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张澜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

2012-03-31 12:34
关键词:成都思想教育

苏 蓉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 610106)

重温张澜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

苏 蓉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 610106)

张澜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他开放的办学理念、海纳百川的学术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思路,值得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思考。先生一生乐教施教,满怀爱国热忱,悉心培育英才;追求真理,为教育大义凛然、呕心沥血。这些闪耀在先生教育生涯中的伟大人格更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开放办学;民主治校;学术自由;伟大人格

张澜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我国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他宽容、忍耐、坚定、明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原则和为理想而顽强奋斗的精神让人敬佩,他开放的办学理念、海纳百川的学术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思路,更是值得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思考。

张澜先生一生正是中国历史大变革的时期,他的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他的思想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五四运动之前,张澜着重于接受新知识和反封建以及为新思想的宣传;五四运动后,在反封建的同时,极力宣传民主思想和革命意识,并致力于民主办学。在这个过程中,张澜先生也由一个晚清时的维新变法者,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思索进取,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转而成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并以民主为先导,倡导民主办学,主张学术自由,为学校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如朱德和罗瑞卿。

一 张澜先生开放办学、民主治校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早期的实践

1872年张澜先生出生在四川南充的农村,他的父亲张本清是一个教书先生,谨守着祖宗的规矩,将千年不变的课业,传授给他的弟子和几个儿子,并在若干年后收获了“农家五父子,一门四秀才”的美誉。而这一年包括詹天佑在内的中国第一批幼童留学生被派往美国,洋务运动方兴未艾,西学东渐蔚然成风。

张澜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鸿文书院学师范。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为他开放办学、民主治校等教育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日本的强大国力与发达的教育事业,对他启示颇大。张澜受维新思想影响,在中国留日学生中主张变法立宪,倡议慈禧还政光绪,被清政府驻日公使视为大逆不道,押送回国。教育救国,是当时最早觉醒的那一批中国人最热衷的事业,当现实暂时无法改变的时候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未来,为中国的未来造就一批新式的国民。要造就一批新式的国民,必先造就新式的教育。为此归国后,他积极献身于教育事业,几至倾家荡产。先后在南充创办了小学、中学、女校一系列完备的新式学校。1904年,他出任顺庆府中学堂学监,满怀教育救国的热忱,大刀阔斧地改革旧习俗,推行中西合璧的新课程,使得一所默默无闻的乡学成长为生机勃勃的近代新学堂。1905年,张澜赴成都任四川游学预备学堂训导长。1906年回南充,创办民立高初两等小学、南充县立高等小学和端明女塾,兼顺庆府中学堂监督。1911年11月,张澜出任川北宣慰使,与地方人士共同创立了南充县立中学。1922年,张澜复任南充中学校长。倡导学用结合,除普通课程外,增设农、工、医及师范等职业班,附设农场、工厂、医院供学生实习,并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军阀的横征暴敛。这对当时四川教育的革新起了先锋带动作用,吸引了大量进步青年前往求学。

二 张澜先生开放、民主、自由等教育思想在成都大学的实践和发展

(一)开门办学,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1926年张澜先生就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后,首先就提出了“打开夔门,欢迎中外学者来川讲学”的口号,广泛邀请各方人才进入成都大学讲学,他清楚地知道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办好学校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聘任各科系教师时,不论教师的政治信仰如何,来自何党何派,学历出自何校,来自何省何国,他都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少长咸宜,使得当时成都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还有其他党派人士;既有留美、留日的,也有留法留英和加拿大留学归国的;还有26岁即被聘为教授、委以系主任重任的年轻人。学校采用公开的人员聘用方式,公正贤明的选人方针与严格有效的用人制度,使学校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充分的保证,避免了任人唯亲、不合格教员滥竽充数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张澜先生在聘用人才上不拘一格,以民主办学为准则,保证了国立成都大学师资队伍的强盛实力。

(二)大胆改革学科和课程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张澜先生任校长后对学科和课程设置诸方面也大胆进行改革。除原有的文预科及理预科外,国立成都大学设置的各个科系都开始招收本科生,包括中文系、英文系、哲学系、政治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教育系等。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必修科与选修科两个大类。选修科目比必修科目多,而且科目涉及面广,这样为每一名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在某方面学有所专的学生得以尽快成长起来。

