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3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 A,以架空线路为主,尤其是农村10 kV配电网。此类型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率占60%~70%,希望瞬间接地故障不动作于跳闸。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 A,瞬间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多的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
目前国内运行的消弧线圈分手动调节和自动跟踪补偿2类:前一种手动调节时,消弧线圈需退出运行,且人为估算电容电流值,误差较大,现已较少使用;后一种能自动进行电容电流测量并自动调整消弧线圈,使补偿电流适应系统的变化,现一般都选择该种消弧线圈。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适用于瞬间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少的电力电缆线路。
中性点接地电阻的选择:从减少短路电流对设备的冲击角度和从安全角度考虑,减少故障点入地电流,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I值越小越好,即中性点接地电阻应越大越好;为将弧光接地过电压限制在2倍以内,一般按IR=(1~4)IC要求选择接地电阻;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是通过各线路的零序保护判断和切除故障线路的,在选择Rn时,要保证每条线路零序保护灵敏度要求。
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必须根据电网的具体条件,考虑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继电保护灵敏度、对通信干扰、安全等因素。目前,深圳各区变电所中性点均采用15 W,北京、广州等地的变电所则采用9.9 W的小电阻接地方式。
以架空线路为主的城乡配网,架空线路发生接地故障70%为瞬间故障,只需按照规程要求,以系统电容电流是否大于10 A来确定选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以电缆线路为主的城乡配网,变电所覆盖面较大,出线较多且一般为电缆线路,系统电容电流也较大,据有关文献和运行实践,电缆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大约50%为瞬间故障,但由于电缆线路的特殊性,一般可选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来防止扩大事故。
以架空和电缆混合线路为主的城乡配网,兼顾架空和电缆线路的特点,使配网的接地方式选择在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和小电阻2种方式上左右为难。
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工频电压升高31/2 UC,持续时间长,可能引起多点绝缘击穿,事故扩大。
消弧线圈无法补偿谐波电流,而有些城市或工厂中谐波电流所占比例为5%~15%,仅谐波电流就足以支持电弧稳定燃烧。
寻找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困难,目前许多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动作率还不理想,往往仍采用试拉法。
电缆沟或电缆排管内的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时,寻找故障线路时间长,在带接地故障运行期间,容易引起人身触电;另一方面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可能错误切除瞬间故障线路,造成对用户的供电中断,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供电量。
对一些混合系统,电缆应用额定电压为8.7/10kV或12/15kV等级,以加强绝缘,在此基础上选用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并加装小电流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尽快找出并切除接地线路。
镇江供电公司 巢 民 邢 鸣 沈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