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实秋著译的文化智性

2012-03-28 17:01:03严晓江南通大学南通226019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雅舍梁实秋散文

□严晓江 [南通大学 南通 226019]

梁实秋先生(1903~1987)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他辛勤笔耕七十余载,创作的“雅舍”系列散文以及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渗透着文化智性。温家宝总理说:“‘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1]创作和翻译是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发展等使命。梁实秋在古与今、中与西的交叉点上构筑自己的文学世界。

一、弘扬民俗传统文化,倡导中庸哲学精神

民俗传统文化扎根历史,感奋民众,凝聚人心。“雅舍”系列散文描摹中国人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与思想观念等。例如,在《烧饼油条》一文中,梁实秋指出烧饼油条是中国人的标准早餐之一,北方各地的男女老幼尤喜食用。有位美籍华人每次返乡都要带两百副烧饼油条回美国,将其存在冰箱里,逐日取一副放在烤箱里加热,便觉妙不可言。“早点”是“饮食文化”的缩影,梁实秋突破了就饮食而谈饮食的范畴,抒发了对中国平民化饮食的青睐以及浓浓的乡愁情结;在《敬老》一文中,梁实秋描绘了晚辈在重阳节给老年人送饭碗的风俗,说明“饭碗”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丰衣足食的象征,表达了“民以食为天”的朴素情感;在《过年》一文中,梁实秋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记叙了除夕之夜人们在庭院里张挂灯笼、同吃“年菜”以及大年初一换上新装、见人“请安”、口说“新喜”的情景,反映了中国人喜好“团团圆圆”以及“吉祥如意”的思想观念。“雅舍”系列散文中渗透的民俗、乡俗彰显了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民本”内涵,旨在弘扬“尊祖先、重人伦、崇和谐、尚礼仪”的优良传统。

民俗传统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积淀和特色。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就传递了西方民俗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莎剧涉及宗教节日、典型意象、美妙歌曲、奇花异草等方面的知识。某些特殊的宗教节日在莎剧中往往能渲染气氛。例如,5月1日是标志英国夏日到来的“五月节”,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在《亨利八世》(The Life of King Henry the Eighth)一剧中,仆人们聚集在充满生机盎然的王宫院子里狂欢,等待见证婴儿伊丽莎白(Elizabeth)的洗礼;典型意象在莎剧中常常具有神奇魔力。在《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Night’s Dream)一剧中,淘气顽皮的扑克(Puck)是恶作剧的化身,他在夏夜的森林里略施魔法将织布工变成了驴头人身的形象;莎士比亚喜欢借歌谣抚慰迷惘的心灵。在《暴风雨》(The Tempest)一剧中,活泼可爱的小精灵爱丽尔(Ariel)在荒岛上歌唱蜜蜂和花儿,梦幻般的旋律抒发了对远离尘世生活的憧憬;莎士比亚还喜欢赋予花草树木某些特殊功能和含义,比如蕨类植物能使人隐形,柳树代表情场失意,柏树象征死亡……这些异域文化知识扩大了中国读者的视野。翻译是“人在其心理、生理的‘人化’之后,以其社会性的文化意识所形成的整体性功能发挥的跨文化机制。”[2]梁实秋译莎在作者、译者、读者、原文、译文和语境等因素之间建立了关联。

此外,梁实秋的著译倡导中西哲学的中庸之道。“雅舍”系列散文的情感温和得体。例如,在《下棋》一文中,梁实秋对那些马马虎虎和拘谨犹豫的人都不赞赏。他向往的是不过分计较输赢,以求内心愉悦的感觉,体现了一种中和之度。梁实秋对日常生活中缺乏修养的行为总是进行幽默地讽刺和批评,反映了悲天悯人的胸怀和“以礼自律”的文化心态。他说:“讽刺总归还是善意,还是出于与人为善的一点同情。”[3]例如,在《痰盂》一文中,梁实秋刻画了火车上坐头等舱的旅客目中无人、不讲文明的举动:他们“吭”地一声把一口粘痰咳到喉咙,然后“咔”地一声送到嘴里,再“啐”地一声直接吐在地毯上。这“吭、咔、啐”诙谐地告诫人们要注意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梁实秋以理性而诙谐的手法倡导修身养性之道,“雅舍”系列散文既有警世、通世、醒世的文学功用性价值,又不乏轻松、亲切、闲适的娱乐性因素。

