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2-03-28 20:04张向葵邹云龙
关键词:意向个体维度

刘 志,张向葵,邹云龙

(1.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同时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此背景下,切实加强大学生创业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特点及发生、发展规律,进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创业是一个有意识和有计划的行为[1],意向是计划行为唯一最佳预测指标,因而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是了解创业行为的中心点[2]。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国内也有人译为创业倾向)研究理应成为大学生创业研究的最佳切入点。自1988年美国学者Bird最早提出“创业意向”的概念以来,“创业意向”日渐成为国外创业研究的新焦点之一。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有效推进,我国学者对创业意向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给予积极关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①据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截至2012年2月,国内学者共发表创业意向相关论文90篇,其中题名含“创业意向”论文58篇,含“创业倾向”论文32篇。发表时间方面,均在2004年及以后,又以2009年以来最集中,每年均在15篇以上;论文类型方面,以期刊论文为主,占近75%,硕士论文其次,约占20%,博士论文仅有4篇。研究成果的这一现状正反映了我国创业意向研究实践的方兴未艾特征。,笔者拟对我国创业意向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以简单梳理。

一、国外创业意向研究成果的转介

创业意向研究在国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有成果主要涉及对国外有关创业意向概念、测量、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研究内容的介绍。

(一)创业意向的概念界定

国外学者对创业意向概念的界定主要有:Bird对创业意向的定义是“将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并且认为由灵感激发的创业的想法必须通过创业意向才能实现。”[3]162-169Davidsson 将创业意向定义为 “个 体计 划在将来进行创业的决定和选择偏向”[4]9-21。Michael的定义是“创业者旨在创建新企业或者为现有组织增加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是对自己创建新事业可能性的判断”[5]9-24。Krueger的定义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6]14-16。Thompson的定义是“个体计划创办新企业的信念”[3]162-169。

(二)创业意向的测量

研究指出,在创业意向的测量方面,目前国外尚未形成公认的、统一的方法。简丹丹介绍了国外创业意向测量的三类主要方法,即绝对测量法、自我分类测量法、多项目测量法[3]162-169。叶贤则介绍了创业意向测量的另外三种方法,即自我预言式测量法(主要测量个体未来创业的可能性)、行为偏好式测量法(主要测量个体对创业行为的偏好和渴求程度)和行为意图式测量法(主要测量个体对未来创业的打算和意图)[4]9-21。

(三)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简丹丹指出,国外学者研究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两个维度。个体变量包括个人背景因素(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和认知特征等;环境变量维度主要提到创业教育。在个人背景因素方面,男性创业意向普遍比女性高;25—44岁是最活跃的创业期;拥有私企工作经历者创业意向明显比在国企工作过的个体高;家庭创业背景、自身已有的创业经历都会提高个体的创业意向。在人格特质方面,创业者与管理者等其他群体的确表现出诸多不同特质,比如创业者一般冒险倾向、责任意识、成就动机、经验开放性、情绪稳定性更强,宜人性更低。在认知特征方面,国外学者指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创业意向诸多前因变量中的关键变量,它能很好地预测创业意向。其中,Zhao和Seibert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对自我效能在创业学习、冒险倾向、创业经历、性别等个体因素与创业意向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探讨。在创业教育方面,对创业课程进行描述、揭示创业教育的趋势、将受教育者与非受教育者的创业行为进行对比进而评估创业课程的价值等是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这方面研究还处于探索时期[3]162-169。

