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华锋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长期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是肠道内出现了溃疡,形成了慢性结肠炎,必须及早治疗,不然极易穿孔,甚至恶化为肠道肿瘤,危及生命[1]。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在全球范围内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2]。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损伤等有关,主要药物有水杨酸类、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等[3-4]。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效果,以促进药物的合理选择。
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40例。纳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血瘀肠络证;年龄在18~65岁之间;自愿接受或同意参与药物观察;无并发其他严重疾病[5]。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46.55±2.88)岁。病程在8个月 ~23年之间,平均(6.23±0.56)年。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非研究资料对比类似(P>0.05)。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每天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国字准号H20067505,黑龙江济仁药业有限公司,2.0g),口服,3次/日。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国字准号H20040727,法国爱的发制药集团,2.0g)治疗,口服,3次/日。两组同时给予叶酸5mg,3次/日,并及时纠正电解质、水、营养平衡紊乱。
3.疗效评定: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黏膜病变大致恢复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检查无改善甚至恶化[5]。
三种中医症状评分:①腹泻:0分(无)、1分(<3次/天)、2分(3~6次/天)、3分(>6次/天);②脓血便:0分(无)、2分(少量脓血)、4分(中等量脓血)、6分(多量脓血);③腹痛:0分(无)、1分(轻微隐痛偶发)、2分(中等隐痛或)、3 分(重度剧痛)。
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8.0软件,有效率对比采用轶和检验,中医症状评分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显着性差异。
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2.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三种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也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三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三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对比,P <0.05;^与对照组对比,P <0.05。
症状 治疗组(n=2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0)治疗前 治疗后腹泻 2.78 ±0.62 0.96 ±0.21*^ 2.79 ±0.52 1.78 ±0.42*脓血便 4.89 ±0.72 1.84 ±0.36*^ 4.87 ±1.11 2.63 ±0.25*腹痛 1.86 ±0.26 0.25 ±0.26*^ 1.83 ±0.32 0.96 ±0.1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要表现,腹痛以左下腹明显,也可伴有一些肠外表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诊疗技术的进步,确诊率越来越高。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关于其发病原因及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腹泻是结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一便后缓解的规律。通常情况下患者出现脓血便症状,与直肠炎症有关,但并不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
在治疗中,长期应用柳氮磺胺吡啶维持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但常因消化道副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随意停药。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6]。本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三种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也差异明显(P<0.05)。
总之,相对于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临床主要症状。
1 Orholm M,Fonager K,Sorensen H.Risk of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among offspr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1999,94(11):3236 - 3238.
2 江学良,权启镇,刘涛,等.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2):216 -218.
3 朱元民,王勤河,刘玉兰,等.溃疡性结肠炎环境因素致病作用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2,19(5):350 -352.
4 江学良,王志奎,秦成勇.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6):610 -613.
5 黄俊,罗和生,杨健新.溃疡性结肠炎一氧化氮异常及丁酸钠的治疗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8):967 -969.
6 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