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彦华,周建忠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独特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1]。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是学生个体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要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或者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各高等农业学校通过采取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技术与手段、使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不断强化教师创新能力等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培养活动仍相对零散、不够系统,各种渠道缺乏有效的整合,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不够到位。因此,符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系统化、科学化的实践平台亟须构建。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备受重视和关注
伴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呼唤,目前多数高校都将目光转向了创新教育,高等农业院校自然也不例外,开始重视和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障其效果。如调整教学计划,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比例,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组建竞赛团队,配备指导教师,提高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奖励力度,以激发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增加投入,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2.学生自身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愿望和需求较为强烈
据调查了解,目前农业院校学生对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较为关注,这一方面是受宏观大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内在的需求和愿望。学生多以参加某项竞赛、参与某位自己崇拜教师的研究课题或与同学共同承担某项创新性实验而倍感骄傲,并为之付出了很大努力,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追寻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
虽然各高等农业院校均较为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且采取了一定措施,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学校方面主要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有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企业经验尚需提高,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够;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针对创新项目的专门资助计划欠缺;学生创新活动的保障条件与措施不到位,如仪器设备、场所;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缺乏个性化的设计,受益面较窄。除统一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外的创新实践活动和竞赛则基本上面对学优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普通学生大多没有机会,活动受益面较窄。学生方面主要是: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清晰,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钻研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工作能力亟待提高。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有创造性”的思想,将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处理好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农业思想贯穿创新教育,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高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孵化基地、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的传播基地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有多个层面,内容也是相当丰富。创新能力内涵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培养的渠道和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因此,笔者提出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原则,遵循学生认知及成长规律,构建由5个平台构成的多维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个平台包括:实践教学平台、科技活动平台、科研训练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和模拟创业平台。多维实践平台以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和核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以科技活动平台和科研训练平台为重要支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学科竞赛平台为补充,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模拟创业平台为延伸,为学生提供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
1.实践教学平台
有机整合和优化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教学实习)、校企产学研(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三个实践环节,搭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是基于课程体系的基础平台,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平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贯穿整个学程,内容也最为系统。
近年来我校在逐步探索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和资源,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保证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资源与环境学院自2010年开始对其隶属的6个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改革。第一,按照环境类和化学类专业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与重构。将原来分布在理论课程中的实验部分按照相关性进行整合,独立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坚持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训练与研究相结合,系统设置实验课程及实验教学内容,强化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解决实验内容重复、技能训练单一等问题;第二,按照统筹规划、合理使用、共建共享的原则整合学院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将原有分布在各个专业和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场所、仪器设备整合起来,根据课程教学任务合理安排、高效使用。该项改革也带动了实践教学方式的变革,比较典型的是在实验项目没有前后续关系的课程中,打破一次课程只能有一个内容的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按照课程实验项目数量分组(即有几个实验项目就分几组),将一门课程所涉及的所有实验项目在一次课中同时进行,不同组进行不同的实验内容,下次课轮换至其他实验,直至完成所有实验项目,期间第一次承担实验项目的小组要负责教会其他小组实验操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自己会做实验,还要讲给其他小组,我们暂且将其称为分组轮做法。这种分组轮做法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精神;第三,动态把握企业需求,积极开辟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应用化学专业与国家几家著名农药化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以项目的形式接纳毕业生实习,学生通过承担项目来推广企业的产品,以此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这是继我校董事会办学体制之后的校企合作的又一成功范例。
2.科技活动平台
科技活动平台是将学生课外学术、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整合起来,以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台。该平台主要由系列学术讲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文化节和校园戏剧表演或辩论赛等。它的意义在于学习和交流,以此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促进优良学风形成。近年来,我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学生社团活动、“三下乡”和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外语体验月等一系列的科技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良好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的形成提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科研训练平台
将承担早期科研活动启蒙的课程实验项目和能够吸纳学生参与的教师科研项目,以及由国家、省或学校资助的创新实验项目整合,构成科研训练平台。科研训练平台是基于项目进行的,是在实践教学平台基础上的综合运用与提升。通过该平台可以促进本科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开展科学研究和训练,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推动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我校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分前期和后期共三种模式。前期即第一种模式是1-2年级以部分基础课程为载体进行的早期科研意识培养和严谨科研态度的养成与科研活动的简单尝试。如农、理、医类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有机化学,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多年来一直在实验课程考核中坚持口试与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将科研意识与基础训练融入课程教学;后期第二种模式是在专业思想基本形成、专业基础已较为牢固之后,部分有资质的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进行系统的科研活动训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究的科研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期第三种模式是学生之间根据兴趣和研究需要组成科研团队,申请学校或校外基金支持的科技创新项目,包括项目选题、论证、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活动的实施、结果的统计、报告的撰写和成果申报。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训练可能不如第二种模式深入,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更为全面,学生的自主性更强,不仅能够使学生经历整个科研过程,还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协同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4.学科竞赛平台
集成国家、省、校(院)三级(或四级)竞赛项目,如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软件大赛、英语竞赛等,构建系统的竞赛体系,特别是学校和学院一级的竞赛设置,更能够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科、专业类型特点,构建了体现农业院校特点的个性化的国家、省、校、院四级竞赛体系。几年来,在全国和省级大赛中获奖860余项,同时各类校内项目开展如火如荼,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5.模拟创业平台
在以上四个平台的基础上,创建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实战训练平台即模拟创业平台。如园艺专业依托教学基地成立了“吉园大学生创业园”,累计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30余项,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同学参加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0余项,学生在“挑战杯”学术作品和创业计划大赛中多次获奖,先后有《蓝梦果园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获得吉林省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天行农业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在长春市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平台的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密不可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平台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摇篮,平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根本保障。近年来我校重点对多维度平台间的有机整合、协作和平台与教学计划有机融合的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构建基础加个性化的自主选择模式
以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和核心构建起来的五大平台,形成了一套“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个平台拥有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学生可以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由其他平台支撑的各项活动,即基础加个性化的自主选择模式。五大平台各司其职、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基础加个性化的服务。并致力于改变以“教”为主导地位的管理方式,注重过程体验,崇尚目标和方式多样的培养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发掘学生潜力为宗旨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的开放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创新活动,培育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
2.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实习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与保障制度,搞好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制度和教学仪器设备全方位开放、共享制度,保障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制定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与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申请研究计划和参与各项活动或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如我校近年来执行的参与创新活动可免修相关课程的制度与指导教师奖励制度等。
其次,建立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质量评价体系。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对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质量评价是一项多目标、多属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2]。我们应当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科学构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平台建设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3.完善保障和支持体系
首先,从实施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条件方面考虑,从校、院两个层面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学生科研创新和实验研究,启发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开放式探究性学习;其次,从实施创新活动的内在需求和组织形式方面考虑,支持组建学生学习团队,使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团队归属,团队依存于项目,可根据项目变更而重组,并配备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创新活动的引导。
[1]赵艳红,张海钰,周燕.“女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4.
[2]张庆英,于蒙,张鹏,张艳伟.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