莎剧中的中庸之道蕴含着和谐思想和处世智慧,梁实秋通过译莎如实传递。例如,在《雅典的泰蒙》(Timon of Athens)一剧中,莎士比亚借哲学家阿泊曼特斯(Apemantus)之口指出:泰蒙如果做不到节制、适度的话,将会在春风得意和穷困落魄时遭受讥笑,所谓的朋友也会背信弃义。这种“过犹不及”的思想很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中庸之道在译莎中的表现是梁实秋恰当使用某些中允和婉转的表达。例如,在《利查二世》(The Life and Death of Richard the Second)一剧中,梁实秋将“highness’ hand”一词译成“茫茫的人世”,而没有像其他译者那样译成带有贬义色彩的“野人顽民”;在《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一剧中,梁实秋将猥亵语“hide his bauble in hole”委婉地译成“想把他的那根棍子藏在一个洞里”,暗指“男女交欢”。可见,梁实秋遵循“节制性”和“纪律性”的文学原则。他说:“有时在一国的文学里,在一个时代的文学里,甚至在一个人的文学里,都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开阔的感情的主观力量,一方面是集中的理性的客观力量,互相激荡。纯正的古典观察点,是要在二者之间体会到一个中庸之道。”[4]

二、树立文学借鉴理念,追求著译精品意识

“雅舍”系列散文受19世纪英国“随笔”代表人物兰姆(Lamb)创作风格的影响,以闲云野鹤般的笔调畅谈生活琐事,于真情实感中引人遐思。在取材方面,兰姆以伦敦的乞丐、扫烟囱的苦孩子、闲话读书等为描写视角,嬉笑怒骂见于笔端。梁实秋以家乡美食、故园之恋、人生感悟等为阐发对象,褒贬抑扬充斥行文;在内容方面,梁实秋在《饭前祈祷》等文章中非常赞同兰姆的观点。他们都认为用餐者在面对美味佳肴时垂涎三尺,此时祈祷则是装模作样。倒是那些维持生存的简单食物来之不易,人们应该感谢上苍的赐予;在创作手法方面,梁实秋也像兰姆一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于娓娓闲谈中包藏着深刻哲理。例如,在《中年》一文中,梁实秋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登临山峰,“人到中年”像是攀挤到了最高峰,其妙趣在于透彻通达,如此普通的话题便有了“不断进取”的人生意义。总之,梁实秋雅致内敛的美学趣味与兰姆“随笔”的艺术个性相符合。他追求自然、平朴、亲切的文风,在借鉴与取舍之中独树一帜。

梁实秋译莎旨在倡导学习西方戏剧意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就指出:“中国新剧还在一个萌芽时期,还没有能成为艺术品,此际所需要的是基本的建设,先要学习西洋写戏的方法,即艺术……”[5]莎剧的题材、主题、情节、语言对中国读者来说颇具吸引力,尤其是莎士比亚喜剧中幽默手法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轻松浪漫的效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压抑、沉闷心态的一种精神超越。例如,《亨利四世》(King Henry the Forth)一剧中的福斯塔夫(Falstaff)游手好闲、油嘴滑舌、厚颜无耻,但是他乐观豁达,在诙谐的言语和可笑的行为中排遣忧郁与孤独,追求快乐的人生。梁实秋采取接近原文的“充分”翻译,让中国读者体会到莎士比亚的幽默和对人情的洞悉。他曾经借福禄特尔(Fulutel)的话说:“文学即如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邻居借火把自己的点燃,然后再转借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有。”[6]在当时“西风东渐”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的剧作家们自然会吸收莎剧的某些创作思路,这种借鉴有助于丰富中国戏剧的表现力。

