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电工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2012-03-30 10:15:39李良洪李纪红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电工学电路多媒体

李良洪,李纪红,俞 妍

(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天津 300161)

在“电工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学、设计教学悬念、创设教学情境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法,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 采用直观教学

电工基础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决定了直观教学的重要性,直观教学法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1)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教学中采用电器实物、电气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配合作用。例如,学习电容和电感时,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的主板上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形、型号,还有利于记忆每个字母数字代表的含义,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2)注重演示教学—演示教学是展示电工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谈为神奇,为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创造条件进行演示教学。这样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己动手,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和使用仪表、设计常用导线连接方法,在自我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这样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和动口,自主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实践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事实来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强调正确的操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信心。例如在讲授电容器质量的判别时,教师首先要强调电容器在与某一直流电源连接后,就会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即该回路电流(充电电流)的大小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电容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如何借助电工仪表来判断电容器质量的好坏呢?首先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仪表,教师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然后展开讨论和分析,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使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还可以采取师生共同商讨、辩别真伪和分析对错的方式,这样,既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2 设计教学悬念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提问模式:请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这样的问法,都是教师主动发问,学生被动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时间久了,学生也感到乏味,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提问的质量外,更应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因为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教学悬念的创设。

(1)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例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进一步推导变压器“变”什么和“怎样变”,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2)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之后,每一节课都应当提出明确的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丰富多样的创造性思维。共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开展讨论能促使他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产生更多有创造性的观点。

3 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例如,在讲解放大电路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开个人演唱会时,他(她)是怎么样让那么多人都听到他(她)的歌声呢?”,学生会回答:“利用喇叭和音响。”可以接着问:“喇叭和音响又是怎么工作的?是不是直接把声音放大?”。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顷刻活跃起来。

又如,在“并联谐振电路”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对这个现象会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这样,学生立即进入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围中,情绪高涨,思维一下调动了起来。当然,有时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中,还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流过电路的电流大小,而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阻抗有关,学生可以根据公式推导出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的条件。这种“寓教于乐”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4 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由于在实验的过程中变化较小,学生看不到实验的进展而不能理解或接受。这些都表明原有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把多媒体引进课堂,创设情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由于多媒体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在认知微观世界方面,利用多媒体,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可将三相绕组中的电流变化,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可通过模拟方法完成整个电动机的工作过程,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电工学”课程感兴趣,才能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 韩芳,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学》兴趣的体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5期

[2] 徐坤王菲,浅谈电工基础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猜你喜欢
电工学电路多媒体
电路的保护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数码世界(2019年3期)2019-12-02 08:53:24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20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6:44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电工学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7年34期)2017-12-28 13:24:31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