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012-03-30 13:10:41赵桂英
关键词:观察者英汉时空

赵桂英,冯 彦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时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赵桂英,冯 彦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以往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反对者大多是就假说的内在论证过程及方法的不足进行批评,本文拟从一个外在角度对假说加以驳斥。通过对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概念隐喻化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相似性,表明在抽象概念隐喻化的背后存在某种共性的东西使人们具有相似的抽象思维,即体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可以推论出不同的语言并未影响或决定不同的隐喻化思维,而是思维影响或决定语言。因此,体验哲学理论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否定佐证。

“时空”概念隐喻;体验哲学;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自1954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被Hoijer提出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一直受到学界热议。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无论是生成学派的研究者,还是持普遍语法观的心智主义者都对该假说进行过猛烈抨击[1]587。批评者们大多认为该假说并未清楚论述语言影响思维的观点,也并没有通过实证的方法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加以有力的论证。我国近年来也有学者针对假说的“强式”版——语言决定思维——加以批驳[1]587。以往的辩论都局限于假说本身的内在论证过程及论证方法的不足之处,而本文旨在从一个外在的角度——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去看待该假说。

一、隐喻与时空概念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2]5,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一种心理建构映射,是通过从一个具体的源域向另一个抽象的目标域的投射来达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的[3]。“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2]3

隐喻的映射基于动觉意象图式(kinesthetic image schema)(简称意象图式),它是通过人的身体与外界互动形成的反复出现的有关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结构。意象图式理论说明了体验如何通过隐喻得到扩展,从感官所及的有形世界去感知感官所不及的形上世界,是联系感性与理性的桥梁[4]。

空间和时间概念一直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紧密相连,时间概念通常被理解为空间事物的移动(TIME PASSING IS MOTION),即时间概念的表征主要通过空间概念的隐喻化得以实现。

二、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时间的经过是移动”这一概括性隐喻表达了人们如何借助于空间概念理解时间。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英汉两种语言是如何分别在横向层面和纵向层面上表达这一隐喻的,以探究两种语言在该隐喻的使用中是否存在相似之处。

(一)横向层面:英汉“前—后”的时间表征

莱克夫和约翰森[5]140-150认为方位名称“前—后”通常被用来表达时间概念,这种表达基于“时间的经过是移动”这一概念隐喻。而这一概括性隐喻在横向层面上又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得以表征:“时间在动”隐喻(Time-Moving metaphor)和“自我在动”隐喻(Ego-Moving metaphor)。下面我们对比一下这两种形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达。

1.“时间在动”隐喻

跨域映射不是随意的,它需要一种依据来选择从源域(空间)到目标域(时间)的映射内容,这个依据就是物体在空间域的移动意象图式。设想有一个人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时会看到一辆辆朝之驶来的汽车。在这个意象图式中,等车的人(观察者observer)会把“前”赋予离之最近的那辆车,跟在这辆车后面的车辆为“后”。此空间移动图式映射到时间域上,就可以得出“时间在动”隐喻:观察者相对于时间来说是静态的,时间则是由“未来”移向“过去”的物体。

如果以观察者为参照点,在观察者前面的时间是“未来”;与观察者处于相同位置的时间是“现在”;在观察者后面的时间是“过去”。简单表示为“前”—将来,“后”—过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这类语言表达式:

(1)a.The New Year is approaching.

b.大考就快要到了。

在以上两句中,“将来”——新年和事件将发生的时间——在观察者的前面,正朝观察者移来。

(2)a.at present at the moment

b.现在 现时

此例中,时间从未来移到了与观察者相同的位置,到了“现在”。

(3)a.The year went by quickly.

b.往日 去年

在上例中,“往”和“去”都具有空间意义,当它们被映射到时间域上时,表示时间已从观察者的位置移到观察者身后,因此表示“过去”。

以上的讨论是以观察者为参照点进行的。而如果以移动着的时间为参照点,情况正好相反。假设时间2(第二辆车)是“现在”,那么时间3(第三辆车,在第二辆后面)就是时间2的“未来”;时间1(第一辆车,在第二辆前面)就是时间2的“过去”,即“前”——过去,“后”——将来。如:

