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彬 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63000
猪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的有核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此病是人畜共患病,人和200多种动物都可感染,猫是终末宿主,人、畜、禽及许多野生动物均为中间宿主。近年来,猪弓形虫病在驻马店市一些县区感染很普遍,呈地方性流行,多数呈隐形感染,但猪可大批发病,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危害养猪业。笔者通过一起猪弓形虫病临床诊治的报告,能给养殖场户及同行提供帮助。
2012年5月10日,驻马店市正阳县某养猪场发生该病,当地兽医诊断为猪瘟,治疗五天后没有任何效果,猪群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猪只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渐增加。该养殖场总共饲养500头育肥猪,其中猪群有50头发病,死亡10头,发病率达10%,死亡率达20%,损失很大。2012年5月15日来驻马店市动物疫控中心就诊。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解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弓形虫病,随即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救治,五天后病情得到控制,1周后回访,猪群已趋于正常。
临床可见感染猪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食欲废绝,便秘下痢交替出现。病猪头、耳、下腹部有淤血斑,后肢无力,行走摇晃,喜卧,体温升高至41-42℃,可延续7-10天。呼吸快,有浆液性鼻漏,严重的呼吸困难,喘气,如犬坐状张口呼吸。
剖检病死猪3头,可见淋巴结、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并有许多出血点和坏死灶。肠道重度充血,肠黏膜可见扁豆大小的坏死灶。肠腔和腹腔内有多量渗出物。病理组织变化为网状内皮细胞和血管结缔组织细胞坏死。在细胞内外均发现弓形虫的滋养体。
(1)无菌取病死猪淋巴结、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任何细菌;将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肉汤和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未发现细菌生长;无菌取病死猪淋巴结、肺涂片,用瑞氏液染色后镜检发现虫体。
(2)将病死猪淋巴结、肝脏和肺脏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猪瘟病原,结果为阴性。
(3)将肺、肝和淋巴结等组织研碎,加入10倍生理盐水,在温室下放置1h,取上清液0.5mL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尔后检查腹腔液有虫体。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即确诊为猪弓形虫病。该病与猪瘟和猪流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应注意鉴别。
(1)封闭猪场,先彻底清理环境卫生,然后用清水把猪舍和墙壁冲洗干净,再用烧碱、过氧化氢和百毒杀等消毒液进行紧急消毒,消灭传染源。对病死猪立即进行消毒、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将发病猪群进行隔离治疗。
(2)对无发病的猪群,可用磺胺嘧啶和甲氧氨苄嘧啶预防,前者70mg/kg体重,后者14mg/kg体重,一次内服,2次/天,连用5天;磺胺嘧啶和甲氧氨苄嘧啶,前者100mg/kg体重,后者20mg/kg体重,一次内服,2次/天,连用5天。应用磺胺类药物首次量要加倍。
(3)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在饮水中加多种维生素和黄芪多糖,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经过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只有症状较严重的5头猪死亡,其余病猪全部恢复健康。
由于养殖户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在平时疫病的预防中,主要针对猪瘟、猪肺疫、伪狂犬和蓝耳病等传染病的预防,而往往忽视对猪弓形虫病的预防,一旦发生该病,将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猪弓形虫病的发生和流行无严格的季节性,但在5-10月份的温暖季节发病较多。避免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做好预防,在疾病易发季节或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或乙酰嘧啶等药物预防,连用7天。药物预防是目前预防该病发生的最有效和最切实可行的方法。经常保持猪舍卫生,定期消毒,猪场内禁止养猫,防止猫进猪舍和猫粪污染猪舍、饲料和饮水,避免饲养员与猫接触。不用未煮熟的碎肉或洗肉水喂猪。同时还应避免从外界输入病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