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芯, 董 震
(大连海事大学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3)
1999年高校扩招后的十多年来,教育消费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视角看我国的教育实践之路,关注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引导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我国消费经济学专家尹世杰先生提出“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 认为教育消费增长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我国实施的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战略,教育消费既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又触及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于教育消费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关注教育消费, 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教育消费理念, 对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从而提高国民生产力, 这是提高国家竞争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同时, 由于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客观地理解教育消费并取得积极的社会认同, 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马克思认为,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使劳动者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过程和必经手段。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生产、积累、更新、进步等都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既是知识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直接生产力的属性。所以说,我国政府和居民家庭已高度关注具有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的教育消费。
(1) 教育消费
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教育消费的含义仍存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解释:其一,教育消费是指用于教育物化产品和教育劳务上的开支,既包括政府消费,又包括私人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一部分;其二,教育消费是现代社会增进社会文明、培养人才所必须的特殊的消费活动,是满足人们成才需要的消费,它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整体效益,教育消费就是家庭或消费者用于上述教育方面的支出;其三,教育消费属于文化消费[1]。
笔者认同教育消费就是指居民消费教育服务及其产品的费用支出。教育消费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的特性,包括居民子女的教育消费、成人在职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消费、提高自身业务竞争能力的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的教育消费[2]。
(2)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对自己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也是自我的社会性维度。个体在何等程度、何种意义上与他人同属一类的前提是身份的类同性问题。个体对于自我特定群体归属的主观感知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具有特定成员资格的态度。
人的行动只有符合大众行为,并在大众理解的规范下进行时才会得到认同。现代社会的消费内涵更为广泛,消费活动构成了个人认同的形成、创立、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个体的消费行为是受个体认同的指导、支配和影响的。
(3) 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
教育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同行为。人们通过教育消费体现对自我的看法、定位、评价以及对自我社会角色和地位的认可。人们的教育消费选择,反映的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社会认同行动[3]。
由于某些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在社会地位、权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产生群体优越感,出现群体之间的层级之分。在社会比较的作用下,有人会主动地认同那些对自己更有吸引力的群体,并千方百计地在客观身份上努力改变,试图加入其中。教育消费为个人社会认同的形成、创立、维护和管理创造了实现途径,人们通过对教育消费符号的追求实现了对某种价值目标的社会认同行动,从而达到客观身份的重新定位。
社会认同是建立在主观心理层面上的,是对自我同一性的主观感受和态度,是相对稳定和持续的,但也会因为社会和个人的互动而发生变化,可能出现身份与认同不一致的状态。身份与认同都是人的同一性在社会的表现,但身份的客观状态是由结构性因素决定的,而社会认同的主观心态则可以通过诸如教育消费等方式能动地建构。
人们对于其所拥有的先天属性身份难以改变,如若认同程度较低,就渴望利用后天资源,如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资源获取新的成员资格,达到期望的社会认同。教育可以为身份和成员资格的重新定位提供行动选择。它可以通过提供你更高的学历、更丰富的知识、更强的技能、更辉煌的标签,打开通往改变客观身份的大门,拥有资格、头衔、位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教育改变身份的案例的确不胜枚举。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快速成为占有稳定物质财富的“新贵”,随其数量的不断扩张、社会声望的渐趋提升,渴望在文化上进行表达和认可。但由于这部分人的文化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又不具备相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或行为准则,因而没有一致的社会认同,共同的消费方式成为找到自己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同的便捷方式。