(4)a.Next Wednesday's meeting has been moved forwardtwo days.b.前不见古人

在例(4)a中,在周三的前两天应该是周一,是周三的“过去”;例(4)b中古人是指在“现在”(时间2)之前的那个人(时间1),所以也是指“过去”。

(5)a.in the followingday the day after

tomorrow.b.后不见来者

在例(5)a中the following day是时间3,在时间2后,是“将来”,“after”同样表示“将来”。在(5)b中“后”是指时间2之后的那个人(时间3),指“将来”。

通过对“时间在动”隐喻的英汉对比,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该隐喻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

2.“自我在动”隐喻

在“自我在动”隐喻中,时间是静止的物体,而观察者在移动,而不是静止停留的。离观察者最远的物体被视为“前”。设想有一系列汽车停在路边,你朝这些车走去。假设离你最近的那辆车为车1,依次为车2,…车10,那么车10被视为“前”。基于此空间意象图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自我在动”时间隐喻:观察者穿行于时间场景中。观察者经过场景的每个位置就是一个时间,因此时间是场景中的固定位置。观察者到达之处是“现在”。顺着观察者移动的方向,如果时间1(车1)后是时间2(车2),那么相对于时间1,时间2就是“前”,表示“未来”。简言之,前——“未来”,后——“过去”,由于时间可以延伸和测量,那么一个延伸了的时间则可被视为一个有边界的地域。在“自我在动”隐喻中,观察者从过去移向未来。该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其语言表达式。

(6)a.recall look back upon.

b.回顾 回忆

“过去”被隐喻化为观察者所走过的路(场景中的固定位置),观察者必须转身向“后”去看“过去”。

(7)a.This project runs over a period of 18

months.

b.人类已经跨入新世纪。

这里无论是“跑(run)”还是“跨”都表示观察者已经进入到现在,与现在处于同一位置。(8)a.I'll be there in a minute.

b.到考试前再读书就来不及了。这里“一分钟之后(in a minute)”和“考试(将来的事件)”都被概念化为有空间界限的区域,观察者正移向这个区域,所以表示“将来”。

以上实例证明,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自我在动”时间隐喻。

(二)纵向层面:英汉“上—下”的时间表征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用方位词“上”、“下”来表征时间的“早”、“晚”的情况。通常上——较早、过去,下——较晚、未来。如:

(15)a.上半年 上辈子 头天

b.ascendants(长辈)

(16)a.下半年 下辈子 月底

b.descendants(幼辈)

This year went down in a family history.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横向层面还是纵向层面上,两种语言在时间概念空间化方面存在巨大的相似性。

三、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相似性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迥异的文化,但它们却都用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概念,这一点可以从莱克夫提出的体验哲学(experientialist philosophy)关于意义的理解中得到解释。体验主义认为“意义是通过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及人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得到的身体经验与社会经验得以体现的(embodied)”[6]。人的认知是可体现的,不仅表现在身体经验上,也表现在想像性思维上,这是人类共有的经验——人类活动就是“可体现”。

(一)可体现的身体经验(embodied bodily experience):概念隐喻形成的物理基础

体验主义认为意义建立在经验,尤其是身体经验之上,“我们体验什么,我们所得到的体验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理解这份体验,以及我们如何就这种体验进行推理,所有这一切都与我们的身体结构紧密相连。”[7]因此,我们的概念、范畴、推理都源于我们的身体经验,特别是我们的感觉运动系统。正是人们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得到的体验帮助人们在头脑中形成意象图式,因而形成相应的概念[8]。因此,时空概念隐喻的产生是基于人们的日常体验。

