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雪,颜晓川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吸血鬼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吸血鬼这个群体的文化,因为吸血鬼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虚构的群体。让我们先来看看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1982年,世界文化大会在《总报告》和《宣言》中,对文化的含义作了如此描述:“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文化可以被理解为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共同体独一无二的特征,以及思考和组织生活的方式。文化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虽然没有专门学习但都知晓的知识领域和价值观念。”[1]据此可知,吸血鬼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精神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吸血鬼文化是人们对吸血鬼这一人类精神产物的认识、思考及在它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吸血鬼文化普遍上被认为属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范畴[2],起源于欧洲大陆,吸血鬼的民间传说和宗教故事曾在中世纪十分盛行。18世纪到19世纪末,浪漫主义思潮又使吸血鬼文化复兴,吸血鬼文学、戏剧作品大批涌现。20世纪70年代吸血鬼文化又重新流行起来,21世纪初的这十年更是见证了吸血鬼文化的白热化。吸血鬼传说除继续活跃于文学创作中,也进入到其他领域,如影视、音乐、时尚、绘画等,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不切实存在的事物为何会流传至今?它们拥有什么历史文化魅力呢?由此看见,必须探究一下吸血鬼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才能回答以上问题。下面便从历时的角度,从民间传说与迷信、文学作品、多元文化作品几个方面来解读吸血鬼文化的演变。
人类社会对吸血生物的信仰远在文字记录前就有了。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存在着与吸血鬼有关的神话、民间故事或迷信。吸血鬼被描绘成一种恐怖邪恶且有着超自然力量的个体。在古埃及文化中,吸血鬼是僵尸;在古阿拉伯民间故事中,吸血鬼是食肉吸血的女魔;在古墨西哥迷信中,吸血鬼是吸血女巫或法师;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吸血鬼是一种半人半兽的神或妖,它们可以幻化成人形,为复仇而存在。还有古巴比伦、古印度传说中的吸血鬼,古中国传说中的跳尸鬼等。所有这些吸血生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嗜血,他们必须从活人或动物身上吸血。
因为人类在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是逐渐形成的,这一过程十分漫长,古代的人们尤其对血液、疾病、死亡等生理现象难以理解,因此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杜撰了各种嗜血的生物,这体现了人类祖先对自然的恐惧。现实世界中某些人具有类似传说中吸血鬼的特征,这主要是卟啉症(porphyria)病人的一些症状。卟啉症在中世纪的特兰西瓦尼亚(位于现在的罗马尼亚境内)是一种常发的疾病,患者体内积聚着一种化学物质----卟啉。卟啉可被阳光转化成腐蚀性的食肉型毒素。因此卟啉症患者白天从不冒险涉足户外。这种病如果不治疗,会导致人体变形,最终变成人们想象中能复活的僵尸那样恐怖的畸形----患者嘴唇和牙床受到腐蚀,露出红红的牙根,皮肤上瘢痕密布,患者由于贫血肤色像僵尸般惨白。因为贫血能够通过输血治疗,一些历史学家推测,在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卟啉症患者可能试图通过饮血这种偏方来治疗。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导致频繁的战争,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人们在科学和医疗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他们所不了解的病症----卟啉症----进行了自圆其说的解释,因此吸血鬼的传说和迷信便顺势而生。
到了14世纪,吸血鬼迷信才真正形成气候,主要流传在中欧的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和波希米亚等地[3]95,这明显也是受到了横行于欧洲的瘟疫的影响。14世纪,黑死病最终导致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死亡。当时的欧洲尸体遍地,人们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为了避免传染瘟疫,人们常常把还没死亡的病人仓促掩埋起来。因为这些人在临终时可能痛苦万分,想从棺材里挣扎出来,因而受伤流血,但终是徒劳无功。几天后人们打开墓穴再次掩埋其他尸体时,会看到保存完好但还沾有血迹的尸体,就把他们想象成吸血鬼。盛传每当深夜时分,亡灵会从坟墓中复活,游荡在街道上,以血为生。脆弱的人们害怕被吸血,变得越来越意志薄弱。随着瘟疫在欧洲的多次爆发和蔓延,吸血鬼迷信在16世纪席卷了整个欧洲。这期间亡灵复活后在夜间袭击活人的案例不断被报道,使得人们在极其不发达的科学和医疗条件下对吸血鬼的迷信深信不疑。