“雅舍”系列散文和梁译《莎士比亚全集》突出了文学的人性内涵以及审美价值,渗透着著译的精品意识。“雅舍”系列是文化散文,其当代魅力日益彰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散文作家们以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使命感以及强烈的现代文化意识,在对自然风物、名胜古迹、俗常生活的自由言说中挖掘中华文化之根。例如,余秋雨于1992年出版的《文化苦旅》就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思渗透着对精神家园的寻觅。文化散文的品质也日渐影响着当今大众文化的创作品位。例如,最近热播的电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俗中见雅的典范。该片通过“美食”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况味,在记录老百姓的俗常生活中抒发了文化寻根的情结。“如果以‘现代意识’来重新观照‘传统’,将寻找自我和寻找民族文化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本原’性(事物的‘根’)的东西,将能为社会和民族精神的修复提供可靠的根基。”[7]“雅舍”系列散文的以雅化俗为增强当代散文的诗意阐释以及提升当今大众文化的韵味、格调、情趣等特质提供了参照。

莎剧蕴含了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社会的厚重文化感,梁实秋选择充满人性内涵的世界文学精品进行翻译,这是因为:“文学是人性的描写。……文学家‘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整体’,发掘人性,了悟人性,予以适当的写照。”[8]例如,《李尔王》(King Lear) 一剧中表现出的“崇高”美就是人性美的真实写照。当李尔王与他的小女儿被俘关押,面对刺伤、蛰痛、鞭打等严刑时,却视死如归,因为他找到了真正的爱,这种“崇高”美的风骨与儒家文化所推崇的高扬人生大义、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相吻合的。梁实秋译莎启迪人们重视文学“风骨”的深刻内涵以及阅读经典的现代意义,引导人们理解莎剧中的道德良知和人格理想,以智性态度尊重经典、学习经典、弘扬经典。构建文学精品是民族文化的希望所在,它能唤起当代读者对文学经典的怀念以及审美思维的彰显。

三、扎根儒家思想,借鉴“新人文主义”学说

梁实秋著译的文化智性与他的中西文化背景以及雅致性情密切相关。儒家思想自幼便根植于其心中,并且一直是他人生哲学和文学思想的主线。梁实秋于1923年至1926年在留学美国期间接受了哈佛大学白璧德(Babbitt)教授的“新人文主义”学说,并逐渐将它作为自己文论的参照体系。他曾将该学说概括为:“西哲理性自制的精神,孔氏克己复礼的教训,释氏内照反省的妙谛……”[9]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精神与“新人文主义”学说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是相通一致的。梁实秋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政治、文学等领域的重大转折阶段,当时的著译潮流以“革命性”为主,这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和宣传功能。然而,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学应该百花齐放,反映永恒人性的著译作品不应该遭受忽视。“雅舍”系列散文和梁译《莎士比亚全集》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中的精品,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学著译活动和主流文学价值的有益补充,显示了文化多元的特征,这与当前“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文化方向也是相符合的。

四、结语

梁实秋倡导关注社会与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主张中庸的审美倾向,坚持雅正的著译风格。儒家思想的熏陶使他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新人文主义”学说的影响使他具备了世界文化视野。“雅舍”系列散文和梁译《莎士比亚全集》体现了“融旧铸新、中西并采”的文化智性,这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人文意义。“文化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实‘文化’又何尝不是一种生产力!”[10]当今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样与多变的时代,从一种声音到杂语喧哗和百花齐放,体现着中国文学的前进方向。我们应当借鉴梁实秋著译的文化智性,提倡一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文化情怀。

[1]温家宝.在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N].光明日报,2010-10-08(3).

[2]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101.

[3]梁实秋.讽刺文学[C]// 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473.

[4]梁实秋.文学的纪律[C]// 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141.

[5]梁实秋.现代文学论[C]// 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80.

[6]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趋势[C]// 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34.

[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23.

[8]梁实秋.文学讲话[C]// 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22.

[9]梁实秋.“五四”与文艺[C]// 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49

[10]徐明稚.简论文化的力量[N].光明日报,2009-06-30(9).

猜你喜欢
雅舍梁实秋散文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2年13期)2022-10-08 02:25:58
梁实秋谈付出
散文两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两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06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馋Gluttony in Chinese Culture
Special Focus(2017年5期)2017-09-03 03:00:47
没留神
快乐语文(2017年26期)2017-02-24 11:51:21
雅舍雅事
当代党员(2016年18期)2016-10-26 09: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