(三)努力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学制制度

遵循民主办校的精神,张澜先生亲自主持制定了《国立成都大学组织大纲》。大纲中规定,由校长、教务长、各科学长、总务长、斋务长、系主任、部主任以及图书馆馆长组成校务会议,它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有决定各科系及校部机构的设置、变更和撤销,审核学校预决算,制定、修整和废止学校规程的权利。大纲中还规定校长要定时召开各科系教授会议、教务会议、事务会议,以利于在发现学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后能够及时予以解决。为保障教职员工利益和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还制定了《教职员薪俸规程》和《教员延聘细则》,并组建聘任委员会,凡学校师资等方面的人员任免都由该委员会负责执行。聘任委员会由校长、教务长、总务长、系主任、院长及教授代表组成,议决方式为投票表决方式,以票数多寡决定取舍。委员会在每学期即将结束前开会,讨论和评定下一学期新聘教师的资格、待遇等问题,学校的高级职员同样须经过委员会审查核定后方能聘用,这样就保证了人员聘用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根据各科系的特点,学校还制定了文、理、法科通则。在张澜先生的努力下,国立成都大学在民主办校精神的指导下,一整套完整的学制制度得以建立,并贯彻实施,保障了国立成都大学在有效的管理体系下的发展。

(四)倡导学术自由

张澜先生认为: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学生对各种主义之学说均可尽量研究,以求真理之所在。言论思想不禁,人人得以自由辩求,不得因某某人研究某种主义之学说,而动辄入政治问题,不可胡乱扣帽子,攻其不当之名,那样做既违反学府性质,又损失学者态度,更不是明达大雅之士所应有的风范。在国立成都大学他倡导持有不同思想观点的学生进行自由论辩的学风,并形成了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自由民主的讨论氛围。当时在成大的学生中,因不同的政治思想形成了三个派别,即国民党的“健行社”、青年党的“惕社”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社”。1927年3月,成大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三派学生辩论演讲会。这次演讲会起因于国家主义派的“惕社”,为欢迎青年党的创立者李璜来成大任教,请李璜在会上进行演讲,以扩大他们的政治影响。社科社的同学向张澜建议,既然是演讲,那么他们也可以参加。张澜认为这样很好,决定三个派别的学生都请专家在会上演讲。演讲会这天,张澜以及学校的不少教授都来了,会场上除了本校师生,还有外校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李璜首先开始演讲,他说道,国家主义的发源地是法国,一个从前衰弱的国家,由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倡扬,国家逐渐强盛,并以此为例,要学生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来拯救中国。他还说,一个不独立的国家,什么都说不上,国家都处于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却侈谈民权、民生,什么主义也无能为力。杨吉甫教授代表国民党“健行社”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称,国家主义思想太狭窄,而共产主义的路走不通,唯有三民主义与国情相符,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实行。中共特支书记刘愿庵代表“社科社”发表演讲,针对李璜的演讲,他认为国家要独立富强,这很好,只是怎么才办得到?怎样建设富强的国家?他觉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必须反帝反封建才行得通;同时针对杨吉甫的演讲,他认为,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新三民主义,是同三大政策结合起来的三民主义,就是要联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要联合中国共产党,要依靠工农大众的三民主义,这样才可能打倒帝国主义,争得国家独立,只有全世界劳动人民联合起来,互相支援,共同奋斗,才能够真正反帝建国,才能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世界。刘愿安的演讲刚结束,张澜就站起来,带头鼓掌,以示赞同,并连连称赞道:“讲得好!讲得好!”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次演讲会是一次生动的具有说服力的政治教育辩论会,通过辩论,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革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国立成都大学,张澜先生倡导学术思想自由,允许教师们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来讲授课程。杨伯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授社会学,阐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张禹九在讲经济学时,讲演马克思《资本论》的剩余价值学说。在那个时代宣讲共产主义学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但张澜却予以支持,他说:“殊不知我们是研究学问,不是去加入政治团体。我们研究学问底人,只问是真理不是真理,合科学不合科学,绝不应该因为避免时忌,就不去探究经济真理。”在张澜先生看来,做学问应以追求真理为目的。正是出于这样一个观点,张澜对于持有国民党和国家主义派思想的教授宣讲他们的政治观点和唯心主义学说,也不持反对态度。

(五)引导学生关心政治,追求思想进步

张澜先生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个桠杈,不能在社会政治之外独立,必须随着社会和政治的不断改造和完善,才能完成教育的改造和完善。“中国学生对于这里改造环境开辟出路底事业,不独应该参加,还须引为自己的任务。因为这个直接关系于学生底生活,间接关系于中国底前途,并且这也就是中国学生完尽其推进社会、发达文化之智识者的天职。”他积极提倡和支持学生们组织学术团体及出版刊物。当年国立成都大学许多科系都有自己的刊物和团体:教育系有《现代教育》杂志和“教育学会”,历史系有《史学杂志》和“史学研究会”,经济系有《经济科学杂志》和“经济学会”,中文系有《文学汇刊》和“中国新文学研究会”。在民主开明的氛围中,学生们的学术团体经常组织和举办学术演讲会,聘请学校内外名人学者进行讲演。张澜先生不仅经常参加学生们组织的演讲会,而且还为学生们的刊物撰文予以支持。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怎样研究经济学》一文,就是在经济系组建的经济学会成立时所作的演讲。《现代教育》第一期刊行时,张澜撰写了《我们对于教育的主张》一文作为该刊的发刊词。1929年,国立成都大学为建校5周年举办了纪念活动,张澜在纪念会特刊上发表了《中国学生的出路》一文,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学生们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剖析,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现在的学生,必须使用科学的方面,来消极地排除改良主义,封建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并纠正建设科学、发达教育、提倡道德那一类片面的精神的改造主张(莫要误会为根本地反对建设科学、发达教育等);积极地研究历史的发展,社会底进化,革命底方向,易造成以科学的思想系统而确定新的人生观,这是学生将来入社会后不致与旧社会生活同化,而反可创造新生活以推进社会发展文化底有效保证。”张澜作为一校之长,始终关注学生们的革命动向、学习的思想意图及方式方法,可谓效尽拳拳之心。

