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邱少华
(1.淮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2.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宜居城市应是一个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井然的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就业的城市。宜居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参考建立淮南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部颁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有六大类指标,分别为:社会文明度,包括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社区文明和公众参与;经济富裕度,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就业率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环境优美度,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景观;资源承载度,包括人均可用淡水资源总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和食品供应安全性;生活便宜度,包括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绿色开敞空间、城市住房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度,包括生命线工程完好率,城市政府预防、应对自然灾难的设施、机制和预案,城市政府预防、应对人为灾难的机制和预案,城市政府近三年来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成功处理率。这六大类指标下设87 个评价项,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个方面,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该评价指标是导向性的科学评价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行政技术标准。评分实行百分制,总分100 分,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分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为“宜居城市”;60 分≤宜居指数<80 分的城市,或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 分但有一项否定条件的城市,为“较宜居城市”;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60 分的城市,或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 分但有二项以上否定条件的城市,或60 分≤宜居指数<80 分但有一项否定条件的城市,为宜居预警城市。
表1 宜居城市得分评价标准
淮南是黑色煤炭的富集地,淮南煤田是中国黄河以南,特别是中国东南地区资源条件最好的煤田,也是规模最大、最后一块整装煤田;淮南是红色火电的输出地,淮南的火电机组占“皖电东送”总装机量的85%以上,是“皖电东送”当之无愧的领军主力;淮南是蓝色生命的起源地,1962年在淮南八公山发现的“淮南虫”被定名为“地球上的生命鼻祖”;淮南是白色豆腐的发源地,豆腐始于2000 多年前的八公山麓,为淮南王刘安在求仙炼丹过程中所发明;淮南是绿色生态的宜居地,拥有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中心城区、西部城区、山南新区,形成了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
淮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为支柱,医药、建材、纺织、机械、电子、轻工、高新技术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工业产品万余种。1952年建市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为城市宜居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方面来看,淮南市天然气储气能力为19.4 万立方米,供气管道长896.5 公里,拥有天然气汽车加气站5 座;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为1110 吨,供气管道长322.55 公里;从道路和桥梁方面来看,淮南市道路长度682.9 公里,道路面积1059.4 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69 万平方米,桥梁48 座,立交桥4 座,道路照明灯22402 千盏,安装路灯的道路长度331 公里;从市容环境卫生方面来看,道路清扫保洁面积1004 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205 万平方米,清运量41.3 万吨,密闭车清运量32.5 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41.3 万吨,拥有无害化处理厂1 座,无害化处理能力500 吨/日,公共厕所332 座(其中三级以上达185 座),市容环卫专用车辆131 辆”①数据来源:2010年建设部统计年鉴。。
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所反映的数据有的客观性较强,有的主观性较强。本文将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重新建立指标体系,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并且能够更好地反映淮南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能够适应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该指标体系的权重是根据指标原权重重新按照百分比计算的):
表2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除了人均财政收入高于宜居城市标准值外,其他指标都低于标准值。其中,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与标准值相差甚远,这可能是由于淮南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独特的工业结构和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大部分人力、财力、物力都集中于煤炭采选业、电力、蒸汽等第二产业。产业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大,导致“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只占26.41%,与宜居城市标准值相差近19 个百分点。
(2)从生活质量指标来看,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高达86.8%,淮南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相对于第二产业是支柱产业的现状来说,这一比率无疑证明了淮南对工业治理的注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水平的高要求。淮南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为100%,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38.74%,工业用水重复率也仅为40%,这说明淮南在节约资源,变废为宝方面不够努力,节约意识不强。淮南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都高于标准值,燃气覆盖率和人均道路面积也接近标准值,从这些方面来看淮南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宜居城市评价指标标准对上述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表3 淮南市宜居性评价
淮南市宜居评价总得分为84.71(计算公式为:总得分=∑(淮南市值/标准值)×权重),按照宜居城市评价指标标准可得淮南属于宜居城市。这说明淮南市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展很好,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合居住。
虽然上述评价结果显示淮南市是宜居性城市,但是淮南是资源型城市,其资源依赖性较强,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的开采,经济结构较单一,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长此发展,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和枯竭,淮南市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宜居性也将受到影响。
从GDP 构成来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一、三产业比重所占比例过小,与全省、全国经济结构比较,淮南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明显低于全省、全国。2010年,淮南市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全国分别低了6.3、2.4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全省、全国分别高了12.3、17.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全省、全国分别低了6.0、15.2 个百分点。2011年,淮南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5.9 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61.4 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 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64.3:27.8 变化为7.9:65.0:27.1。从这些数据可看出,第二产业比重只增不减,仍处于支配地位。而第二产业中,煤炭业占比最高,如下表所示,2011年淮南煤炭业增加值达318 亿,是电力的4.8 倍多,是化学原料制造业的21 倍多,是装备制造业的17 倍多。由此可见,淮南市煤炭行业基数大,因而增加值远高于其他行业。
