑领域的实践任务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上层建筑分别由政治、思想、文化、法律等要件构成。从民众的社会实践性来看,思想文化领域则是主要的载体[3]。目前,中央做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决策。不难看出,伴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显得滞后了。究其根源实则在于,积蓄在民间的文化素材已被人为的忽略,忽略的原因则是部分民众在思想意识中的虚无主义使然。在此背景下,民众实践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已有传统文化的扬弃与传承,还包括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从以上阐述可知,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指导当前民众的社会实践,构成二者契合的出发点。而这也正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特质的现实素材。

三 任务导向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要求,确定了在与时俱进中应准确把握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来拓展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发展观”方面

正如温总理前不久在广州视察所讲的那样,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起头来,坚强不倒。这一讲话尽管是对小平同志原话的复述,却是上层建筑对中国未来发展之路的再次定位。而建立在这一定位上的视野,却深刻反映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继承。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到了经济全球化问题:在资本的逐利性驱动下,作为资本人格化的代表——资本家,忙于在全球寻找商品市场。而那时的预见早已变为现实;与此同时,中国在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上,已使自身成为了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极。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含的发展观,必然为我国民众的社会实践建构起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4]。

(二)“人本观”方面

我国在发展经济时,曾在一段时期里忽略了人的需要。这一后果,必然导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出现马太效应。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改变上述现状则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马克思指出,经济发展的目的应是人的需要;恩格斯指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是: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过去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见物、不见人”的认识,只是一种误解。因此,如何将“人本观”植根于国家各项事业的政策制定之中,便成为当事主体需要直面的课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更需要继承。其中的“发展观”、“人本观”,自然就成为与民众社会实践相契合的元素。

四 二者契合的路径构建

一种理论能否被民众所掌握,不仅取决于它的科学与否,还在于它是否被民众所理解。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应仅处于学术范畴,更应在中国化之后形成中国民众的思想文化素养。二者契合的路径构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面向民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简明化

民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然而,当他们面对内涵深刻并广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却束手无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针对民众的接受能力将该理论简明化。这里需要注意,简明化不应理解为通俗化,更不能变成庸俗化;而是在保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按照逻辑起点、逻辑自恰、逻辑展开的路径,充分与当代实践问题相契合,并以具体、形象的事例来帮助民众理解[5]。

(二)面向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化

民众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暂时性、突发性、零散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仅从内容体系简明化上满足民众的需要,还应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形态。针对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解释性、启发性的语言风格和章节布局,便能加深民众对实践问题的理解。最终,指导他们攻克这一系列的问题。

综上所述,二者契合的路径依赖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更依赖于民众能动的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这样,在“实践第一性”的哲学观作用下,才能形成二者的彻底契合。

[1]孙艺铭.虚拟实践观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创新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周荫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8).

[3]殷石龙.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J].云梦学刊,2010,(1).

[4]马毓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社科纵横,2010,(10).

[5]荆自立.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的新探索——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新探》[J].中州大学学报,1995,(8).

A81

A

1008-4681(2012)03-0043-02

2012-03-05

王艳楠(1983-),女,吉林双辽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校:简子)

猜你喜欢
二者逻辑民众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逻辑
创新的逻辑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