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双,权隆芳,指导:旷云祥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供养全身的生理功能,这对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脾被称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不足,则人体的整个免疫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容易感受外邪,而成脾虚基础上的外感病。临床上,这一情况极为常见。本文就脾虚外感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倡导“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1]之论,认为脾胃内伤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李东垣所谓的“百病”,当然也包括外感病在内。
1.1 脾虚外感的病机 关于脾胃不足而得外感病的机理,李东垣是这样论述的[2]:“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简单地说,就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所以容易感受风寒,而得外感病。
1.2 脾虚外感的辨治 关于其辨治,李氏在《内外伤辨惑》“(补中益气汤)四时用药加减法”中指出[2]:“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非正发汗,乃阴阳气和,自然汗出也。”他认为,患者如果本身有脾胃内伤的病理基础(如症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等),又见外感病之初的表现(如初起发热、恶寒等症);这个时候,应当用手触诊患者的肌肤,如果肌表发热,则为脾虚外感之“表证”,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李东垣认为,补中益气汤之所以能够治疗脾虚外感,其机理不在解表发汗,而在鼓舞正气,正气充足,自然就能够驱除外邪,达到“自然汗出”的效果。
由于在中医史上,李东垣独重脾胃,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所以,关于脾虚外感的论治,后世多以东垣为宗。然而,据笔者研究,在后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脾虚外感的证治已经初见端倪。
2.1 小建中汤证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学》教材[3]认为,“心”即为五脏之“心”,所以将“心中悸而烦”解释为“心中悸动、神烦不宁”。笔者认为,此处“心中”当解释为“胃脘”。其理由如下:1)小建中汤既然是“建中”,其主证的病位应在中焦脾胃;2)《伤寒论》中,在很多地方,“心中”一词,都是指胃脘,如“心中则饥”“心中温温欲吐”“心中饥烦”等[4]。所以,本证不仅有外感初期的症状,还有胃脘部悸动而烦的表现,且以后者为主。因此,其病机为: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安内攘外。
2.2 桂枝人参汤证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本证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表证误用下法,导致脾阳受损,故见“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此外,原有之表证仍在,所以,原文称之为“表里不解”。其病机为脾胃虚寒兼有表邪不解,治疗以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桂枝人参汤由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而成,用理中汤温补脾胃之阳气,加桂枝以驱散在表之风寒。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脾虚外感风寒之证,疗效可靠。
刘某,女,38岁,病起于某日外出劳作,到晚上8点才回家,途中汗出当风。第2天便觉得头晕,恶风寒,不欲食。就诊于当地医疗站,医生诊为伤暑感冒,用祛暑解表法治疗,效果不佳。刻下症见:面色苍白,语音低微,恶寒(时值炎夏,却必须用毛毯盖身),四肢发凉,近日饮食锐减,每天只能勉强喝点稀粥,头晕,体倦乏力。舌淡胖、苔白略厚,脉沉细。综合分析病人目前症状和体征,结合其发病原因及治疗经过,诊为脾虚(中焦虚寒)外感,用桂枝人参汤加黄芪、山楂、陈皮之类。药服1剂,患者恶寒减轻,开始有饥饿感,乃嘱其不要暴食。服完2剂,患者恶寒已不明显,饮食已趋正常,体力有增,但有时还觉疲乏,即以补中益气汤原方善后。药进2剂,病人已一切如常,可以下地劳作了。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形体劳役则脾病”[1],由上述病例可知,病人首先是过劳伤脾(也可能是原本就有脾虚的病理基础),进而又复感风寒,而成脾虚外感之证,用桂枝人参汤和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取效明显。
[1]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2]李杲.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3]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2.
[4]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