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历史上著名的“吸血鬼”事件,分别是1440年的德·莱斯事件和1611年巴托里伯爵夫人的诉讼案。法国的德·莱斯男爵迷上炼金术,希望在血里发现点金石的奥秘,以获得财富和权势。这些实验使他丧失心智,把大约三百个儿童折磨致死。匈牙利的巴托里伯爵夫人被控挟持了住在城堡附近的300个少女,并把这些可怜的女孩杀掉放血用来沐浴,以永久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这两起事件的主角后来成为不少文学作品中吸血鬼形象的原型。
宗教对人类社会产生对吸血生物的信仰有很大的影响。最古老的希伯来文《死海古卷》中提到的利利丝、该隐和此后基督教对他们的传说故事一直为西方人所熟知[3]16。利利丝的名字来自希伯来文,意思是“夜”。据说她是亚当在夏娃之前的第一个妻子,她因追求超越亚当的力量而背弃了上帝,离开了伊甸园。利利丝来到了红海,即“血之海”。“血之海”意味着所有生命孕育都来自女性的血液,而作为从“血之海”中诞生万物的代价,就是要向“血之海”补充鲜血。亚当与第二个妻子夏娃有两个儿子,大的叫该隐,小的叫亚伯,该隐因嫉妒亚伯博得了上帝的喜爱而将其打死了。利利丝被古希伯来人视为大地和农耕部族的太母,亚伯的血流入大地,代表利利丝接受了亚伯的血作为供奉。该隐因此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从此以后在黑暗中过流浪生活,永远不死,只能以吸血为生。关于利利丝,还有一种传说认为她是巨人时代侍奉席琳的神使。席琳把利利丝的名字从死亡名册中删去,因此利利丝也成了永远不死的吸血鬼。
另一个吸血鬼的原型在基督教的《圣经》中可以追溯到上帝之子耶稣生存的时代。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被耶稣的责备刺伤了虚荣心,他决心报复,犹大把耶稣出卖给他的敌人,最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犹大为此后悔不已,就在日落时分上吊自杀了。但是上帝不能原谅犹大出卖自己的儿子,就让他在死后变成了永生孤独的吸血鬼,以惩罚他背叛的罪过。因为犹大是在黑夜变成吸血鬼的,所以他永远无法见到阳光。
吸血鬼传说在中世纪形成的过程中,作为欧洲伦理基础的基督教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基督教认为人死后还有生命。身体只是物质的躯壳,而灵魂则能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生存。二是在基督教世界里,血除了是生命力的象征外,还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基督教《新约》中讲到,在十字架上殉难前,耶稣和信徒共进最后的晚餐,以葡萄酒和面包象征自己的血和身体,并说这血有赎罪的价值[3]90。因此,背叛上帝的、罪恶的、邪恶的灵魂靠吸食活人鲜血而活的说法部分上也是受到了早期基督教的影响。这些灵魂便是自私险恶,背叛上帝,残酷血腥,热衷情欲的吸血鬼。另外,中世纪的宗教文学也利用虚构吸血鬼的欲望与野心来宣扬人的欲望会产生各种罪恶,所以人必须克制情欲,禁欲苦修,才能在死后升入天国,人必须无条件地忠于上帝,神的意志压抑着人的活生生情感。对来世生活的描写和禁欲主义是这种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摧毁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宗教格局,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从17世纪开始,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欧洲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连最偏僻的地区也逐渐开化。18世纪,欧洲瘟疫大流行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启蒙运动推动下,欧洲进入理性时代。理性主义弘扬人的理性至高无上,而一切有可能削弱或威胁理性的因素,如情感、想象、直觉以及神秘和超自然现象,都遭到反对和抑制。启蒙运动过于强调道德训诲的作用,而不是感情抒发,已经把自己推向了极端。吸血鬼文化就像是生存在中世纪黑暗的宗教文学和启蒙运动极端的理性主义夹缝间的奇葩,继续着它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境下,人文主义对启蒙运动后期极端理性主义发起了一次巨大冲击。他们强烈反对理性主义的冷漠而客观的逻辑,宁愿从古代和中世纪汲取创作灵感,并借助往昔神奇的事物来抒发怀旧之情且关*人生,吸血鬼文学也被*入了大量人文主义的血液。德国作家布尔格的诗歌《莱诺勒》和歌德的诗歌《科林斯的未婚妻》,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克丽丝特贝尔》和济慈的《无情的美人》和《拉弥亚》即是典型的例子。在这几部诗歌中,吸血鬼不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的吸血生物了,他们开始有了人性的一面,可以与人类发生感情,这种危险的浪漫迅速吸引了众多读者。
吸血鬼不仅仅出现在诗歌这种文学作品中。1819年,英国诗人拜伦的私人医生约翰·波里杜利,也是一位年轻的作家,借着拜伦的名义发表了著名的《一个吸血鬼的故事》,他以拜伦为原型,创造了吸血鬼鲁斯凡爵士----一位冷酷无情的贵族。鲁斯凡周游世界,引诱并杀害无辜的女子以吸食她们的鲜血。这个故事塑造了魅惑的贵族吸血鬼形象。这则英语短篇小说被许多人认为是现代吸血鬼小说的开山之作,引起一连串抄袭模仿,之后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数量大增,但质量却大大降低。1872年,爱尔兰作家谢里丹·勒·法努的短篇故事《卡米拉》为吸血鬼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他在吸血鬼故事里加入哥特式场景和情欲色彩,吸血鬼和受害者之间怪诞、神秘的关系贯穿整个故事。《卡米拉》里的吸血鬼原型即是上文提到的匈牙利巴托里伯爵夫人,这是文学作品中,吸血鬼的故事首次取材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
