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壮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010018
绒山羊是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目前,绒山羊是世界上产绒量最高、绒纤维品质最好的品种。其主要产品为山羊绒,它细而柔软、颜色洁白如玉、光泽明亮、手感光滑细腻,用它纺织成的产品集薄、轻、暖、舒适、高雅于一体,被美誉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绒大国,羊绒总产量约占世界羊绒总产量的50%。特别是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达到了国际精纺的要求,以其优良的品质著称于世。
阿尔巴斯绒山羊全身皮毛纯白,体质结实,背腰平直,体躯深而长、臀斜、四肢端正有力,蹄质结实,面凹而清秀,眼大明亮有神,两耳下垂,有发达的额毛和髯。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大,母羊角细小,两角向上向后,角尖向外伸展,呈偏螺旋状倒八字形。尾短、向上坚立。被毛分内外两层,外层由光泽良好的粗长毛组成,内层由柔软而纤细的绒毛组成。阿尔巴斯绒山羊生性活泼、好斗,耐粗饲,对干旱气候有极好的忍耐力和极强的适应性,抗病力强,易管理,繁殖性能强。
羊绒产品具有如下几个特性:高贵典雅、风格独特;手感柔软、绒面丰满;保暖性好、质地优良;吸湿性强、穿着舒适;光泽自然,款式独特。山羊绒具有不规则的稀而深的卷曲,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没有髓质层,鳞片密度约为60~70个/mm,纤维横截面近圆形,直径比细毛羊还要细,平均细度多在14~16μm。细度不匀率小,约为20%。长度一般为35~45mm,强伸长度、吸湿性优于绵羊毛。山羊绒对酸、碱、热的反应比细羊毛敏感,即使在较低的温度和较低浓度酸、碱液浸泡的条件下,纤维损伤也很显著,对含氯的氧化剂尤为敏感。山羊绒的化学结构与绵羊毛相似,都由8种氨基酸组成,但各种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异。山羊绒一般由鳞片层、皮质层组成。山羊绒的表面主要是环形鳞片,每个鳞片的上缘包围着下一个鳞片的下缘,皮质层是纤维的主体。
羊绒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纤细、柔软。羊绒是动物纤维中最细的一种,阿尔巴斯羊绒细度一般在13~15.5μm之间,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所以保暖性好,是羊毛的1.5~2倍。羊绒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质量轻,手感滑糯,保温性好,质地优良。二是色泽自然柔和。羊绒纤维细度均匀、密度小,横截面多为规则的圆形,吸湿性强,可充分地吸收染料,不易褪色,与其他纤维相比,羊绒具有光泽自然、柔和、纯正、艳丽等优点。三是柔韧,有弹性。羊绒纤维由于其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回复率均较大,故宜于加工为手感丰满、柔软、弹性好的针织品。羊绒的吸湿能力强,回潮率在15%左右,羊绒衫贴身穿着能够在外界气温多变的条件下自动吸湿,具有良好的排汗作用。
绒山羊被毛主要由无髓的绒毛和髓质发达的粗毛两类纤维组成。与之相应的皮肤毛囊也分为两类,生长粗毛的叫初级毛囊,所产粗毛平均直径约80μm,纺织价值不高。生长绒毛的叫次级毛囊,所产毛细度一般14μm 左右,最大不超过28μm,是优质的纺织原料。加之其在纺织原料中所占比例极低,导致其价格十分昂贵。
绒山羊毛有三层同心结构,最外层是多层极薄、透明、扁平且完全角质化的鳞片层,即毛小皮。其结构形态具有种属特异性,在某些领域内可以作为种属鉴别依据。中间是由硬角蛋白构成的强度大、韧性好的致密的皮质层,毛的韧性主要取决于此层结构所占的比例。最内层为由软角蛋白构成的疏松的髓质层,其间有许多网格状气室,充满空气。与羊毛相比,羊绒一般只具有鳞片层与皮质层,缺乏髓质层。
毛鳞片在不同动物被毛上具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鳞片类型一般可以分为冠状型、瓣型(按照形态不同又可以分为方瓣型、尖瓣型、卵瓣型等)、扁平型等。绒山羊毛鳞片从根部到中部,其毛鳞片宽度逐渐增加,而高度逐渐变小,但是其鳞片类型按照上述分类方法,则均为扁平型。绒山羊绒鳞片类型属于冠状型,与羊毛相比,羊绒鳞片稀疏,排列不紧密,并不紧贴着毛表面。
山羊的被毛中,羊绒较细,一般不具有髓质层,而羊毛具有较粗的髓质层。髓质层在光镜与电镜中的表现有较大差异。一般将光镜中的髓质层类型分为无髓型(毛缺乏髓质)、断片型(髓细胞或有或无,无规律地散在排列)、中间型 (多数髓细胞相互连接,但仍有部分髓细胞分开排列)、不连续型(髓细胞有规律排列,但是较分散)、连续型(髓细胞相互连接,排列成柱状)五种类型。按照上述分类方法,绒山羊毛髓质属于连续型。但是其髓质在整根毛上的表现并不一致,发达程度随着毛细度的增加而增大。
羊绒与羊毛的区别∶细羊毛的鳞片排列比羊绒紧密且厚。细羊毛的卷曲度比羊绒的卷曲度大。羊绒的皮质含量比细羊毛的高,羊绒纤维的刚性比细羊毛好,即羊绒比细羊毛更柔软。羊绒的保暖性比细羊毛的强。羊绒的细度不匀率比细羊毛小,其制品的外观质量比细羊毛好。羊绒的密度比细羊毛小,其制品比细羊毛制品轻薄。细羊毛的耐酸、耐碱性比羊绒好,遇氧化剂和还原剂时亦比羊绒损伤小。通常细羊毛制品的抗起球率比羊绒制品高,但毡化收缩性大。
因为羊绒脱落顺序是从头部开始,逐渐移向颈、肩、胸、背、腰和股部,所以应按以上顺序抓绒。
抓绒一般进行1~2次。抓绒时,可先用大沙剪剪去梢子毛(即高于绒顶部的粗毛部分),然后立即作第一次抓绒。大约相隔15天后再重抓一次。抓绒量第一次是第二次的20%。
抓绒一般要准备两把钢梳,一种密梳,由12~14根钢梳齿组成,钢丝间距0.5~1cm。另一种为稀梳,由7~8根钢梳齿组成,钢丝间距2~2.5cm。切记,梳子顶端要磨成钝圆形以免抓破羊皮。
把羊只按倒,用绳子将两前腿及一后腿捆在一起后,然后开始抓绒。抓绒时顺毛先用稀梳抓一遍,将毛中的碎草、粪便轻轻梳掉,顺毛方向由颈、肩、胸、背、腰及股部自上而下进行。再用密梳逆毛抓,其顺序是由股、腰、背、胸到肩颈部。梳子要贴近皮肤,用力均匀,防止用力过猛划破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