(六)张澜先生对成都大学的深远影响

张澜先生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时间虽然不长,却组建了一支群贤毕至、各方人才齐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校内营造了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公平、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使得地处西部边陲、当时交通极不便利、信息相对闭塞的国立成都大学变成一所高质量的高等学府,并名列全国高等大学的前列,在那时教育部立案的21所国立大学里排名第7。

三 闪耀在张澜先生教育生涯中的人性的光辉

(一)乐教施教,满怀爱国热忱,悉心培育英才

张澜先生以教育为己任,并乐于教育,他引用孟子的话说:“古人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基于这样的思想,张澜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培育了各种人才服务于社会,其中有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人物,也有为南充当地实业做出贡献的一般人员。在张澜的学生中,不少学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其中有朱德、罗瑞卿等。朱德在谈到老师张澜时说:“他一直以为张澜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张澜虽从未加入过革命党,但在思想和行动上业已革命化。”张澜曾这样教导学生们:“要亡国灭种了,现在什么都不管,就是牺牲身家性命,去救国家!”张澜怀着满腔热血,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谆谆教导学生,使学生学有所成,遍及四方,并以不同的方式为危难之际的中国献出自己的热血和才智。

(二)追求真理,为教育大义凛然、呕心沥血

张澜先生曾写下“四勉一戒”作为座右铭:“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由此可见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的精神。早年他在南充当学堂教务长的时候,为了整肃教育纪律,颁布了许多条令,其中就包括为维护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任何到校来视察和走访的官员,只能入一道门,不能进第二道门,只能到一间会客室里边去接受清茶待客。虽然此条例使有的官员非常恼火,但作为教育者的他绝不会在大官面前低眉顺眼。在他担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期间,军阀政府到校抓捕并杀害学生,张澜先生极度愤怒,即致函刘文辉、邓锡侯,请辞国立成都大学校长一职。张澜在信函中指责军阀“大学事前未获当局之公函,军队可以任意蹂躏,事后不闻当局之通告,学生能不恐怖惶惑?”张澜提出:“在澜既不能预教育于前,以出学生于政党之狂澜,在学府复丧失其尊严,以堕教育事业之神圣,此澜所以引咎辞职,以谢邦人。”张澜在同时发出的另一封《自行解除成都大学校长职务函》中,对于学校当下的状况扼腕痛惜,他说:“回溯往日缔造之艰难,与关系西南文化之重大,年来共同维系,仗借实多,一朝别去,能无怅然。此后本校前途,尚希鼎力维持进行,俾至不坠,至感至祷。”凛凛正气可见一斑。

张澜先生一生的教育成就颇丰,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更为后人留下了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应时代而生,闪耀着中华民族追求自身强盛、积极参与世界竞争、推动世界发展的智慧光芒。他的一生,闪耀着一位教育家伟大人性的光辉,为后人留下了高尚的人格品质的榜样。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作为张澜先生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原成都国立大学,重温张澜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对于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的学生工作理念,会有一种积极的鼓励和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全体成大人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发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满怀热情,以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与专业设置和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衔接最紧密;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培养的人才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发挥最好”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型综合大学,正是对张澜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的很好传承。在教育改革的持续阶段,认真研究张澜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品质并引以为鉴,有助于我们反思和梳理我们的工作,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1]张澜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方然.民主的求索者张澜[M].群言出版社.

Review of Mr.Zhang Lan’s Educational Thinking& Great Personality

Su Rong
(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

Abstract:Mr.Zhang Lan was a great patriot,a renowned democratic revolutionist and educator,whose open- mindedness in school running,the academic thought to be tolerant of different schools,and the idea of employing all kinds of talents merit a good example of u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workers.Happy in teaching and full of patriotic enthusiasm,he devoted himself to foster excellent talents in his life;seeking truth and upholding justice,he exerted his utmost efforts to develop education.These great personalities that shine in his educational career are worth being carried forward.

G41

B

1004-342(2012)05-104-04

2012-05-12

苏蓉(1961-),女,成都大学研究员。

猜你喜欢
成都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