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集萃
精细准确编制索引提升学术出版质量
——江西人民出版社全力打造学术出版规范
为了提升学术出版质量,推动学术著作出版上升到新台阶,江西人民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世界历史》,不仅注重编撰内容与体例的创新,还更加注重了精细准确编制索引,努力打造学术出版规范。
《世界历史》共8卷(38册),1300余万字。包括“理论与方法”、“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与宗教”等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总编委会主任,于沛、陈启能、汤重南等近200位国内知名世界历史研究人员参与撰稿。全套书通过对复杂世界历史进程的系统研究、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再现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回答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这样一部学术著作,精编索引,指引读者便捷、准确、完整、快速地查阅和获取相关信息,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历史》项目启动之初,总编委会在确定全书编撰体例时,即明确提出各册图书需借鉴英国《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等学术著作的做法,在书后附列全书参考文献和名词索引,并对有关遴选与排列方法提出了要求。各书作者则严格按照总编委会的部署,在书稿后系统地列出全书主要参考文献(中文、外文),精心梳理出全书需做索引的具有价值信息和检索意义的名词。
《世界历史》索引收录各类名词1万余条,有的在书中仅出现一两次,有的则出现近百次。其涵盖面极为广泛,包括人名、地名、文献、专有名词、事件等。人名索引除单个的人名,还包括带有习惯性称呼的爵位、官衔、尊号等,如君士坦丁大帝、居里夫人等;地名索引,指的也是广义的地名,包括城市、山脉、河流、名胜、古迹等,如伊利运河、塞尼山隧道等;文献索引,包括条例、宣言、诏令、命令、信札、书画名等,如《共产党宣言》、《九国公约》等;专有名词索引包括主义、思想、学说、种族、王朝、宗教等,如泛希腊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等;事件索引包括战争、战役、会议、重大事件等,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开罗会议等。
书稿送达出版社后,编辑人员在审读和加工书稿时,按照全书统一体例,对参考文献和重要名词的编排逐一核实,调整和纠正不规范的排列与表述,删减了学术性不强、信息价值不高的名词。在书稿二校结束时,编辑人员会同排版人员利用计算机检索程序,逐一列出重要名词在样稿中出现的页码。三校时再人工核实,尽量减少差错。在音译世界历史人名、地名、事件名称时,除一些特别重要的名词已在使用过程中渐趋统一和规范外,许多名词存在多种译法。《世界历史》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名词不只在各书中表述不一致,甚至在同一册书中,因撰稿人或援引参考文献不同,也出现了不同表述。对于一些常见的名词,编辑人员在读看和加工书稿时就能统一,而对于生僻名词,则常常要在做索引时才能发现。通过编制和检查索引,编辑人员解决了许多在前期编校过程中未能发现的问题,提高了全书的整体编校质量。
《世界历史》项目在编制索引过程中,始终注意突出学术性、易用性和准确性。为了突出学术性,《世界历史》著录的信息除人名、地名外,还包括文献和专有名称等。同时,也重视体现前沿学术成果信息,如在第4册《古代社会物质文明》、第16册《中亚民族与宗教》等的撰著过程中,均较广泛地使用了上世纪后半叶国际考古学界的新成果,相关信息也收录到了索引中。注重易用性则是指在编撰索引时,遵循一般著作索引编制规范,全书各册图书的索引均按照音序排列,以方便读者查阅。强调规范性、准确性,指的是在编撰出版过程中,始终要求所有编辑人员一定要认真校对、核查,力求准确、规范。编撰过程中实行的排版人员做检索、三校人员做检查、责任编辑做核查等各项严格措施,确保了索引编制精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