(四)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

简丹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创业意向模型。第一种是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简称TPB模型)。该理论认为意向预测行为,外在因素通过态度影响意向,对行为结果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知觉影响创业意向。对行为结果的态度即个体对行为的偏好以及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和预期、主观规范是个体采取行动时对社会压力的知觉,行为控制知觉是将创业意向付诸行动的难易程度感知。Krueger等人对TPB模型进行了修正,指出上述三个态度变量各自前因变量是价值期望、规范信念和自我效能感。第二种是Krueger和Brazeal提出的创业潜力简化模型(简称SKM模型)。这一理论在TPB模型和Shapero的创业事件模型基础上提出,它认为行为选择取决于行为的“信度”和“行动倾向”,信度要求行为既是希求的又是可行的,行动倾向是指个体采取创业行动的意向,创业潜力出现在“替代”的前面、“行动倾向”的后面。第三种是Bird的创业意向模型。它指出理性和直觉思维是创业意向的重要维度,个人因素、社会背景和理性、直觉思维交互作用形成创业意向。个人因素包括个人创业的经历、成就动机等个性特征和先进的思想等个人能力,社会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叶贤介绍了另外两种创业意向模型。一种是Luthje和Nikolaus的创业意向模型。该模型认为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环境因素的感知和人格特质、环境变量的感知直接影响个体的创业意向高低,而人格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需要通过态度间接发挥作用。另一种是Jon C.Carr等的创业意向模型。这一模型认为家庭从商经历和背景对个体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具有这一背景的个体更可能倾向选择自主创业,但是这一影响需要通过影响个体创业自我效能感、感知到的家庭支持及自主创业的态度三方面间接发挥作用。

二、创业意向的本土研究

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创业意向维度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实证以及创业意向现状调查三方面主题。其中,又以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主,占到总数的75%左右,其次是创业意向的现状调查,约占总数的20%。

(一)创业意向维度结构实证研究

分析维度结构是研究创业意向的前提和基础,与之相关的是创业意向的概念界定。简丹丹指出,“创业意向是指潜在创业者对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行为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心理准备状态及其程度。这些方面主要包括潜在创业者对自身素质(包括创业知识和创业潜能)的评估以及对外在因素(包括创业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创业资金的充足性、市场的需求性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的主观评估情况。”[3]162-169吴启运等指出,“创业倾向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代表创业潜在主体选择创业的可能性,是创业的内生原动力。”[7]张云川等认为,“创业意向是指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8]在对创业意向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创业意向的维度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如范巍、王重鸣编制了《个体创业意向调查问卷》,对420名被试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对个体创业意向的维度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背景下个体创业意向包括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两个维度,其中,创业希求性维度又可具体分为创新导向、成就导向和自我尊重三项内容;创业可行性维度可具体分为个人控制和责任意识两项内容。

(二)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国内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个体的人格特质、背景因素、环境因素这三类前因变量和自我效能感等中介变量。人格特质方面,个体的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和自我功效感水平越高,创业意向水平也越高,但兼容性和稳定性与个体创业意向不存在显著差异[6]14-16;坚持与成就动机、问题解决能力、内在控制源、风险承担倾向、创新性等人格特质均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9]73-77;自主性、成就动机和风险承担三个个体特质均对个体的创业意向表现出显著的影响[10]144-152;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而利益追逐对创业意向无显著影响[11]。背景因素方面,学历、专业、年龄、个人经历和家庭结构与创业意向存在一定的相关[6]14-16;年级、性别、专业、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等变量都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以及创业意向的各项影响因素产生显著影响[9]73-77。环境因素方面,创业的成就感、特性优点、经济回报以及环境影响与创业意向正相关[6]14-16;大学生创业先前知识和创业社会资源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9]73-77;个体对创业的态度受个体对创业所能带来回馈的评估影响,也受个体对相关的管理技能、市场渠道、运营团队和社会网络等资源拥有状况的影响[10]144-152;此外,创业政策的完善、家庭的鼓励与帮助、教育对创业的鼓励等因素也对创业意向具有影响。中介变量方面,研究指出创业自我认知在创业人格特质、创业先前知识和创业社会资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行为控制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意向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并且这一过程的背后有两个重要因素——社会环境诱导和创业教育——起着支配性作用[12]。

