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英
科技馆如何打造科学素养教育中心
邱文英
福建省科技馆培训部
为发挥科技场馆的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丰富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福建省科技馆依托自身科普优势,打造品牌、开展特色科学兴趣班;成立少年科学家俱乐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冬夏令营活动;整合社会资源,让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建立数字科技馆,扩展延伸第二课堂的空间和时间;加强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中小学校外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 科学素养教育中心 科技馆
为加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落实力度,贯彻“十二五”规划中指明的“充分发挥科技场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等要求,福建省科技馆依托自身科普优势,结合市内教育资源,除常设的科普展厅外,还成立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中心,积极打造中小学校外的第二课堂。
近期,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进行了改革,提出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育方针。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中心正是福建省科技馆扩充科普教育功能而新建的跨学科、多功能科学工作室,拟打造成为全市青少年人群培养科学探究兴趣、提升科学素养的校外科普教育平台。本中心将结合学校科学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兴趣和家长关注,开设富有针对性的中小学社会实践课,采取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并不断充分开发,整合资源,完善体验,优化内容,积极打造一个“以探究为中心”的校外互动科学第二课堂。
我馆于2008年引进清华大学开发的“清华少年科学家”课程体系,清华少年科学素养培训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5~16岁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内容丰富、从生活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特点,能够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它依托国际先进的乐高拼插教具,将知识学习和动手操作相结合,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学员的心理特点及科学教育培养目标,以建构主义及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为指导,独创了以“主题课程”为载体的课程模式。“主题课程”就是指按照某一主题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围绕故事情境以任务为驱动展开教学的课程。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解决任务所需要的数学、物理、逻辑和科学常识等知识,从而培养其在机械结构设计、功能设计、造型设计、计算机编程、语言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并掌握一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解决主题情境中的预设任务。
为充分发挥科技馆在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科学素养教育中心于2011年又引进探索实验系列“小牛顿”课程。 “小牛顿班”是一项探究式的科学实践教育课程。该课程从丰富、趣味的科学小实验入手,涵盖多个科学领域,让孩子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提高,真正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与热爱,培养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数理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该课程将传统的知识教育拓展到实践与创新教育的层面。内容多元、形式新颖,符合儿童喜好动手及探究的天性,创造性地推出了“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三位一体的科学实践教育模式。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慎密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为搭建参与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平台,我馆投入师资力量、机器人器材和场地,面向福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招收队员,组建机器人竞赛队伍,为中小学生提供参与机器人竞赛活动的良好条件,推动了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普及,促进了机器人竞赛活动水平的提高。
2011年,由我馆组建的机器人VEX和机器人综合技能竞赛队伍,先后参加了第七届福州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和第九届福建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取得了可喜成绩。
少年科学家俱乐部是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专家和青少年沟通的一道桥梁。自2008年以来,少年科学家俱乐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先后举办了冬季观测“火星冲地球”天文活动、湿地观鸟活动、“碳”险之旅、雪花飞舞、火烧赤壁、“喷”然心动、乒乓畅想曲科学活动等,至今共达24场,几乎是每月一场,参与的学生约达1500人左右。涉及声、光、电、磁、天文、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知识,深受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冬夏令营作为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福建省科技馆近年来开展了飞天火箭营、太阳能工程营、动力机械营、空气动力营、无线电装甲兵团、科技馆探秘营、电子工程营、车模营、航模营、海模营、生物探秘营、疯狂实验之物理营、魔法化学营、天文观测营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冬夏令营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将社会文化内化于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使科技馆与社会互动,融入全社会信息、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大系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的社会角色,真正成为青少年生动的第二课堂。
通过馆校联合,让科技馆承担起学校部分科学课的教学任务,使科技馆的素质教育与学校“应试教育”有机结合;通过馆企联合,把科技馆的科学知识教育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先进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产品相结合,使科普活动有一个从抽象到生动,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增加科普活动的生动性和时效性;通过馆馆联合,加强与本地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专业科普场馆的联合,一方面通过场馆资源整合,丰富科普活动的内涵;另一方面为主题科普活动服务;通过馆政联合,充分利用科协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丰富的科普活动经验以及各省级学会、协会和研究会的人才资源。依托外援,借势发力,增强科普工作力度,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科技馆以其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不受时间、场地、环境的限制,虚拟、可体验、可移动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科普的一种新模式。建设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的科技馆已成为21世纪科普的必然趋势。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开放时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来“网上科技馆”参观,这就是它最大的特色。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否有父母陪伴,你都可以方便地“参观”科技馆,可以节省大量土地和资金投入,减少中小城市的重复建设。特别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或一些小城市来说,没有实力且没有必要投入巨资进行实体科技馆的建设,建立网上科技馆可以节省大量土地及资金,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科技馆要想打造好校外第二课堂,最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是第二课堂的智力保障。目前,我国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科技辅导员的培训。
[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EB/OL]. http://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10.htm
[2] 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学技术馆理念研究报告[R].2006
[3] 白宗新,陈竟蓉.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176-177.
[4]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ningxia/2011-01-25/content_1646191.html
[5]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