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3月18日文章,原题:数百万中国人在窑洞安家 同来自中国延安郊外的许多农民一样,任寿华(音)出生在一个窑洞中并且一直在那里生活,直到进城找到工作后,他才搬进混凝土建成的房子。这种进步是有意义的,因为他在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过,46岁的任寿华打算退休后就搬回窑洞:“窑洞里冬暖夏凉。等我老了,就搬回老家住。”
目前,有3000多万中国人住在窑洞里,其中多数位于陕西省,那里的黄土高原拥有独特的黄色多孔土壤,挖掘起来很容易,挖窑洞居住也就成为一种合理选择。陕西的窑洞是在一面土坡上挖掘而成的长拱形房间,半圆形的入口处糊着宣纸或挂着棉门帘。较好的窑洞从山体突出,并用砖加固。有一些窑洞横向相连,这样一家人便能有几个房间,而且通电通水。
在中国历史上,窑洞曾发挥重要作用。著名的长征在延安附近结束(原文如此——编者注),毛主席就曾住在延安的窑洞里。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红军大学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此类“高等学府”,那里以防弹的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黏土糊的墙为黑板。
近年来,建筑师开始从环境方面重新评估窑洞。西安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刘加平说:“这是高效节能的做法。如果农民在山坡上建房子,就能节省耕地。而且,建造窑洞并不需要很多钱或技能。”共产党员程伟就生活在延安枣园村的窑洞中。他说:“这就像生活在别墅中,我们村里的窑洞就像城市中的豪华公寓一样舒适。很多人来到这里租住我们的窑洞,没人想要搬出去。”
延安周边市场繁荣,这意味着一座“三室一卫”的窑洞(总面积约为750平方英尺,约合70平方米)可标价4.6万美元出售,一座简单的一室窑洞可按30美元的价钱出租。然而,许多窑洞并不是用来出售或出租的,因为它们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不过,这些窑洞究竟传了多少代,没有人能说得出来。
76岁的马良顺(音)住在一座单室窑洞里。他说,儿子和儿媳妇已经搬到城里,但他却不想离开。“在这里生活既方便又舒适。我不用爬楼梯。这里什么都不缺。我一辈子都住在窑洞里,无法想象离开窑洞后的情景。”老人说。▲(作者芭芭拉•德米克,颜榕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