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逐同质的教育消费以获得与其身份相匹配的教育经历,获得个人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随着诸多特征的拥有,使得他们在共同的教育消费中显现出群体性的特征与社会认同。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高校的扩招,拥有良好教育经历的人随之增加;但体制、政策的欠缺加之人的传统观念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经历从而改变人生的美好愿望依然是促使人们教育消费的内驱力。即使已经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拥有了大学教育的学历,国家政府部门、国企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依然拥有继续深造的规划和热情,成为教育消费的推动力。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调查显示, 有半数以上的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增长速度过快,超过其承受能力。近年来教育消费已经占到整个市场消费的10%左右,甚至超过了我国房地产消费的两个百分点还多,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消费热点,如此的教育消费已经超出了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上述调查表明我国居民在教育消费方面的投入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同。这一认同结果在经过社会发展的检验后发现有很大的盲目性、高消费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极大的浪费现象,类似的教育消费问题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危机。
教育消费贯穿于人生中年之前的各个时期。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和自身的培养从未懈怠。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孩子如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家长们焦虑、追逐的目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流行的广告语,让家长们心甘情愿地加入到了名目繁多的校外辅导班中。艺术、体育等方面名目繁多的兴趣班成了众多家庭争相效仿、趋之若鹜的消费项目。这种盲从、被动的消费形式使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与生活承受能力的矛盾日渐显现。
大多数人认为以上的教育投资是理所应当的教育消费,还有许多家境殷实的家庭在未充分论证的情况下盲目送孩子出国留学,认为如此的学习途径才是他们这一社会阶层应有的教育经历,而部分孩子却成为这种教育消费理念的牺牲品,这就是教育的盲目高消费。与此同时,居民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也间接地助长了一些教育部门的乱收费现象,使“高价教育”消费形成气候。
现阶段,教育消费比例的快速增长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支出。我国居民储蓄计划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已占到10%,而且收入越高的居民盲目消费的可能性越大。
这种盲目的教育支出是非理性消费追求所致。部分家庭的教育消费远远高出家庭的实际收入,教育消费的盲目性攀比和追逐之风严重。许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别人学的我们也要学”,学乐器、学围棋、学奥数、学网球,上大学要上名校,上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要上名校。而且在大学生的教育消费计划中,对律师证、会计师证等证书的消费追求形成热潮,人云亦云被动模仿。这些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无效和低效的消费结果。
部分著名高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培养的人才却源源不断地流入他国,浪费了国家大量的教育资源。据北京某著名高校校长介绍,该校好的专业出国率高达80%,较差专业也有20%之多。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我国为学生培养投入的教育成本大量流失。
提倡教育消费的目的是凝聚社会财富拉动内需,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盲目迅速地扩张,导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消费呈现出极不和谐的状态。在这种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就会使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成本加大。我国并不缺少大学生,而是缺少适合市场需要的大学生。
在中国,人们在教育消费上将考取的学校、学习的专业、学位与证书的获得渐渐地抽象化为符号和消费品,导致教育的高消费、盲目性和浪费严重等现象,究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服务产品价值认同造成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至今仍是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持续不衰、坚不可摧的理念,加之中国人的社会求同心理也助长了家庭消费决策中教育消费的主体信念。
消费者群体的影响因素有三,分别为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和价值观念影响。中国消费行为与西方相比的一个显著差异是受群体的影响巨大,群体影响形成从众心理,从而成为制约消费者行为的强大社会规范。中国社会的“面子文化”将维系体面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列入基本行为规范。无论是城乡、贫富或贵贱都追求“要面子”,由此中国人的消费活动更看重他人的评价,尤其重视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
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成为教育消费的刚性需求,而社会认同过程中的“面子消费”则构成了教育消费的驱动力,形成中国特色的庞大的教育消费市场。同时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这种刚性消费,为众多家庭的需求满足扩大了消费途径。子女只有就读“名校”、接受“品牌教育”才能满足中国人的“面子”需求。
教育被誉为潜力巨大的“黄金产业”。中国居民情愿为孩子上重点高中、私立学校付出议价费用和高额的赞助费,为孩子出国留学付出高昂的代价,为校外兴趣特长班、各种校外补习班毫不吝惜地投入,为自身素质、学历提高的花费日益增资等等。
