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浅析城市文化在古城墙保护中的体现——以西安明城墙为例

2012-03-30 01:32刘欣怡
地下水 2012年1期
关键词:古城墙城墙西安

刘欣怡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西安是一座既古老又文明又神奇的城市。在西安的城市文化保护中没有古城的整体保护,就失去了现代西安宏伟格局的物质依据。努力把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和历史文化遗产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才能更好的诠释西安博大精深的城市文化底蕴。

西安作为一个具有3 100多年建城史、1 100多年国都史的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国的历史上,这里创造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唐长安城以其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开放包容的胸怀,使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并远播世界,对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由此形成了西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1]。

古城墙就耸立在古都西安。明西安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07年)在隋唐“皇城”的遗址上经历八年扩建而成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4A国家旅游风景区。西安古城墙及其以内区域包括西安城墙、护城河、环林带和环城路。

1 城墙背景资料

1.1 西安城墙历史

1.2 西安城墙建筑

从城墙建筑年代来看,由于现存的西安城墙是于明朝修建的,因此西安城墙的建造工艺与构造结构都有着鲜明的明代风格。此外,西安城墙的平均墙体厚度大于城墙高度,这表明,西安城墙属于防御性很高的建筑,这不同于那些用于分割城市、规划建设的城墙。综上所述,西安城墙是有着明代风格的防御性建筑。西安城墙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护城市,抵御敌人攻击,同时也可以起到规划城市布局的重要作用。

与前朝建筑风格不同,明代在建筑城墙时,开始是用黄土分层夯打起来的。最底层是用石灰、土与糯米汁混合夯打,十分坚硬。为了使城墙更加稳固,明代人给城墙墙体和上表面加铺青石板,这种青石板即防止雨水侵蚀城墙,又增加了城墙墙体的抗击打性。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首推明长城。

城墙呈长方形,墙高12m,底宽18m,顶宽15m,总周长13.7 km,全城面积 11.5 km2。西安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闸楼、箭楼、正楼三重城门。它还包括了护城河、吊桥、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游览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有意义。

2 “中经线”文化的内涵

从汉长安城、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南朝建康城、隋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十朝八都的图示中,通过比较不难发现,除了汉长安城的经纬道路与宫殿没有形成严格的几何形态关系外,其他各个朝代的都城中宫城与经线(经涂)都存在着严格的几何形态关系。中国古代城市“中经线”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为城市的形态和意义提出了一个明确无误的原则,历史上的城市建造者都是虔敬地遵奉着这个原则,并且努力地实践着这个原则所衍生的营造制度。但在引进西方城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后,出现了用“中轴线”代替“中经线”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倾向。但是经涂代表的“中经线”已经不仅仅是一条体现城市形态的轴线,而是一条体现出封建社会的礼制思想、自然观念和文化意义的轴线,例如居中位尊、伴天作制、象天法地、经邦治国等,这根轴线法度严谨,意义深邃,非西方古代城市的轴线所能企及[2]。

2.1 长安城的“中经线”分析

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首先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体系——“驰道”。其中有两条最为有名,一条是直指北方到达秦长城,另一条道路是由秦朝的都城咸阳通向东海之滨的连云港。这两条路的交点就是秦国都咸阳,向北的是子午线,东西向的是纬度线。

西安的中轴线,是现代的南、北大街,其中心是西安钟楼。向南,通往秦岭脚下的子午镇,汉长安城处于现西安的偏西位置,偏移不到三千米。

中国古代在城市施行封闭的里市制度,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90年左右),由于在宫殿和官署之间布置,道路及街区都不甚规整,至隋唐长安把里坊布置在外郭后,才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巨大、规整、中轴对称的里坊制城市。

延秦直道向北划一条直线,正好穿过陕西黄陵县,那里是人文始祖,黄帝长眠的地方,西安的中轴线意义深远。它暗示了西安当时是承前启后的必然地位。它上承华夏大业,继承黄帝衣钵。古代中国人信奉北为上,官府、庭院总是讲究坐北朝南,以为正统。黄陵正好在西安的正北方,这不是偶然的巧合。必定是古人精心的设计。

从定义上来看,地理信息生成系统中的数据反映的是空间地理实体位置、属性和拓扑关系,侧重点在于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地图制图中的数据最终会以地图产品输出,更侧重形象、直观地描述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等要素。

2.2 古城墙的“中经线”分析

西安古城墙对“中经线”的体现是淋漓尽致。从永宁门开始,由南大街通过中经线连接钟楼,再顺承北大街,直达安远门。左右工整对称,是西安市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古城墙对于整个西安市区的规划布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西安市区的规划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古城墙德经纬尺度而一步步展开的。所以说西安是座“豆腐城”,路网方正有序,呈正交排列,也显示出了古代皇家城池的庄严与威仪。

3 保护价值体现城市文化

3.1 城墙景观保护的文化体现

城墙景观策划应按照“彰显隋唐,保存明清”的文化理念[4];大有分野,小有交错;市井殿堂,穿插成景的总体思路逐步展开。西安城墙景观系统习惯上包括环城路、护城河、环城公园、城墙本体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随着顺城巷的整治与拓宽,西安市委市政府开始对西安城墙景观系统及顺城巷周边的环境采取整治保护措施。城墙内侧建筑风貌以及建筑第五立面也成为影响城墙景观的重要要素,因此城墙景观系统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观念上的“四位一体”的范围,内侧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改造的成功与否已经直接影响到城墙景观系统,只有注重城墙内侧历史地段的保护,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墙保护体系,才能更好的完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3.1.1 三大系统有机结合