上面提到的这些早期吸血鬼文学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当然依然存在着人性邪恶的一面。不过,传统恐怖的吸血鬼形象迅速被神秘迷人的新形象所替代。挣扎在善恶之间的神秘而具有魔鬼般魅力的吸血鬼,对当时的浪漫主义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种难以抗拒的诱惑。而现在我们常见的吸血鬼形象,是在历经了19到20世纪间大量有关吸血鬼的小说的积累后,由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在1897年出版的《德拉库拉》中创作的德拉库拉伯爵。《德拉库拉》中吸血鬼德拉库拉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13世纪瓦拉几亚公国的费拉德四世。此人曾率军打败入侵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际上是现在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但由于当时他对待战俘的手段极其残忍,将他们刺死在木桩上,就被后人称为Dracula。斯托克借此历史人物构建一个神话故事情节和一种神秘恐怖的哥特式气氛,描写了一个从坟墓中爬出的、邪恶的贵族吸血鬼。德拉库拉吸食人的血液、控制人的灵魂的形象,是人类不可遏制的欲望的象征。他是个邪恶的魔鬼,想报复人类、征服人类。小说中以德拉库拉为代表的邪恶力量与以范海辛等人为代表的正义力量的生死对决,最后以理性战胜放纵、正义压倒邪恶而告终。
关于吸血鬼文化在19世纪由欧洲大陆转移到英伦三岛的原因并不难解释。这一民族历来就有迷恋各种超自然现象迷信的传统,并且,欧洲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且更为彻底。工业革命的大规模机械生产改变了社会分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了城市,人们变得好逸恶劳,城市犯罪率越来越高。报纸上登满了各种神秘谋杀案的报道。同时,全社会对神秘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迷恋超自然现象迷信的人们对《德拉库拉》甚是喜爱。《德拉库拉》也通过揭示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来进行深入的道德上的探索。“评论界普遍认为《德拉库拉》中人与吸血鬼间的斗争象征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垂死的旧贵族与资产阶级婚姻关系间的最后较量,也是人们潜意识中永无休止的非法欲望与清醒的自我之间的斗争。”[4]《德拉库拉》由此被看做是吸血鬼文学作品中登峰造极之作。
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总的来说还略显平面化,或是恐怖残忍的嗜血者,或是魅惑的贵族,极少具鲜活的个性。受社会大环境制约,作品几乎都体现出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格局,吸血鬼最终都被正义力量铲除,这既迎合了当时读者的心理需要也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吸血鬼文学,“使得依据古老传说的文学创作有了广泛的接受群,为二十世纪吸血鬼文学走向个性化和多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5]。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也发生了改变。20世纪开始,吸血鬼文学创作重心转移到了美国,创作者们开始排斥对吸血鬼传说的简单借用,吸血鬼形象更加人性化、多元化。宗教和阶级对吸血鬼形象的影响越来越被弱化,而深受美国平等民主思想的影响,吸血鬼文学作品不再一味地塑造亦或残忍亦或高贵的吸血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吸血鬼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甚至出现了更纯情的、善良的“素食”吸血鬼----不吸食人血只吸食动物血液的吸血鬼。作品主题也不再是简单地表现善恶的二元对立。“当代的吸血鬼已经从十八、十九世纪的‘他者’的恶魔形象转化成一个具有人类情感的值得同情的形象,是当代美国社会生活的折射。”[6]
从主题上看,吸血鬼文学创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吸血鬼的塑造来对社会现实问题、人类自身命运及存在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讨,美国女作家切尔西·昆·雅伯和安妮·赖斯就是其中两个鲜明代表。从1964年起,雅伯开始了她《特兰西旅馆》系列的创作。这一系列以一个名为特兰西的豪华旅馆为中心,讲述形形色色的吸血鬼的故事。雅伯在《特兰西旅馆》中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吸血鬼世界,以此来反衬当下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不和谐,并提出各种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20世纪70年代起赖斯发表了《吸血鬼编年史》系列。在她的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吸血鬼拥有各自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她将现代社会问题具象化,用吸血鬼的视角去描述社会上的弱势或另类群体----同性恋、艾滋病、孤独且信仰丧失的现代人的生活与感受。这一非传统叙述角度,刻画了吸血鬼对抗邪恶、对抗权利、争取自由的形象,有助于小说赢得读者对吸血鬼所象征的另类人群的同情。同时通过描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遭受来凸显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吸血鬼文学也不只满足于制造恐怖氛围来娱乐大众。一些作品中描述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给人类带来困惑和苦恼,反映人类在科技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如理查德·麦瑟森的《我是传奇》、吉赛尔·卡比的《宇宙来的吸血鬼》和古斯德的《暗夜传说》等。