供求规律显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会相应减少,而教育领域却出现相反的趋势,那就是价格上涨而需求量却也相应地增加[4]。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对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人们普遍认同的是教育投资具有高收益率。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必须依靠教育。学习是获取财富的手段,因为财富蕴藏于教育之中。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只有通过教育消费才能持续地获取新知识、新思维、新技能,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
近几年,教育消费升幅加快,增幅超过普通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居民重视教育消费,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教育的高消费必然造成居民教育消费预期增加,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教育积蓄,这就制约了其他消费,不利于扩大内需。同时,教育高消费使大批贫困生望而却步,享受不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消费活动中的模仿是指消费者对他人的消费行为在肯定、认可的基础上,仿效和重复他人的行为。从众则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的行为倾向。模仿与从众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人们借此保持自身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从而避免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
模仿与从众现象开始于对少数人的模仿、追随,而后才发展成为多数人的共同行为。当多数人的共同行为出现后,刺激和推动了更大范围消费者作出相似的消费选择,形成更大规模的消费浪潮。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和诱因刺激,如社会环境不稳定、人心浮动、舆论误导、小道消息等,极易使那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盲目从众[5]。
现阶段的中国,教育与住房、购车、旅游成为四大消费热点,人们对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加。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行为已成为自我识别与归属以及对他人的识别与归属的重要方式。教育消费作为当前消费热点之一,其符号价值的作用越来越大。
认同的哲学根源是同一性,而现代人的多元身份使认同模式形成了多元结构。“认同危机”的形式常常表现为逻辑同一性的冲突。米徳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指出:“在我们所从属的这个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体中会存在一个统一的自我。构成一个完整自我的各种基本自我,是与所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反应相对应的。”
社会认同是自尊形成的源泉。拥有积极社会认同的个体会在认同的维持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捍卫其相对于其他群体的形象特征,产生同一群体内的共享感知,从而构建显著的内外群体差异。
不同阶层的人对于自己的身份有着不同的认同。在中国的十大阶层划分中,处于社会上层和下层的群体对其身份的认同率较高。处于社会上层的群体在资源拥有方面已具有了垄断性,而在权力的维护上也具有了较强的掌控性,在其他方面均表现出了优越性。为了维护阶层地位而不断强化阶层认同,以此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从而对于自己的阶层身份认同较高。相反,社会阶层较低的群体对于自身地位的改变已不抱更多的期望,所以对于自己的阶层身份认同也较高。只有那些处于社会中层的群体尚怀有强烈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渴望,梦想跻身于社会上层,对自己目前的社会阶层认同率相对较低,对自己客观身份的主观态度方面有着强烈的重新建构的欲望[6]。
通常的消费行为建构中,个体属于什么群体不是由原本的客观身份所决定,而是靠个人行为来决定。教育消费建构认同也一样,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消费这一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与他人或社会群体间的同一性或差异性,利用消费行为这种文化实践构建自己的归属与认同,从而对抗社会强加的身份以及固定的、主流的社会秩序。对自己进行相应的社会定位和归类,从而将自己归属于特定的教育消费群体。
消费行为的文化内涵使得消费具有建构认同所必需的意义。消费成为建构认同方式的基础,表现在作为消费对象的商品具有符号价值,正是在商品符号价值基础上消费行为的意义化,使商品所蕴涵的符号价值通过人的消费行为转换为主体意义之间的差异。这一意义的差别在商品中的体现并不是商品本身纯粹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价值[7]。
对中国不同地区和阶层家庭教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家庭教育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家庭教育支出与受教育程度、父母收入及行业收入水平等呈正相关,家庭教育支出的动因都是“投资于未来”,具有普遍的功利性目的。同美国家庭教育消费相比,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确实负担沉重。美国拥有针对学生的较完善的资助体系,有效地缓解了家庭教育消费的压力,而中国的教育资助体系尚未健全,并存在诸如资助范围小、资助金额不足等问题。
目前中国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集中表现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条件、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在居民的观念中已把学校分成了上、中、下级别。人们对名校的渴望导致普遍的择校追求。择校的议价费用已成为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的重要支出。
可见各个消费阶层对教育消费符号差异的社会认同逐渐形成。新世纪,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带来的不仅是经济、非经济收益,也使人们的劳动能力、社会地位得以提高。人们改变了以往“教育是不花钱的福利事业”的观念。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的高素质、理想职业和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等带来的符号价值差异已成为居民的社会认同。
在中国的教育资助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教育消费符号差异的社会认同需要以家庭收入为依据,客观分析家庭教育消费的承担能力,树立适度教育的消费理念。在家庭经济收入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教育投入,减少不必要的家庭教育支出负担。