从结构关系上看,它由以下三个相互联属、相互影响的圈带状景观系统构成。首先是包括城墙、城楼、箭楼、角楼、敌楼、箭垛、马道、门洞等在内的城墙建筑景观系统;其二是城墙外侧包括林地、护城河、小广场、桥涵、水榭、环境小品、水生植物、康体游憩设施、环城路林阴走廊在内的环城林地绿色休闲景观系统;其三是城墙内侧,包括顺城路沿线、街铺、巷曲、宗庙、寺观、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旅游景点、文物市场在内的顺城路古城人文景观系统。这三个系统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古代城市的经典结构,是中国仅存的既能承载现代都市生活,又能较全面展示中华传统筑城营国的理念、社会生活结构、都市民俗文化、天地人关系的城市文化样态。

3.1.2 四大功能区相呼应

以四个方位的顺城路沿线人文资源为主要依据,城墙外环城林带创意情调向顺城路主题及功能靠拢,城墙内部分景点及历史街区作有机联结,组合形成四个不等宽带状,各具圈层结构(墙、林、河、路、街、市)的功能分区。城墙四边各有特色,形成四条侧重点不同的“景观带”。其中顺城南路及环城南路林带为明清建筑风貌及历史街区观光娱乐区(景观创意以明清建筑和关中民居为载体,集中展现文化遗址、历史街区、宗教及民间信仰、文房四宝一条街、书画文物市场、秦腔自乐班、地方曲艺、特色餐饮、西安事变指挥部景观和产品);顺城西路及环城西苑为城市游憩休闲及穆斯林文化游览区(布设咖啡茶座、艺术广场、街舞场地、林地休闲、回民食品、专题博物馆、花鸟鱼虫市场等);顺城北路及环城北路林带为隋唐宫廷文化及唐坊市井文化游览感应区(内容包括上溯隋唐宫廷文化和坊里文化的文脉,开辟唐代长安专题博物馆和仿唐乐舞渔场,设西安都市传统民俗馆);顺城东路及环城东路林带为关中民俗文化体验及特色购物区。以上四大功能区的相互呼应,充分体现了西安城市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也充分表达了西安人民对历史文化的浓厚情怀。

3.2 保护发展价值探究

3.2.1 历史价值保护

城墙是西安最大的古建筑,已经成为西安的标志。西安古城墙是历史的见证。这一圈城墙经历了拆与建的轮回,如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保存规模最大、成色最好、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墙。说起西安的古城墙,如果从隋唐时期修建皇城开始算起,拆拆建建的全部历史前后可长达1400年之久。西安城墙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2 文化价值保护

文化特征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认识文化就是认识自己,尊重文化就是尊重自己,发展文化就是发展自己。

“给你我一天,还你我千年”,厚重的历史荡漾在咫尺。这也难怪西安人一提起古城墙,就非常自豪,将古城墙比作是西安的一块四方印章!西安的古城墙处处散发着厚重的华夏古韵,更是记载了令人无限遐想的历史信息。

3.2.3 艺术价值保护

西安城墙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城垣中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城,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城。明太祖朱元璋命长兴侯耿炳文和都指挥使濮英负责修建西安城。在规格上,仅次于当时的都城南京。城墙由主体墙、宇墙、垛墙、海墁、排水槽、敌台、角台、马道、城河、城门、廓城、月城、瓮城、闸楼、箭楼、城楼等几部分组合而成,它不论是从军事或从审美的角度上讲,都具备了中国历代城墙最完美的形式。整个城墙气势雄伟,构成了一个科学严密的古城堡防御体系。

西安古城墙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宝库,并为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 结语

体现城市文化,就是体现一个城市的“魂”,一个城市只有拥有了他的“魂”,才能拥有无限发展的动力。作为“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故乡”,西安的本质是文化,将来的发展也要靠文化[5]。未来西安的发展将必须用系统的文化体系指导城市建设,用文化打造西安的城市精神。城墙作为最能体现西安城市文化和整体格局的重要要素与最广泛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保护对体现西安历史文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墙的保护包括文物本身与其所处的环境。城墙、护城河、环城绿地、环城路,以及古城“九宫格局”布局形态、周边风貌、交通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应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整体保护才能真正体现文物的价值与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古都风貌[6]。注重古典美与现代美的有机结合。在保护古城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其与现代化都市气息相结合,以明城墙作为西安城市文化的名片,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我们作为未来城市规划师的责任和使命。

[1]修维华.西安率先在中国城市中打造城市主题文化[J].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008.

[2]刘临安.对中国古代城市“中经线”的文化解读[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2期总第168期.

[3]和红星.城市情怀-西安於我-一个规划师眼中的西安城市变迁[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4]城墙景观系统策划方案总体纲要及现状调查工作报告[R]

[5]西安城市建设文化体系规划[S]

[6]李兵.建国后西安明城墙的保护历程及其启示[J].四川建筑.第29卷1期2009.02.

猜你喜欢
古城墙城墙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浅析古城墙的历史价值及保护原则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晋阳古城墙遗址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