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3月19日文章,原题:人事经理的地狱 这是一个繁荣的“阴暗面”:在中国的公司正因快速的员工更替而苦苦挣扎。不少公司存在过多的职位空缺,因为招聘不到合格的员工,必须打出“高薪牌”。人才紧缺今后可能威胁中国的发展。
德国化学公司“瓦克”大中华区去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一年内,该公司“只有”15%的员工离职。在德国,这是个很高的员工周转率,预示着危机。而在中国,却被认为是成功的。
为了找到最佳雇员,长久以来,各家在华企业进行着一场痛苦的“人才争夺战”。因为“聪明的大脑”意味着高营业额。
在德国,公司员工在同一家公司的工作年份平均为10.8年,而在中国只有5年。对企业来说,这是个大问题。在华公司中十有八九把找到合格人才视为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却有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愿意干任何工作,且收入不超过350欧元。
“在某些行业,如汽车行业或IT业,跳槽率高达30%”,上海德国商会董事会成员罗尔夫·科勒说。这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很高,因为新员工必须不断培训,这严重阻碍企业的生产力。一个新员工平均必须用40个月才能完全取代老员工。更糟的是,中国员工往往在离职前几天才通知公司。
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造成另一种结果:员工年薪以两位数幅度增长,这在中国很普遍。在工资上涨的同时,商品价格也开始上涨,形成“价格螺旋”现象。这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扼杀增长。“价格螺旋”越转越快,还会增加通货膨胀率。
实际上,越来越高的工资也不再足以长期吸引专业人员。罗尔夫·科勒认为,对大多数中国员工来说,工作氛围、企业形象和透明的晋升机会,比高年薪更为重要。这方面,中国员工与德国员工没有差别。▲(作者菲利普-马特海斯,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