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意外”赴大陆出席交流活动震动岛内政坛,民进党内要求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随之水涨船高。日前,民进党突然决定将过去“立法院”党团提出的“中国人投资管理条例”草案更名为“两岸投资管理条例”草案共识,立即引发岛内热议。台湾《中国时报》的评论称,虽然仅仅是“两岸”替代“中国”的两字之差,但个中差异却是巨大的认识鸿沟,是否意味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将出现重大转变,引人注目与深思。
据台湾TVBS电视台19日报道,民进党主张“台独”的意识形态,除了在其“台独”党纲至今并未删除上可见一斑外,还可以由民进党称呼大陆时都说“中国”可以看出,因为他们认为“两岸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由民进党内跨派系“立委”组成的“两岸小组”近期连续召开两次会议,要将过去提出的“中国人投资管理条例”草案更名为“两岸投资管理条例”草案,草案内容也同意在配套规范下松绑低敏感性产业。据了解,民进党“两岸小组”成员包括谢长廷的子弟兵管碧玲,与蔡英文关系密切的陈其迈、萧美琴,被视为苏贞昌人马的吴秉叡以及陈水扁亲信高志鹏等。
报道称,这已是近一周内民进党内第二度讨论所谓“中国称谓”问题。前往云南参加两岸关系研讨会的前陈水扁办公室主任陈淞山日前发表“民进党破冰之旅的登陆策略”再度倡议,把“中国”改称为“中国大陆”,并呼吁恢复“中国事务部”同时改称为“中国大陆事务部”或“两岸关系事务部”。由于近年民进党正式文书均以“中国”称呼大陆,岛内媒体立即注意到“两岸”取代“中国”的微妙变化。尽管陈其迈表示,名称改变是去敏感化,希望外界不要用意识形态来解读,但岛内舆论纷纷认为,这是民进党“对大陆释出善意”,也是罗致政“登陆”的后续效应。
随着罗致政成功“登陆”,民进党内要求理性对待两岸关系的呼声日益扩大。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台北市议员庄瑞雄表示,民进党应该正视大陆,民进党要提出具体可行的两岸政策,不应闭门造车,也不能与现实脱节,要勇敢走出去知己知彼,蔡英文和苏贞昌等人都应该身先士卒,前往大陆进行访问,以具体行动向大陆、台湾民众与国际社会证明,民进党并非“反中”,也绝非“铁板一块”不能沟通,以避免被蓝营质疑是“反中”、“锁国”。民进党高雄市议会党团总召集人洪平朗也表示,民进党人士登陆可以更了解中国大陆,未来党内两岸政策可以更务实,如果再不检讨,民进党“不会长大”;至于名称则是个小细节,无论是以“中国”还是“大陆”称呼对岸,民进党都应订出务实、实际对两岸人民有利的两岸政策。
不过,民进党内反对与大陆交流的声音依然不少。据台湾《中国时报》19日报道,民进党籍前“驻美代表”吴钊燮18日表示,民进党败选后对“与中国交流”的讨论,是“被设计”进入“不对的议程”。他声称,“民进党与中国交流”,不能因为国民党说什么,民进党就照单全收、跟着做什么,应主动设定议程,维持“在野党”监督的角色,争取台湾最大的利益,而非被牵着鼻子走。“新台湾国策智库”研究员刘世忠表示,民进党对于“中国政策”的讨论“严重不及格”,如果因为选举的结果就把不同层次的东西混在一起,进而怀疑民进党最基本价值,这是相当荒谬的事;未来要带领民进党的人,应该要说出台湾在美国、中国之间的位置。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杨日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进党将“中国”改为“两岸”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关键要看是不是会放弃“台独”意识,还是要看有没有废除“台独”党纲,当这些都存在时,民进党就一直是一个“台独党”,实质内涵绝未改变。
香港《明报》的评论称,民进党的一系列动作只是借机向选民证明,自己也具备与大陆打交道的能力,若认为民进党要借此调整其两岸政策,恐怕是过分乐观。其实,民进党内本来不乏深入研究大陆的学者,党内大佬与青壮派私下与北京打交道早已进行多时,要了解大陆,何须在研讨会听报告、餐桌上作沟通呢?说穿了就是演戏与表态,其目的在让选民相信即使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也不会有剧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