表4 2011年淮南市工业行业中部分行业增长情况
综上所述:淮南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高,导致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对煤炭这种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因而必须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从而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淮南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采挖掘,导致地表塌陷,毁坏植被,以及煤炭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大量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给人们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此外,化工厂和发电厂也是造成淮南市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1)“2010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23596978标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84%。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22781449 标立方米,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815529 标立方米。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98680吨,工业烟尘排放量38387 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524.8 吨,氮氧化物排放量76619.6 吨”①数据来源:2010年淮南市环境状况公报。。
(2)“全市污废水排放总量13044.16 万吨,比去年增加11.52%。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5607.41 万吨,生活与医疗污水排放总量7436.75万吨;全市污废水中:化学需氧量16107.0 吨,氨氮4119.4 吨,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5809.38吨,氨氮2082.4 吨,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297.62 吨,氨氮排放量2037 吨”②数据来源:2010年淮南市环境状况公报。。
(3)“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393.20 万吨,较上年增加18.56%。其中:煤矸石产生量1479.70万吨,粉煤灰产生量721.37 万吨。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2185.95 万吨,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量575.97 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量1433.56 万吨”③数据来源:2010年淮南市环境状况公报。。
虽然很多污染物排放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是其本身的数字已然很高,每年都有如此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必然加快生态环境的恶化,治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大,严重影响淮南市的宜居程度。
淮南虽然宜居性较强,但其是资源型城市,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致使经济结构单一化严重。而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终将有枯竭的一天,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将面临挑战,它的宜居性也将随之逐渐减弱。为此,淮南市应加快经济转型,探索城市发展的未来道路。
2012年7月25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继续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淮南作为中部较大且资源丰富的城市,应抓住这一机会,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转型初期淮南市的经济发展仍然需要“立足煤”,充分发挥淮南的资源优势,继续以煤炭开采业为主,培育大型煤炭集团,发展高效高产的矿井,提高资源回采率。同时在电力行业发展方面,应该降低电厂煤耗,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淮南应以“清洁煤” 为主要发展目标,实现煤炭产业的集约化、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管理数字化。其次,“延伸煤”,目前,淮南已与皖能集团、国投新集集团以及中冶集团等公司建立合作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铝硅体合金等化工产业,以煤机装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淮南应把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和电力作为延伸煤的突破口,实现由煤炭开采业逐步发展成以装备制造业、电力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形式。2010年淮南与中石化、皖北煤电集团合作建设煤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资高达256亿元,淮南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产业链延伸。再次,“不唯煤”,以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方向,着重培养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淮南已有高倍聚光光伏、太阳能光伏、生物质发电、瓦斯发电等高新技术产业进入,淮南应以此为基础,以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培养自主创新主体,为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最后,“超越煤”,实现由资源向科技、文化等第三产业的超越。目前,淮南正投资开发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云海战略”创新区、淮南大汉城等项目,今后应充分利用好地域和交通优势,打造自己的文化和旅游品牌,实现由输出资源到输出产品、输出技术和输出文化的转变。
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不仅要加快经济转型,还需重视《意见》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提议,加强淮南市环境保护的宣传、监管和环保设施建设。在引进外资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应注重以环保为前提,引进清洁能源和环保型的高新技术。
(1)进行环保宣传教育
围绕环境保护这一重点工作,拓展环境宣教形式和宣教基地,不断加大全市环境宣传工作力度,提升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进行经常性的环保宣传;其次,对这些企业周边的居民进行宣传,宣传污染环境的危害及保护自身利益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居民监督企业保护环境;再次,对全市居民进行普遍性的环境保护宣传,不仅宣传环保意识,对保护环境的方法也要进行宣传;最后,加强学校环境保护的宣传,尤其从小学开始,树立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管
市政府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对高污染的企业要经常进行突击性的检查,对周边村民进行走访,间接了解情况,并鼓励广大居民维护自己的权力;在高污染地带的村落组织环境保护督查小组,对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督查,村间督查小组也可相互联系,相互监督,互相帮助;政府部门也应充分利用好淮南作为较大城市的立法权,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处罚条例,来保护环境;针对不同的企业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计划,辅以政府监督,并制定相关条例加以约束,将环境保护有计划地进行到底。
(3)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集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可以是政府自己集资或者个人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可以作为独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建立多元化的环境检测站,对水、空气、噪音、交通等环境问题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和污染情况告知居民,并将污染源也一并告知居民,让企业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居民去监督企业。