当先富起来的那些人的下一代成长起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等带来的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人们渴望与外界进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尝试更丰富的受教育经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在消费计划中为送子女出国留学早早地进行教育储蓄,资金充裕的家庭甚至在初、高中阶段就将子女送出国。中国新中产阶级主要由知识精英与科技知识分子构成,他们对子女出国留学的态度与行动表现得更为鲜明,增强社会竞争力成为他们重视教育的投资动力,成为我国家庭教育消费新时尚的典型代表,这一态度得到了社会中、高阶层的社会认同。
如今,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消费热潮已成为全球趋势。全球教育消费市场容量高达两万亿美元。个人知识和信息的存量在“知识社会”急需增加与更新,由此产生了各类正规教育、职业教育、在职教育、特长教育等教育消费项目随之而来的社会现象。
中国的富有阶层在子女的教育观念与消费活动中的社会认同高度一致,有超过八成的人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亿万富豪中这一比率高达90%,其中66%的人考虑在中小学阶段就将孩子送出国外留学。
教育与国际接轨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也是教育消费成为世界趋势的重要因素。据美国《侨报》的数据显示,留学生为美国经济的贡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就提供了超过44亿美元的收入。美国西雅图作为中国留学生选择的热点地区,“留学经济”正在成为当地经济复苏的新亮点。世界性教育消费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了世界性的教育服务与竞争。世界各国对于教育消费的持续升温和世界性扩张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教育消费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作为留学生输出国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都瞄准了中国人对教育的强烈需求,纷纷对中国开放教育市场,本该拉动内需的中国家庭教育储蓄经费被大量地投入国外。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如何留住居民的教育经费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物质产品的日趋丰富,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转变。教育消费作为发展型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8]。
社会认同的产生来自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如果购买产品可以使个体与群体中的其他人形成高度相似性,那么认同的影响便产生了。产品则是消费者所期望的角色典范认同。政治明星、电影明星、运动明星都是人的角色典范。消费者会针对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与其他消费群体进行比较,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达到认识与行动的趋同。
教育消费离不开文化这一社会背景,但教育消费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在教育消费的同时也丰富并发展了社会文化的内容。在中国,70%的富豪在自我教育方面,愿意参加诸如EMBA/CEO等高级培训课程,认为类似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人脉关系的建立,学习的同时可以结交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大量的学历教育课程也满足了30岁以下年轻人的学历认可需要,人脉的拓展和学历的获得成为中青年人群重要的教育消费目的。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学习成为人的基本需要和享乐。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知识、技能,消费文化的发展适应了这一要求。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为个体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当人们肯于为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行更多的消费支出时,教育消费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即教育消费已发展为一种消费时尚,成为大众趋之若鹜的文化追求趋势。教育消费让人们在消费中既创造了新的文化,又得到文化带给人们的知识享受,更让人们在消费中获得了精神愉悦。
教育消费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人们的消费目的不仅仅是谋生,更重要的是活出生命的意义,教育消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追求。文化的繁荣发展来源于教育消费的文化演进,带给人们的是把握未来的知识底蕴、超越自我的健康理念、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教育消费的发展为文化生活源源不断地输入时尚全新的丰富内容。在消费领域,蕴藏着丰富的美。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都反映着一种消费文化。教育消费已成为一种文化时尚、消费时尚。
教育消费已成为确定不移的世界性趋势。本文对教育消费社会认同趋势的研究,将使人们对教育消费有一个更为清晰、坚定的认同,进而支持和发展中国的教育消费。
参考文献:
[1] 陶美重. 论教育消费的本质[J]. 教育与经济, 2007(4):17.
[2] 张立新,苗薇薇. 论高等教育的消费属性[J]. 商场现代化, 2008(4):91.
[3] 迈克尔·A. 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社会认同过程[M]. 高明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3-24.
[4] Johnson E N,Chow G C. Rate of Return to Schooling in China[J].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1997,2(2):101-113.
[5] 罗敏. 群体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其引导探析[J]. 现代商业, 2011(14):46.
[6] 伍庆. 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111-114.
[7] 孙春晨. 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J]. 道德与文明, 2008(1):83-84.
[8] 周玲,卢习良. 物质过剩期的消费与认同关系研究[J]. 商业时代, 2008(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