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书话
8月31日,由河南省文学院、作家出版社、《作家文摘》报主办的京豫作家创作交流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李佩甫、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水舟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主持。
2010年11月,以“坚守与突破”为名称的中原作家群论坛在河南举行,“中原作家群”第一次作为学术概念被正式提出。中原作家群是指包括坚守在本土的河南作家和在外地发展的豫籍作家在内的一个庞大创作群体。中原作家群一直关注现实,创作出了一大批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富有中原特色的优秀作品。论全国一线作家数量之众和作品质量之高,全国鲜有地域性创作群体可与之比肩。近年来他们不断有新作推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展现了中原作家群旺盛的创作激情与雄厚的创作实力。李佩甫的《生命册》、乔叶的非虚构小说《拆楼记》、墨白“欲望三部曲”压卷之作《手的十种语言》、马新朝的诗集《花红触地》等作品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最近推出的郑彦英中英文对照的散文集《中国风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我不是潘金莲》以及周大新以极大的勇敢和坚忍创作泣血大爱之作《安魂》等作品更成为近期图书市场备受关注的热点图书。本次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首设主宾省概念,与河南省委宣传部联袂打造了以“文学中原崛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京豫作家创作交流座谈会即该系列活动中的一场。
在京作家代表徐坤、徐小斌、宁肯、王刚、唐晓渡、张者、叶梅、崔曼莉、李洱与河南作家代表郑彦英、南丁、田中禾、张宇、王绶青、张斌、邵丽、何弘、马新朝、墨白、乔叶、王剑冰、李天岑、行者、刘学林、侯钰鑫、焦述、孙方友、蓝蓝、傅爱毛、冯杰、赵大河、刘海燕、南飞雁等围绕地域性差异对创作风格的影响,以及中原作家们在坚守文学一贯的精神、品格的同时,如何更新创作观念,寻找新的突破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7月在京出版。《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是国内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以年度报告形式梳理中国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并发表最前沿的新媒体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为新媒体蓝皮书系列的第三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研究员任主编,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院长吴信训教授任副主编,上海大学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协助编撰。
全书分为总报告、热点篇、网络媒体篇和移动与电子媒体篇,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人民网研究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等诸多机构撰写的31篇报告,北京缔元信为新媒体蓝皮书提供专业数据支持。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事实、数据和深度,分析新媒体发展大势,纵论新媒体传播之道,全面盘点2011年以来的新媒体热点。该书的主要议题有: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与成长特征,全球新媒体的发展动向、欧盟的数字化战略与新媒体发展,网络对谣言的自净化效度,微博传播的中国特色与治理策略,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作为网络发展关键转折的社会化媒体特征,社交媒体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三网融合背景下建设中国广电网的战略思考、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网络舆论特征、中国网络舆情指数特征、社交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网络舆情监测产业发展状况、中国主流新闻网站管理状况,新闻网站和党刊的移动化发展状况、移动APP应用状况调查,以及网络广告、新媒体视频、网络游戏、数字音乐、手机电视、手机报、IPTV、电子书、数字报等诸多热点。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的成长进入到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强劲,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新的应用和传播形态不断涌现。新媒体不仅进一步变革着大众传播格局,而且快速向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渗透,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媒介。具备强大传播功能的新媒体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其“双刃剑”效应进一步凸显。快速、开放发展的新媒体极大拓展了人类空间,虚拟与现实的社会冲突成为世界性新问题,各国在大力发展新媒体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新媒体治理。如何趋利避害,化新媒体风险为国家发展机遇,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