这些作品中吸血鬼已经完全不是恐怖龌龊的吸食人血的生物了,他们敏感、忧郁,具有凡人所没有的魅力和神奇力量,力图挽救各种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但又充满了人性的挣扎,如《夜访吸血鬼》中的路易,《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吸血鬼日记》中的斯特凡等。他们漫长而无休止的生命是孤独而矛盾的,他们苦苦追求着灵魂的解脱。他们依然保留着人类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无论是对同类还是对人类,都满怀柔情与关爱。在每一次为生存吸食人血而杀人之后,他们都在痛苦中思索,不断探求吸血鬼的本性,渴望了解这一魔鬼世界的本源,从而寻找一条出路,能与人类和谐共存,去体验过去身为人时没有充分感受的美好生活。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来自于人格的冲突,内心的挣扎。在精神贫瘠、崇尚物欲、信任匮乏、充满各种各样生存危机的现代社会,这种挣扎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体验,所以吸血鬼文学能够深入读者内心,引起广泛的共鸣。
当代吸血鬼文学作品为数众多,但完全有别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吸血鬼文学作品。可以说,吸血鬼已经蜕变成一个符号,被不同的创作者在不同的主题下赋予强烈的隐喻意义,具有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多元化是后现代文化的另一显著特征,这在吸血鬼文化中也尤为突出。除了文学作品这一形式以外,影视作品是其另一惯用的表现形式。著名的吸血鬼文学作品统统被改编、制作并搬上大银幕。《德拉库拉》被多次拍摄,大导演科波拉1992年的电影《惊情四百年》就是由这部小说改编的,被认为是所有吸血鬼电影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吸血鬼编年史》中的《夜访吸血鬼》和《吸血女王》也都已被改编成电影。另外还有《我是传奇》、《暗夜传说》、《迷失的男孩》、《吸血鬼之吻》、《刀锋战士》、《沉迷者》、《吸血鬼的影子》、《范海辛》、《暮光之城》等。电视作品包括《吸血鬼日记》、《真爱如血》、《南方吸血鬼》、《捉鬼者巴菲》等,不胜枚举。其他领域如音乐、时尚、绘画,甚至是电脑游戏等也渗透着吸血鬼文化的影响。
当代吸血鬼文化具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用吸血鬼在精神上寄托人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梦想;二是通过吸血鬼的塑造来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或对社会不公现实进行批判;三是作为大众文化之一,吸血鬼文化有着极高的娱乐和商业价值。当然吸血鬼文化也存在着负面作用,对于吸血鬼超能力的过分描述,会影响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负面影响在教育和宣传中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上述阐述可以看出,吸血鬼文化自从古代传说和迷信产生开始,在历经了中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和多元文化这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的发展和传播之后,已成为了现代文化中一个十分独特的分支。在这一系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从早期对吸血鬼形象邪恶恐怖的定义到后期对吸血鬼人性化多元化的定义,也都是受到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背景、人性特征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吸血鬼文化呈现白热化的态势,吸血鬼已经蜕变成一个符号,从作品内容到形式上创造者可以任意发挥自己对其隐喻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普遍认同文化多样性、多元化的今天,吸血鬼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
[1] 惠中. 人类与社会[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
[2] 戴锦华,高秀芹. 无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J]. 文艺争鸣, 2010(10):38-41.
[3]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 吸血鬼[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4] 苏耕欣. 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 外国文学评论, 2003(2):68.
[5] 苑野. 吸血鬼传说在西方文学中的流传和演变[D]. 重庆:西南大学文学院, 2006:15.
[6] 曲丽洁. 吸血鬼----当代美国社会中“异态”化的“常态”人物[D]. 济南: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5: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