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概览

2012-03-28 03:39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恒源祥院所产学研

编者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为充分发挥社会奖励的积极作用,面向国内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及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所颁发的年度荣誉奖,是目前中国政府批准的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唯一奖项,在中国产学研界享有较高声誉。2011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颁奖仪式于2011年12 月17 日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信祝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作重要讲话,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反响。本期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栏目选择其中部分获奖单位予以宣传报道,介绍其在推动本行业、本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飨读者。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深圳 清华大学研究院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于1996年12月共同建设、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的事业单位。

研究院在多年实践中,先后创立“四不象”、“铁锹论”等产学研创新理论,提出“创新、高效、务实、包容”八字院训;组织实施了数字电视与多媒体、石英晶体力敏传感器、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纳米材料、SDH通信芯片等15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产出价值达数百亿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

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典范,研究院打造了实力强大的自主创新技术平台,探索出“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策划成立中国首个省校创业基金——“广东—清华科技创业基金”,孵化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出上市公司13家。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在广东其他地区的转化,研究院先后建立了珠海清华科技园、深圳清华信息港、南海产学研基地、珠海华冠科技工业园等产学研基地,并于2011年与云浮市政府、新兴县政府、广东温氏集团等单位合作,共同建立云浮市物联网研究院,在云浮建设畜牧养殖业物联网示范工程。

研究院发展到现在,已经从单个项目的产学研合作,发展为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已经构建了五条产学研合作创新产业链——数字电视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高清数字生活产业链、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产业链、盐碱地治理改造产业链等;发起成立了广东省数字电视产学研战略联盟、深圳市超材料产业联盟等7家各类产学研联盟,推动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广东省建设自主创新示范省和深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研究院更加注重产学研合作中国际化和金融助力的创新。2010年创建了“北美创业中心”,并拟发起组建国际产学研联盟;突出金融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努力构建有金融助力的科技和有科技含量的金融。

研究院取得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就,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鼓励。2002年李岚清副总理、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陈至立国务委员、路甬祥副委员长、2011年李长春常委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研究院,对研究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8月21日视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对研究院的产学研创新给予高度评价:“清华到深圳特区发展最重要的方向就是产学研结合,面向特区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将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四不象”证明你们的机制有特色,团队有特色;研究院已经合格了,博士毕业了!这个博士学位不是我授予的,而是深圳人民授予的,是你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取得的!”

恒源 祥(集团)有限公司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品牌经营的现代服务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恒源祥走出了一条振兴中华民族品牌、持续创新发展之路。

恒源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以“品牌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战略,积极开展品牌、文化研究,不断探索中国品牌振兴发展之路,并努力对国内外前沿技术、重难点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实施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显著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与水平。

早在1996年,恒源祥集团就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开展科技合作“联姻”,开辟了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先河。此后,恒源祥不断与社会上顶尖优秀的科技力量进行合作,先后开展了世界极细羊毛及其制品的研究与开发、新型纳米功能型羊毛制品的研究开发、MTM服装快速生产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服装制造业品牌循环管理的信息化支撑技术及应用研究、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环境净化纺织品工艺技改、基于网络的高档定制西装EMTM信息系统产业化、国家品牌战略问题研究等5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成功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成果,获得了“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奖、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奖、国家重点新产品、上海市级新产品、上海市专利新产品等荣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截止到目前,恒源祥集团共申请12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获得92项专利授权,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

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恒源祥与东华大学合作建立了“恒源祥集团——东华大学人体工程中心”,与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恒源祥技术中心检测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不仅加快了科技开发进程和科技成果转化,还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广东 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成立于2010年8月,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提升广东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的业务范围包括:总结探讨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融资支持和产业升级;培养产学研合作的专门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国际化进程;推动投融资和产学研合作基金的建立;建立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整合服务平台,搭建政府支持、金融介入的合作平台,以多种形式为企业和会员服务。截至目前,已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等各类会员共128家。

成立以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广东区域和产业的宗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广东企业与全国高校的成果、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对接活动,组织开展了企业管理提升、产学研合作政策解读等一系列培训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服务,促进会逐步搭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的桥梁,获得了广大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肯定和认可。主要工作成效如下。

一是组织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协助省部院产学研办先后于2011年5月和7月组织了3次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其中,5月5~6日促进会组织珠海、中山、东莞、肇庆、韶关、顺德等地的共33家企业赴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7月12日组织佛山、东莞、惠州、江门、云浮等地20余家企业赴合肥工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7月24日组织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韶关等地30余家企业赴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对接活动。为了实现目标高校、目标领域、目标企业强强联合对接,这几次对接活动的高校、区域和企业都经过认真的选择,高校成果、学科优势、企业科技需求都提前发布,提高对接的效率和成效。通过这几次产学研活动,有效地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催生了一批优秀的产学研结合项目,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训,有效推动了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政策解读、申报培训、座谈等方式,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产学研对企业进行了培训。2011年9月,促进会在江门举办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领导者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来自全省各地百余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有效地激发了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热情。

三是开展创新联盟考核工作,有效推动了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设。2011年3月,促进会协助省部院产学研办开展产学研联盟评价工作。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并制定了《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等系列研究报告,协助科技厅对已建的35个产学研创新联盟进行了评价考核并开展创新联盟的组建工作。

四是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协助省部院产学研办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工作,包括对特派员系统管理与维护、特派员工作站的管理及特派员的跟踪服务工作等。目前企业特派员系统共收录管理了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5000余名高级科研人员信息,全部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技术职称。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服务”与“创新”为指导思想,以人才和项目为纽带创新性的开展产学研服务工作,把高层次专家智力资源和优势的产学研结合项目聚集到广东,为“三促进一保持”和《珠三角纲要》的实施,为“创新广东、幸福广东”的建设,提供优质的产学研结合服务,促进广东省产学研结合工作再上新高度,开创新局面。

吉林 省长春市科技局

吉林省长春市科技局在总结长春市近些年的科技创新和促进产学研合作工作过程中,积累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经验,深化了对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认识。

强化政府的引导与拉动作用,优化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环境。近些年长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依托科技创新实现“调结构、保增长”的战略思路和任务,营造了鼓励创新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启动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双百”工程等重点任务,作为市目标办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集成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引导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是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源作用,组织推动高校院所面向长春市优势产业,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领办创办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二是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以技术参股的方式与企业联合承办企业。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三是集中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园、产业园的发展。将高校院所科技园、产业园纳入长春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长春中俄暨独联体科技合作基地等基地建设通盘考虑、统筹规划,集中支持其加快发展。

通过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健全研发队伍。建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机构和队伍建设、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作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和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二是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的科技项目。三是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为同领域企业提供中试服务。四是建立产学研技术联盟,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两大支柱、三大主导和五大重点产业实施科技支撑计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高校院所参加的政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解决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技术问题,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延长产业链,推进长春市自主创新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筑区域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提升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一是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长春市近年相继开通了“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共享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等六个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搭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开展积极有效的产学研对接活动,每个季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将企业的创新需求提供给高校院所,引导高校院所按照企业创新需求来组织有针对性的科研开发,实现企业创新需求同高校院所研发方向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三者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恒源祥院所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恒源祥“双奥”赞助商,谱写中国品牌新传奇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智慧院所类咨询报告如何编制
“新虎门事件”虎年初一只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