(三)创业意向现状调查研究

任国友采用美国创业协会设计的《创业素质调查》问卷对20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选择“愿意尝试创业”的占到总数86.9%[13]。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潍坊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的占98%,广东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占87%[14]。王国宇等选取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6所大学近30个专业的97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认为自己具备了创业素质的学生占到52.6%,但选择先“就业”的大学生却仍占63.6%,选择在毕业后“自主创业”仅占2.6%[15]。严建雯、叶贤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分别对297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具有中等创业意向水平;(2)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两个维度(创业行为倾向和创业可能性)在性别、年级、专业、学历和父母职业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高,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理工科明显比文科高,父母职业为企业家、私营主或个体户显著比父母在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单位、教育等)的高[16]。叶映华的调查表明,一年级学生在创业意向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年级;接受过创业课程的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未接受过创业课程的学生;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创业经历的学生。范巍、王重鸣的调查表明,MBA学历的个体创业意向比其他学历的个体高,经管专业的个体创业意向比其他专业个体高,25岁以下以及25—30岁的创业意向比30岁以上个体显著高。

三、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第一,深入探究创业意向的概念与内涵。准确界定创业意向的内涵是研究创业意向的前提。但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创业意向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术语使用不统一,创业意向、创业倾向、创业导向、创业兴趣、创业意愿等多个词语混合作用;概念内涵不统一,研究者们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创业意向进行定义,对创业意向的维度结构没有清晰、完整、统一的规定。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创业意向研究成果的比较、验证和深化拓展。为此,需要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整合以往研究结果,在继续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等公认成熟的创业意向理论模型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当引入其他理论协助解释创业意向。比如,“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创业意向,通常一开始不必进行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数据中归纳并总结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这种自下而上构建理论的方法,可能更有利于创业意向研究的基础理论创新。”[5]9-24

第二,开展创业意向测量研究。现状调查是创业意向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由于对创业意向维度结构的研究尚未成熟,创业意向没有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因此即使已有部分研究者开发出创业意向的测量工具,但测量的指标项目和统计分析方法各不相同,从而造成比较、验证、综合或扩展的障碍。为此,一是加强中国背景下创业意向问卷的编制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工具;二是完善创业意向测量的统计方法,除合理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传统、成熟的统计方法外,力争减少共同方法偏差,适当运用等级回归方程、结构方程等高级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的信效度;三是扩大测量样本数量,拓宽样本分布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生态效度,规避由样本选取限制造成的系统干扰。

第三,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模型是了解创业意向生成机理和干预方法的基础。一是进一步探讨多个个体心理变量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二是在继续完善创业意向理性认知过程研究同时,关注直觉与偏差等创业意向非理性认知过程以及创业意向形成过程的生理机制;三是在加强个体人格特质、背景因素、环境因素等前因变量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厘清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认知等中介变量的影响机制。

第四,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现在我国的创业群体或潜在创业群体,除了大学生以外,还包括众多不同职业背景、受教育背景和年龄的不同阶层人士。如何分别对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政策研究,这无疑是未来创业意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对于改善我国创业氛围、促进个体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9-24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群体存在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导致创业意向的差异?如果出现差异,其影响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1]Bird,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for inten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442-453.

[2]Krueger,N.F.The cognitive infrastructure of opportunity emerge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0(Spring):5-23.

[3]简丹丹,段锦云,朱月龙.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

[4]叶贤.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个体心理视角[D].宁波大学,2010.

[5]马占杰.国外创业意向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4).

[6]范巍,王重鸣.创业意向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6(1).

[7]吴启运.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29.

[8]张云川,等.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调研分析[J].西部论坛,2011(4):27.

[9]叶映华.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9(4).

[10]钱永红.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11]刘海鹰.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8):154.

[12]丁明磊,等.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5):6.

[13]任国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5):97-105.

[14]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大学生创业研究课题组.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报告[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11-16.

[15]肖红伟,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0-48.

[16]严建雯,叶贤.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6):1473.

猜你喜欢
意向个体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光的维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