在横向层面上,“时间的经过是移动”隐喻源于我们日常经历的空间“移动情景”(motionsituations)——我们相对于别人在移动,别人相对于我们也在移动[5]151。在此移动情景中,我们通常是顺着我们移动的方向向前看,或者是看着朝我们移动来的人或物。那些我们将靠近或遇到的人或物在我们前面。因此,我们会自动地把这种空间中的移动与能让我们感知到时间存在的事件联系起来。因此就产生了如本文第二部分所阐述的横向层面上的各种深层次的意象图式及基于之的各种时间空间化概念隐喻。

在纵向层面上,“上—下”时间表征也有其普遍的身体体验基础。人在直立时往往是头在“上”,脚在“下”。当人匍匐前进时,通常是沿着头所指的方向向前移动[9],并且是头(前、上)部先经过空间的某一位置即时间上的“较早”;而脚(后、下)部后经过头部经过的位置,所以相对于头来说,脚(下)代表“较晚”的时间。

至此,可以总结出身体体验是形成概念隐喻的物理基础、先决条件。然而,只有身体体验还不足以形成概念隐喻。

(二)可体现的想像性思维(embodied imaginative thought):概念隐喻形成的心理基础

身体经验为我们形成具体概念(如空间中事物的移动)提供了物理基础,也为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如时间)提供了先决必要条件,那么是什么使我们把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联系起来的呢?按照体验哲学的观点,是想像力使我们得以根据以前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具体体验来谈论新的抽象的概念。想像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它能使人们借助一种具体的事物看待、理解另一种抽象的事物。想像力的这种“看”的功能对于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概念映射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产生创造力所必需的能力。通过创造经验相似性和联想,我们才能在两种原本看似不同的事物间找出它们的联系。换言之,是创造的过程使我们建立了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跨越映射。由于想像力是间接地可体现的,那么想像性思维也是间接可体现的。

四、结 论

通过对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虽然英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分别操这两种语言的人却都借助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概念,并且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极大的相似性。究其原因,我们从体验哲学的观点中得到了解释:人类共有的可体现的身体经验为概念隐喻的形成奠定了物理基础,为其实现提供了先决必要条件,而可体现的想像性思维为其实现提供了充分条件。由于这两个特点又是人类所共有的,因此即便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也可以构建相同的概念隐喻,并且创造出相应的语言表达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语言并未影响或决定不同的隐喻化思维,语言终究是思维的奴隶,是思维影响或决定语言,而非语言影响或决定思维。以此,该研究从体验哲学的角度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否定佐证。

[1]王颖冲.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

[2]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冯彦,焦伟达.概念隐喻语际迁移标记性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5.

[4]赵文学,赵桂英.汉英时间作为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J].学术论坛,2007(5):200.

[5]Lakoff,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m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6]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66-267.

[7]Johnson,M.Image-schematic bases of meaning[J].RSSI,1989(9):109.

[8]杜胜利.用普遍联系建构哲学理论诸范畴[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82.

[9]Yu,N.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M ].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85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emporal-Spatial Metaphor and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ZHAO Gui-Ying,FENG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Most of the objections to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are focused on the defects in the inner elaborating process and method of the hypothesis.While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make a disapproval of the hypothesis from an outer perspective.By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emporal-spatial metapho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he article finds there are great similarities in conceptual metaphorization between the two distinct languages,which reveals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in common behind this abstract conceptual metaphorizat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have similar abstract thought.That is embodiment——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from which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it is thought that affects or determines language.Therefore,the theory of embodiment provides a negative support for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Temporal-spatial Metaphor;Experientialist Philosophy;Sapir-Whorf Hypothesis

H0-06

A

1001-6201(2012)04-0175-04

2012-04-26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5);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CSKT 2012 0051)。

赵桂英(1968-),女,吉林榆树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冯彦(1977-),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树武]

猜你喜欢
观察者英汉时空
观察者
扬子江(2024年3期)2024-05-10 06:59:24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时空之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微处理机(2013年4期)2013-07-20 09: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