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的语境分析——社会价值还是私益价值,常态市场还是异态市场

2012-03-28 20:04李金丽
关键词:企业化外部性公益性

王 薇,李金丽

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办法》的印发,拉开了中国期刊企业化、市场化的大幕。但是,关于学术期刊改革方向的学术争论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藉此推向高潮。

一、关于学术期刊出版体制改革学术争论的焦点

关于学术期刊出版体制改革有两类观点:反对学术期刊一刀切式的转企市场化改革[1-2];基本赞同学术期刊转企的市场化改革[3]。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归纳出学术期刊改革的问题,包括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改革,也就是改革的初衷问题;二是改革什么;三是如何改革。就改革的初衷而言,主要有如下考量:第一,学术期刊的自主办刊权问题;第二,如何改变当前期刊市场上的结构问题;第三,期刊编辑部内部活力问题。显然,学术期刊改革,就是在这个初衷下,探讨学术期刊生产的价值属性、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市场结构的匹配问题。由此可见,当前关于学术期刊改革的种种争论,实质上是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即:第一,企业化和学术期刊价值属性是否矛盾;第二,企业化能否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第三,企业化能否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第四,企业化是否能激活期刊编辑部内部的活力。

上述问题是理论争论的焦点,对这四个问题的不同解读,就会得到态度截然相反的两类观点。那么如何去理解当前改革的逻辑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拷问相关观点的语境问题,即提出上述观点的学者隐含的观点背景,显然,没有共同的语言背景,任何的争论都是没有结论的。具体而言,它包含两个问题:什么是市场化观点的价值标准——社会价值还是私益价值;什么是市场化改革的市场形态——常态市场还是异态市场。在对这两个语境的讨论中,我们就会明晰中国学术期刊学术争论焦点问题的答案。

二、中国学术期刊市场化的语境

(一)“公益”的制度根源与学术期刊生产的两种价值标准

不难看出,在反对学术期刊市场化的学者中,他们的分析往往以学术期刊的公益性为分析的逻辑起点。那么,公益性是不是学术期刊必然的属性呢?这里就涉及“公益”的制度根源问题。

“公益”来自于学术期刊产品的特殊性,学术期刊具有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体现为学术期刊巨大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相关产品的市场收益小于相关产品创造的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产品供给者,按照能够从市场上获得的收益进行供给决策,并达到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产品供给量。在这种调节机制下,具有外部性的产品的供给,远小于社会的需求量,因为后者是按照全社会获得的收益进行供给决策。外部性,是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的一种典型情形。为了弥补市场的不完善,政府和社会将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税收支持,补贴和保护),来补偿具有外部性的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因此,与相关责任相对应,政府和社会自然要求相关生产者的产品供给,要以整个社会的收益最大化为决策条件,即要求上述产品的供给具有公益性。

由此我们就可以对公益性产品市场化的逻辑进行解读。这里的市场化存在两种情形:

一是单纯的市场化,即改革后,政府和社会不对出版企业的经营进行补偿。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单纯的市场化意味着政府和社会放弃了对学术期刊这种强外部性产品的公益性制度安排。由于放弃了公益性的制度安排,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必然按照自身的“私利”,进行生产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产品必然供给不足,当然,这里的不足,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而言。由此可见,学术期刊单纯市场化,意味着政府和社会对公益性制度安排的放弃,从而放弃了社会整体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也就是以私益价值代替社会价值。具体到我们中国的实践,就是以中国出版业的私益价值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的社会价值考虑问题。

二是在市场化后,考虑到学术期刊的外部性,政府和社会从社会整体利益考虑,对出版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和补贴。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运行本质上是市场化的,只是因为政府和社会的公益性制度安排,而消除了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从而实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最大化。显然,在改革前,出版机构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支持,而后者来自于政府的税收减免和补贴。从社会价值的角度,两者并无根本性的差异。显然,这种改革,只是政府和社会为了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公益制度具体设计的调整。这种调整,在于提高公益制度的效率。但显然,提高公益制度的效率,无论是在企业框架内,还是在事业框架内,都高度依赖具体的体制设计。由此可见,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并不排斥企业化,但另一方面,从事业组织形式向企业组织形式的转变,并不是解决公益效率的关键问题。

当然,上述所说的企业化,其实是建立在期刊版面供求正常的背景下。事实上,这样的条件并不是一个可以想当然的结果。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中国学术期刊市场化的第二个语境,即市场形态问题。

(二)不同市场形态下的改革后果

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改革,必须清楚中国期刊市场的形态,即中国的期刊市场是不是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前面我们在阐述公益性的时候,谈到外部性,外部性是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而常态市场和异态市场,则讨论的是市场的具体运行情况,它并不是市场的固有缺陷,而是具体的制度安排对市场运行的影响。

在常态市场机制下,学术期刊作为具有强外部性的商品,其供给必然会减少,整个行业将发展萎缩。但在异态市场下,情形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显然,当前中国的期刊市场就是一个异态市场。

讨论中国期刊市场是常态市场还是异态市场,需要我们考察中国学术科研的制度安排。在当前的中国,期刊版面的最大需求者是高校。对于高校而言,期刊发文量和权重因子影响着学校的声誉,而学校进一步将其与老师的职称晋升、研究生的毕业相挂钩,而在全社会教育大跃进的背景下,博士、硕士的批量生产,造成了学术期刊版面的严重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期刊市场,本质上是一个供求严重扭曲的异态市场。在这种异化了的市场中,学术期刊是普遍的繁荣。而当学术期刊真正的市场化后,在这种的供求关系中,学术期刊的市场化,并不会带来生存的危机,而只会将原来公益面孔下的编辑个人行为下的寻租行为转变为阳光下的企业行为的寻租。

三、理论辨析与结论

在明晰了中国学术期刊改革的背景语境后,我们就可以对相关观点进行理论辨析:

第一,公益性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出自于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即社会价值考量。它和市场机制并不矛盾,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方式来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因此,从当前事业单位的财政出资到企业化下的税收减免和基金补贴,对社会价值的实现而言,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因此,企业化并不是洪水猛兽。

第二,在当前的中国期刊版面供求关系中,市场化,既不会造成期刊的生存困难,但也不会改善中国期刊的体制、结构和活力问题。其最大的可能是,全面的市场化后,期刊大量竞相提高版面收费,即从编辑个人的寻租腐败行为转变成企业的盈利行为。但两者对学术研究的扰乱、影响都将是恶劣而深远的,而后者的杀伤性也许更大。由此可见,期刊市场化,并不是灵丹妙药,在科研考核评价体制,也就是期刊版面市场供求扭曲条件下,贸然推进市场化,不仅不能解决目前期刊出版业存在的体制、结构和活力问题,还会滋生新的问题,对社会进步造成巨大的伤害[4]。

第三,要高度警惕一改了之,通过市场化撂挑子的行为。从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术期刊改革存在两种价值体系。在私益价值体系下,学术期刊单纯的市场化,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对于出版部门以及管理部门,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却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改革,我们必须拷问,相关改革成败的标准,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还是出版个体赚的钵满盆满。

综上,中国学术期刊企业化改革,是一个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方向,它需要实现社会价值的配套措施,需要完善的改革环境。要综合考虑相关改革对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而不是站在部门本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1]孙宪民,王又冬,武玉欣,等.高校科技期刊改革的难点与机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191-194.

[2]石峰.学术期刊改革不要搞一刀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3-15.

[3]张治国.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难点与出路设计[J].出版发行研究,2011(11):15-18.

[4]文崇坚,吴玉兰.中国传媒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之探索[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128.

猜你喜欢
企业化外部性公益性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